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甄宓最后死于曹丕之手,她做错了什么?

甄宓最后死于曹丕之手,她做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08 更新时间:2023/12/11 2:54:15

文昭皇后甄氏,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甄宓被曹丕赐死,而且曹丕在赐死她的时候,还在她嘴里塞糠,用头发盖住她的脸,可见曹丕对甄宓的愤恨。

但是如果我们看历史,我们会发现曹丕对甄宓愤恨的毫无道理。为什么说毫无道理呢?

其一,甄宓是曹丕抢过来的。甄宓本身是袁尚的老婆。曹操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以后,一直惦记着一件事,就是要把袁尚的老婆给抢过来。谁知道曹丕捷足先登,先把甄宓抢了,曹操心有不甘,但也没有办法。那是他儿子啊,他总不可能和他的儿子争女人吧。而且曹丕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知道他老爸有那个想法的。他也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会抢先一步。如果是抢来的,那必然是珍惜得不得了,为何曹丕并不珍惜呢?

其二,甄宓是一个绝色美女。“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天下三大美女,这在当时是出了名儿的。每个男人都有虚荣心,尤其都希望自己的老婆是最漂亮的那个。甄宓既然是最漂亮的那个,曹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为什么要赐死甄宓呢?

其三,甄宓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对婆婆卞夫人非常好。卞夫人生病,甄宓自己就茶饭不思,不断派人打听卞夫人的情况。当她终于回到卞夫人身边时,一见到卞夫人,就一阵悲喜交加,卞夫人忍不住说:“此真孝妇也。”

其四,甄宓是一个非常仁厚的人。甄宓嫁给曹丕以后,一开始得到了曹丕的专宠。但是甄宓从来不借势打压别的后妃,她还经常安慰那些得不到别人宠爱的后妃,疏解她们内心的情绪。有一次,曹丕有个叫任氏的后妃,因为性子急躁,曹丕就不喜欢她,要把她撵走。换做是别的后妃,那是巴不得的一件事。谁知道甄宓反而去劝说曹丕,让他不要把任氏撵走,并且对曹丕说,你要是撵走任氏的话,别人肯定以为是我进的谗言。由此可见,甄宓有多么的仁厚。

其五,甄宓为曹丕生了嫡长子。古代有句话叫做“母以子贵”。生个嫡长子的妃子,在君王的心中,更加具有重要的地位。甄宓为曹丕生了嫡长子,其地位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了,历史上也有为了选儿子为继承人,杀掉其母亲的情况,叫做“子贵母死”。比如汉武帝立刘弗陵为继承人,就杀掉钩弋夫人。北魏的那些皇帝们,也是一代一代这样做的。但是,曹丕的情况不一样,那时候,他还不是世子呢,哪里谈得上“子贵母死”这样一个问题。

其六,曹丕竞争世子需要甄宓。有人可能会说,不对,正是因为郭女王在曹丕竞争世子的时候,给他出了不少主意,并最终帮助曹丕获得世子之位,因此郭女王对曹丕才最重要。但是我们知道,其实古代继承人的竞争,君王很多时候看的,并不是继承人的才,而是继承人的德。如果竞争人依靠阴谋诡计迎合君王,君王是很不高兴的。而甄宓有美好的品德,孝顺公婆,那是出了名的。留着甄宓,肯定能给曹丕增加不少分。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甄宓都是曹丕作为正妻的最理想的人选。可是,为什么他却一定要赐死甄宓,而且对她以发覆盖、口中塞糠呢?

一般的说法是曹丕喜新厌旧。甄宓虽然是绝色美女,但是年纪大了,颜色就减了不少。而曹丕本身又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因此最终就厌倦了甄宓,选择了郭女王。

还有一种说法是郭女王用计谋擒住了曹丕。郭女王是一个非常有智谋的人,别的不说,就她这个名字,就是一种有智谋的表现。为什么叫“郭女王”呢?因为小时候别人就说她不同凡响,将来“贵不可言”,因此他父亲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名字。但是,很显然,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可能就是她自己虚构的。而这个虚构,对一心想当世子的曹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除了以上两点外,我觉得甄宓自身也有问题。实际上,当初甄宓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美好的品德,是在她备受曹丕宠爱的时候的样子。当后来曹丕不再宠爱她的时候,她就有了不一样的表现,就说了一些抱怨的话。而这样一来,反而让曹丕认为她是一个虚伪的人。因此,曹丕做出赐死她的事,并对其遗体“以发覆面,以糠塞嘴”。

