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晏子的故事

晏子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字言字语 访问量:2821 更新时间:2023/12/21 1:51:27

晏婴,子平仲平,春秋齐景公时为相国,因德高望重,世人享称为晏子

晏子有一个赶车的人,史书不记他的姓名,只称呼他为御者。

御者有一个贤德的妻子。

晏子为了辅佐齐景公治理好国家,非常注重招纳贤士。

御者自幼聪敏,善读好学,颇有才华。

他听说相国重用人材,便投到晏子门下,一心想做一番富国强民的事业,谁承想,晏子却让他赶车,御者心中十二分不愿意。

御者每日赶了车送晏子上朝。

晏子虽然贵为相国,但是却平易近人,又肯替平民百姓办事,所以人们都很尊敬他,每逢看见了他的车子,都争先近前来跟他说话。

御者因为心中烦气,便高声吆喝:“相国有国事在身,你们这些无知的平民,只管穷唠什么!”挥动着响鞭,把车赶得飞一般快,有的人躲闪不及,竟被撞倒了,如些几次,人们见了晏子的车,便都远远躲开。

御者自己倒觉得威风了许多,就跟自己当了相国差不多。

一天傍晚,晏子朝罢归来,御者安顿好车马,口里哼着小曲儿,高兴得像只顽皮的小鹿,一蹦三跳地往自己住处走,未从进门,一连先甩了三个响鞭。

往日,只要一有声响,妻子便会立时笑眯眯地迎出门来,先接过鞭子,再用手轻轻替御者掸去身上的尘土,一进屋,便端来洗脸水,等御者擦洗完毕,变子马上端来香喷喷的饭菜。

然而,今天却很反常,尽管御者把鞭子甩得“山响”,惊得鸡飞狗叫,却不见妻子出门来迎,心中先有三分不高兴,走进屋里面,仍看不见妻子的在哪。

心中好生犯疑,难道是妻子生病了?御者急忙把鞭子扔掉,走进内室,不由一愕,只见妻子坐在床前,怀里抱了一个大包袱,正在低头抽泣。

御者觉得奇怪,急忙近前问道:“贤妻为何伤心?”一连问了三声,妻子只是不理。

御者更觉诧异,两手扳住妻子的肩头,着急地问:“你倒是说话呀,是谁欺负你了,快告诉我,我一定给你出气。”

妻子微微抬起头,两眼扑簌簌落泪,哽咽着说:“谁也没有欺负我,只恨我自己命不济!”说着站起身来,往外就走。

御者莫名其妙,更是着急,连忙上前拦住:“你要上哪里去啊?”

妻子伤心地说:“回娘家去。”

“几时回来?”

“就等你回来见这一面,今生今世再也不回来了。”

御者听说,犹如五雷击顶,惊得两眼僵直,半天说不出话来。“你为什么要离开我,我哪里得罪了你,总得说个明白。”

“当初我嫁给你,是看你是个人才,将来能为国为民做点事情,所以把我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你,没想到你竟是这样一个没出息的人。”妻子说着还不住抹眼泪。

御者连忙辩驳着说:“你这话就不对了,相国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我能天天在他身边,替他御车,难道还不够威风吗?”

妻子听了,不由地怒目圆睁:“你说这话就不觉得脸红吗?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能为相国。而你身高八尺,却满足于当个御者,晏予身居高位,时时觉得不足,不忘向平民请教。你只是个御者,却趾高气扬,觉得自己了不起,能会有什么出息呢?”

御者听着,满面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御者每逢赶了车出门,遇上行人

便赶紧跳下来,让车走慢点,并不时微笑着与人们点头打招呼,人们又能追近车子与晏子说话了。

这一日,御者赶了车在街上走着,见一个小孩龄不过十几岁,跪在地上向人们乞讨,泪水把衣服浸湿了一大片,浑身沾满泥土,家个泥猴儿。

御者见小孩实在可怜,忙到近前,询问小孩的家乡住处,为何只身流落街头。

小孩哭哭啼啼地说:“俺家住离城不远的小村里,因为今年天早,生稼歉收,交不上官粮,爹被官府抓去,受了刖刑(即砍掉脚。是当时齐国的一种刑罚),俺娘连气带急,一下病倒在炕上,弟弟、妹妹饿得嗷嗷直哭……”

