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谋臣周培公的晚年生活如何?他真的被贬盛京了吗

康熙谋臣周培公的晚年生活如何?他真的被贬盛京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47 更新时间:2024/2/10 15:51:21

康熙谋臣周培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周培公生于明末乱世,幼年身世比较可怜,10岁的时候李自成掀起农民起义,父亲本是明末军人,在和李自成对抗的战斗中不幸身亡,周培公的母亲是一个刚烈女子,听到周培公父亲死亡的消息后自戕双目并在父亲的棺椁前撞死,为父殉葬。可怜10岁的周培公,从此变得无依无靠。便入军队做了小兵谋生计,后来慢慢的当上了小官,跟着主公进了京城,当上了内阁供奉。

正史上关于周培公的记载相对较少,除了《清史稿》中的《培公小传》外,很难再找到其他关于周培公的史料了。

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时任陕西提督,人称“马鹞子”王辅臣起兵叛乱占据平凉城,呼应吴三桂。由此,叛军将西南诸省连城一片,清军四面楚歌,豫亲王多铎之子董额用兵无方,攻平凉八个月不下,康熙后请图海出前往陕西平叛。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二月,授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统兵围剿王辅臣。图海奉诏受命,赶紧调兵遣将,急急忙忙进军西北。大军西出潼关时,路遇周培公,周培公开门见山,呈上一份《取平凉策》,他进谋说:“关陕天下之脊也,吴逆(三桂)不从川据陕而恋栈常岳间,诚出下策。今辅臣举足轻重,实系天下安危。虽因一时激变通吴、耿二逆而心念国恩,犹盲之不忘乎视,痿之不忘乎起也。倘得能言士谕之,必复降。”

此计正符合康熙与图海商议的剿抚并用的战略部署,图海遂将周培公留在帐下,并发布发布通告:“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今奉天威讨叛竖,无虏不克,无往不胜。顾城中生灵数十万,覆巢之下,杀戮必多。当体圣主好生之德,俟其向化。”城中军民听说后,非常感动,很多人自发出城归附,因此平凉城人心动摇。

不久,平凉孤城断了粮草,杀马为食,人心惶惶。清军图海率军占据城北山墩,居高临下以红衣大炮轰击,守军骇然气夺。图海曾经对王辅臣有提携之恩,此刻攻心为上,反复传达康熙既往不咎的政策。

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与周培公是同乡,且龚荣遇还是周培公奶娘之子,他们之间多有来往。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他们将城中的情报悄悄传给周培公,以留退路。说明王辅臣的内部已不稳定。周培公眼见一时强攻不开平凉城,毛遂自荐,愿冒死进城劝降,他对图海说:“往而魁,公受其福;往而不继,昌受其祸。

周培公以拜见亲戚龚荣遇为由进城游说王辅臣,向其陈述利害,王辅臣经过再三考虑,提出了保命、保军、保官、保境等几项条件,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平凉名册表》接受招抚。康熙听闻后,速召周培公进京,在乾清宫召见周培公,封他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周培公、图海进城后,颁发大赦令,认为王辅臣被吴三桂利诱、欺骗,附逆蓄发,所以背叛朝廷;现在王辅臣迷途知返,主动投降,皇恩浩荡,大赦罪臣,王辅臣等官复原职,立功赎罪,安民保境,抚定叛军。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六月,王辅臣剃发受降。康熙帝仍命王辅臣为提督,加太子太保头衔,历时三年的王辅臣平凉战乱平息了。

平定王辅臣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而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大大消弱了吴三桂的势力。朝廷对参战的将领论功行赏,周培公对奖赏却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为死殉节,希望康熙能为母请旌。图海奏请康熙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诰封周培公母亲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并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负责办理。一个皇帝亲自为臣子的母亲题写祭文,可谓是亘古未有,周培公的母亲是第一例,这也足以说明康熙对周培公的重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在任仅仅三个年头不到,就辞官回老家了。

《康熙王朝》康熙与周培公剧照《清史稿》记载:“昌复参蔡毓荣军事,事平,授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以与总兵互讦罢。”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起兵叛乱。赋闲在家八年的周培公再也坐不住了,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采纳,被任命为盛京提督(将军),负责戍边。

很多人受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剧情影响,都认为周培公任盛京提督(将军)是被贬官。其实不然,盛京,可是大清国立国时的首都,入关后,盛京也一直是清朝的陪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时东北的军事政治中心。盛京提督由皇帝亲自管理,不受地方巡抚节制,而且享受密折专奏之权。

