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唯一姓郭的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姓柴的?

历史上唯一姓郭的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姓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3/12/11 12:29:06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姓“郭”的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充满了赞誉,可见其人格魅力,他将皇位传给柴荣更是一大佳话。

郭威于公元904年出生于河北,其父郭简任顺州刺史,因此他也算是一名“干部子女”。可怜郭威才2岁时,其父就死于兵祸,母亲王氏带他去潞州的路上也不幸去世,年幼的郭威由远亲姨母韩氏抚养。

青年郭威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喜欢赌博喝酒,也喜欢打抱不平,说的好听是枭雄胚子,说的难听些就是个小混混。然而郭威在18岁时应招当了藩帅的亲兵,这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

因为郭威擅长习武且英勇多谋,当时的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有意栽培他,郭威得到了读书学兵法的机会,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沉稳成熟起来。

然而这是一个兵戈相向、强者为王的乱世,不久李继韬被李存勖功灭,郭威被收编为后唐军队,后来郭威的上级换成了李嗣源,往后又换成了石敬瑭,直至拜入后晋大将刘知远帐下。

郭威在几次中原大战中为刘知远出谋划策,出生入死,深得刘知远信任。而后后晋被契丹所灭,947年,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郭威这位开国功臣凭借军功升迁为枢密使,掌握着后汉的军权。

然而刘知远福气不够,只做了不到1年的皇帝就死了,临终前托孤于郭威,与杨邠、史弘肇、王章、苏逢吉同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五人共同辅佐二皇子刘承祐登上皇位。

郭威其实是很忠心的,刘承祐登基后爆发陕西三镇叛乱,郭威前往平乱,他在军中威望极高,两军交战郭威总是身先士卒,士兵受伤还亲自抚慰,军将一心很快平定叛乱。

然而刘承祐除了看宰相苏逢吉顺眼,对父亲留给自己的其他辅政大臣均不满意,他认为这些权臣架空了自己的权利,特别是功高盖主的郭威。于是小皇帝与宰相苏逢吉借辽军南侵,以北上御敌的理由将郭威调离京师,将他挪到邺都后,刘承祐开始肆意利用手里的皇权。

公元950年11月14日是个可怕的日子,杨邠、史弘肇、王章照例来上朝,一点也没有防备的他们行走至广政殿东廊,突然杀出数十个武士,三颗人头于刀光剑影间落地。刘承祐对众臣的解释是:这三个人有罪,他们要谋反。

众臣一时间不敢吭声,血气方刚的刘承祐抑制着内心的激动,还想继续把不顺眼的诛杀干净,他又下了几道密诏,其中就有一道针对郭威。然而一个胡作非为的皇帝是得不到绝对忠心的,诛杀郭威的密诏提前传信到了当事人手中。

郭威心冷了,对不起了刘知远,不是我老郭要负你,而你儿子如今要杀俺。郭威将计就计,将皇帝密诏中的涉及范围扩大了些,对手下称“天子要杀我与诸将”,并称“皇上年幼,不分善恶,肯定是受了苏逢吉等奸佞的蛊惑”。一时间愤怒的将士群情激昂,力拥郭威以“清君侧”之名杀入京城。

刘承祐得知郭威大军杀近,想也不想就把郭威留在开封的家属都杀了,也包括郭威养子柴荣的家眷,断了郭威的后路,同时也断了自己的后路。

过于自信的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结果看到的却是后汉军队大败,刘承祐慌了,在奔逃中被乱兵杀死,苏逢吉见大势已去也自尽了。郭威顺利的攻破京城,其手下将士把营中黄旗撕裂,披在郭威身上,权作天子之服的黄袍,将士拥郭威上马并山呼“万岁”。

郭威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郭威在成为皇帝前就注重俭朴,成为皇帝后仍未丝毫松懈,谋事于国,心怀百姓,努力革除唐末以来的积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经济和政治形势趋向好转。郭威为人仁厚,刘承祐杀光郭威全家,郭威却善待刘承佑的母亲,堪称千古仁君。

郭威死时将皇位传于异姓一直是后世讨论的话题,其实柴荣原本称郭威”姑父“,当郭威还没有孩子时,郭家便收养了他,从小就生活在郭家。据说柴荣的名字已改为郭荣,只是人们仍习惯性的称为柴荣,从改姓来看,可见两人关系非常融洽。

郭威南征北战的时候,柴荣也一直追随左右,在郭威的言传身教下迅速成长,眼界和魄力也非常人,其处事能力和作战思想都让郭威很是欣赏。

因刘承祐将郭威全家杀掉,导致郭威身边只剩下柴荣这个养子了。另外,郭威还有一个侄子叫李重进,但是从没有考虑过传位给侄子,主要还是因为李重进没有什么领军治国的才能。在乱世中,传位给柴荣是最好的选择,也难怪有人称郭威是“中国好姑夫”。

而柴荣也用事实证明自己不负所托,他接手后周时疆域狭小,四周强敌林立,生存压力极大。但柴荣是个大才,他在郭威的基础上再次推动了后周全面发展,只用了五年半时间,就进行了成功的大改革,把一个并不被人看好的中原小王朝,打造成威震天下的超级军事机器,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将后周推向鼎盛。

