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为何不立朱高煦?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为何不立朱高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75 更新时间:2024/1/15 16:57:19

公元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任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室。又让宋忠屯兵开平,调走燕王管辖的军队。朱棣这个时候非常明白,前几位藩王都被削,自己也难逃厄运,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让张昺、谢贵到府里查验。两个人进府以后,朱棣派送把他们擒获,连通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块杀害,当天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并控制了北平城。

朱棣为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齐泰黄子澄为奸臣,为理由必须诛讨。靖难之役当中朱棣的口号为“清君侧、靖国难”。

朱棣的兵力不过30万,而建文帝有百万大军,兵力悬殊非常大。建文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拜李景隆为大将军,把60万兵力全部交给他。然而李景隆却在郑村坝、白沟河丧失数十万军队,朱允炆在形势难以挽回的时候,才把李景隆召回。

朱允炆对李景隆非常宽容,而李景隆却恩将仇报,等朱棣的军队逼近南京的时候,李景隆却开门投降,南京失陷。这个时候的朱棣成了大明王朝名副其实的第三位皇帝。

朱棣即位以后,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但是朱棣却迟迟没有立太子。立太子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为何朱棣没有立太子呢?

据史料记载,朱棣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朱高炽,朱高炽长相一般,肥头大耳,朱高炽的腿脚不利索,行走的时候需要人搀扶。次子朱高煦,长相神武,好勇斗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三子朱高燧,朱高燧这个人品行恶劣,非常的精明。

在这三个儿子中,朱棣最喜欢朱高燧,最器重朱高煦,最不喜欢朱高炽;朱棣在立太子的问题也是犹豫不决,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煦表现得非常勇猛,在白沟河之战中,朱棣眼看性命不保。关键时刻朱高煦带领军队来救援,朱棣才平安得救。

在靖难之役的战场上,朱高煦多次救朱棣的性命。可能为了答谢朱高煦,朱棣说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朱棣的这张空头支票最后也没有兑现。为何立朱高炽不立朱高煦呢?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依靠的是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为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提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在继承皇位上朱元璋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很早就立朱标为太子。

朱棣辛苦得来的江山,不能再一次违背祖制。嫡长子继承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朱棣不可能再一次打破制度,如果立朱高煦的话,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是皇子身份,你就可以起兵。

当时嫡长子朱高炽还在,虽然体弱多病,毕竟人在哪里;另外支持朱高炽不光武将,还有文臣。比如大家熟悉的金忠、黄淮、解缙、尹昌隆等等。而支持朱高煦的,都是武将。一个国家的治理,不是光需要武将打天下,还需要文臣。

朱棣立朱高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皇太孙朱瞻基。朱棣对朱瞻基的喜欢,满朝文武百官都能看出来,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北平狩猎,朱瞻基跟着,路上看见农田,朱棣便让停车,带着孙子看农民的辛苦农作。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率大军北征蒙古,让夏元吉辅导皇孙朱瞻基留守北京,开始处理国事的实践。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年仅14岁的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朱瞻基经常伴随在明成祖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瞻基的文治武功在增进,朱棣对长孙的文才武略也十分赞赏。

明成祖把继承和发展祖宗基业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位聪明、英俊、机智、勇敢的贤孙身上。朱高炽能够继承皇位,多半有儿子朱瞻基的功劳,因为朱棣想靠皇太孙朱瞻基,发展大明王朝。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最适合守街亭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时,最适合代替马谡防守街亭的人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马谡的错误指挥导致战略要地街亭失守,有倾覆之险的季汉北伐军只得撤退,印证了刘备对马谡的“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价。那么当时的季汉军中有没有适

  • 吴国大都督陆逊有什么贡献?可与周瑜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陆逊,三国

    你真的了解社稷之臣陆逊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吴国的大都督陆逊,大家一定会想到他和吕蒙一起谋划破荆州的事件。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关羽趁着襄樊的兵力空虚,又加之暴雨发生灾害时,带领水军发动襄樊之战,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而驻军陆口的

  • 和珅为何要在赈灾粮中掺沙子?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和珅,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诸多的官员为了皇权统治服务,对于历史中的一众官员而言,都是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要想在在仕图上平步青云顺风顺水,则是需要深谙官场之道,对于察言观色洞悉皇帝的心思更是要十分的精通,否则想要在官位上提升也是一件十分的困难的事情,

  • 谦妃:14岁入宫,雍正后宫中晋级最快的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谦妃,清朝

    想必大家都看过《甄嬛传》吧,这可是宫斗剧的新标杆,讲述的是雍正后宫的故事,清朝后宫绝对是个大染缸的存在,甭管一个女孩之前多么纯净,只要来到后宫,都会为了活下去而明争暗斗,最终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就如甄嬛,原本只想在后宫安稳度日,最后还是被逼迫参与后宫的各种争斗!不过剧中的沈眉庄却是一股清流,她

  • 武则天服侍李世民十一年都没有怀孕 和李治睡了一夜为何就怀孕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李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李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众所周知,武则天可

  • 明末大将祖大寿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曾两次投降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祖大寿,明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祖大寿的故事。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吴三桂是一位不能忽略的历史人物。在明朝末年,吴三桂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帝即位,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使。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彼时,吴三桂能够

  • 赵构的庙号是怎么来的?他配的上这个庙号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构,宋朝

    关于赵构庙号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自古以来,盖棺定论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赵构还是配得上“高宗”这个庙号的。庙号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它起源于重视敬拜父祖的商朝,最初的庙号特别少,因为要求太高,达不到要求的君王是不可能有的,只有对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君王才有资格享有庙号

  •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比不过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当三国进入中后期,最为精彩的一段莫过于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斗争,即诸葛亮的北伐之战。228年—234年,诸葛亮一共对曹魏发起五次北伐战争,次数虽然不少,“功效”却微乎其微,每次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资,最后只攻占了武都和阴平二郡,说

  • 即将攻陷京城的李自成为什么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明朝

    即将攻陷京城的李自成为什么要求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末年的时候,在李自成的农民军即将攻陷京城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人非常意外的事情,不仅是当时的人们、甚至后人也直呼难以理解,这个事情就是李自成求招安。此时,他攻破北京城在即,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却想要拱

  • 康熙作为老三为什么当上皇帝 仅仅是因为得过天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继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顺治皇帝去世时,他的大儿子早已经去世,二儿子福全10岁,三儿子玄烨8岁,另外还有四个儿子都不到4岁,在这种背景下,按理说应当由年龄最大的福全继承皇位,可结果确实老三玄烨当上了皇帝,者究竟是为什么呢?按照通常的观念,主要两个原因,一是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