御者听说,不由地两眼落泪,把身上的钱全都掏给了小孩。

心中暗暗埋怨官府不该如此残忍。

行不多远,又见前面一人排了拐棍儿,瘸一颠,艰难地走着,见了车马,刚要往一旁躲闪,身不由己,一下跌倒在路上,御者连忙停住车,上前将跌倒的人扶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二十米岁的小伙子,仔细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与邻家争吵,被送官府受了刖刑。

几天来,御者已见不少因为轻微的过失而受刖刑的人,大都是些青壮年,心中甚是不平,便对晏子说:“相国,我觉得国家的财富是靠劳动的人创造的,国家要强盛,就必须爱惜人力,如今官府实行刖刑太残酷了,这样治理国家,就象人拿毒药充饥。”

晏子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已向国王进谏过数次,怎奈国王是个自信心很强的人,这种刑罚是他亲口订的,要想改变,很不容易,你能想个办法让国取消这种刑罚吗?”

御者低头沉思了片刻,说:“我想好了一个主意,不知行不行。”

晏子问他什么主意,他附在晏子耳边说一番,晏子微笑着连连点头。

第二天,齐玉早朝议事,地方官纷纷奏说:“许多顽民抗粮不交。”

齐王生气地说:我不是告诉你们施加刖刑吗,把他们的脚统统砍掉,看谁还敢违抗孤王的旨意。”散朝以后,齐王脸上仍带余怒。

晏子便对齐玉说:“大王莫要过于烦闹,今日逢大市,秋收刚过,街市上一定很热闹,大王何不到大街上赏玩散心呢!”

齐王心想,都传育说今年农业不景气,不知市面上景况如何,正好去看一看,便换了衣服,晏子引路,君臣二人悄悄出宫门,齐王举目四望,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但门前却部冷冷落落,没有几个人进出。

齐王觉得蹊跷,心想临酒一向豪华,为何今日如此萧条。

他们又往前走,到了鞋市,人更寥寥无几,三两个卖鞋的老妈妈正坐在南墙跟下打盹,人从脸前经过,眼都懒得睁一下。地上摆了几双鞋子,上面满是尘土。

齐王心中疑惑,上前询问原因,一位年纪大的老妈妈苦丧着脸说,“我这几双鞋,从春卖到夏,眼看要交冬了,还是卖不掉,这回恐怕连老本也要坑上了,咳,这世道…”

老妈妈说到末了,竟抽抽嗒嗒地哭起来。齐王愕然。

晏子轻轻推了下齐王:“你听,那边有热闹处。”说着拖了齐王就走,走不多远,果然前面人声鼎沸,挤挤攘攘。

近前一看,原来是假脚市。大多数人不是让人搀着,就是拄了拐棍儿,有的在地上爬,争先抢买假脚,卖主忙得满头大汗,价钱随风往上涨,仍然照应不暇。

齐王大为不解。忽然听得一个人大声说:“这事如何得了,如今官府乱施刖刑,只要人稍有不慎,偶犯过失,就被砍去脚,又大都是青壮年人,农家失去了劳动力,加上天旱,地里庄稼种不好,交不起粮,就要有更多的人受刖刑,弄得市上鞋子没人买,假脚抢不到手,长此下去,人们受苦难且不说,一旦外族来侵略,我们大王如何御敌呢?我敢说,大王一定不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他若知道了,一定会传旨废除刖刑的。”

许多人都随声附和着:“对!我们去见大王吧,大王一定会体恤我们老百姓的。”

齐王回到宫里,便对晏婴说:“看来刑刑是不得人心的,你就替孤传旨废除吧!”晏婴乐得暗自吐了一下舌头。

原来这就是御者对晏子说的那个主意,在假脚市上说话的人正是御者。晏子见御者确有才能,又肯替百姓着想,便在齐王面前推荐他当了大夫。

御者受封后,回家感谢妻子的蒙之恩,妻子笑眯眯地告诉他,当初原是晏子帮她出的主意。

御者听说,才恍然大悟,从此更加敬重晏子,行事谦虚谨慎,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标签: 晏子晏婴齐国齐王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齐灵公背后的男人,人丑志坚的晏子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晏子,齐国,管仲,崔杼,晏婴,先秦,周朝,齐灵公,民间故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晏子出使楚国春秋时期,齐国上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灵王有意羞辱,便在宴会结束之后,接见晏子之时故意出言不逊:“齐国是不是很缺人才啊,为什么要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我们国家的呢?”晏子不慌不忙答道:“您实在是错了,齐国人才济济,每人淌一滴汗就可以挥汗如雨,每人呼出去一口气,就可以翻云覆雨,只是我们有一个