柴荣北伐,契丹被吓的肝胆俱裂,无数契丹人鼠窜逃入西山,辽主耶律璟也已准备放弃幽燕。可惜上天给柴荣的时间太短了,39岁就不幸驾崩,让赵匡胤捡了个便宜。赵匡胤模仿郭威的夺位剧本,演了一遍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

周是种树的,宋是摘果的,后周名气不大,主要是宋朝的顺利发展掩盖了本该属于后周的辉煌。严格来讲,后周不算是大一统朝代,但它却起到了承前后的作用,后周的建立,使乱世中国重归统一的步伐加快,而这一切皆依赖于郭威之功与柴荣之力。

标签: 郭威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一般都有奶娘,他们和奶娘的关系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历史上的皇帝,他们对乳娘都是不错的。一般来说在皇帝的印象里,乳娘就是他们最亲的人,毕竟皇帝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和乳娘在一起度过的。当然了生在皇宫之中,在皇帝小的时候,给他们请乳娘,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皇帝跟着自己的亲生母亲,在一起成长对于皇家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在亲生母亲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皇帝,他们

  • 揭秘:司马懿是怎么装病吃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三国,风云人物

    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任汉司空的曹操听说司马懿非常有才能,便派人征召他做司空府的从官。得到的消息却是,司马懿患有风痹,不能正常活动,把曹操的征召给推辞了。曹操本人就奸诈多端,马上就猜测这是司马懿的借口而已,自然非常恼怒。他立刻就派人扮做刺客,去验证司马懿是否真有风痹。刺客于夜深人静时,翻墙

  • 对于古代的军事制度,在唐朝以后逐渐暴露出哪些弊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两个非常强大的帝国,它们分别是延绵400年的两汉和国祚约300年的唐。汉之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朝的动乱,中国历史又迎来了隋唐盛世,而唐之后,却经历了五代十国和辽宋金西夏的多民族政权对峙,直到崛起于草原的蒙元一统天下,而元朝之后则是保守僵化的明朝和清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仁将曹彬,逼手下立誓:攻下城后,不妄杀一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曹彬是北宋开国名将,后周太祖郭威是他姨夫,也算是皇亲国戚,接下来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虽然出身好,但曹彬没有权贵子弟的骄矜狂傲,为人敦厚,做事低调,先后在郭威、柴荣、赵匡胤麾下效力,深得这三位皇帝的信任。北宋开国名将曹彬曹彬不太会投机逢迎,是个老实厚道人。赵匡胤当后周殿前都点检时,掌管禁兵,位高权重

  • 李世民纳了弟媳杨氏,为什么却不纳嫂子郑观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同时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他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早夭)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杀得干干净净。李世民也因此获得太子之位,并很快逼李渊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娶了仇人李元吉的齐王妃杨氏为妻。并且此后对杨氏非常宠爱,在长孙皇后去

  • 赵飞燕是怎么迷惑汉成帝的?吃了这种药君王无心上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飞燕,汉朝,野史秘闻

    她们就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和嫔妃赵合德。说起这姐妹俩能够入宫,过程和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被皇帝赏识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公主府做舞女,因为相貌好,又善歌舞,芳名远播最后入了皇帝的耳,被召入宫中成功上位。不过这种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舞女自然不会像其他嫔妃一样有着高门贵女般的气质和才能,她们唯一拿手的就是

  • 乾隆晚年为何要为叔叔翻案呢 乾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乾隆,风云人物

    提起来清朝的历史想必不用小编多说,大家看了很多清朝的宫斗剧,也是非常的了解了,今天小编想来跟大家聊的不是清朝的后宫的那些故事,而是关于乾隆皇帝和雍正皇帝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提起了乾隆皇帝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其实他是在老年的时候经常违背雍正的决定甚至还在清朝末期掀起了最大的翻案狂潮,可以说也是让人

  • 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了铸剑的传说,剑文化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剑是中国古代的兵器,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了铸剑的传说。中国古代的剑文化就像玉文化一样久远厚重,从贵族佩剑到平民佩剑,从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到品质和道德的象征,剑逐渐跳脱出冰冷武器的范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意义。那么剑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中国早期的剑剑的起

  • 三国交州之战的背景是什么?交州之战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交州之战,战史风云

    晋吴交趾之战,是263年至271年魏(后为西晋)与吴国之间争夺交趾等三郡的战争。263年,交趾发生吕兴之乱,吕兴投靠刚平定蜀汉的魏国。西晋建立后,以蜀汉降将及南中大姓积极经营交趾等郡,多次击退吴军进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71年,吴国薛珝、陶璜率兵10万攻交趾(今越南天德

  • 王阳明为什么只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阳明为什么只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根本原因是王阳明的功绩威胁到了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政治利益。直到王阳明去世,他的功绩都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尽管这些他并不在乎。杨廷和很早就看王阳明不顺眼了。正德十一年,时任南京兵部主事的王阳明被兵部尚书王琼看中,举荐他为左佥都御史,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