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求才写下的一首诗,最后成了千古名篇

曹操求才写下的一首诗,最后成了千古名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2 更新时间:2024/2/20 0:36:06

演义是一种小说体裁之一,不管是哪一本演义闻名于世,影响再大,也不能将其看作是正史。因为它本就不是正史,《辞海》有云: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一种通俗长篇小说,也就是说,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根据史实假设出来的事件。

世人通过演义对曹操的印象便都是奸诈、多疑、狠毒、阴险,可以说是负面印象。但其实,曹操就真的是这样?不说别的评价,就说鲁迅先生对曹操的评价就能看出一二。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先生又有称赞: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一向以批判为主的鲁迅对曹操是很赞赏的,不论从文从武都是一种欣赏状态。事实上,曹操也担得起先生的称赞,在政治、军事上,他十分杰出。天下大乱之际,曹操稳定北方地区,一系列政策促进中原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文学上也颇有所得,他喜欢用诗歌、散文抒发之际的抱负。

今天不谈曹操在政治上的所为,来说说他的文学,为求得贤才,曹操曾写下过一首诗。这首诗现在虽说不上人人能都背得全文,但也是家喻户晓之作,大部分人都能脱口而出一段。它便是——《短歌行二首》。因着全诗太长,故此以图片显示,这里只放部分。首先是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思暮想,因为你们,我沉痛吟诵至今。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其一的主题非常明确,开头便说自己愁,愁什么呢?不是愁美酒佳人,是愁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跟他合作,建功立业。彼时的曹操已经是位高权重,却还在为求贤而发愁,如何不让天下的贤才为之动容

同时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是在提醒那些贤才,人生并不长,应该赶紧抓住机会施展抱负。接着又引用诗经中的一句思念之语,颇有些缠绵的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视线。全文来看,他求才之心切,用心却也十分周到。政治性与文艺性的结合在他这首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确具有感人力量。

其一完全可以说是一曲《求贤歌》,全文简单总结就是四个字——唯才是举。曹操以诗歌来响应自己发布的《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等,又有着丰富的抒情部分,效果很不错。在那个时代,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样的创作经验显然值得后人借鉴,也得到了历史的肯定。

通过短歌行其实便能看出,曹操的文学功底绝对不弱,而他跟曹丕曹植也形成了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也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能文能武,曹操的个人能力是十分强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倘若只揪住一点,只看中他的劣处,显然有失偏颇。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揭秘:项羽真的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秦朝

    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从这个上面讲,项羽就算看出韩信的才能也不会特别重用于他,他们俩从骨子里就不是一类的人。如果韩信一直追随项羽,他很难等来出头之日,最多就担任一个将军,决不会进入项羽的核心决策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完全不是一样的类型,性格南辕北辙,并不欣赏对方的为人,互补都做不到。

  • 唐朝八大功臣,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就很难善终。无论是多英明的君主,只要臣子有功高震主之嫌,他就会怀疑这位大臣谋反,从而想方设法除掉这位大臣。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明君,但在历史上,他手上也沾染了唐朝功臣的血。当初唐朝八位开国功臣,有3人被他父亲李渊所杀,4人被他所杀。那剩下的那一人又是何结局呢?下面中国历史

  • 李成梁为什么被称为大明不世之功臣?有哪些因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成梁,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成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成梁出身于将门世家,明代武官为世袭制,李成梁的父亲是指挥佥事,父亲去世后,按规定李成梁本来可以接替父亲的职位,由于朝廷规定世袭的武官必须到京城报到,李成梁却穷得连去京师的盘缠都没有,因此直到四十岁他还只是诸生(武秀才

  • 王娡本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她如何成为西汉传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娡,西汉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本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并且已经生养过孩子,却依旧能改嫁太子,又生下未来的皇帝成为太后。如此传奇的经历,如果要说王娡没有心计,想必其宏图大志多半会夭折在王宫中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娡的母亲臧儿是霸王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分封的燕王臧

  •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泌,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泌是唐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他为朝廷出谋划策、殚精竭虑,可惜他未遇明主,他的许多谋划最终无法实现,但是他用一生的智慧,稳定了中唐的政局、延缓大唐的衰亡。1.年少聪慧得到唐玄宗赏识

  • 一次败仗毁掉一世英名的大将,他就是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三国

    夏侯渊这个人在曹操集团中位高功大,是曹操独当一面的三大将之一。曹操早期征战,夏侯渊在战场上可说是亮点不多,倒是在后勤保障方面星光明亮,成绩斐然,全军的粮食供给多出自他之手。这就像现在军队的后勤部部长,无论是大阵小仗,他们或许总是不显山不露水,可重要性却不容置疑。夏侯渊一生征战多有胜利,只因为在汉中一

  • 盘点清朝四位摄六宫事,形同副后的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皇贵妃

    清朝皇贵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制度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康熙以后历朝皇帝在册立皇贵妃的问题上基本就延续顺治和康熙的惯例。同时,皇贵妃更多的承载起典范、美德与责任这些更高的道德标准,几乎与要求皇后无异。除了备受皇帝恩宠以外,皇贵妃在清代更多的被赋予副

  • 在杀死颜良后,斩其首还关羽是怎么做到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在杀死颜良后,如何做到“斩其首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199年,袁绍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准备南下攻打许都,剿灭曹操,官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当时曹操亲自进军黎阳近郊以诱敌,同时他让东郡太守刘延屯白马,以使曹军在第一线防御袁绍时能对袁绍的堡垒一目了然。后

  • 朱祐樘在位时间不长,他是如何开创弘治中兴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祐樘

    明朝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很短,但是他的评价却非常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的生母纪氏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只是被明宪宗宠幸一次后就有了身孕,这个时候,整个后宫还是万贵妃掌权的,就让宫女给纪氏堕胎,不够宫女心软了,下不去手,于是回报万贵妃,说纪氏并没有怀孕而是得了肿瘤。

  • 揭秘:诸葛亮一生的四大憾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治蜀》中记载,刘备对诸葛先生可谓非常重视,临终之前仅召见了他一个人到床前,语重心长地托孤,“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一番话无疑将诸葛亮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甚至直接给了诸葛亮掌控蜀国的生杀大权。而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诸葛亮对于一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