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为何能成一代人杰 他的过人之处在哪?

曾国藩为何能成一代人杰 他的过人之处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43 更新时间:2024/2/9 12:40:42

普通人与大人物的差距在哪里?很多时候是在对同样事情的不同处理态度上。曾国藩早年曾遇到一次士兵哗变,差点把小命搭进去,不过曾国藩对事情的处理,却非常出人意料。

咸丰皇帝任命曾国藩为“团练大臣”后,曾国藩开始在湖南长沙组建湘军。团练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民兵的意思,“团练大臣”的职责,就是招些人,简单训练下,充当民兵,协助官军作战,管管地方治安。

因此身为“团练大臣”的曾国藩,是无权过问湖南地方政务、军务的,可曾国藩却不这么想。

曾国藩在长沙组建湘军之初,自我感觉本事大的很,脾气也相当大,行事我行我素,谁也不放在眼里,湖南的大小事务都想插手管上一管。一来二去,曾国藩把湖南的大小官员得罪了遍,大家都很讨厌他。

曾国藩在训练湘军的同时,命令绿营兵,每月逢3和8的日子,必须和湘军一起进行训练。这一举动差点让曾国藩丢了性命。

网络配图

绿营兵多年来早就懒散惯了,根本受不了严格训练的苦。再者绿营兵认为,你曾国藩只不过是个“团练大臣”,我们这些朝廷正规军凭啥听你的,闹得最凶的是长沙副将清德。

清德在太平军攻打长沙时,跑的比兔子还快,面对曾国藩,却勇敢的很,带头坚决不去训练,这下可把曾国藩惹了。

曾国藩向皇帝上奏折参劾清德,说他不守军纪,作风懒散,平时懒于训练,战时畏敌逃跑,请求皇上严惩清德。

咸丰皇帝当即下旨将清德革职查办。清德丢了乌纱帽,去找湖南提督鲍起豹告状。鲍起豹也觉得曾国藩一个团练大臣,却管起绿营兵的事,纯粹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暗地支持绿营兵与曾国藩对着干。

有了湖南最高军事长官鲍起豹的支持,绿营兵的腰杆硬了起来。经常没事找事,把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士兵一顿猛揍,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葆也在大街上被绿营兵揍了一顿。双方的矛盾就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终有一天气球会被吹爆。

很快这一天就到来了。几个绿营兵在外面喝醉了酒,因赌博起了争执,打起架来。湘军士兵更好路过看到,就训斥了几句。

绿营兵一看是湘军,立刻收起拳头,一致对外,趁着酒劲联合起来,又开始猛揍湘军。双方叮叮咣咣,给大伙免费表演了一次实战自由搏比赛。

结果平时懒于训练,又喝醉了酒的绿营兵以大比分惨败,被揍了个鼻青脸肿。绿营兵回去后,纠集了一大帮人,气势汹汹的找到湘军门上,要与湘军继续比赛。

网络配图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曾国藩,实在是忍无可忍,向湖南提督鲍起豹提出,要求严惩寻衅滋事的绿营士兵。

鲍起豹也早就对曾国藩不满,趁此机会,把几个绿营兵五花大绑,送到曾国藩公馆。然后在绿营兵散步

“团练大臣”曾国藩,要严惩绿营兵的消息,暗自鼓动绿营兵闹事。

大批绿营兵开始上街游行,要求曾国藩立即释放被关押的绿营兵。湖南的大小官员,早就想看曾国藩的笑话,这时候,一个个装聋作哑,都不出面。

一时间,长沙城内大乱。绿营兵看闹事没人管,胆子越来越大,在晚上冲进曾国藩的公馆,找曾国藩算账。

曾国藩的公馆就设在巡抚衙门的练兵场里,与巡抚骆秉章的住处只有一墙之隔。绿营兵在公馆外叫嚣闹事时,曾国藩以为,自己是朝廷任命的“团练大臣”,二品大员,况且又住在巡抚的隔壁,绿营兵不敢把他怎么样。

因而曾国藩还很有大将风度,坐在公馆里不紧不慢的处理公文。没想到,不一会,绿营兵就冲了进来,开枪一阵乱射,曾国藩的贴身侍卫被打伤,曾国藩本人也险些被击中。这下曾国藩再也坐不住了,大将风度也顾不上了,赶快夺门而逃,跑到隔壁湖南巡抚骆秉章那里求救。

骆秉章比曾国藩大18岁,是个官场老油条。外面闹出这么大动静,居然装作不知道,躲在屋子里不出声。直到曾国藩心急火燎的上门求救,才装出故作惊讶的样子,慢慢悠悠的来到曾国藩公馆。

骆秉章命人把那几个被绑的绿营兵,带到曾国藩公馆,当着曾国藩的面,亲自给他们松绑,还连连说,让兄弟们受委屈了。

绿营兵得了巡抚天大的面子,高高兴兴的扬长而去,剩下一旁呆若木鸡的曾国藩,骆秉章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只是不痛不痒的说了句,将来打仗,还要靠他们啊!然后转身离去。

本以为骆秉章会为自己做主,结果骆秉章却给绿营兵赔礼道歉,只把曾国藩气得浑身直哆嗦,却也无可奈何。因为闹事的绿营兵,被称为永顺兵,因此这件事被称为“永顺兵事件”。

网络配图

很快此事就在长沙城中传开了,湖南大小官员,对一向志得意满、目中无人的朝廷二品大员曾国藩,被绿营兵狠狠修理了一顿,一个个拍手称快,背后都在嘲笑曾国藩,把这事当做酒桌段子一样,四处不停的讲。

