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了“孟母三迁”,我们还应知道的三件事:知学、守礼、行义

除了“孟母三迁”,我们还应知道的三件事:知学、守礼、行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奈斯趣世界 访问量:747 更新时间:2023/12/16 13:10:12

邹孟轲母,是邹国人孟轲的母亲,号称孟母。孟轲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孟母一个人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之人。首先,她要为儿子选择一个合适的住所,良好的居住环境,是让孩子茁壮成长的第一步。开始她居住的地方是在一个靠近坟墓的地方,孟子小的时候,就经在墓地里嬉戏游玩,爱做一些筑墓埋棺的事。孟母说:“这个地方不是适合我儿子居住的地方,我们得离开这里。”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一个市场附近居住。

孟子于是经常在做游戏的时候,模仿商人炫耀叫卖的姿态神情,孟母说:“这里不是我儿子居住的地方。”便再次迁居,住到了一所学校旁边。这这回孟子在游玩中摆弄祭祀用的器皿,学习捐让进退的礼仪。孟母于是说:“这里的确是适合我儿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那里住了下来。孟子长大成人后,学习六艺,终于成为了儒家大师,名扬天下。

以上的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在《三字经》中就有“惜孟母择邻处”的说法。孟母的这种教育方法叫做耳濡目染的方法,也是我们所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三次搬家,孟母也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真正适合儿子孟轲的成长之路。在《诗经》里面关于这个道理,有专门的描述:

彼如小者子,以予之?——《诗》

那位忠顺才士,什么礼物送给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除了“孟母三迁”外,孟母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还有三件事不应被忘记,那就是:知学、守礼、行义。人生中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在孟轲人生不同阶段,孟母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学:学习是作为学生的根本,孟子年少时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孟母给自己的孩子用织布作为例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孟子小时候外出求学,刚离开不久就回来了,孟母正在纺线,问他:“学习的怎么样?”孟子回答:“还是那个样子。”孟母拿起剪刀剪断了织机上的线,孟子很害怕,连忙问母亲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做?孟母说:“你废弃学业,就和我剪断织机一样。君子通过学才能立身扬名,通过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君子坐则安心宁静,动则远避祸害。现在你废弃学业,将来难免不了成为做劳役供人使唤的下人,难以逃避祸患。这就和我用织机织布一样,目的是为人提供衣服,如果中途停顿,怎么能让人穿上衣服并让自己长期不缺粮食呢?女子停止提供衣物,男子不能培养德义,他们不是沦为盗贼,就是变为奴婢。”

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后十分害怕,从此一天到晚勤奋学习,没有停顿,他拜子思的门人为师,后来成为非常著名的儒士。

孟母深知做母亲的道理,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学而后才能有为。《诗经》里面说:“那位忠顺贤才士,什么建议你提?”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守礼:夫妻之间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儒家大师的母亲是真正的明礼之人。

孟子结婚之后,到卧室里去,碰上妻子脱了上衣,露着身子在里面,孟子不高兴了,就往回走。他的妻子向孟母辞别,请求离开,并说:“我听说夫妇之道,卧室内是没包括进去的,刚才我躺在屋里,丈夫他看见我没穿上衣,勃然大怒很不高兴,这是把我当客人对待了,作为妇人恐怕是不能作为客人在这里住宿的,我请求回到娘家去!”孟母对于孟子的迂腐很生气,她知道要让自己的儿子懂得何为守礼循规。

孟母把孟子叫到身边,对他说:“按照礼的规定,快进门的时候,要问一问谁在里面,以表示尊重敬;到堂屋的时候,要发出声音,以提醒别人;推开内室门的时候,眼睛要向下看,以免发现别人的隐私。今天的事情是你自己没有弄清楚礼,却用礼来责怪别人,这不是离礼的要求相差太远了吗?”孟子连忙向妻子道歉,承认了自己的无礼,挽留住了妻子。

君子们称赞孟母懂得礼仪,明晓做婆母的准则。做女人难,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孟母并没有替儿子孟轲掩饰其过错,而是直接说出孟子存在的问题,真正不守礼的不是孟轲之妻,恰恰是孟子自己。

行义:当孟子处在堂前尽孝和施展抱负两难境地的时候,孟母让儿子坚定了决心。

孟子在齐国做官的时候,曾经面露忧色,孟母看见了就问:“你好像有什么忧愁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孟子回答:“没什么。”后来有一天,孟子在家里没事,靠着柱子叹气起来。孟母又问:“上次你面露忧色,我问你你说没什么,今天又叹气,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你忧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孟子见无法继续隐瞒,便对母亲说:“我听说君子会称量自己的才能然后再去做官,不贪图封赏和富贵,诸侯们如果不听从自己的主,就不到他们哪里去,听了自己的主张不采用,就不再登上他的朝廷。现在齐国不能施行我的主张,我想到别的国家去,但是母亲您年纪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所以我感到很为难。”

孟母听了以后说:“礼对于妇人的要求,就是做好饭,赡养公婆,缝制衣服罢了,也就是处理家里的事情,不能过问家以外的事情,这就是分工。你现在已经成人了,而我已经老了,你应该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行我的礼,照顾好自己不需要你来操心。”接着孟母又分别用《周易》和《诗经》里面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说法,说明了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社会义务,做到了有理有据,不得不让人信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都想做好就都做不好,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所取舍。舍得之道的关键在于先舍后得,孟轲自行去行义,孟母自己在家守礼,不成为儿子的负担,也不拖儿子的后腿。

