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国在周平王政权中最早、最强,掌权时间也最长,矛盾积累导致

郑国在周平王政权中最早、最强,掌权时间也最长,矛盾积累导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1327 更新时间:2023/12/6 3:57:51

从东西周剧烈变动时期而言,西申国才是第一个公开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西申国联合犬戎灭了西周,这一后果可远远高于郑国挑战周室的繻葛之战。然而,即便是在春秋,繻葛之战也算不上是春秋时期第一次对周王室的挑战。

西周覆灭前后,西申国与鄫国拥立五六岁的姬宜臼为王;而周幽王死后,中原诸侯在虢公翰主导之下,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王。相比较周平王姬宜臼,携王姬余臣明显更能代表周王室的正统。

但是,晋文侯于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0年)(依据清华简《系年》推断出的年份之一)悍然杀死了携王姬余臣,改为拥护周平王,结束了西周覆灭后的“二王并立”局面。这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对周王室的挑战。

因此,郑国与周桓王的繻葛之战,只能算是第二次,却是诸侯对周平王政权的第一次公开挑战。为什么郑国成了第一个挑战周平王政权的诸侯?

首先,周平王政权东迁之后,当时崤山以东支持周平王政权的诸侯国并不多。

因为携王政权的存在,虽然天下诸侯国对携王政权的认可度不高,但显然有弑父篡位嫌疑的周平王政权更得不到天下大多数诸侯国的认同。为防止有异心的诸侯国对东迁后的平王政权进行攻击,支持周平王的郑国花了八年时间,占据了从河南荥阳到漯河郾城区一带的关键地域,实现了对洛阳平原保护性质的战略包围。

周平王

因此,周平王政权的势力范围,大约就是环洛阳平原一线西北。而这一带的诸侯国中,稍微强大一些的就是两个:其一,就是在汾水流域扩展迅猛的晋国;其二,就是在洛阳平原周边扩张迅猛的郑国。这两个诸侯国,都是借拥护周平王之名,疯狂扩张自身领土;但同时,也成了周平王东迁的最大功臣。

此时,中原其他大一些的诸侯国,如鲁国、宋国、齐国、卫国等等,尚未完全认可周平王政权,当然也就谈不上对周平王政权的挑战了。

其次,周平王政权东迁之后,晋文侯杀死携王姬余臣,让周平王成为了天下唯一的王。但是,此后不久,晋文侯就去世,晋国随即陷入了曲沃与晋侯之间长达67年的内乱,无暇涉及中原事务。周王室的权力,从此落入局面相对稳定的郑国手中。郑武公郑庄公两代国君,都成了周王室唯一的执政卿士。

郑国独秉朝政,权力一家独大,时间一长,难免就会与周王室产生各种矛盾冲突。特别是郑武公去世之时,继位的郑庄公才十三岁,面临着母亲废长立少的压力,多年没去周王室朝觐,这引发了平王政权的高度不满。周平王在位时,一度想再任命一位执政卿来分郑国之权,但是在郑庄公威胁之下,不得不收回成命,还被迫主动提出与郑国交换质子,以换取郑国的信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郑交质”事件。

周桓王上台后,因为周平王下葬时和他正式继位时,郑庄公这位唯一的执政卿都没到现场,周桓王对郑国的厌恶到了极点,想正式任命西虢公为执政卿,分郑庄公之权。可是,周桓王没想到,郑庄公居然派出军队入侵周王畿,“取温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公然以武力相威胁!周桓王一时胆怯,放弃了分郑庄公之政的想法。但是,到了这种地步,周王室与郑国的决裂已成了必然。

繻葛之战示意图

周桓王五年(前715年),周桓王果断任命西虢公为王室卿士,位在郑庄公之下;周桓王十三年(前707年),周桓王又撤销了郑庄公执政卿之职,郑庄公一时气极,便不再去周王室朝觐,周桓王顺便率军伐郑,最终引发了繻葛之战。

因此,为何郑国成了第一个公开挑战周平王政权的诸侯?

恰恰是因为郑国是周平王政权的支持者中,最早、最强大的诸侯国,也是把控朝政时间最长的诸侯国。有了这三个“最”,郑国与恢复期的周王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矛盾,最终二者之间矛盾激化、最终走向决裂也就是必然之事了。

标签: 郑国周平王周平周王室诸侯国

更多文章

  • 郑庄公想离职,周平王出了一个损招,结果两人都吃了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小人物故事标签:周平王,郑庄公,周幽王,诸侯国,秦国,郑国

    读一段历史,品一段人生。右边点击关注,带你看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损人害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东周开始的时候,那时周朝刚刚经历过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丢掉了西边的两块疆土,周平王无奈迁移了国都,也就是后世称呼的东周。那时节,周平王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什么呢,因为周朝本来是天下的共主

  • 周平王迁都,是周王室衰落的原因吗?周天子的权威实际上早已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小鸣收藏馆标签:分封,先秦,周平王,周王室,周天子,诸侯国,周宣王,烽火戏诸侯,周朝君主列表

