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娶蒙古女子 皇帝有什么迫不得已的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娶蒙古女子 皇帝有什么迫不得已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1/16 17:11:07

还不了解:清代皇帝和蒙古妃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清代皇帝爱娶蒙古妃子?是审美不同,还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有没有很好奇为啥清代皇帝后宫里,有那么多蒙古妃子呢?像是如懿传中的颖妃恪嫔,美人无泪中的大玉儿和海兰珠,她们都是来自蒙古的妃嫔,是蒙古妃子都长得特美?还是皇帝有啥迫不得已的原因?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清宫剧中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满蒙联姻,满蒙联姻是明清时期满族与蒙古族之间,保持了近三个世纪的和亲活动,在努尔哈赤逐步一统女真各部的同时,还要做好和明代对抗的准备,此时蒙古的科尔沁便走进了他的视线,于是努尔哈赤娶了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想要通过联姻达到团结蒙古各部,共同打击明代的目的,但努尔哈赤为什么会选择蒙古呢?明代是推翻元代后建立的,而元代的后裔就组成了当时的各个蒙古部落,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俩人能走一块就不起奇怪了。

这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满蒙联姻活动,此后便开满蒙联姻的热潮,几乎每任皇帝后宫都有蒙古妃嫔的身影,在清初时期,蒙古贵女更是几乎把后宫给包揽了,皇太极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宠妃是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顺治的老妈孝庄太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清代第一废后”孟古青,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哪怕后来顺治闹离婚,为了利益转头还是得娶博尔济吉特氏,怎么样,看多了是不是连这几个字都不认识了,清初需要倚仗蒙古的地方比较多,联姻自然也就频繁了,但在乾隆驾崩后,清代后宫几乎再也没了蒙古妃子的身影,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清军入关前至清末,满蒙联姻次数共有595人次,平均下来每年就有两次联姻活动,而联姻的高峰期,就在康熙中期到乾隆时期的106年间,但此时的联姻活动,从娶,变为了嫁,仅这106年间,嫁到蒙古的宗室女子就有246人次,反而皇帝迎娶的蒙古妃子越来越少。

康熙的妻妾少说都有50来人,但其中只有两位来自蒙古的妃子,一个还没等到册封就已经过世,被追封为慧妃,另一个在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在康熙十六年入宫,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为宣妃,这两人在康熙庞大的后宫团中,可谓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到了乾隆时期,蒙古四十九部已经依附于清代,那找媳妇自然是找自己喜欢的了,所以乾隆后宫只有三位来自蒙古的妃子,位份最高的也仅是妃位。

而主要造成清代后宫蒙古妃子减少,有这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到了康熙时期,清代在ZZ上对藩部的依赖减少,不需要皇帝再出卖身体来拉拢蒙古各部,而第二,就是因为顺治那不顺利的婚姻,顺治废后可是把大家伙给吓坏了,可不敢再包办婚姻了,再加上,清军入关后对汉文化的倾慕越来越深,皇帝的喜好也从豪迈的蒙古女子,变成了温柔的江南美人,那这些蒙古妃子的下场如何呢?

如懿传中的颖妃,是乾隆的颖贵妃以及忻贵妃的结合体,颖妃的家世和历史上的颖贵妃相似,两人都是来自蒙古的巴林氏,但是你了解吗?颖贵妃是蒙古人没错,可是她的父亲并不是巴林王噢,而且她也不属于蒙古藩部,而是属于蒙古八旗中的镶红旗,她和乾隆只属于旗内通婚,不在满蒙联姻的范围内,五阿哥的生母愉妃,也是来自蒙古旗的镶蓝旗,虽然巴林部没少和清代皇室联姻,但巴林王真的没有女儿嫁给了乾隆。

