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献礼二十大——吴子英倾心之作

献礼二十大——吴子英倾心之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艺禾 访问量:445 更新时间:2024/1/20 23:44:20

周桃华龍華軒画馆监制

吴子英,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南吴子英 1970年出生,原中央文史研书画院南方分院特聘研究员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艺术创作中心 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国画专业客座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湖南省美协会员 广州市美协理事 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青年美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佛山市青年美协市场部艺术顾问 三宜堂艺术中心艺术顾问 广州香雪书画会副会长 广州市老干部书画协会鉴赏交流书会专委会副会长 香港东方书画会名誉副会长

自幼酷爱美术,在祖辈与父亲吴静山的熏陶下,少年时期就得到国画大师陆俨少、邓白先生的指导和赏识。1993年赴新加坡留学,结识当地著名书画、摄影家任佰年先生,成为忘年之交,回国后先后参与一些艺术活动。后师从王贵胜老师、古棕老师,着力于深入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1997年作品《大好河山》《山水清音》入选“广东省当代百名书画家作品展”;2000年作品《秋居图》入选“广州青年美术家作品展”;2003年5月参加由广州青年美协举办的“新艺展”第四回展,同年作品《春意浓》获广州美术作品创作奖,后又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06年3月应马来西亚总商会邀请在吉隆坡举办“父子三人展”,同年7月应总参管理局邀请至北京作画;2012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办吴子英个人展,得到各界认可。近年来作品在多份杂志、报刊上发表,深受海内外人士关注和收藏。在国内外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及联展。

已出版有《吴子英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吴子英画选》(中国文艺家出版社)等十余本作品集。

【作品欣赏】

认识吴子英是在朋友的画室里,他刚从黄山写生下来。初见他时,感觉一副文艺青年范,半边长发隆起倒向一边,半边短刷平齐,能见青皮,大头大脑大脸大眼,乍一看似几分木讷,细瞧却透着一股睿智的锋芒。只是普通话中粤语味道太重,初听起来让人有些费劲,一旦适应了却感觉他的言语有些风趣幽默。

子英出身绘画世家,父亲吴静山是岭南著名的画家,子英自幼就受到家庭艺术的熏陶。父亲对他管教很严,却没有强迫子英跟着自己绘画,虽然家风家传,但他给子英的是更大更自由的空间,他不想别人说子英的画跟他爸爸的画一样。子英汲取了父亲画风的营养,却不被父亲的画风所禁锢,构图在继承父亲传统的同时有着自己的思想,年少时绘画作品的才能就崭露头角,深得陆俨少、邓白等大家的赏识,并经悉心指导,画风得到极大提升。

借一个时髦的说法,我的社交圈很“宅”,在我仅有的微信圈中吴子英是一个。就是这个微信圈让我感到子英的勤奋,他有早课晚课,甚至有中课,每天笔耕不辍。让我佩服的是他微信很“干净”,不像其他画家那样显摆,拿着一幅字画和某人合影,以借势抬高自己,或明示标价。子英的微信只是作品,从这些作品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子英写生的轨迹,我们可以信马由缰,塞外江南,金秋太行,水墨徽州,烟头岭南,领略各地的自然风光,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当然,最近几年他的作品中黄山风光多了,徽州风情浓了。子英说新安画派那种借景抒情意境令人向往,它表现了潇洒飘逸、淡泊名利的文人品质与气节,让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梅青、石涛、渐江、张大千黄宾虹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他,而且震撼了他,十多年前子英决定到黄山写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这一来他迷上了黄山,迷上了徽州,以至于每年春秋两季他都要带学生来黄山写生。

在子英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发现有些大家的影子,我们能够看见石涛之笔意,枯石老树曲溪,在这样清逸的画面中,你可以见到峭壁、枯松,茅屋,老翁,那样飘逸,冷峻,高洁,让人冲击,震撼,惊动,渴望。我看过他在皖南写生,真正的生态,真正的地气,这些画面中我们感到他师古却不泥古,在他的作品中经典与时尚并不隔绝,而且是有交叉与融合。一钓竿,一束花,一壶茶,一盘棋,两仙翁,那样的安然,诗意,清趣,让人向往,追求。

