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传庭有着崇祯皇帝的支持,为何还是没能打败李自成?

孙传庭有着崇祯皇帝的支持,为何还是没能打败李自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91 更新时间:2024/3/10 13:05:33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扛起“剿灭李自成”这口大锅。大概直到这时,崇祯帝依然没弄明白:这位之前三年里,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连耳朵都失聪的孙传庭,才是最有可能拯救明朝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到抓狂的明末崇祯年间,后人常津津乐道的,就是孙传庭那曾经“活捉高迎祥”“打垮李自成”的辉煌战绩,以及他手里那支堪称劲旅的“秦兵”。但他更重要的价值,却远远超过了战场上的胜败——孙传庭,是当时少有的找到晚明问题症结,并践行靠谱解决方法的人。

崇祯九年,晚明的农民战争正似燎原烈火,在大乱爆发地的陕西,其“陕西巡抚”一职也成了公认的火山口。但当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孙传庭,却带着崇祯拨发的六万两军饷“坐”了上去。当时的情况下,六万两军饷真不够塞个牙缝。但孙传庭却更看明白了:大明朝的要害病,不止是钱。

以孙传庭上任后的各类奏疏的说法,明朝之所以落到这般乱象,纯粹是自己“作”。首先是崇祯宠臣杨嗣昌那所谓“十面张网”的“高明战略”,在“海内之膏脂已竭泽欲尽”的情况下,根本就不现实,反而白白虚耗民力。荒唐的战略战术,更导致“兵不能为”。明军孱弱的战斗力,更导致“迎击既畏贼锋,合围又苦兵弱”。各种自挖坑。

但为什么这些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问题,明王朝却视而不见,从崇祯帝到各级武大臣,都是该怎么“作”就照样“作”。因为“作死”还可能糊弄一时,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捅大明朝的马蜂窝。可不愿意糊弄的孙传庭,就真“捅”了。

从就任陕西巡抚起,平日里温文尔雅示人的孙传庭,就开始雷霆出击:刚到任陕西,就派心腹四处暗访,查到了一群蛀虫的劣迹,虽多是“推官”“县令”“副使”之类的“小老鼠”,却是查着一个罢一个,一扫扫一片。同时又以有限的钱粮,迅速抢修了陕西地区的官道,既解决运输又“以工代赈”。然后“官位买粮,督兵接运,又招致民人负贩”。乱了多年的陕西大地,经济民生终于安定下来。

但最重要的还是钱粮问题,这事儿,孙传庭用了空前大招:既然老百姓已被盘剥得“已无可剜之肉”,那些享尽特权的“清流名士”们,就必须要为国难买单。那些侵占土地的权贵豪强,一个个被“从头搜查”,务必“粮不容失一亩”,但凡抗拒者“身家性命不可保矣”。等查清楚后,再和这些“清流”谈条件:地你占了,钱不能少交,被占的土地按照肥沃程度划分等级,按级别每年交钱。否则收你地没商量。

只要看看明末触目惊心的土地兼并惨状,就知孙传庭的应对,其实已非常温和。如此打个巴掌揉三揉的操作,孙传庭终于收到了充足的钱粮,然后短短几年里大展拳脚,不但练出了精锐的“秦兵”,更多次主动出击,痛打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军队伍,令全军覆没的李自成,一度只能躲入商洛山。几年间不动声色,就为内外交困的明王朝,打出了“中兴”曙光。

标签: 孙传庭崇祯

更多文章

  • 曹操求才写下的一首诗,最后成了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

    演义是一种小说体裁之一,不管是哪一本演义闻名于世,影响再大,也不能将其看作是正史。因为它本就不是正史,《辞海》有云: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一种通俗长篇小说,也就是说,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根据史实假设出来的事件。世人通过演义对曹操的印象便都是奸诈、多疑、狠毒

  • 揭秘:项羽真的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秦朝

    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从这个上面讲,项羽就算看出韩信的才能也不会特别重用于他,他们俩从骨子里就不是一类的人。如果韩信一直追随项羽,他很难等来出头之日,最多就担任一个将军,决不会进入项羽的核心决策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完全不是一样的类型,性格南辕北辙,并不欣赏对方的为人,互补都做不到。

  • 唐朝八大功臣,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就很难善终。无论是多英明的君主,只要臣子有功高震主之嫌,他就会怀疑这位大臣谋反,从而想方设法除掉这位大臣。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明君,但在历史上,他手上也沾染了唐朝功臣的血。当初唐朝八位开国功臣,有3人被他父亲李渊所杀,4人被他所杀。那剩下的那一人又是何结局呢?下面中国历史

  • 李成梁为什么被称为大明不世之功臣?有哪些因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成梁,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成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成梁出身于将门世家,明代武官为世袭制,李成梁的父亲是指挥佥事,父亲去世后,按规定李成梁本来可以接替父亲的职位,由于朝廷规定世袭的武官必须到京城报到,李成梁却穷得连去京师的盘缠都没有,因此直到四十岁他还只是诸生(武秀才

  • 王娡本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她如何成为西汉传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娡,西汉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本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并且已经生养过孩子,却依旧能改嫁太子,又生下未来的皇帝成为太后。如此传奇的经历,如果要说王娡没有心计,想必其宏图大志多半会夭折在王宫中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娡的母亲臧儿是霸王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分封的燕王臧

  •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泌,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泌是唐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他为朝廷出谋划策、殚精竭虑,可惜他未遇明主,他的许多谋划最终无法实现,但是他用一生的智慧,稳定了中唐的政局、延缓大唐的衰亡。1.年少聪慧得到唐玄宗赏识

  • 一次败仗毁掉一世英名的大将,他就是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三国

    夏侯渊这个人在曹操集团中位高功大,是曹操独当一面的三大将之一。曹操早期征战,夏侯渊在战场上可说是亮点不多,倒是在后勤保障方面星光明亮,成绩斐然,全军的粮食供给多出自他之手。这就像现在军队的后勤部部长,无论是大阵小仗,他们或许总是不显山不露水,可重要性却不容置疑。夏侯渊一生征战多有胜利,只因为在汉中一

  • 盘点清朝四位摄六宫事,形同副后的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皇贵妃

    清朝皇贵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制度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康熙以后历朝皇帝在册立皇贵妃的问题上基本就延续顺治和康熙的惯例。同时,皇贵妃更多的承载起典范、美德与责任这些更高的道德标准,几乎与要求皇后无异。除了备受皇帝恩宠以外,皇贵妃在清代更多的被赋予副

  • 在杀死颜良后,斩其首还关羽是怎么做到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在杀死颜良后,如何做到“斩其首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199年,袁绍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准备南下攻打许都,剿灭曹操,官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当时曹操亲自进军黎阳近郊以诱敌,同时他让东郡太守刘延屯白马,以使曹军在第一线防御袁绍时能对袁绍的堡垒一目了然。后

  • 朱祐樘在位时间不长,他是如何开创弘治中兴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祐樘

    明朝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很短,但是他的评价却非常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的生母纪氏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只是被明宪宗宠幸一次后就有了身孕,这个时候,整个后宫还是万贵妃掌权的,就让宫女给纪氏堕胎,不够宫女心软了,下不去手,于是回报万贵妃,说纪氏并没有怀孕而是得了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