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叡继位后就不停压制司马懿 曹叡临死前为何还将司马懿列入辅政大臣

曹叡继位后就不停压制司马懿 曹叡临死前为何还将司马懿列入辅政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4/2/20 17:14:57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叡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魏明帝曹睿既然当得一个“明”字,自然对司马懿是有所警惕的。

不过,尽管曹睿考虑过多种方案,却根本没有办法不把司马懿列入辅政大臣的序列。

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

曹睿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鹰视狼顾”之类的戏言,所有的君主,与辅政大臣之间都有天然的矛盾。

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就是曹丕安排给他的辅政大臣。

曹睿要亲自执掌大权,当然要与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争一争。

曹睿通过制衡之术,压制住了辅政大臣们。

曹真、曹休、司马懿常年在外领兵,对朝政影响力受到限制,留在洛阳的陈群又无兵权,曹睿得以居中制衡,稳操大局。

尽管司马懿在曹叡时期表现得很得体,但曹睿及一些大臣仍然对其有所警惕。

司马懿曾经询问陈矫:司马懿忠正,是不是社稷之臣?

陈矫答:司马懿是朝廷所望,但是不是社稷之臣就“未知”了。(《三国志.陈矫传》引《世语》)

当然,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基本上属于君主与辅政臣之间正常的警惕关系,并没有非常特殊。他刻意压制司马懿的程度,与压制曹真、曹休的程度基本相当。

对曹魏皇帝来说,无论是宗室,还是世家大族,都是他需要提防的对象。

失衡

曹睿当政时期,无论是曹真曹休这样的宗室,还是司马懿陈群这样的重臣,他都能驾驭自如,朝政被皇帝本人牢牢把握于手。

曹肇、夏侯献、秦朗等宗室,蒋济高堂隆等外臣,都曾经抱怨替皇帝执掌机密的孙资刘放权力太重,这正说明:宗室、外臣的权力,都被曹睿死死限制住了。

在曹睿的驾驭下,司马懿既能充分发挥其才具,又无法威胁大权,二人配合算相得益彰。

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众将请战,司马懿按压不住,请旨于曹睿,曹睿心领神会,下旨不得出战。

这一段,可谓明君贤臣合作的典范。

由于曹睿比司马懿足足小了25岁,所以,正常情况下,这段君明臣贤的佳话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

可是,年纪轻轻的曹睿,却突然病倒了。

曹睿自然能牢牢压制宗室、世家大族,但是,继承皇位的小皇帝是不可能马上做到的。

旧有的权力体系已失衡,曹睿必须抓住生命最后一点时间,替继承人重构权力体系!

曹睿最初的设想

曹睿一开始的选择,是宗室。

他最初安排的辅政班底是一班宗室:曹操之子曹宇、曹操假子秦朗、曹休之子曹肇、曹真之子曹爽、夏侯家的夏侯献。

同时,曹宇提出:从辽东前线回来的司马懿,不必回洛阳,直接去关中督军。(继续排挤出中央权力体系)

曹睿没有像其父曹丕一样,采用世家大族与宗室共同辅政的形式,而是企图通过宗室+皇权,牢牢压制世家大族。

看来,曹睿认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危险。

自汉末以来,门阀就掌握了大量的经济、政治资源,成为左右时局的重要力量。

曹操角逐天下时,消灭了袁绍、袁术,削弱了杨彪,东汉政治生态下的顶级士族被悉数打倒,曹丕得以通过拉拢司马懿、陈群等次级士族,完成代汉。

在曹操、曹丕时代,曹家既有强力君主,又有一些寒门能人制衡,士族尚能压得住!

可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九品中正制”的持续推行,士族已经再次把持了经济、政治资源,而司马懿、陈群、王凌,当年的次级士族们,如今已成长成了顶级士族。

宗室虽然也危险,但比起这些鹰扬之臣来,毕竟是自家人。

曹睿欣赏的大臣高堂隆就曾经提出:一定要提防“鹰扬之臣”,让宗室领兵,控制局势!

