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比的历史很有趣(18)说客的学问-晏子使楚,赵咨使魏

对比的历史很有趣(18)说客的学问-晏子使楚,赵咨使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4362 更新时间:2024/1/20 17:32:54

一.晏子使楚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

晏子者,饱学之士,“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恰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似公孙弘“食一肉脱粟之饭”。安贫乐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至境是古之大德名仕成功的必备条件。

晏子虽然身材矮小,但是能够想出来“二桃而杀三士”这种计谋的智囊,对于辩才自然是如数家珍。不过“二桃而杀三士”这个故事主要是汉朝以来广泛开始流传的,特别是汉朝时的墓室画像。这个故事的含义和解释很多,但是有一点要澄清,那就是这个故事充分利用了人性之劣根——重比轻实。

《史记·管晏列传》根本没有记载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使楚的故事主要来源于《晏子春秋》这本书。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宋朝人质疑这本书的真假声音比较大,但是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晏子春秋》一书后,《晏子春秋》为伪书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晏子使楚这个故事因为被选入了人教版语文教材,故民众的耳熟能详度非常高。晏子使楚的故事主要来自于《晏子春秋》卷六·内篇,篇九篇十。原文如下图,具体故事在此不再详述,这里只着重提一点:篇九的两个故事都是晏子先自我贬低,然后达到羞辱楚王的目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的硬核怼语!

二.赵咨使魏

赵咨其人远不如晏子闻名,但是说起他出使魏国的这段史实确是老少皆知的。三国鼎立,任何一方想打破这种均势都是很困难的。刘备争汉中胜利之后,关羽也开始北伐,此时蜀汉势力骤然变得特别强大,之后才发生了吴国偷袭荆州,害得关羽身死,刘备盛怒开始讨伐东吴的局面。

此时东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魏国也从北方袭来,那么东吴顷刻间就要灭亡。所以在这个危急的时刻,孙权主动向魏帝曹丕称臣,并且派遣了赵咨出使魏国。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遣都尉赵咨使魏。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 “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陈谢,并献方物。立登为王太子。

因为《三国志》是以魏国为正朔,所以吴大帝孙权只是单独列传。当时孙权的官职仅仅是荆州牧,南昌侯,远远低于赤壁之战之后孙权的实际政治地位。孙权最终派遣了赵咨为使臣,出使魏国。由于魏国自诩承袭了东汉的天命国器,而东吴当时还是沿用的东汉时期的爵位封号,故这次出使可以看做是藩属对宗主国的朝觐。公元220年(汉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荆州牧,南昌侯。 随后孙权以故鄂国为都城,改名武昌,设武昌郡。 曹丕取代汉之后,孙权被册封为吴王、大将军持使节督交州,领荆州牧。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

赵咨见到魏帝曹丕之后,曹丕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汝主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赵咨对答说:“雄才伟略的明主。”曹丕又问具体状况,赵咨回答道:“从平凡人中选中鲁肃,是他的聪明;提拔吕蒙于行伍,是他的明智;获得于禁而不戕害,是他的仁德;夺取荆州兵不血刃,是他的智慧;据三州虎视天下,是他的雄略;屈身陛下阶前,是他的谋略!”曹丕听后大为惊讶,没想到这个使臣有如此缜密的话语。

曹丕继续询问赵咨孙权怎么做学问,赵咨回答得更加巧妙并且软中带硬。“吾主不做那种寻章摘句的迂腐学问。”这句话明面听着没什么问题,但其实暗地里是在贬低曹丕,因为曹丕很重考据和引古。曹丕肯定听出了其中的贬义,下一个问题就是威胁赵咨要讨伐东吴。赵咨回答得更加不卑不亢:“我们吴国虽然弱小,但是亦有带甲百万,我们可以用长江和汉水练兵阻隔,勠力御敌于国门之外”

曹丕听后非常钦佩赵咨的辩才,就问赵咨像你这样的人才在东吴还有多少?赵咨似晏子一样自我贬低,说像我这样的人才在东吴实乃车载斗量数不胜数。赵咨的辩才不矜不伐最终圆满完成了出使任务,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也成就了寻章摘句和车载斗量两个成语。

结语:晏子使楚通过自我贬低和转换的思想,连续贬低暗讽了楚王三次,也有“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的硬核怼语!赵咨使魏通过回答曹丕的三个问题,也是利用自我贬低来达到讽喻曹丕的目的,也有豪言“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两公出使轶事何其相似,诸位可以一品之。

标签: 晏子赵咨曹丕孙权魏国于禁

更多文章

  • 袁艾:跨文化视野下“沉默”的开展与践行——从《晏子春秋》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孟子,墨子,孔子,庄子,管仲,韩非,论语,袁艾,晏子春秋

    袁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摘要:尝试突破沉默(“默”)与言说(“言”)二分的范式,以《晏子春秋》中关于“沉默”的功能与对待“沉默”的态度为例,全面深入早期中国的诸种“沉默”观。在西方的宗教和神学、语言学、传播学和文学等领域,“沉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沉默”并不意味着言说的缺失

