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褒姒的人生:世人只知美人误国,却不知背后也是顶级宫斗!

褒姒的人生:世人只知美人误国,却不知背后也是顶级宫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星走丢了 访问量:1704 更新时间:2023/12/24 18:26:35

周幽王名叫姬宫湦,是周宣王之子,为人刻薄,喜怒无常。

周宣王还在位的时候姬宫湦还有所收敛,但是自己登基之后便开始无所顾忌,贪婪腐败。刚坐上国君的位置,就开始学着自己的父亲为自己建立威信,四处征战。

这一日就打到了褒国的门前,褒国的老大叫褒珦,曾经因为耿直,直言进谏而得罪了周幽王,周幽王想要立威,便决定首先拿其开到。

几千王师兵临城下,褒珦战败被俘。褒珦被俘之后,他的儿子褒洪德可就坐不住了。为了救回父亲,便想到敬献美色给大王。

这个美人不能是普通人,身份太低了不成。刚好褒城有个贵族叫大姒,他有一个养女是倾国倾城,名叫褒姒

褒姒

褒洪德便花重金从大姒那里买回了褒姒,将她敬献给周幽王来换回自己的父亲。

周幽王一见褒姒,立刻全副身心都放在了她身上,整日不思朝政,混在后宫。

老臣们一见此情形,纷纷进言上书说:红颜祸水自古有之,夏妺喜亡国,商纣因妲己而丢社稷,希望大王不要美色误国

但此时美色在前,姬宫湦自然听不进去,震怒的说:“一个农夫多收了几斗麦子,还想换个老婆呢,何况我堂堂一国之主。再有敢说这件事的格杀勿论!”

褒姒一进宫,便和周幽王如漆似胶,坐就叠腿而坐,站就并肩而立,饮酒就饮交杯酒,用一个碗吃饭,用同一个杯子喝水,总之两个人是寸步不离。

周幽王十天半月不上朝,已经成了常态。周幽王一不上朝,二不临幸别的女人,对于褒姒是好事,但对于别人就不是好事了,尤其是周幽王的王后:申后。

周幽王和褒姒

申后是大周诸侯国申侯的女儿,自己的儿子姬宜臼也早在褒姒入宫前被立为太子,标准的大家千金。

按照古代的宫廷制度,皇后是负责管理后宫的。但她的管理落实不到褒姒身上,多管一句,褒姒就哭给周幽王看,长期下来,申后是积攒了满满的怒气。

而褒姒呢自从生子伯服之后,日日想着替自己的儿子争取一个名分,盯上了申后儿子姬宜臼的太子之位。便对周幽王诬告说太子姬宜臼对她不轨,毒打她。还给周幽王看了自己努力掐出来的伤疤,周幽恼怒异常,将姬宜臼逐出京城。

被逐出京城的姬宜臼无可奈何,只好去申国,投奔自己的外公。

失去儿子的申后,日子过得更加凄苦,后宫没有人将她放在眼里,她成了名存实亡的王后,还得看褒姒的脸色。不仅如此,没多久,她的王后之位就被废,新王后成了自己的仇人褒姒,她被赶到偏远的宫殿生活。

还原的周王宫

申王后,嫡夫人的位子没了,儿子的继承人的资格没了,还要看着自己曾经的枕边人带着新欢去骊山游玩,自然自然是气愤难平。

趁着两人前往骊山,申王后想办法逃到了申国,向申侯诉苦。

申侯原本就为外孙的遭遇气愤不已,再看到女儿遭受的苦楚,更是生气,决定给姬宫湦点颜色看看。

但申侯很狡猾,他知道凭申国的这点力量,要去跟姬宫湦硬来,这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这时候,姬宫湦正在烽火台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耍了诸侯一番。其他诸侯都忍气吞声的回去了,就申侯看到了自己成功的希望。

[图片7]

烽火戏诸侯

烽火台的建造是为了防止犬戎来犯的,现在烽火台的威信已失,刚好也是犬戎的机会。

于是备下重礼联络犬戎的首领,请他出兵,自己做内因,联合攻打镐京。并承诺等打下镐京,里面的金银财宝全部归对方。

犬戎首领早就垂涎周王室了,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忌惮那些烽火台。现在这个忌惮也没有了,还多了内应,自然乐意,当即约好了出兵的时间。

周幽王这边呢,跟褒姒刚刚回到王宫,忽然接到急报:犬戎大军杀过来了!周幽王还没反应过来呢,又有急报,申侯也带兵杀过来了。

一帮人更是乱作一团,周幽王立刻命令部下:快点,点燃烽火台,召集各路诸侯发兵救援。

可是烽火台点燃了,大鼓擂响了,鼓声阵阵,就是不见诸侯来救。

[图片9]

烽火台遗址

犬戎和申侯的联军很快就打到了镐京外,周幽王这才命令部下率军抵挡犬戎。可是在周幽王的暴政下,大周军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一触即溃,很快就败下阵来,申戎联军趁势杀进京城。

周幽王见大势已去,忙带着自己的太子伯服向骊山逃窜,慌乱之下没有顾得上还没上马车的褒姒,可怜一代美人就这么落入了犬戎手中,下落不明。

而周幽王姬宫湦和太子伯服也在骊山脚下,被追兵砍下了脑袋。

周幽王去世之后,申侯便跟其他各路诸侯扶持姬宜臼登基,是为周平王,是东周的第一任君主。

而当初备受折磨的申后,也成为了王太后。

标签: 褒姒周幽王周宣王申侯犬戎

更多文章

  • 周王宠妃褒姒为何不笑?不是不爱笑,而是因为私生子身份而压抑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褒姒,骊姬,周王,宠妃,先秦,周幽王,周天子,烽火戏诸侯,周朝君主列表