说起来,甄宓也是一个可怜人。遇到负心人,连一句抱怨的话都不敢说,这就是皇权社会里,女儿的悲哀。

标签: 甄宓三国

更多文章

  • 程务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程务挺,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文明元年(684年),唐朝宰相裴炎因为被人诬陷谋反,遭到逮捕下狱。程务挺为了救好友裴炎,于是上书武则天,声称裴炎是遭人诬陷,绝不可能谋反。但程务挺的上书不仅未能拯救裴炎,反而自己也受到牵连,最后二人都遭武则

  •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 袁绍有击败曹操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绍,曹操

    对袁绍有没有可能打败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是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虽然出身不如其异母兄弟袁术,却凭借自己的威望在东汉末年的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诛灭十常侍的人是他,讨董联军的盟主也是他。纵观东汉末年群雄,袁绍的声望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而在十几年东征西

  • 在古代福晋是什么意思?又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福晋,清朝

    在清代皇太极入主中原统治的时候,他给她的妻子们,根据地位设立了后宫。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清宫剧里经常看到,嫡福晋、继福晋、大福晋、福晋、侧福晋、庶福晋的称呼。那么什么人可以成为福晋呢?这些福晋有什么区别?福晋是皇室妇女的专属封号不是所有满清贵族的妻子都称福晋,福晋

  • 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事后为何没人替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鞅,战国

    商鞅,法家代表人物,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国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后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却开始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之下,被逼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商鞅被杀后,秦惠王还对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秦惠王虽然对商鞅处以极

  • 韩安国为何没能成为丞相?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安国,汉朝

    韩安国为何没能成为丞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安国无缘丞相的位置,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汉武帝出于对韩安国人品的质疑和与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所以放弃立韩安国为丞相的想法。相信大家都听过死灰复燃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就是源自韩安国。大致故事是这样的:韩安国曾经因为犯罪

  • 王允在董卓死后,不愿意接受西凉军的投降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何会发生叛乱?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汉司徒王允联手吕布,一起干掉了霍乱朝政的董卓,共同夺得朝廷大权,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且“允以布为(奋威)(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在刚刚诛杀董卓时,

  • 女将秦良玉:唯一载入史册的女将军 大败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良玉,张献忠,女将军,明朝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关外清兵经常寇掠关隘,关内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斯文凋弊,整个大明朝的总体局势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这个时候,地方武装在与反武装的斗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将领及其优秀的作战部队。白杆兵就是比较著名的其中之一。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枪(长矛)为主的部队,其首领

  • 谁与争锋: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高手

    所谓的武学高手,不是指 名将,不是只军队指挥才能,只是指单打独斗的能力。但是名将中,的确有很多武功高手。所以,武学高手,不等于名将,但是名将中出武学高手的几率最高。但是,并非当世名将,就能打得过民间的武学技击名家。一、春秋时代的武学高手 1、专诸、要离、庆忌这三个人,应该都是武学高手。2、养由基养由

  • 徐达的墓碑何以超出规定高度?徐达是怎么撕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功臣,徐达

    一般来说,在古代是极端讲究君臣之礼的。据《明史》记载,功臣殁后封王者,陵前神道碑“身高九尺,广三尺六寸”,也就是说,像徐达这样的臣子,墓前的碑只可高3米,而建成后的徐达神道碑显然远远超过这个标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知道,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

  • 关羽水淹七军吓到曹操 孙权为对付他一再装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关羽,三国

    公元219年,是建业作为东吴“准都城”的最后一年,也是孙权报仇雪恨的一年。先来看看对阵双方的形势。关羽战绩惊呆了曹、孙7月,关羽派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领主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经过:天降大雨,连绵十多天,汉水因此暴涨,关羽挖开江堤,大水冲向赶来救援的于禁七路大军,于禁军在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