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有一段:魏国丞相公叔痤临死之前,先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让其重用商鞅,而后又建议魏惠王杀商鞅,岂不悖哉?何也?公叔痤身为一国之相,先公后私也!
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
商鞅在魏相公叔痤府里做事,公叔痤知道商鞅贤能有大才,所以在自己病重时,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让其重用商鞅,可惜魏惠王不是伯乐,更不识商鞅这匹千里马。公叔痤在知道魏惠王不会用商鞅之后,继而向魏惠王建议: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商鞅,不要其出境。此乃公叔痤身为臣子,先为君谋。
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公叔痤在魏惠王走后,把商鞅招来,告知以实,并让商鞅速离开魏国。商鞅说:魏惠王既然不会听从你的举荐重用我,又怎么会听从你的建议杀我呢!此乃公叔痤念及与商鞅师徒情谊,故而告之。
公叔痤先为君谋:先举荐商鞅,再建议杀商鞅;后为情牵:告知商鞅事实,并让其速离开魏国,此乃公叔痤,先公后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