子英喝茶也吃酒,茶也好,酒也好,都在恰到好处,可谓是情到深处品自高。因此,他笔下的茶与酒都有几分禅意,如他的“茶山图”这样写道:“茶人之恋恋茶山,山在云与霞蔚间;路险崎岖难举步,追求上品乐登攀。”让人感到那青山绿水的茶园就在眼前。我还与他一起对酌过,平常不语的他,这时说起话来往往会有俏皮,属于冷幽默。酒过三巡,他竟然铺纸绘画,不一会儿工夫,一张江边对吟图便跃然纸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茶能香客客留香;倾情品出杯中味,运笔如神绘妙章。”我已是微醺,面对眼前的画面,却不知道描绘的是唐代诗仙李白,还是现实中的子英?

子英欣赏的是董其昌名言,“画家以天地为师,其次以山川为师,其次以古人为师”。当下许多画家心情浮躁,写生往往走马观花,或用相机一拍了事,加之传统功法薄弱,效法新安画派只得其貌,而无神韵,可谓是东施效颦。子英说绘画作品是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要想达到绘图艺术审美的高峰,那么你的作品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意境,也就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的内容之中,做到情景交融才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一幅绘图作品审美意境的核心是情景交融,也是绘图作品的灵魂,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营造了欣赏的多维空间。

子英的作品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一幅幅绘图作品,通过他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将现实的自然景物通过构图、光影格调等融合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并在画面内容中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从而营造出情景交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神境界。他画黄山连绵起伏的山峦,涌动于山峦的流云,山峦之巅那错落有致的黄山松,云层中漏下的一片阳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光摄影画面。这幅画面,并非是对自然景物的单纯记录,而是将自然景物经过认真的选择、提炼、组合和配置,把它作为形象语言,表现大自然的美,表现人对大自然的感受,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情趣。

他画徽州的田园风光画面中红色的桃花、黄色的油菜花田块、一幢幢徽派民居……追求一种扑面而来的整体美,犹如音乐中的主旋律。色光线形的细部美,给人以音乐中的节奏感。作者寄情感于自然景物之中,凝结于画面之上,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创造出寓意深邃的意境。

标签: 吴子英绘画艺术画家国画陆俨少

更多文章

  • 平生不识吴子建 凿穿山骨也枉然

    历史解密编辑:黔艺空间标签:吴子建,谢稚柳,朱新建,吴湖帆,陈佩秋,沈尹默,张伯驹,王世襄

    吴子建名建,室名长屋、从因楼,祖籍福建闽侯,1947年生于上海。1978年移居香港,1987年移居美国。后迁居上海。童年时,吴湖帆先生导之亲笔研,问业于张伯驹、叶恭卓、王世襄、容庚、顾廷龙、沈尹默、潘伯鹰、谢稚柳、陈佩秋、钱廋铁、来楚生、方介堪、方去疾、陈巨来、王壮弘等。1971~1990年间曾为谢

  • 吴子轩,才11岁,一路走好!

    历史解密编辑:海丰微闻标签:子轩,儿童医院,红十字会,监护室,池州市

    10月2日上午10时34分,11岁的小男孩吴子轩走了,他走得静悄悄但也轰轰烈烈。在生命之旅结束后,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省儿童医院的共同努力下,献出了最珍贵的礼物——他的一对眼角膜、一对肾脏和一个肝脏,他把光明与生的希望作为最珍贵的礼物赠与需要的患者,同时他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用于医学研