乾隆唯一一个妃位蒙古妃子,就是如懿传中娇滴滴的豫妃,豫妃,博尔济吉特氏,和剧中一样,豫妃入宫时已经27岁“高龄”了,豫妃不是通过选秀进宫,而是被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乾隆,当时豫妃所在的部族被侵略者掠夺,他们只好将有“第一美人”之称的,博尔济吉特氏送给乾隆,以换得乾隆对部落的庇护,虽然是ZZ联姻,但乾隆对这位娇滴滴的蒙古妃子很是喜爱,不到四年时间,没生下一个子嗣的博尔济吉特氏,便从多贵人晋升为了豫妃,乾隆三十八年。

豫妃病逝,乾隆不仅为她辍朝三日,还命八阿哥、十阿哥,以及七公主为其披麻戴孝,虽然豫妃是被当做一件礼物送来了清代,但能被多情的乾隆宠爱多年,也不为是件幸运的事。

标签: 清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花见羞是什么样貌?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花见羞,五代十国

    女子在古时地位低微,只是时代的附属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国古代有四位出了名的美女,人们用两个词语来形容她们: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浣纱的西施、出塞的王昭君、拜月的貂蝉和醉酒赏花的杨玉环。但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美女,据说她天生丽质,眉如远山,目如秋水,貌若天仙,鲜

  • 韩信死后,谋士蒯通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蒯通,汉朝

    刘邦,字季,沛郡丰邑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今再度回顾汉朝的历史,我们依旧为一个人的死而感到无限惋惜,此人便是韩信。倘若在汉建前韩信选择的是自居一派,或许当时的天下也就成了后来的三国。在韩信去世之前,他曾经后悔往昔,并提及一人,刘邦得知后,将此人抓获并宣称要活

  • 历史上洪承畴会判明投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洪承畴,明朝

    洪承畴,字彦演,明末清初名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松山战役中,洪承畴战败,被清军俘虏,一开始,洪承畴宁死不降,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决心,谁劝降都不听,为何后来洪承畴轻易地就投降了清朝?洪承畴为什么改变主意,选择投降?其中,一个细节,说明了洪承畴成为叛徒的重要原因

  • 很多武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 赵云实力有那么恐怖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那么多敌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赵云赵子龙,曾单枪匹马救黄忠,吓得敌将张郃和徐晃皆落荒而逃。随诸葛亮出征之时,赵云仅是大喝一声,就将敌军士兵吓得跌下马。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敌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

  • 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后 董卓对曹操的态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曹操

    对董卓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进入洛阳,对曹操态度如何?董卓入主洛阳,先进位司空,后又担任太尉,天下军政皆系于掌中。于是,董卓借机肃清代臣,铲除异己,朝中清廉之士或遭屠戮,或隐退。朝中杨赐、黄琬、杨弘、卢植等忠臣相继被罢官,宫廷之外,西凉骑兵在洛阳近

  • 赵金罗:宋徽宗赵佶第四女,在去往上京的途中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金罗,北宋

    赵金罗(?—1127年12月1日),宋朝公主,宋徽宗赵佶第四女,封号安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二十二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左卫将军宋邦光。靖康之变后改

  • 赵福金:宋徽宗赵佶第五女,在完颜希尹的营寨中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福金,北宋

    赵福金(1103年 - 1128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五女。封号茂德帝姬。母亲是明达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二十五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宰相蔡京的第五

  • 李渊心中的继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为什么还能掌握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一个小太监慌忙跑进太极宫:“皇上……大事不好了!”一旁的大太监立马冷下脸:“大胆奴才,敢惊扰皇上休息,不要命了?”当小太监抬起

  • 唐朝众多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结局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开国功臣,唐朝

    俗话说兔死狗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没有哪个朝代的开国元勋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号称“不杀功臣”的唐朝,也至少有十位开国公死于非命,我们翻开《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和凌烟阁功臣名录,就会发现有些人的结局确实不太好。《景德传灯录》有云:“太平本是将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在正史中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魏五子良将,三国

    曹魏五子良将,人人作战英勇,个个特点明显。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曹魏五子良将都做到了九卿级别的四方将军,被俘投降的于禁和没赶上曹丕篡汉的乐进受封亭侯,张辽、张郃、徐晃都受封县侯,再往上一步,就是曹操、司马懿级别的公爵了。三马食槽前,除了诸曹夏侯之外,曹魏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