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五大叛徒分别是谁?他们都是什么下场?

蜀汉五大叛徒分别是谁?他们都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38 更新时间:2024/2/10 15:54:48

蜀汉五大叛徒分别是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提起蜀汉叛徒,人们肯定会想到坑死马腾马休马铁,接着跟韩遂反目成仇,最后带着张鲁的兵投降刘备的马超马孟起,但事实上马超还真不是蜀汉叛徒,因为他不但没有背叛刘备的蜀汉,还向刘备出卖了朋友彭羕——一起在背后发牢骚,马超因举报有功而安然无恙,把马超当朋友而说心里话的彭羕,下狱被杀。

蜀汉真正的叛徒至少有五个,但是其中既不包括马超马孟起,也不包括黄权黄公衡——马超帮了刘备大忙,刘备觉得是自己对不起黄权而不是黄权对不起他。

《三国志·卷四十三》记载:刘备兵败夷陵,狂奔七百里回到白帝城,黄权却被东吴军队隔绝道路撤不回来,只好带领部队投降了曹魏。

不管是投降东吴还是投降曹魏,坐在后方的执法部门才不管那些,马上请示要将黄权留在成都的家属都抓起来,这时候刘备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在刘备的关照下,黄权的家属依然享受着原先的待遇,而黄权也从来不曾带兵跟蜀汉作战,所以他只是降将而不是叛将,并没有做对不起刘备的事情。

跟黄权不同,蜀汉的五大叛将,都做了对不起刘备的事情,刘备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这五大叛徒一人被杀,三人下落不明,还有一人苟且偷生,却没有一个人被抓回或送回成都受罚。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糜芳、傅士仁、范强(演义中为范疆)、张达先后主动回到或被孙权绑起来送到刘备面前,结果全都被千刀万剐破腹剜心,但事实上糜芳直到刘备驾崩之后,还活蹦乱跳地带兵替孙权打仗呢。

且放下糜芳的结局不提,咱们还是来看看那三个下落不明的叛将:傅士仁、范强、张达,这仨小子在背叛前后都不见正史记载,好像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坑关羽杀张飞。

傅士仁投降东吴后就消失了,而跟他一起投降的零陵太守郝普、荆州治中潘濬却都在东吴当了大官:“郝普字子太,义阳人,为吴将吕蒙所谲,开城诣蒙;潘濬字承明,武陵人也,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穆,孙权袭羽,遂入吴。普至廷尉,濬至太常,封侯。《三国志·卷四十五》”

主动投降的郝普潘濬官至九卿,偏偏那个“流涕而降”后又劝降糜芳的傅士仁,啥好处也没捞到,估计是这个人还有点羞耻之心,投降东吴之后憋屈死了。

傅士仁是广阳人、郝普是义阳人、潘濬是武陵人,说起来郝普还是魏延的亲同乡,幸亏魏延从来不曾与东吴作战,如果魏延随同刘备伐吴而被擒投降,结果如何可就难说了。

与傅士仁同样失踪的,还有范强张达,这两个人在三国正史中有名无字,原籍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刺杀张飞投降东吴后就人间蒸发了,以至于有人怀疑这两个人可能根本就不是刺杀张飞的元凶,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俩背锅侠——真正下手的是张飞的副手、吴懿的弟弟吴班。

傅士仁和范强张达不知所踪,但是那个糜芳却在三国正史中再次出现了,而且不止出现了一次:在《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他还在将军贺齐的带领下替孙权打仗,时间是吴大帝孙权黄武二年,具体说就是公元223年六月(农历),而刘备是在蜀汉章武三年(也是公元223年)四月就驾崩于白帝城永安宫了。

虽然没有像演义小说中那样主动回到刘备跟前送死,但是糜芳在东吴的日子也不好过:叛徒一向是被人瞧不起的,尤其是在清流眼中,叛徒是不可饶恕的,能日行三百里、善使长矛的虞翻(在小说中是文职人员,还被诸葛亮羞辱过),经常有事没事就找茬羞辱糜芳一番,糜芳被羞辱之后,也只能见人就绕着走,多数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来——这苟且偷生的日子,实在是不太好过。

《三国志·卷五十七·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虞翻两骂于禁,把于禁骂得直哭。除了痛骂并要鞭打(被孙权制止)于禁,虞翻还喜欢收拾糜芳。

行船的时候遇到糜芳的手下称糜芳为将军,虞翻痛斥:“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糜芳无言以对,只能“阖户不应而遽避之”。

糜芳躲着虞翻,虞翻却不肯放过糜芳,又主动驾车到糜芳军营门口溜达,被糜芳手下拦住后又高声怒骂:“当闭反开(指在南郡献城投降),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糜芳被骂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当然是连还嘴的底气都没有。