三迁为孟轲创造了好的成长环境;知学让孟轲知道了作为学子的职守;守礼让孟轲知道了自我检讨和自我批评;行义让孟轲确立了原则,做出了选择。孟母在孟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是诲子不倦慈母,是明晓礼仪的婆婆,也是儿子行义的导师。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更多文章

  • 旧城百家姓(之四)——贫困李家女主虽不能学孟母但勤勉终脱贫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脱贫,凤姨,煤油灯,大杂院

    大杂院的李家也是个多子女家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家家都有五六个子女,那时就业机会少,生活依然过得艰难。但李家却没有像孙家那样随意去借贷度日,而是咬紧牙关勉强度日,即使万不得已借了钱物,下月总是及时归到。李家女主人凤姨到处求人找手工活和儿女一起做来补贴家用。他们夫妻俩在民办工厂上班,单位经常发不出

  • 来喽来喽~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系列讲座即将开讲!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讲座,孟子,家庭教育,母教

    2022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系列讲座第一讲主讲题目《孟母为什么要三迁?》主讲人殷延禄(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孟子书院执行院长)主持人朱翠翠(孟子研究院孟母教子与家长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时间7月17日(日)19:30-20:30腾讯会议号310 9783 2658活动简介为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

  • 孟院活动 | “孟母大讲堂”公益活动成功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孟子,论语,讲座,家庭教育,公益活动,传统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孟子研究院“孟母大讲堂”的平台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孟子研究院找准契机,在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节,组织开展了以“读经典 润童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一唐王湖畔,相约春日。孟子研究院特邀九三学社社员、家庭教育指导

  • 幼儿教育,如何摆脱孟母困境,看看加拿大一幼儿园给出的解决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孟子,加拿大一幼儿园,困境,三字经,孟母三迁,读书

    幼儿教育,如何摆脱孟母困境,看看加拿大一幼儿园给出的解决之道“昔孟母,择邻处”,两千多年前,孟子母亲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读书教育环境,曾三次搬家,留下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当时所面临的家长困境,对两千年多年后,依然存在。对如今的家长而言,“孟母困境”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日趋严重。 在孟子小时候,孟子

  • 孟院预告 | 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系列讲座第十一讲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讲座,孟子,家庭教育,孟母,母教

    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系列讲座(2022)主讲题目《孟母教子与现代母亲》主讲人张丽(高中教师、邹城市政德干部教育兼职讲师)主持人朱翠翠(孟子研究院孟母教子与家长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讲座时间2022年10月30日(周日)19:30-20:30腾讯会议号897 1357 7277讲座简介:对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 古代,孟母是如何处理儿子孟子奇葩的离婚理由的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孟子,礼记,支床,离婚,孟子奇

    孟子有一天回到家里,看到妻子一个人在家,岔开两条腿单手支床坐着,姿势很是不雅!孟子瞬间觉得脸上无光,便找到母亲说:“我要休掉妻子,因为她太不讲究礼仪了''!孟母并未听儿子的片面之词,而是问道:“她如何不讲礼仪了''?孟子愤怒地说:“她岔开双腿单手支床坐着,这难道还不是不讲礼仪么”!孟母问道:“你是怎

  • 孟母文化研学基地人才诚聘 ▍晋中招聘

    历史解密编辑:现实观察标签:招聘,晋中,经验者,孟母文化研学基地

    孟母文化研学基地诚聘以下人才:1.讲师助教5名:要求热爱教育事业,性格开朗大方,有幼师及导游从业经验者优先。2.市场营销2名:要求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者,思路清晰,懂得基本营销礼仪。3.宣传企划1名:要求有两年相关工作经验者,会运作微信公众,兼职亦可。4.财务助理1名,要求如下: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

  • 1907年的山东邹县,一个外国学者镜头下百年前的孟庙和孟母林

    历史解密编辑:欢子生活录标签:孟母林,孟庙,邹城,曲阜,孟子,山东

    这是一组由法国学者爱德华·沙畹拍摄的关于山东邹县的老照片。爱德华·沙畹是学术界公认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汉学大师,被誉为“欧洲汉学泰斗”。 爱德华·沙畹多次来华进行社会考察,1907年,他第二次来华,历时十个月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考察文物古迹,拍摄了大批照片。本组老照片就是爱德华·沙畹在

  • 孟母三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盐焗小星球PLUS标签:孟子,孟母三迁,周礼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年幼的孟子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倪氏是个勤劳且贤惠有思想的的女人,她日夜操劳,纺纱织布,供孟子读书,一心一意想要把孟子培养成才。孟母为了使小孟轲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好几次家。起初,他们的家是住在离坟场很近的地方,送葬的人群经常路过他们家

  • 晋元帝司马睿其实姓牛?母亲夏侯氏花心,妻子虞孟母却绝美良善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琅琊,晋元帝,司马睿,夏侯氏,司马懿,司马绍,虞孟母

    孟母出生于济阳外黄,是一个著名的文人世家。他的父亲虞豫,年少时名声显赫,当时琅琊王司马睿,还未称帝。孟母略通文墨,通情达理虞氏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她的容貌却是与日俱增,让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都为之倾倒。西晋爆发“八王之乱”,使西晋陷入混乱之中,又有匈奴、羯等外族趁机侵入,北方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