在清朝,有五大将军辖区,分别是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而这五处以盛京将军为首,最为重要。在周培公以前的清朝历史上,盛京提督(将军)一直都是由满八旗将军承担,而周培公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得此重任,可见康熙对其的信任。这个重要的职位能够委任的人,首先得是皇帝放心的自己人,其次要有统兵的能力才行。所以周培公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表明了康熙对其能力和忠诚的绝对信任。

周培公的盛京提督是被康熙任命,而且是他赋闲归朝后直接上任,很明显是提拔,晋升,并不是被贬一说。

标签: 周培公清朝

更多文章

  • 孝静成皇后为何能成为皇太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静成皇后,清朝

    你们知道孝静成皇后为何能成为皇太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我们都知道,要成为皇太后,有两个条件,或是先帝的皇后,亦或是嗣皇帝的生母。先帝皇后可以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后,但嗣皇帝的生母不一定能成为皇太后。在清朝,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存在,她既不是先帝皇后,也不是嗣皇帝生母,却成为了皇太后。她就是今天

  • 西汉大臣江充是哥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要害死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江充,汉朝

    西汉大臣江充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众所周知,若不是他江充假借巫蛊之祸祸及太子,也不会有刘据兵败自杀的结果,也不会有卫子夫痛定之极悬梁自杀的悲剧。江充是个怎样的人?充逋逃小臣,苟为奸讹。这个是赵王刘彭祖对江充的评价。充为人魁岸,容貌甚壮。帝望见而异之,谓左右曰:

  • 袁绍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为什么不行动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武帝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诸侯、一统中原,除了把“足食足兵”的原则发挥到极致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把汉献帝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由此获得以朝廷名义征伐招讨、号令天下的资本。按照常理来讲,既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带来如此丰厚

  • 靖康之耻后,阶下囚徽宗与钦宗的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钦宗,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靖康之耻的故事。靖康之耻后,徽宗活了8年,钦宗活了30年,他们的生活如何?公元1127年,金军再次南下,这一次在没有了种师道和李纲的情况之下,汴京很快被攻破,宋徽宗和宋钦宗已经大量的宗室、大臣都成为了

  • 俗话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咸丰后宫中为何只有慈禧给他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咸丰,慈禧

    对咸丰和慈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咸丰皇帝是历史上被低估的皇帝之一,咸丰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为大清的江山社稷也曾添砖加瓦,面对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却无力回天。咸丰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被道光皇帝秘密立为储君,登基称帝后勤勤恳恳,按照自己对大清朝的

  •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为何在后期却是晚节不保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晚节不保

    唐玄宗是唐朝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位皇帝,他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在他即位前期,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所以有姚崇、宋璟这样的贤相帮他处理政务。不仅社会繁荣稳定,人民也生活富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外关系上,他开疆拓土,国力强盛。文学上,唐诗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宋徽宗为何一定要杀掉卢俊义?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徽宗,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徽宗为何一定要杀掉卢俊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水浒传》中,隐藏得最深的人,就是宋徽宗。别看阮小七也好,鲁智深也罢,当然还有宋江等,都说:天子圣明,只不过是被奸臣蒙蔽。但须知再好听的话,一旦说得过多就证明有问题。道理很简单,谁天天没事很严肃的告诉你

  • 曹植的经典代表作,最后两句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植,三国

    每当谈论古诗,估计多数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唐代诗歌,毕竟唐朝有名的诗人多如繁星,经典作品数不胜数。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件事,诗并非起源于唐代,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诗经》,据说是孔子整理而成,话句话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早在春秋之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吟诗,像

  • 孝哲毅皇后的家世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能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哲毅皇后,清朝

    孝哲毅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据相关统计,整个清朝一共出了114位状元,在这114位状元中,仅有一人是旗人出身,他就是蒙古正蓝旗的崇琦,令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位状元公的女儿,却被同治钦点为皇后,成为第三位从大清门抬入紫禁城的大清皇后,即孝哲毅皇后。同治十

  • 雍正上位之后 雍正为什么要处死康熙的心腹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雍正

    雍正杀康熙心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的康熙皇帝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皇帝,他开拓了大清的“康乾盛世”,使中国的封建王朝达到了顶峰。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一直活到69岁,也就是说它当了60年的皇帝,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实属罕见。所以这个长寿的帝王有着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