虽然总是被人欺负上门,但糜芳仗着一张厚脸皮,一直在东吴苟且偷生,渐渐的也就被大家遗忘了,连他什么时候咽气,正史中也没有记载。

蜀汉五大叛徒中傅士仁、范强、张达神秘消失,糜芳苟且偷生成了笑柄,跟这四个家伙相比,蜀汉顾命大臣李严的老朋友孟达,下场可就很不妙了——有人说他是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做掉的。

孟达如何反复无常,三国正史和演义小说的记载基本一致——孟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将,他投降曹魏后,还伙同曹魏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去攻击不肯投降的刘封。但是对孟达之死,正史和小说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三国演义》说孟达过于自信,以为曹魏不会那么快派人来打,结果被司马懿一战斩杀后,诸葛亮还十分惋惜:

“今孟达欲举大

事,若遇司马懿,事必败矣。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孟达若死,中原不易得也。(《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但是在《卷一·帝纪第一·宣帝》中,司马懿在给孟达的信中直接指出,是诸葛亮故意泄露了孟达要叛魏归蜀的消息:“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指魏国),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唯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按照司马懿本纪的记载,诸葛亮泄露消息,可能是为了促成孟达早日反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

但是不管怎么说,因为诸葛亮的故意泄露消息,孟达最后兵败被斩,在《三国志》中连传记都没有——他既不算魏将,也不算蜀将,陈寿也不知道把他划归哪一方,只好把他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刘封之后,孟达也就成了非禽非兽的蝙蝠…

标签: 孟达三国

更多文章

  • 本是结义兄弟的宋江与武松,最后为何会不相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江,宋朝

    每当一提起宋江与武松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梁山上有一百零八名好汉,而武松绝对是最受人喜爱的一个,这和他的性格有着一定的关系。提起武松,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豪爽,勇武等褒义词,毕竟初次登场就在景阳冈上打虎为民除害,随后更是为了兄长斗杀了奸夫淫妇,可以说是吸粉

  •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见深,明朝

    对朱见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

  • 清朝最差劲的四个皇帝 除了嘉庆还有谁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统治中,从前期的国力增长,到后期的腐朽衰败,被洋人打得一塌糊涂,是一个漫长而又心酸的过程。这一方面,和时代的发展,清朝脱轨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清朝皇帝越来越差劲也有关系。所以西方打进来的时候,整个国家毫无反

  • 刘备临世前,为何要将最后一道遗书交给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国

    说到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夷陵大败之后,刘备心力憔悴,又气又急,不久病重,眼看不久于人世了。刘备自知时日无多,赶紧命人前往成都,招来了李严、孔明、赵云等人,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当时,刘禅并没有来。因为刘备担心刘禅来了,成都无人管理,有人趁机作乱。几天之后,孔明等人进了永安宫,见到了刘备,只

  • 唐武宗李炎为什么要灭佛?佛教又是怎么得罪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武宗,灭佛

    唐朝出过好几位明君,但也有大家不熟悉的皇帝,比如唐武宗李炎,他原名叫李瀍,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稳,智勇双全,杀伐果断,历史上与李炎有关的著名事件是“灭佛运动”,李炎为什么要灭佛呢?佛教是怎么得罪他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岁时登基。

  • 嘉庆和乾隆相比较儿子比较少,那嘉庆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庆,皇帝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五十

  • 拓跋晃:拓跋焘的嫡长子,5岁立太子24岁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拓跋晃,北魏

    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嫡长子,生母是贺皇后,5岁被册立为皇太子,却在24岁忧虑而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快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拓跋晃聪慧仁爱,是北魏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完美太子,可是命运弄人,这样一位优秀的皇子却被小人陷害,失去父亲的信任,最后郁郁而终,年仅二十四岁。拓跋晃五岁被

  • 同样都是乾隆的女儿 乾隆对待这两个女儿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女儿,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女儿,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同为乾隆皇帝女儿的两人姐妹,在封号上却是不同的待遇,七公主被封为公主中最高的“固伦公主”,而一母同袍的九公主却只是“和硕公主”。有人分析说七公主固伦和静公主是因为夫贵妻荣,也有人说因为固伦和静公主是受乾隆宠爱的令妃的长女,虽然这些理由都有

  • 周勃如此功高震主 周勃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周勃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朝周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一下,你认为功高盖主最后却被领导折腾敲打,是应该怪自己不识趣还是怪领导小心眼?汉朝就有这么一位功高盖主的人物,丞相周勃。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在刘邦手下也是能挂的上号的人物,刘邦去世后又历经汉惠帝刘盈,吕

  • 刘肥身为刘邦的长子 刘肥为什么无缘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肥,汉朝

    你真的了解刘肥下场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被毛主席评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其一生有八个儿子。但由于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刘邦的这八个儿子大多结局都不太好。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是刘邦的长子刘肥。1刘肥虽然是长子,但却无缘帝位,为什么?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庶子。古时候,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