    笑,是人的面部对其当下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和描述,原是人的生理本能,是人都会笑,即便最不爱笑的人,一生也会笑上无数次。所以一般情况下,笑对人来说极其平常,算不得大事。一个人的笑对社会,对国家,更平常,更算不得大事。西周末年的大美女褒姒却不然,她的笑,竟然密切关乎着王朝的存亡和时代的更替,以至古今史书有

  • 烽火戏诸侯,褒姒灭周真实存在吗?探究西周灭亡与褒姒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小洪说事儿标签:褒姒,周幽王,周王室,烽火戏诸侯,褒国,诸侯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家国自有兴亡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唐 罗隐古语有言“红颜祸水”,尤其是在先秦时期,不少朝代都流传着美人误国的传说,如妹喜、妲己、褒姒、西施等。国家可能仅因一个人就灭亡吗?从

  • 烽火戏诸侯的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褒姒是无辜的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褒姒,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诸侯,爱妃,烽火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中国古代史》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一代君王为博她一笑,以点燃烽火为戏,招致诸侯唾弃。世人道她红颜祸水,毁了一个国家。谁曾想过,她只是一个女人,肩无挑水之能,手无缚鸡之力。作为周幽王的宠姬,她也许并不快乐,只因她的身份,一个战败国献出的乞降物。

  • 褒姒的出生之谜:像极了恐怖片桥段,却又被视为正史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褒姒,周幽王,妲己,宫女,商朝,周宣王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数不尽的王侯将相的故事流传至今,伴随着这些伟大人物的则是一些祸国妖妃的传说,比如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相比起妲己,褒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显得那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周幽王为她烽火戏诸侯,陌生的是,似乎除了这件事之外,褒姒就没有其他的故事流传下来了。实际上褒姒自打一出生就

  • 此女被誉为“朝鲜三大妖女”之首,其行径堪比中国的妲己、褒姒

    历史解密编辑:知道君的投食日记标签:褒姒,妲己,朝鲜,妖女,周朝,先秦,商朝,张绿水,燕山君

    被誉为朝鲜三大妖女之首的张绿水,本是朝鲜燕山君李隆叔父齐安大君家的一名女婢,此前张绿水还曾被齐安大君玷污,被其当做泄欲工具蓄养了起来。齐安大君从未打算将张绿水纳为小妾,在他眼中张绿水只是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发泄工具罢了。齐安大君宴请同僚时,时常会让张绿水作陪,任由其他好色的宾客对张绿水上下其手,以此

  • 西周第一美人褒姒是从哪里来的?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褒姒,周幽王,申侯,幽王,犬戎

    褒姒是从哪里来的?她的结局又是怎样的?褒姒是西周第一美女,周幽王对她无限宠爱,曾为了博她一笑,竟然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导致西周灭亡。褒姒生于褒地乡僻之村,父名姒大,取名为褒姒。褒姒到14岁就已经出落的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肌肤胜雪,容貌胜花,是一个人间少有的绝色女子。只是因为居住在乡村野僻,少有人见到

  • 封神:苏护对纣王和姬昌要求妲己入宫的双标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妲己,苏护,姬昌,纣王,楚王

    妲己入宫是封神大劫将起的一个关键性事件。正是因为妲己入宫给轩辕坟三妖之一的千年狐狸精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妲己的内里被调了包,拉开了纣王江山崩坏的大幕。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如果自己的女儿有了进入皇宫的机会,而且必然成为皇妃,那会是一件相当光宗耀祖的事。天子纳女,对于女子的身份当然是有讲究的。历代王朝的

  • 明知西伯侯姬昌,最有可能取代商朝江山,纣王为何还敢纵龙入海?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姬昌,纣王,商朝,西伯侯,文王,商纣王

    明知西伯侯季昌极有可能取代商朝,纣王为何“放虎归山”在商朝末年的诸侯王公中,以西伯侯季昌的名气最大,最受民间欢迎。残忍无辜的商纣王把自己作茧自缚。为摆脱商朝的覆灭,他将东伯侯姜桓初、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重玉、北伯侯崇侯胡一起召见朝歌。召集诸侯相见,是纣王听取了奸臣费仲的建议,骗四诸侯去见。弄得四方八

  • 虾讲封神(九)假仁假义的西伯侯姬昌的演艺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姬昌,纣王,朝歌,姬发,西伯侯,伯邑考,黄飞虎,烽火戏诸侯

    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了七年,这七年日子不好过啊。一个人在朝歌,举目无亲,生活艰难,好在日子将近,快要熬出头了。这个时候纣王送来了一份肉饼,拿着肉饼的时候他就知道里面有个巨坑。姬昌毅然决然的跳进了这个大坑,吃下了自己儿子肉做得肉饼,还一个劲的夸肉饼好吃。于是,他让纣王看到了一个闭目待死的囚徒姬昌,而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尚是用什么饵让姬昌上钩的?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姜子牙,姬昌,周文王,纣王,诸葛亮

    姜尚,东海人,祖上为羌人。《左传》记载:姜姓为太岳后裔。近人如章太炎、傅斯年等人皆认为,姜羌于字同源,在姓为姜,在种为羌。傅斯年更进一步考证,四岳其实是四座大山,太岳即今山东泰山。四岳之后即四座山中生活的羌人部落。他们在舜帝时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和申地。后世子孙遂从其封姓,姓吕或者姓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