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准有子贡,可准有雷锋?

不准有子贡,可准有雷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 访问量:2283 更新时间:2024/1/6 10:15:45

•本期作家•

刘诚龙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字著作权协会会员。发表作品3000篇,600多万字,出版《腊月风景》《民国风流》《恋爱是件奴才活》《非弱音》《谁解茶中味》《历史有戏》《回家地图》《心心点灯》等多部作品集。

01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立意写一篇文章——

孔子有位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了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被送一头牛,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春秋时鲁国有一条规定,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沦为奴隶的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回国后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

思之趣 辨之美

02

作家创意

“议论文有一个特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既要看公理,也要看婆理,在辨析中,提出自己的理。”

——刘诚龙

03

作家作文

不准有子贡,可准有雷锋

刘诚龙

子贡出差国外,赎回一个鲁国人,政府给他赎金与奖金,子贡不要。子贡高品格,只见人,不见金。好事做得那么好,想来该得表扬的,却被孔老师骂了一顿:你充啥能,装甚好人啊,你赎人不用政府补助金,以后谁还愿意去国外带回鲁国奴?(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孔老师真是懂人性知人情。鲁国奴隶在外国,回家路上开支就不少呢,要赎之,没一笔赎金更是干不了的,一般人真没实力干这个活。如果大家不能从政府那里得到补助,还真如孔老师说的:“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让好人做好事,不吃亏,不亏本,不流泪又流血,这才让人民愿意做好事。

孔子告诉我们,利益,是人民干活的动力,不能以讲道德为名,剥夺人民利益。该对人民讲利益,便不能要求人讲道德。孔老师对人性之理解,好透彻啊。也正因为孔老师对人性那么理解与尊重,故“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对子路做好事、得好处,很是赞赏的。做好事的,什么好处都不到,谁还做好事呢?

与子贡赎人不要钱的故事完全相反的,我们也听说过很多:有人落水,家属喊人救,很多人要么是拍视频,要么是架秧子起哄,好吧,有人愿意下河救人,却先要跟家属谈判:多少钱?待口头与书面合同签订:落水的人呢?

如果一切都不讲道德,一切都是利益摆在前,这个世界也是麻烦死了。

孔子骂子贡,未必是真骂呢。孔子对学生子贡,属于那种以骂为爱的师生关系。如果是真骂,那我对孔老师也是意见大了,孔老师是赵太爷啊,不准人家革命吗?不准他人做高尚的人,也是“人性之恶”。不准别人做坏人,这当是全人类共识,不准人家做好人,这是甚道理?你可以不做雷锋,你有甚权力,不准雷锋做雷锋呢?

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保护好“子民”(取金人),容得了“子路”,也不可指摘“子贡”。这里恰好构成了善事通行的三个层次:对“子民”是利益引导,这是国家的政策底线;对“子路”是感恩引导,这是受者的道德底线;对“子贡”是精神引导,这是高尚者的人格高蹈。

一个人的道德,打了60分,自然不能对他说三道四,但一个人道德要打80分,要打90分,你就觉得这人无耻与可恶?他对你构成了道德压迫?雷锋行走中华大地多年,你学习雷锋没当雷锋,雷锋或给了你动力,却没给你太多压力吧?底线之下,道德不可低走;底线之上,道德可以高走,在底线高与低区域间,可以随心行走。现在对子贡太不公平了,道德高尚,不受尊敬,反受批评。时代堕落从骂道德开始。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可以做一个人,人字前面,可不加任前缀:他就是人,我就是人;但若要加也是可以的。可以加何字呢?可以加一个“好”字,他是“好人”,我是“好人”,他是“中国好人”。

图/摄图网

04

学生作文

道德不应被利益绑架

孔子一学生救了一个小孩,欣然接受了其父的感谢之礼,被指责贪心;孔子另一学生赎回沦为奴隶的本国人不报账,被夸赞品格高洁。孔子的态度与众人截然相反,他认为:收赏可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当收;不报账妨碍他人行善,当责。

不知从何时起,“道德高下与受利多少成反比”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为何帮助了别人不能接受谢礼?为何一定要蒙受损失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道德与利益,并不是相互冲突的。

古时一位医者,悬壶济世,妙手仁心,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当地大多百姓家中并不富裕,但是这位医者却不免费为他们治疗,而是让他们送上杏子做诊费。事实上,这样的有偿诊疗处理得恰到好处。若是全免费,未免有些勉强。他自己以医为业谋生,若长期免费,他的生计又如何着落?再者,贫困程度该如何丈量?有些人家刚好卡在能付诊金却比较贫苦的那根线上,收不收费?因此,一篮杏子,恰到好处。百姓受到体谅,医者有了收入,双方均得到利益,成就了“杏林”佳话。所以,适当的“有偿”,反比无偿收到更好的效果,它并不影响医者品德高尚。

图/摄图网

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他可以接受奖赏,并且应当奖赏,但是他脑子一转,觉得要是接受奖赏自己的品行就不美好了,于是推辞,那么这样的拒绝是虚伪的,是为了“道德”而“道德”。道德并不是一种迂腐的概念,道德之于社会就像池水与游鱼。水是活的,鱼才能自由自在;水是死的,鱼就不能长期生存。而利益就是水中浮藻,没有浮藻植株,提供不了光合作用后的氧气,鱼容易闷死;浮藻多了,消耗的氧气也多,鱼还是会闷死。所以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应平衡,道德不应当被利益绑架,也不应当被利益污染。

看到一则新闻,一女孩钥匙掉在奶茶店,被工作人员拾起并归还,女孩本来满心感激,这位工作人员却趁机索要报酬。虽然数额不高,但还是令人生厌。这种情况下,并不是道德不应被绑架问题,而是道德不应在利益中迷失、变质。接受感谢可以,但作为奶茶店员工本当归还顾客遗失的物品,不应当提出无理要求。受利不被绑架与受利不被约束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把握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平衡,让道德不被绑架,才是弘扬美德,让良好品格植根于人们心间的长久之计。

