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儒商文化 | 陈晓霞:儒商鼻祖子贡

儒商文化 | 陈晓霞:儒商鼻祖子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孟子研究院 访问量:1100 更新时间:2024/2/19 12:08:57

追溯“儒商”渊源,应是两千多年前的孔门高足——端木子贡,子贡政商结合,修齐治平,成为后人称颂的儒商鼻祖。“儒商”,是一个高雅动听、令人赞羡的称谓,只有以儒学为根基、以诚信为准则、奉行“富而好行其德”的成功商人才配享此美誉。当今,要培育中华新儒商,不仅要坚持化自信,弘扬儒家文化,还要学习子贡的经商之道与人生智慧。

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时代卫国人,是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佼佼者,名列孔门十哲和七十二贤,也是孔子众多弟子中最富有的人。子贡17岁跟随孔子学习,前后历经 31 年。子贡人品正直、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洞察时势。在孔门弟子中,子贡属于言语科的高才生,他智慧高,能力强,善言辞,重德行。不论经商,还是出仕,子贡皆获得巨大成功,他的人生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子贡深得儒学真谛,他不仅是政治上有才干,受人敬仰的“大儒”, 还善于经商,做生意“亿则屡中”,预见之精准也是出神入化,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大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连孔子也称“赐敏贤于我”;“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可见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强。子贡将儒与商结合在一起,为了保护鲁国的利益,站在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高度,帮助鲁国解除困境,游说齐、吴、越、晋四国,成功地进行了外交上的斡旋。在做生意上子贡把商业营销技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充分显示了他的卓越才干,因此,子贡是中国历史上“学而优则商”的大商人之一,家累千金并最终做到了“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被世人公认为“儒商鼻祖”。

诚信立身,知行合一。诚信是立身之本,是立商之本,是商业活动顺利进行,企业稳步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在子贡看来,一个真正的商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学问,包括书面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准,也就是“忠”和“信”。以诚信作为人生的准则,才是一名儒商的根本要求,这也是儒家先哲所提倡的重要美德。《论语》多处记载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信”一切就荡然无存。子贡认为,作为一个商人,求富取利无可非议,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获取利益要符合道德规范,要把道德放在前面,然后才考虑如获得利益。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那么人们就不会相信他的承诺,这个人在众人的心目中就毫无价值了。有了信誉作保证,人们才会觉得你说的话值得信赖,做生意成交的可能性就大,疑虑和不安就会少一些。在子贡的言行举止上,无不体现着儒家的思想,使他在精神上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言必信、行必果”,内儒外商,诚实可靠的良好信誉,使他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达到“亿则屡中”“义利双赢”的经商境界,所以,他不但有钱而且也有了心理上的幸福感。可见,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如果讲信用讲到了众所皆知的程度,在社会上就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拥有这样的好名声就享有了一种无形的资产,各行各业的人都愿意与你结交为友,都愿意与你打交道,愿意与你所在的企业做生意,这样你就会在无形之中多出了很多条可以走的路,你的事业就会不断开创新局面。

审时度势,精谋善断。《韩诗外传》曰:“子贡,卫之贾人也。”他二十多岁就承继祖业,开始了经商之旅,成就了他后来的经商之道。孔子曾言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亿”通“臆”,意思是意料“中”或“正中”,亦即:料事总是能与实际相符的意思。孔子说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子贡善于预测市场,经常预测市场行情,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子贡的经商成功在于他学会了驾驭为人处世和经商之道,养成了善于预测市场行情的才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有“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这里的“废举谓停贮也。与时谓逐时也。夫物贱则买而停贮,值贵则逐时转易,货卖取资利也。”(《史记集解》)也就是说,当东西贱时就买进来贮存,等到东西贵时再卖出去获利。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骋享诸侯,所到,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所到之处,国君以礼相待的场面,正是因为他的仗义,诸国国君才对他热烈欢迎,以礼相待。“贱买贵卖”最为重要的就是行情与时机。而子贡却善于观察市场行情,把握市场机会,从中获取利益。

仁者爱人,义以求利。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位。子贡之所以能成为儒商的鼻祖,与他的道德、志、学识、修养分不开。《论语》一书中在很多地方,记载了子贡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远大志向。《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其中“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反映了子贡经商的道德情操与远大志向。而孔子不仅赞赏子贡,还提出了“仁”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的忠恕之道,体现了儒家的“利他”思想,也是一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吕氏春秋》中记载子贡曾经救人而不接受国家赎金。但子贡赎人不接受国家赎金的行为虽然受到了老师孔子的批评,子贡却能虚心接受并引以为戒,可见其胸怀之博大。孔子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以求利”。《论语》里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贡遵循老师的教导,在儒士的明“义”和商人的求“利”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之间打通了交流沟通的渠道,形成了正确的义利观。子贡正是践行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并能够灵活运用忠恕的辩证思维方式,才取得了人生事业的巨大成功,成为世人敬仰的儒商鼻祖。

