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侃封神》第890期
其实,封神中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就像好人、坏人都能上封神榜一样,它讲究的是因果而非明确的正邪。
设定上看,阐教和西岐是正派,截教和朝歌是反派;可具体来看,朝歌本是正统,西岐又是谋逆者。
所以有时看封神,总会对错难分。
不论对错,只说因和果,这是贯彻《封神演义》的主线,纣王女娲庙上香之旅,亵渎娘娘之心让他失去了天子气运,所以就有了“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
于是,纣王注定将成为殷商最后一个君王,而且还是遗臭万年的“暴君”,谁叫他敢不敬女娲娘娘呢。
远良臣,近小人,信谗言,坏彝伦,骄奢淫逸,一系列暴君该有的特征,纣王一个个地养成了。
为了讨狐妖妲己的欢心,他废姜后,铸鹿台,残害忠臣命,造炮烙,建虿盆,诳诈诸侯送虎口,闹腾的天下惶惶。
纣王在作死的路上,越来越欢脱,结果呢,最后就落得一个自焚摘星楼的下场,一道灵魂上封神榜了。
封神榜上成员,都是将来的天庭上神,是食香火积功德的神仙,按理说,纣王这个最大的反派和神仙是扯不上关系的。
可是,封神榜的选拔,并不分好人、坏人,而是根据根行,直白一些来说,是根据出身条件选择的。
人间的“王侯将相”,极多数都是神仙的转世身,或者福缘深厚者,所以纣王以及纣王的大小老婆、儿子等,都具备成神的资格。
纣王之下各诸侯,但凡能叫得上名字的,也都上了封神榜,更别提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候崇侯虎(后为崇黑虎)这些大诸侯了。
按照封神榜的标准,王侯将相死后是都能上封神榜的?但本是绝对的答案,却西伯侯姬昌身上出现了异变。
姬昌是四大诸侯之一,同时,他也是取纣王而代之的人。
狐妖妲己听命来乱纣王前,已经从女娲娘娘口中得知了此事,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她坐等姬昌势大就可以了。
可狐妖不是正常人,她竟给纣王出主意,让他对付姬昌。谁料姬昌在朝歌的人缘太好,纣王杀不得他,只好把他关在羑里。
关押的日子很不好过,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心里很难过,于是就求到纣王面前,要替父受那牢狱之灾。
伯邑考的孝心,败给了狐妖妲己的色心,落得一个“肉包子”的下场,更可恨的是,妲己和纣王还把这肉包子赏给姬昌吃。
伯邑考是西伯侯世子,本来就出身高贵,所以死后自然上了封神榜。
姬昌的儿子很多,算上亲生的收养的整整一百个,所以他的儿子上封神榜的很多,除伯邑考外,还有姬昌明,姬讳升、姬叔德、姬叔坤、姬叔乾、姬叔义等。
连儿子们都上了封神榜,姬昌却压根封神榜上无名姓,难道说他
根行不够“不配”上封神榜?不!是封神榜配不上他。
封神中,姬昌是非常仁慈的,仁慈的名声甚至都传到朝歌,连纣王驾前朝臣都敬他,并认可百姓们赋予姬昌的“西方圣人”称号。
圣人,可以是如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这样历万劫的混元大罗金仙;也可以是避除兽患的有巢贤、取火免鲜食的燧人氏、治世尝百草的神农氏,以及。
“道和天地,德配阴阳,行人让路,四方瞻仰”的姬昌。
姬昌是西伯侯,在他治理下的西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们太平安稳,日子
过的平和安然,自然得到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
所以西周百姓怎不奉他为神明,为他日夜祈祷赞颂呢!
在百姓们的信仰之力下,姬昌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圣人之尊了,所以他死后,自然是位圣人之列。
姬昌堂堂圣人,又怎么会是小小的封神榜能容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