曹睿最初做出的这个安排,基本上是采纳了高堂隆的意见。

被迫调整

但是,把所有的世家大族全部排挤出最高权力体系,完全依赖宗室压制,行得通吗?

当年,高堂隆提出以宗室领兵,压制“鹰扬”大臣时,曹睿还很健康,那算是未雨绸缪的计划。

如今,仓促之间,直接由宗室压制世家大族,压得住吗?

曹宇地位高,但缺乏实权基础;曹肇、曹爽虽有其父之荫,但威望、实权也不如其父。

实力不足,能力也不足!

曹肇、夏侯献得到辅政安排后,指着树上的鸟说:在树上待得太久了,该下来了!(暗指孙资、刘放)

且不说孙资、刘放是不是应该拉拢的对象,就是想要弄倒人家,如此沉不住气,能成何大事?

孙资、刘放立刻开始劝说曹睿。

根据《汉晋春秋》的记载,孙刘劝说的要点有2:

(1)、宗室也不一定靠得住!

宗室也会危及皇权!曹丕曾有诏令,诸王不得辅政!

而且,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都靠不住!

您还病着,曹肇、夏侯献就在调戏侍疾者了!燕王(曹宇)已经拥兵南面,限制他们入宫!

(2)、这几个宗室镇不住场子!

“外有雍隔,社稷危殆”。外地的实力派司马懿、王凌,这几个能力平庸的家伙压得住吗?

所以,孙资、刘放提出了建议:由曹爽、司马懿一起辅政!

继续当初曹丕“宗室+士族领袖”的辅政班底!

曹睿采纳。

最终构想

但是,曹睿也感觉到:还是不稳当!

曹睿先是答应了刘放孙资的建议,旋即又反悔,然后又回心转意,犹豫不决。

他问曹爽:“堪其事不”?

曹爽战战兢兢,孙资代答“臣以死奉社稷”。

同时,曹睿以最后的表演,笼络司马懿。

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我忍着不死,就为了见到你,见到你,我才无所恨!

但是,曹睿依然没有放弃对司马懿的控制。

曹氏宗亲,牢牢把握中军,而尚书孙礼,更是被指定为曹爽长史,加强曹爽在朝政中的影响力。

如此,曹睿的最终构想,也基本形成了。

1、借助司马懿的士族领袖地位,统治士族群体。

陈群死后,司马懿是当仁不让的士族领袖。

2、以曹爽、孙礼在洛阳的实力,压制司马懿。

司马懿虽颇有权力,但在洛阳实力薄弱。

事实证明,司马懿家族进入洛阳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出于被压制的地位,这并只是他韬光养晦之谋,也是因为中军在曹氏宗族手中。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爽自己作死,这原本是一个靠谱的平衡体系。

但是,曹爽比他设想的更不靠谱···

曹睿视孙礼为束缚,把人家外放了。

被苦心安排辅助曹爽的孙礼,后来居然曾经责怪司马懿为什么任由曹爽乱来而不动手?

无解的难题

任何时代,给幼主安排辅政团队,实现顺利权力交接都是极为困难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更是困难。

自汉末以来,士族势力膨胀,掌握了国家主要的经济、人口资源。

能否驾驭这些士族,是皇权能够稳固的关键。

强主控得住场子,但给幼主安排辅政班底,当时是无解的难题。

刘备运气比较好,他押宝诸葛亮,算是基本没出乱子。

孙权采取“权臣+宗室”的组合,由诸葛恪、孙峻联合辅政,这一次,宗室赢了,诸葛恪被杀,但是,东吴仍然连续多年内乱不休,国力大损。

司马炎采取宗室掌兵,与高堂隆给曹睿的建议基本接近,结果,宗室们成了“鹰扬”大臣,八王之乱···

此后,直到南北朝,但凡幼主或愚主接班,多免不了腥风血雨,甚至改朝换代。

魏明帝曹睿当得一个“明”字。

但是,辅政班底这道题,实在太难了!