  • 当你被人排挤时,看看“晏子使楚”里的五句话,就知道如何回击了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晏子,管仲,俊杰,楚国,齐国,晋国,晏子使楚

    常在人群混,哪能不合群?人只要走出家门,就得面对职场、事业等,无法做到绝对的不合群。一方面要依靠群体,获得利益,一方面要被群体依靠,显示能耐。可是,别人凭什么和你合作,你又凭什么加入利益的圈子?靠委屈自己换来的“合群”,显然不会被人看好,甚至会被人厌恶。春秋时,晏子作为齐国的大臣、使者,去了一趟楚国

  • 晏子秦岭大熊猫《母子》获第四届国际具象艺术大赛“荣誉奖”

    历史解密编辑:时事焦点标签:晏子,母子,大熊猫,秦岭,艺术,油画

    第四届国际具象艺术大赛获奖证书获奖作品《母子》 布面油画 90㎝×120㎝9月2日第四届国际具象艺术大赛评选在美国洛杉矶揭晓,中国画家晏子选送的油画秦岭大熊猫系列之《母子》获荣誉奖。第四届国际具象大赛是2019年由国际具象艺术大赛组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每年一届的国际性具象艺术作品大赛,今年有66个国家的

  • 初心讲堂廉洁篇|晏子的“廉政为本”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廉洁,晏子,廉政,实干家,政治家,初心讲堂,廉政为本

    晏婴,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春秋时期,齐国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言行、事迹主要记载于《晏子春秋》中。晏子认为“廉者,政之本也”。把“廉”当作为政的根本,从而形成了“廉政”一词。晏子廉政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重民与爱民,强调统治者自身廉洁的重要性。晏子是一个实践型的政治家、实干

  • 眼看就要做同事了,晏子为什么拆孔子的台?

    历史解密编辑:趣评标签:孔子,晏子,晏婴,齐国,墨子,论语

    话说孔子生活的时期,真是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时代之所以伟大,往往是因为有伟大的人物。孔子活着的时候,专门出差去洛阳,坐了几天牛车,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老子。两人相谈甚欢。儒家的创始人兼大BOSS,和道家创始人兼大BOSS,要搁今天,怎么着也相当于乔布斯拜见任正非吧。齐国名相晏婴,就是传说中的晏子,和孔子也

  • 晏子识才

    历史解密编辑:南海网海南新闻标签:晏子,齐国,晏子春秋,丞相,车夫

    《古圣贤像传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本)中的晏子。晏子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后,继任齐卿,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辅政长达四十多年,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是战国时代后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识才不拘一格,有独到的眼光。他任齐国宰辅之时,刚刚

  • 齐景公请教晏子:治国从哪里入手?晏子回道:社鼠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晏子,治国,奸臣,君王,社鼠,晏婴,周朝,先秦,齐景公

    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从哪儿入手?晏子答道:社庙中的老鼠。这没有头绪的回答,齐景公一下子就迷茫了。什么意思?难道咱们这儿的老鼠吃人吗?晏子不紧不慢地答道:说道社,就是把木头一根一根有序的排列起来,并给他们涂上泥浆,这样一来,老鼠就栖居在了那里。用烟熏,怕烧毁了木头,用水罐,又怕冲毁了泥浆,这些老鼠

  • 晏子因势利导成良相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晏子,齐国,诸葛亮,鬼谷子,景公

    晏子因势利导成良相我辈岂是蓬蒿人82022-05-3115:56山东文化领域爱好者关注春秋时的齐国名相晏子,不仅德行出众,而且智慧过人。在他辅佐齐景公时期,有一次,景公派遣晏子去治理东阿,晏子受命前往。三年后,有很多人向景公说晏子的坏话,景公十分不悦,于是召晏子人朝,要罢免他的职务。晏子恳切地说:“

  • 晏子根本不敢讽刺楚王!他的使命是实现齐楚联盟!共同对抗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晏子,齐国,晋国,齐楚联盟,楚庄王,勾践

    中国人讲究格局,在历史中,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桥段,供后人品鉴。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晏子的辩才天下无双,留下了南橘北枳的成语,淮河躺枪了!春秋末期,天下将乱,国际交往越发频繁,齐国大夫晏子受命出使楚国。楚王为人傲慢,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准备在气势上打压齐国,自然要从侮辱晏子下手!找来一大堆谋臣,

  • 晏子“两桃杀三杰”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晏子,三杰,齐国,楚国,齐景公

    老李讲历史故事0032想必大家对“晏子使楚”的故事都比较熟悉了。讲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面对楚国让他“钻狗洞”、“齐人在楚国偷盗”等刁难,从容机智化解,保住了齐国尊严,赢得了楚灵王的赞赏和尊重。这期老李讲的是“晏子使楚”后发生的故事。晏子从楚国回到齐国,得到了齐景公的奖赏,被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