  • 中国山水画——吴子英

    历史解密编辑:艺禾标签:吴子英,山水画,艺术,国画,绘画,画家

    周桃华龍華軒画馆监制吴子英,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南吴子英 1970年出生,原中央文史研书画院南方分院特聘研究员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艺术创作中心 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国画专业客座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湖南省美协会员 广州市美协理事 广

  • 家庭纷争奶奶喝药自尽,爷爷为报复儿媳摔死孙子,91年江苏杀孙案

    历史解密编辑:故史倾城标签:陆平,建华,小秋,奶奶,杀孙案,江苏省,家庭纷争,亲生父母

    浑浊的黄海浪涛,延绵的海堤尽端,秋风摇曳着那一片荒凉的青青草滩。一座孤寂的坟茔,面对潮涨潮落的滔滔大海,向人们低声泣诉着一个欢乐融合的家庭,在没有硝烟升腾的唇枪舌战中被击得支离破碎的惨痛故事。1991年早春二月,初潮起汛。正是渺茫大海托起一弯银月的时分,黄海边上的江苏启东市协兴闸村,泛起了星星点点的

  • 革命烈士江姐牺牲后,儿子定居美国,孙子的做法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抗战,美国,革命者,女烈士,革命烈士,红色基因

    在一些人看来,英雄就应该无畏,英雄的后代就应该继承先辈的遗志,将英雄精神发扬下去,但这些人不曾想过英雄也是一位位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也会怕疼痛,也会怕离别。英雄后代的身份给一些人带来了无上的光荣,但也给一些人带来了烦恼。中国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可不必将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江姐

  • 老人的无奈:“不带孙子吧,会得罪儿媳,不工作女儿没钱读书”

    历史解密编辑:王小乖标签:保姆,女儿,婆婆,老人,无奈,儿媳,婆媳关系,没钱读书

    老人的无奈:“不带孙子吧,会得罪儿媳,不工作女儿没钱读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而为人,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光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情。正如北野武曾说:“所谓规矩,从根本上考虑,其实就是为他人着想。一个差劲的人,是完全没有‘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这种想法的。”就拿婆媳关系来说,无论是做婆婆

  • 求求各位别再用剧照代替主席的影像了,孙子看到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老外视角评论标签:演员,先生,剧照,毛主席,诸葛亮

    近来涉及领袖的小视频很多,也深受老百姓欢迎。但一直有种十分别扭的感觉,每每点开主席的历史影像,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张脸。本来不是多大个事,但总担心,以后的孩子们说起毛主席,会不会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先生那张脸。不过,主席都自嘲自己长了一张大中华脸,我们做节目的就得为“大中华”三个字负责。虽然特型演员难找,

  • 情感故事:60岁大姐的孙子为啥得肌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艾米丽爱音乐标签:小三,外遇,结婚,出轨,离婚,情感故事

    60岁大姐连麦问题求助:10岁孙子得进行性营养不良(肌无力),坐上轮椅就站不起来了。她说:小时候爸爸爱喝酒,谁说都不听,很疼她喝醉了就回来跟妈妈打架,她排老大就去劝架,她有心脏病也不怎么干活,家务都是妹妹在帮忙。22岁时被对象追与他家是前后院,她同意是因为他没有妈妈。婆婆在27岁时因夫妻吵架喝药去世

  • 老人在银行取60万,给孙子买婚房,银行:赶快还钱,否则吃牢饭

    历史解密编辑:小诸葛探店吖标签:法院,法律,老人,婚房,民法典,继承权,遗产继承

    1.王婆婆初次提取60万属违法。根据《民法典》1077条规定,超过10万元的继承遗产需办理继承登记。王婆婆为给孙子结婚礼金,在银行提取了王大爷名下存款60万。但根据民法典规定,这样高额的遗产继承需办理继承登记。王婆婆初次提取时未提供任何继承证明,属直接违反法律规定,其行为构成违法,应承担主要责任。2

  • 孙子车祸去世,爷爷上街总听到孙子喊他,转身瞥了眼墙角,明白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最美赣州标签: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