  • 晏子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能像管仲一样,让齐国再次称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晏子,管仲,齐国,晏婴,崔杼,庆封

    大家都听过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就是晏婴。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晏子是一个身材短小,但是却智慧过人、口才一流的人。春秋时期,齐国能力最出众、名气最大的两个大臣,就是管仲和晏婴。管仲曾经辅佐齐桓公,让齐国称霸天下。那么,为什么晏婴这么厉害,就不能让齐国再次称霸天下呢?首先,国君更替较为频繁。晏婴任职时

  • 宠妾想看马夫驾驶16匹马拉的马车,国君:等晏子卧病在床的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晏子,马夫,齐国,马车,宠妾,齐景公

    齐景公是齐国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齐前庄公的国君。齐前庄公在位64年,在位期间,正是西周末期到春秋初期,他没什么大的作为,但因为在位时间极长,让齐国得以在稳定的局势下慢慢恢复了元气,为后期齐僖公小霸打下了基础。而齐景公在位58年,在位期间,正是春秋末期,周天子势微,卿族势大,诸侯难以完全掌握国政。齐景

  • 楚王羞辱晏子就是羞辱齐国,他为啥不离开硬要留下接受3次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晏子,齐国,崔杼,庆封,齐景公,楚灵王

    “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是孔子对于晏子的评价,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拯救黎民百姓却不自夸,言行弥补三位君主的过失而不居功自傲,晏子果然是真的君子啊。“君子”,才德兼具方能称其为君子,君子论其本心论其行迹而不论容貌,君子胸怀大义行事光明磊落,这位被孔夫子称为君子的齐国大夫势必气

  • “两桃杀三士”:齐相晏子兵不血刃除掉三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晏子,齐国,晏婴,宰相,齐景公,景公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斗争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阴谋诡计的大争斗。阴谋诡计并不是奸臣贼子的专利,很多忠臣对此也用的极为纯熟。他们所共同奉行的游戏规则是:“不管阳谋还是阴谋,只要能胜就是好谋。”晏婴(公元前578-公元前500年),字仲,即后世所说的晏子,齐国夷维(今山东莱州)人,出身齐大夫之家,为春秋战国时

  • 历经三朝而不倒,晏子的处世智慧有多高明?搞定领导的学问啊

    历史解密编辑:子霄读史标签:晏子,崔杼,齐国,丞相,国君,历史故事

    做宰相的人,情商有多高?到了这种高位的人,在为人处事上,往往是能方能圆。用一句大俗话来说就是: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公事公办。这样的人,既能坚持方,也能适当变通,变方为圆。有方有圆,百事不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这样一个故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晏子是齐国的一代名相,我们学过《晏子使

  • 《晏子春秋》中八句名言,孔子叹服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孔子,晏子春秋,晏婴,晏子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尊称晏子,春秋时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 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晏子,晏婴,齐国,诸葛亮,景公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南阳隐居,常吟《梁甫吟》: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中阴谋,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者?相国齐晏子。话说齐景公手下有三员猛将:古冶子、公孙捷、田开疆。有一次齐景公乘舟渡黄河,将最爱的马系在船头。行舟之时,开始下起了大

  • 此女被誉为“朝鲜三大妖女”之首, 其行径堪比中国的妲己、褒姒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大福标签:褒姒,妲己,朝鲜,妖女,商朝,周朝,先秦,张绿水,燕山君

    被誉为朝鲜三大妖女之首的张绿水,本是朝鲜燕山君李隆叔父齐安大君家的一名女婢,此前张绿水还曾被齐安大君玷污,被其当做泄欲工具蓄养了起来。齐安大君从未打算将张绿水纳为小妾,在他眼中张绿水只是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发泄工具罢了。齐安大君宴请同僚时,时常会让张绿水作陪,任由其他好色的宾客对张绿水上下其手,以此

  • 周幽王宠信褒姒烽火戏诸侯,到底该不该为王权衰落而买单呢?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褒姒,周王,先秦,周朝,周幽王,周平王,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后,周王朝王纲坠落。王权一落千丈,周王再也无力管理众诸侯,从此开始了长达近六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现代人总是把王权的衰落直接归因于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废长立幼。其实周王王权的衰落,在笔者看来需要更多地归责于周平王。第一,立嫡还是立长。周代自得天下之后,因为小邦周统治大国商,特别注重思想观念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