来源:《济宁日报》

更多文章

  • 孔门弟子子贡:口才好,会经商,玩弄四国国君,勾践灭吴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子贡,勾践,齐国,吴国,夫差,鲁国

    子贡名叫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他能言善辩,快嘴利口,孔子经常被他辩得理屈词穷。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位孔门弟子:子贡像一次出使,打破旧格局,牵着五国的鼻子走田常打算在齐国发动叛乱,但又担心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的势力,就调兵准备攻打鲁国。孔子听到消息后,因为鲁国是自己的

  • 子贡的口才了得,当别人诋毁他的老师孔子时,看看子贡怎么回应的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孔子,子贡,夫子,贤人,弦乐器,齐特琴类,科学家

    子贡复姓端木,传说子贡出生之时,他的母亲梦见神灵赐以宝玉,因而取名叫“赐”。子贡“山庭斗绕口”,仪表不凡,且天资聪颖,机敏过人,是孔子的弟子中最能言善辩的一个人,也是最富有的一个人,而且他特别敬爱孔子。最懂得孔子的学生,除了颜回,大概也就是子贡了。其实子贡对孔子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子贡开始以为自己比孔

  •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苏秦,张仪,子贡,齐国,吴国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意思是什么呢?当时,齐国想伐鲁,鲁国国君求助了孔子,孔子于是派出了弟子子贡去帮助鲁国,孔子为什么派子贡去呢?因为子贡能言善

  • 齐国攻鲁,没想到子贡一出手,就引发五国剧变!勾践还因此成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子贡,勾践,齐国,吴国,夫差,鲁国,五国,周朝,小说家,先秦

    越王勾践是我国春秋时期五霸中的最后一霸,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了无数人身处逆境时砥砺自我的鸡汤故事。公元前482年,吴国击败齐国军队,转而进攻晋国,并约定诸侯在黄池会盟,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勾践是一个很会把握机会的人,早有准备的他趁机发难攻打吴国。公元前473年,勾践攻破吴国都城,逼迫夫差自尽。而他

  • 游说鼻祖子贡,用什么方法把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拯救于危难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周周爱生活呀标签:齐国,吴国,吴王,鲁国,田常,科学家,鼻祖子贡,越王勾践

    ——学习《鬼谷子》体会原文: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

  • 一人出,五国乱?看儒家子贡如何戏弄各国君主乱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子贡,齐国,吴国,鲁国,田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子贡这个人?一人出,五国乱,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孔子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的时候,这时候鲁国出事儿了。鲁国的邻国齐国,有个将军叫田常,想夺权,那怎么办呢?中国社会这样说,和平年代看相,战争年代看将。这个田常就是基于这一点,带兵要去打鲁国了。孔子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啊,那这个

  • 儒商始祖子贡有多厉害?一出乱五国,好莱坞大片剧情都没这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子贡,齐国,吴国,夫差,勾践,鲁国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鬼谷子的弟子厉害,随便一个都是改变战国格局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孔子的弟子也有这样的实力,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儒商始祖子贡一出乱五国的事迹,可以说好莱坞大片剧情都没这精彩。话说齐国相国田常因为想要叛乱,又忌惮国内一些有势力的家族,便想借助攻打鲁国,以此削弱这些

  • 儒商始祖子贡的经商之道,被孔子欣赏,让司马迁点赞!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子贡,孔子,司马迁,论语

    佳东说历史为您生动讲述历史名人的ab面,话说2400多年前的一天在通往越国的大道上,浩浩荡荡的开过一列豪华的车队,看着马车豪华的队列,路旁歇脚地赶路人们,纷纷的下意识避让,有人在暗中思忖,这不知道又是哪一家的王孙队伍,可是按照常理,这样豪华的车队虽然浩浩荡荡,但是迟早也有过完的时候吧。围观的路人们是

  • 子贡,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古代慈善家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公益头条标签:子贡,孔子,范蠡,慈善家,鲁人

    子贡(前520-前456),春秋末卫国人。端木氏,名赐。孔子学生。才思敏捷,善于辞令。曾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经商曹、鲁间,富至千金。并参与政治活动,历仕鲁、卫。聘问各国,与诸侯‘分庭抗礼’。曾游说齐、吴等国,促使吴伐齐救鲁。(《辞海》)子贡是孔子高徒,是公认

  • 孔林子贡手植楷辩

    历史解密编辑:经济观察报标签:孔林,子贡,孔子,贡手植,康熙

    孔林子贡手植楷辩黎云昆/文孔林,是与山东曲阜最著名的孔府、孔庙并称的名胜古迹,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是历代儒者朝圣之地。孔林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图1),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