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贡的口才了得,当别人诋毁他的老师孔子时,看看子贡怎么回应的

子贡的口才了得,当别人诋毁他的老师孔子时,看看子贡怎么回应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犹如山中清风 访问量:2362 更新时间:2024/2/19 12:09:33

子贡复姓端木,传说子贡出生之时,他的母亲梦见神灵赐以宝玉,因而取名叫“赐”。子贡“山庭斗绕口”,仪表不凡,且天资聪颖,机敏过人,是孔子的弟子中最能言善辩的一个人,也是最富有的一个人,而且他特别敬爱孔子。最懂得孔子的学生,除了颜回,大概也就是子贡了。

其实子贡对孔子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子贡开始以为自己比孔子高明,可是随着对孔子的了解越多,越领会到儒家学说的博大精深,对孔子的崇敬越深厚。

子贡在孔子门下成长为一个出将入相的政治家,一个纵横天下的外交家,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地位显赫,他与国君交往,都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这样的子贡奉孔子之命,一次出使,就在十年之内改变了五个国家的命运,即历史上有名的“子贡救鲁”,堪称传奇。

子贡受到贵族们的广泛尊重,有人出于对子贡的喜爱,或出于不了解孔子,夸赞子贡之贤德、学问高于孔子。而子贡从来不这么认为,也不会因为听到赞美而飘飘然,而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都以巧妙的语言掷地有声的回敬回去,从而维护老师,宣扬儒学。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位才能卓著,口才一流,被孔子评为“言辞”科最优秀的学生,是怎么说的。

“譬犹两手把泰山,无损亦明矣”

齐景公非常佩服子贡,他认为子贡是最有学问的,《韩诗外传》记载了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齐景公问子贡:“先生的老师是谁?”子贡回答:“鲁仲尼。”齐景公问:“仲尼是贤人吗?”子贡回答说:“岂止贤人,是圣人啊!”齐景公问:“那他是如何圣明呢?”子贡说:“不知道。”齐景公不高兴了,说:“你开始说夫子是圣人,怎样现在又说不知道了?”

子贡说:“我一辈子都是头顶天脚踩地,但却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跟着孔子学习,就像拿着瓢到江河里饮水,腹满而去,却哪里知道江河有多深呢?”

齐景公仍然不信:"先生对仲尼是否过誉了?”

子贡说:“臣哪敢过誉,我觉得还称赞得不够呢。臣对仲尼的赞誉,不过象是给泰山添了两把土,很明显根本不会增加泰山的高度;即使我不称赞老师甚至有人贬损我老师,也不过就用手刨去泰山上的两捧土,很明显也不能降低泰山的高度。”

子贡把孔子比作日月、天地、江海、泰山,由衷地敬佩孔子,齐景公还是不相信孔子比子贡有学问,连声问:“真的吗?真的吗?”

“不得其门而入”

《论语》中载:叔孙武叔是鲁国的一个大夫,他在朝堂中跟其他大夫说,子贡比仲尼贤德。子服景伯也是鲁国的一个大夫,他就把这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宫墙作比喻,我的贤德不过齐肩,人们能轻易窥见墙内居室里的美好陈设;夫子的贤德高达数仞,如同天子诸侯的庙堂,里面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多,不进入门里是看不到的。现世能找到门的人很少了。叔孙武叔之所以会如此说,那是理所当然的!”言下之意,叔孙武叔连孔子的宫墙大门在哪里都不知道呢!

这段话不温不火,柔中有刚,用比喻的方式,把子贡的语言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把自己院墙里的建筑称之为室家,是私人生活场所,而把孔子宫墙内的建筑称之为宗庙、百官。宗庙,是供奉先人圣灵的地方,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百官,则是官府,是国君治理百姓的官府所在,岂能同日而语!暗指叔孙武叔是因为自己的见识、德行浅薄,根本不理解孔子的境界,才会说这样的话。这让人想到现在有些人很爱说“对儒学经典要批判的接受”这类话,其实想想,能充分理解的人都很少很少了,怎么就有资格批判了?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论语》中还有一段讲叔孙武叔又在说孔子的坏话。前面一段叔孙武叔只是因为不懂,乱发表意见。这次竟然毁谤孔子,子贡在这里的反驳就非常犀利,他说:“不要毁谤!我的老师是诋毁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日月,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子贡这段回答的意思是,对圣人之言,只能听从,不能诋毁,因为圣人与一般人有云泥之别,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井底之蛙能理解日月的高远伟大吗?诋毁太阳与月亮有用吗?这番言论,对叔孙武叔这样的人,无异于当头棒喝。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陈子禽,名亢,陈国君主陈胡公后代。他也是孔子的一个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岁。他对子贡说:“你只是恭敬谦让吧,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达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能表现他的睿智,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愚鲁。所以说话不可不慎重啊!老师之遥不可及,正象青天不能拾级而上。夫子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扶立百姓则百姓人人自立于社会,引导百姓则人人跟随,安抚百姓则近悦远来,使动百姓则戮力同心。夫子活着天下俱荣,夫子死去则四海同悲。圣人的这种道德功业谁能够比得上呢?”

