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死后,谋士蒯通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他的

韩信死后,谋士蒯通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4/1/29 15:17:57

刘邦,字季,沛郡丰邑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如今再度回顾汉朝的历史,我们依旧为一个人的死而感到无限惋惜,此人便是韩信。倘若在汉建前韩信选择的是自居一派,或许当时的天下也就成了后来的三国。在韩信去世之前,他曾经后悔往昔,并提及一人,刘邦得知后,将此人抓获并宣称要活煮了他,可最后此人却是被释放。那么,刘邦为何放过这个罪人呢?

在了解这个神秘人物之前,我们不妨先回忆一段楚汉相争的往事。当时,项刘两人之间的冲突已经彻底被引爆,甚至一向豪迈的项王都做出了以曾经兄弟父亲相威胁的可耻手段。可他依旧敌不过刘邦的无耻,他的回复很简单,我们是兄弟啊,既然这样我的爹就是你的爹,你要煮了他,那记得分我一勺。

没办法,威胁不管用,那就只有硬刚了。终于在荥阳,刘邦又一次落败于项王之手,不过这次他被围困于城中,而没有机会再次溜走。所以,双方陷入了僵持中。这时候,韩信成了战况逆转的关键要素。

当时,项羽和汉王都跑来游说韩信,只不过,前者是真心相待,甚至打算自己当个霸主,让韩信当个王,可后者却是满心怨恨,心里暗暗想着终有一天要给他好看。韩信在犹豫之中却是有一谋士站出来指点迷津,此人名为蒯通,他便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史记》记载,在蒯通的进言中,他先是分析了天下局势,然后以一言定论“相君之背,贵不可言。“在此人看来,只要韩信下点狠心,不要计较自己曾经得的好处,暂且旁观战局,然后切入时机,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姓韩。

可韩信犹犹豫豫的性子决定了他不会听信此人言论。《汉书》中,韩信的答复很简单,“汉王待我甚厚“为了这份情谊,韩信随汉王讨伐天下,可最后却是惨死于吕后的算计下。而在临死前,他还不忘记坑这位谋臣一番。韩信带着后悔说,”吾恨不听蒯通之言。“

虽然刘邦表面上是责备吕后,并且称自己不想杀韩信。但是听了他留下的遗言后行动却是坦诚的很,他派人去民间抓来了蒯通,并且狠心的很,打算将此人下锅。可见,韩信之死,刘邦所谓的哀痛不过是演戏罢了。

此时的蒯通也是可怜,当年在说服韩信不成后,他已自知后患,所以装作疯狂当了个巫师,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韩信就算死了也不忘记把自己供出来,眼见着自己就要下锅了,他赶忙喊冤,并且用一套言论说服刘邦放了自己。

蒯通的意思很简单,自己为韩信之人臣,自然为其谋略,当时以韩信的角度,自己给出的就是最优解,而他说了大实话之后也不忘奉承刘邦,称自己当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不知道刘邦是这样光彩耀目的真主,可能是对方的奉承起了作用,刘邦果真放了此人。

事实上,刘邦会收手不过是因为下面三点原因。首先,韩信已死,此人才是他心中的大患,而韩信倘若不死,蒯通自然是逃不了。其次,当时天下初建,人心尚不稳,而朝中有大量的臣子和韩信有瓜葛,倘若自己下狠手,恐怕会让朝政动荡。最后才可能是蒯通的一番言论打动了他。

倘若韩信真的从了蒯通这位谋士的建议,自己翻身当主人,那么未来的汉朝可否再建,天下姓韩还是姓刘真的无法预料。那么,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蒯通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洪承畴会判明投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洪承畴,明朝

    洪承畴,字彦演,明末清初名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松山战役中,洪承畴战败,被清军俘虏,一开始,洪承畴宁死不降,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决心,谁劝降都不听,为何后来洪承畴轻易地就投降了清朝?洪承畴为什么改变主意,选择投降?其中,一个细节,说明了洪承畴成为叛徒的重要原因

  • 很多武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 赵云实力有那么恐怖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那么多敌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赵云赵子龙,曾单枪匹马救黄忠,吓得敌将张郃和徐晃皆落荒而逃。随诸葛亮出征之时,赵云仅是大喝一声,就将敌军士兵吓得跌下马。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敌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

  • 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后 董卓对曹操的态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曹操

    对董卓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进入洛阳,对曹操态度如何?董卓入主洛阳,先进位司空,后又担任太尉,天下军政皆系于掌中。于是,董卓借机肃清代臣,铲除异己,朝中清廉之士或遭屠戮,或隐退。朝中杨赐、黄琬、杨弘、卢植等忠臣相继被罢官,宫廷之外,西凉骑兵在洛阳近

  • 赵金罗:宋徽宗赵佶第四女,在去往上京的途中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金罗,北宋

    赵金罗(?—1127年12月1日),宋朝公主,宋徽宗赵佶第四女,封号安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二十二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左卫将军宋邦光。靖康之变后改

  • 赵福金:宋徽宗赵佶第五女,在完颜希尹的营寨中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福金,北宋

    赵福金(1103年 - 1128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五女。封号茂德帝姬。母亲是明达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二十五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宰相蔡京的第五

  • 李渊心中的继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为什么还能掌握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一个小太监慌忙跑进太极宫:“皇上……大事不好了!”一旁的大太监立马冷下脸:“大胆奴才,敢惊扰皇上休息,不要命了?”当小太监抬起

  • 唐朝众多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结局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开国功臣,唐朝

    俗话说兔死狗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没有哪个朝代的开国元勋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号称“不杀功臣”的唐朝,也至少有十位开国公死于非命,我们翻开《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和凌烟阁功臣名录,就会发现有些人的结局确实不太好。《景德传灯录》有云:“太平本是将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在正史中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魏五子良将,三国

    曹魏五子良将,人人作战英勇,个个特点明显。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曹魏五子良将都做到了九卿级别的四方将军,被俘投降的于禁和没赶上曹丕篡汉的乐进受封亭侯,张辽、张郃、徐晃都受封县侯,再往上一步,就是曹操、司马懿级别的公爵了。三马食槽前,除了诸曹夏侯之外,曹魏级别

  • 如果李隆基早死二十年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隆基

    还不知道:唐朝李隆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说唐玄宗死晚了?若他早死二十年,后世都会称赞他“明君”。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位皇帝,有的是受人爱戴的明君,有的是招万人唾骂的昏君,甚至是残暴不仁的暴君。其实很多皇帝一开始都想做一个明君的,只是在皇位待久了,渐渐迷

  • 晁错最后为何会被汉景帝所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晁错,汉朝

    晁错,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年代,即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41年,前后约40年。汉文帝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汉景帝继位后,知人善任,勇于纠正失误,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持续发展,老百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