曾国藩思来想去想不通,自己身为朝廷二品大员,兢兢业业、一心为国,怎么差点被兵痞打死了,居然没人管不说,湖南大小官员还一个个开心的要死。

换了一般人,要么上奏折向朝廷诉说自己的冤屈,让朝廷为自己做主,要么干脆撂挑子走人,出力不讨好,老子不干了。然而曾国藩的做法却与众不同。

曾国藩既没有向朝廷控告,也没有甩手不干,而是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艰难,自己组建湘军的大业一定要坚持下去。长沙待不下去,就换个地方。

曾国藩悄悄离开长沙,到了衡州(今湖南衡阳),继续自己的湘军大业。最终,曾国藩的湘军成了一支十分强悍的军队,在围剿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

胜利往往源于最后五分钟的坚持。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道“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很多聪明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轻易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因而他们最终注定必将与成功擦肩而过。

标签: 曾国藩

更多文章

  • “草原雄鹰”蒙哥攻宋之战为什么以失败结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草原雄鹰”蒙哥

    大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长兄蒙哥汗,在蒙古草原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英雄。早在元世祖之前,他是继窝阔台之后蒙古部族的领袖,据《元史》记载,蒙哥汗骁勇善战,一生致力于元朝入主中原的大业,因而穷后半生之力攻宋,为后来忽必烈坐拥江山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宝佑六年,刚刚继任汗位的蒙哥急于建功立业,遂亲率三路大军

  • 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导致朝中武官集团没有话语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土木堡之变

    明朝土木堡之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时间为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地点是今天的河北怀来东,具体是指明英宗当时听信其宦官王振的提议,不顾大臣的反对,御驾亲征瓦剌,最终惨败,自己被俘虏到北方草原的历史故事。土木堡之变时间正值明朝明英宗当政,背景为发生土木堡事变之前,瓦剌隶属

  • 溥仪:慈禧做了这件事情,竟活活气死了儿子同治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同治

    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虽然前半生犯下了不少错误,但后半生却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并且做了详细的记录。在溥仪的回忆录中,记载了同治帝死前所发生的一件事情,而正是这件事情的发生,导致了同治帝的直接死亡。大家知道,同治帝是慈禧太后和咸丰帝的儿子,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儿子。更重要的是

  • 大明第一才子竟被灌醉?最后还被活活冻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解缙

    号称“大明第一才子”的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解缙历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仕途曲折。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第,授中书庶吉士,初甚受朱元璋

  • 张仪为何能用欺骗小孩子的方法欺骗诸侯国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仪

    之前,我讲到过张仪戏弄楚王,先用600里秦土欺骗,再用可以保住黔中土地为由欺骗楚王。接下来,张仪又把韩国、燕国、齐国、赵国、魏国的国君骗了一遍。在看张仪欺骗诸侯国国君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张仪的那一套鬼把戏,拿到现在,也就能欺骗一下小孩子。并且,聪明一点的小孩子估计也难以骗过。很多读者朋友看完

  • 徐达帮朱元璋打江山,朱元璋为何不杀尽徐达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其人,明史说:“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濠是指濠州,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也就是说,他是朱元璋的同乡。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追随郭子兴造反,结识朱元璋,并在其隶属之下。他为人宽厚,深通兵法,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智勇兼备、屡建功勋,是明朝开

  • 盘点:三国时期被斩首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

    斩首是古代处决死刑犯的一种手段,在三国时代天下纷乱,将士沙场战死,这是常有的是。关于名将的死亡,又被刺死,也有被射杀,当然更多的是被斩杀的。而斩杀之中,还有更为残酷的就是斩首,那么三国演义之中有哪些名将是被斩首的呢?网络配图top 10 关平关平,关羽副将,随关羽南征北战,屡立功劳,多与刘封搭档。之

  • 皇太极能登上汗位并非其父亲之意,而是由此人操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太极

    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未时,金国英明汗努尔哈赤寿终。过了十二个时辰,十二日申时,四贝勒皇太极继位为汗,九月初一日在盛京(沈阳)大政殿举行大礼,三大贝勒、众贝勒及文武官员设銮舆护卫,焚香奏乐,告天,行九拜礼毕,汗乃即位。众贝勒文武官员向皇太极三叩首,奉为“天聪汗”,大赦、颁诏于

  • 揭秘:董鄂妃死后 顺治帝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顺治帝

    清朝皇帝似乎比其他朝代的皇帝更显痴情,比如清太宗皇太极深爱宸妃海兰珠,听说爱妃病了,至关重大的仗也不打了,连夜从前线赶回宫见爱妃最后一面。爱妃死后皇太极一直郁郁寡欢,最后忧郁而死。再如顺治皇帝。皇太极的儿子顺治继承了父亲的多情。官书记载顺治薨逝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年23岁。但传说他并没有死

  • 秦始皇离奇暴毙:巡游时射死一条鱼后竟得重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

    突现的“荧惑守心”十分不吉利的天文现象、坠落的刻着“秦将亡”谶语的陨石,莫名其妙被送回来的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并带来了“今年祖龙死”的不详预言,这在一年之内接连发生的三件怪事,让秦始皇寝食难安。根据占卜得出,秦始皇必须巡游,才能逢凶化吉。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五次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