在门阀政治兴盛的时代,仅靠能力平庸的宗室,根本镇不住场子!

不安排司马懿这样的士族领袖进入最高权力体系,大魏的朝廷或许不会被外人控制。

但是,任由“鹰扬”大臣在外地“放飞自我”,无法制衡,出大乱子也是必然的。

曹爽通过把司马懿吸纳入辅政体系,加强朝廷对世家大族的统治力。

同时,由曹氏宗亲牢牢把握的中军,可以牢牢压制在洛阳实力不足的司马懿。

这道难题,曹睿给出的答案,并不算太错!

如果说有错。

那么,错误不是低估了司马懿的威胁,而是···低估了曹爽的愚蠢···

曹睿,太难了!

标签: 曹叡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刘秀的遗诏上写了什么内容?他是如何对待功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东汉

    “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维护或者登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帝王们能狠下心肠将所有阻碍都一一清除,于是就会有皇帝斩杀功臣的情况发生。“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很多开国皇帝上位之后便打压自己的开国元勋,最典型的例子有刘邦大肆讨伐异姓王、赵匡胤在登基后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费尽心思消灭开国功臣。但是

  • 正史和小说相比 历史上的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人神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神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诸葛亮真的有小说中的那么厉害吗?诸葛亮有没有被神化?诸葛亮被神化和什么人有关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诸葛多智而近妖”,说明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已经被刻画成“神”级人物了。历史上的诸葛亮的实力的确

  • 曹操把权力还给汉献帝的话 汉献帝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汉献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当初如果政权还给汉献帝的话,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汉献帝最后能不能统一天下?汉献帝刘协,东汉后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历史上一系列的大事都发生于他在位时期,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史家在书写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都

  • 汉献帝作为一个没有实权的落魄皇帝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接回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汉献帝

    对曹操挟天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献帝手里连实权都没有,曹操为什么还要接回汉献帝?曹操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的这一做法确实是比较的高明,当时虽然天下大乱,但是百姓名人都是汉朝的人民,汉朝的合法性还是存在的,而且各路诸侯名义上也都是汉朝的臣

  • 诸葛亮投奔在当时还毫无资本的刘备,是想复兴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蜀汉丞相之诸葛亮对我们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精通天文地理,占卜星象,五行八卦,就像神人一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不投靠最强的曹操,而投靠最弱的刘备,我们认知中的原因无非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但以诸葛亮的才华,无论投靠哪一个英明的

  • 白居易的情感生活与仕途都颇为坎坷,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的故事吧。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即公元772年,跟一生贬谪二十三年之久的同龄好友刘禹锡相

  • 刘禹锡屡经贬谪却依旧坚定乐观,他的人生信念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的故事吧。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考中了进士,《旧唐书》说他:“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刘禹锡诗歌和

  • 曹丕篡位之后 曹丕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汉献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曹丕篡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之后,曹丕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手?曹丕就不想下手吗?其实我们晓得,在曹操逝世之前就根本上肯定了曹魏王朝的雏形,早在此前,曹操就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大权在握。当时的汉献帝就简直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方法

  • 曹魏最大的老虎,还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洪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洪,三国

    三国时期曹操帐下有一支宗亲部队,分别是许楮、张辽、乐进、李典、曹仁、曹洪、夏侯渊和夏侯惇。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现代的网友们喜爱,后者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在“八虎骑”当中曹洪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小编为何会这么说呢?接着往下看吧。曹洪(?-232年),字子廉

  • 历史上李治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是昏庸之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治

    对唐高宗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高宗李治,很多人肯定会嗤之以鼻,由于他的父亲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光辉太过于耀眼,自己却黯淡无光就连史书说李治是“性格怯懦,受制朝臣”,让人感觉李治毫无作为,而且有点昏庸。历史上李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公元649年,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