    周平王迁都,不是周王室衰落的原因。在周平王迁都前,周王室已经处于衰败局势,原先所在的都城常年受西戎侵扰,因西周时的连战征战,此时周王室已经衰落到无力自保,周平王的迁都是迫不得已。迁都后的周王室从此失去了关中之地的领导权,实力更不如从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召,强大的诸侯更是自居霸主。周天子“天下共

  • 破解《诗经·王风·扬之水》,它是周平王和楚国交战的历史遗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晋公子标签:周平王,楚国,诗经·王风·扬之水,周幽王

    公元前771年,一个沾着血腥味儿的噩耗在以镐京为中心的周朝王畿内弥散开来:周幽王的亲家申侯居然联合犬戎犯上作乱,把幽王杀死在了骊山脚下。曾经和睦的姻亲反目成仇,认真说起来,这事儿还得怨周幽王自己个儿。是他移情别恋,宠溺褒姒,执意要废掉申侯之女的王后名分,并迫害太子宜臼,才招来这场杀身之祸的。幽王死后

  • 任见:秦部落主送周平王逃往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周平王,洛阳,刘邦,刘秀,秦国,长安

    任见:秦部落主送周平王逃往洛阳第十一章 该不是另有图谋吧“我们家乡的美酒是葡萄酒。”昆塔说,“地中海的风把葡萄吹得又大又甜,酿出的酒非常醇美。最好的酒是头榨酒,二榨酒是休闲级的,然后是渣酒,价格便宜,作为饮料可以放开了喝。下次再来中土,我们要多多地为大人带来最好的罗马美酒。今天只有一瓶请大人品尝。抗

  • 郑庄公和周平王的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我的葡萄有点辣标签:周平王,郑庄公,周王室,左传,郑国

    郑庄公和周平王的恩怨情仇!凡萱历史阁2022-06-2611:29广东关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后,因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曾发生过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一路上由郑国郑武公相助。周平王平安到达洛邑。东周建国初期,由于国内尚不稳定

  • 周平王迁都洛阳,为何会引发诸侯混战?清华大学给出颠覆性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周平王,周幽王,周王朝,诸侯国,褒姒

    周王朝是周武王姬发打败纣王之后建立的王朝政权,这个王朝前后存续时间长达八百多年,可以说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王朝了。虽然它时间久远,但是在王朝存续期间一直大小纷争不断。待到周王朝末期的时候,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春秋战国的混乱时期。当时周王朝治下的大小诸侯国之间争权夺利、抢占土地打得不可开交。在此情况下他们

  • 周平王为什么会把西周的“龙兴之地”关中地区封给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周平王,龙兴,关中地区,秦国,周幽王,关中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时代正式开始,而把周朝“龙兴之地”关中地区封给了护驾有功的秦国。而秦国凭此获得了占据关中地区的法理依据,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实体基础。不过感到奇怪的是,周平王虽然被迫东迁洛邑,但当时并没有到必须把“龙兴之地”关中地区都分封出去的程度,甚至连名义上都没

  • 为什么周平王只是迁了一下都,周天子就开始被诸侯欺凌?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周平王,周天子,周王朝,周王室,诸侯国,周幽王,周朝君主列表,周朝,先秦

    周朝以“平王东迁”为标志,分割为西周和东周两段历史,西周天子吊打诸侯,东周天子被诸侯吊打。西周的都城镐京,即后来的长安,东周的都城雒邑,即后来的洛阳。北魏迁都,让它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大明迁都,奠定了三百年江山基础,周平王迁都,怎么就把周王朝带进坑了呢?他为何要迁都呢?公元前772年,周朝发生了一

  • 为什么说西周早期其实很想要东迁,但周平王时期却不应该东迁?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西周,东迁,周朝,先秦,周平王,周王室,诸侯国,周幽王,周王朝,烽火戏诸侯

    为什么说西周早期其实很想要东迁,但周平王时期却不应该东迁?其实对于西周早期的周王室,如果他们想要东迁,那绝对没什么问题,还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个时候的西周还是“天下共主”,对天下的掌控力度很强。最早的西周王室也一直都想要东迁,甚至对此还多有筹划。但因为西周建国初期,商族遗老和天下的其他方国们对西周并没

  • 郑庄公平定公孙滑的入侵讨伐,饶恕公孙滑,逼周平王互质亲子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卫国,大周,王见,郑国,先秦,周朝,周平王,周王室,郑庄公,公孙滑,烽火戏诸侯

    郑庄公的弟弟段的儿子公孙滑在段造反时,被段命他前往卫国求援兵,逃过一劫。公孙滑来到卫国,见卫侯说,郑庄公杀弟囚母之事,卫桓公起兵助公孙滑讨伐郑国。郑庄公修书一封与卫恒公,言明段与母合谋造反的经过,卫恒公知错令使者去收回本国军队。使者未到,公孙滑已攻下郑国廪延城。郑庄公大怒,令大夫高渠弥出车二百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