子禽这样问不是恶意的,而是他的资质不高,难以领会深奥精妙的东西,体会不出老师的境界,所以才说出这种荒唐的话。而子贡听了他的赞叹,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而是严肃地纠正子禽,所以这段说得比较浅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诗书礼乐等知识是有形的,看到听到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那是高深的学问,不是看到听到就可以学到的,对高深莫测的圣人之道,子贡承认自己就不能领会了。这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正确态度。

可惜的是,现在有太多人不知而强以为知,甚至还简单粗暴地把理解不了的东西就说成是糟粕。对某些人来说,这是学习态度的差距,更是德行境界的差距。对另一些来说,可能只是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的跟风而已吧。

子贡的这些话,拿到今天来同样很适用。子贡的学问、德行、口才、经商、从政的能力,无论是在其生活的时代,还是累代后世,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呢?而在子贡自己看来,自己也不过是孔子仅仅入门的弟子而已,从登堂入室的程度来说,只是登堂,还未入室。那么孔子之后,历朝历代真正能得儒学其门而入的人其实也并不多。

子贡虽然富贵显达,但富而不骄,谦虚好学,尊师重道、以传扬儒家思想为己任,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将孔子的名望传扬天下。为儒学的广泛传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赞叹。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苏秦,张仪,子贡,齐国,吴国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意思是什么呢?当时,齐国想伐鲁,鲁国国君求助了孔子,孔子于是派出了弟子子贡去帮助鲁国,孔子为什么派子贡去呢?因为子贡能言善

  • 齐国攻鲁,没想到子贡一出手,就引发五国剧变!勾践还因此成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子贡,勾践,齐国,吴国,夫差,鲁国,五国,周朝,小说家,先秦

    越王勾践是我国春秋时期五霸中的最后一霸,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了无数人身处逆境时砥砺自我的鸡汤故事。公元前482年,吴国击败齐国军队,转而进攻晋国,并约定诸侯在黄池会盟,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勾践是一个很会把握机会的人,早有准备的他趁机发难攻打吴国。公元前473年,勾践攻破吴国都城,逼迫夫差自尽。而他

  • 游说鼻祖子贡,用什么方法把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拯救于危难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周周爱生活呀标签:齐国,吴国,吴王,鲁国,田常,科学家,鼻祖子贡,越王勾践

    ——学习《鬼谷子》体会原文: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

  • 一人出,五国乱?看儒家子贡如何戏弄各国君主乱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子贡,齐国,吴国,鲁国,田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子贡这个人?一人出,五国乱,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孔子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的时候,这时候鲁国出事儿了。鲁国的邻国齐国,有个将军叫田常,想夺权,那怎么办呢?中国社会这样说,和平年代看相,战争年代看将。这个田常就是基于这一点,带兵要去打鲁国了。孔子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啊,那这个

  • 儒商始祖子贡有多厉害?一出乱五国,好莱坞大片剧情都没这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鬼谷子的弟子厉害,随便一个都是改变战国格局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孔子的弟子也有这样的实力,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儒商始祖子贡一出乱五国的事迹,可以说好莱坞大片剧情都没这精彩。话说齐国相国田常因为想要叛乱,又忌惮国内一些有势力的家族,便想借助攻打鲁国,以此削弱这些

  • 儒商始祖子贡的经商之道,被孔子欣赏,让司马迁点赞!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子贡,孔子,司马迁,论语

    佳东说历史为您生动讲述历史名人的ab面,话说2400多年前的一天在通往越国的大道上,浩浩荡荡的开过一列豪华的车队,看着马车豪华的队列,路旁歇脚地赶路人们,纷纷的下意识避让,有人在暗中思忖,这不知道又是哪一家的王孙队伍,可是按照常理,这样豪华的车队虽然浩浩荡荡,但是迟早也有过完的时候吧。围观的路人们是

  • 子贡,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古代慈善家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公益头条标签:子贡,孔子,范蠡,慈善家,鲁人

    子贡(前520-前456),春秋末卫国人。端木氏,名赐。孔子学生。才思敏捷,善于辞令。曾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经商曹、鲁间,富至千金。并参与政治活动,历仕鲁、卫。聘问各国,与诸侯‘分庭抗礼’。曾游说齐、吴等国,促使吴伐齐救鲁。(《辞海》)子贡是孔子高徒,是公认

  • 孔林子贡手植楷辩

    历史解密编辑:经济观察报标签:孔林,子贡,孔子,贡手植,康熙

    孔林子贡手植楷辩黎云昆/文孔林,是与山东曲阜最著名的孔府、孔庙并称的名胜古迹,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是历代儒者朝圣之地。孔林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图1),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图

  • 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爱美食标签:子贡,孔子,颜渊,鲁国,陆游,子路,季路,乐器,诸葛亮,齐特琴,民族音乐,儒家思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提前答案解析QQ群:69510160814.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3

  • 不准有子贡,可准有雷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子贡,孔子,雷锋,高尚,子路

    •本期作家•刘诚龙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发表作品3000余篇,600多万字,出版《腊月风景》《民国风流》《恋爱是件奴才活》《非常弱音》《谁解茶中味》《历史有戏》《回家地图》《心心点灯》等多部作品集。0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立意写一篇文章——孔子有位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了湍急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