(江西省瑞金一中高二 刘存豫)

END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梁晓声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标签: 子贡孔子雷锋高尚子路

更多文章

  • 现在人都知道马云、马化腾,却不知春秋时期的儒商之祖端木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聪聪扒历史标签:马云,孔子,齐国,吴国,卫国,马化腾,端木子贡,春秋(书),中国古文献,阿里巴巴集团

    端木赐字子贡,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鲜有人知道中国的第一位首富就是他,“陶公事业,端木生涯”中后半句的端木就是指他。在《左传》及《史记》中,对于端木子贡的功绩均有详尽记载,除了他高明的政治远见之外,他的经商之道也十分出众,但是却很容易遭到人们的忽略。孔门弟子子贡出生于官商世家,在还没有拜入孔子门下的时候

  •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双报到”闵子骞社区开展“政治理论联学”主题党日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金台资讯标签:党员,使命,济南市,政治理论,党日活动,应急管理局,闵子骞社区

    近日,济南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联合“双报到”闵子骞社区开展“政治理论联学”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市直机关宣讲团成员、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副局级领导干部高术仁同志为党员干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上,高术仁同志从党的二十大主题、主要成就、使命任务、具体部署、政治保证、分析风险挑战、如何创建文明社区等方面

  • 民间传说故事闵子骞单衣顺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单衣顺母,闵子骞,孔子,二十四孝图,司马迁,闵损,民间传说故事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也因此被后世作为孝子的楷模。关于闵子骞的故事,在孔子的言行录《论语》、司马迁《史记》以及宋代《闵子单衣记》中均有记载。孔门弟子画册闵子骞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当属“单衣顺母”。闵子的孝行被元人和明人编入《二十四孝图》,名

  • 论语196:闵子骞芦衣顺母,动力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颜丙翔标签:闵子骞,论语,孔子,仁德,二十四孝

    #颜读论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上节课我们讲了颜回的聪慧过人和尊师之德,也反应出孔子对于学问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希望能通过答疑解惑、多论多辩的方式探寻真理,鼓励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提问。今天我们讲讲闵子骞的孝德。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说,闵子骞真

  • 中国国礼艺术家--金敏(闵子骞)

    历史解密编辑:艺禾标签:金敏,闵子骞,艺术家,篆刻,艺术,书法作品

    艺术简介金敏(闵子骞) 字 弘铭 民族(汉)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子监学院坐客教授世界奇绝文化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理事(特邀艺术家)盛世国粹书画院 京大轩 篆刻师东冷印社 社员获奖 大赛中获奖2017年中华美术杯优秀奖2018年宁夏华夏之都特别奖2022年为中国好人郭明义 篆刻2022年为冬残奥会残奥会

  • 江子骞:金融数字科技海外趋势及投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钛媒体APP标签:江子骞,金融创新,数字科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钛资本研究院近期,金融科技暖风渐进,伴随金融机构常态化监管、注册制改革深化,相关金融IT基础设施也将迎来新一轮更新换代需求;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金融新创直接受益。同时,财富管理的机遇也驱动着头部券商持续强化科技投入,智能投顾等创新产品逐渐推广,金融科技行业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 《长月烬明》:泪目的终章,透着无奈的忧伤,子骞真的十恶不赦?

    历史解密编辑:霁月文娱阁标签:子骞,苏苏,魔神,苍生,魂魄,长月烬明,星落凝成糖

    《长月》这个故事是相当复杂的,就拿男主角澹台来说,他有五个身份,也就是说有五世。这其中复杂的前世来生因果关系几乎把小编的大脑“CPU”给处理烧掉了。终于看懂因果后,我们来为诸位讲述一个陌生的名字,叫做白子骞,他又是何人呢?这个关键人物对于整个故事的结局。又有何深远的影响?01 轮回未停话说很少人知道

  • 唐 欧阳询 | 行卜商读书帖页 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欧阳询,书法,楷书,皇甫诞碑,虞世南,行书

    唐 欧阳询 | 行卜商读书帖页欣赏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纵25.7厘米,横16.5厘米材质:纸本,册页释文(繁体字):“ト商讀書畢,見孔子。孔子問焉,何爲於書。商日,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这段文字见于《尚书大传》,是孔子与弟子卜商的一

  • 1939年,郭开贞与于立群正式在一起,相差24岁夫妻正在念结婚誓词

    历史解密编辑:逗趣游戏君标签:结婚,同治,诗人,军衔,于立群,郭沫若,岑春煊,郭开贞,1939年

    1939年,郭开贞与于立群正式走在一起,这对年龄相差24岁的夫妻正在念结婚誓词。众所周知,郭开贞不仅是文坛巨匠、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还是一位政治家。在早期,他的名气、身份与地位就很高。于立群虽然没有丈夫有名气,但她也是集相貌、气质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于立群出身官宦世家与书香门第,她的祖父于式枚为同治

  • 解决赵国两大名将的郭开,秦王如何对他?郭开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你关注的实时娱乐标签:秦王,赵国,郭开,秦国,赵王,秦军,白起,信平君,四大名将

    秦国虽然在战国后期的实力是诸侯列国中最强的,也以强大的武力使天下诸侯皆畏惧于秦,但除了武力之外,秦国也注重与各国之间的外交战略,比如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曰“上善伐交”。他虽为秦相,但任职二十余年,大多时间都在为秦国奔走列国游说,促使各国亲善秦国。还有秦昭襄王时期的秦相范雎,他在入秦面见秦昭襄王时,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