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风云四起,各个国家之间矛盾不断,战火连天。在此期间,被激发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战争,同时也有很多将领,因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名垂千史。
这其中就包括白起,他是秦国的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同时被称为“杀神”,因为他打仗时,所到之处,战必全歼。
就是这样一个杀敌无数的人,在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中,还发生过一件事。白起禁止战士吃羊肉,且不允许他们吃热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杀神”白起
前面说过,白起被称为“人屠”“杀神”,只因他打仗的风格实在是过于血腥,无论敌军投不投降,只要遇上他,都只有死路一条。
相传战国时期,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战死的士兵加起来,一共有两百多万。而其中有一半的人,就是死在了白起的手上。
这样的战绩,实在令人闻风丧胆。
伊阙之战中,白起绕后,斩杀韩魏军24万人;鄢郢之战中,放大水淹死数十万人;华阳之战中,斩杀13万人,另外把2万俘虏都投进了黄河中。
而在著名的长平之战中,白起诱敌深入,砍杀赵军40万人,赵国元气大伤。要不是后来信陵君窃符救赵,估计赵国就灭在了白起的手里。
长平一战后,白起本来想乘胜追击,却被范雎的小人之心绊住了脚,此后,将相不和,白起和范雎结下了不解之仇。
后来,白起称病。失去白起的指挥后,秦国在与其他国家打仗时屡屡受挫,气的秦王胸口疼。于是便召回白起去打仗。白起依然称病,秦王一怒之下便赐死了白起。
一代“杀神”就此陨落。
白起一生指挥了无数的战役,打一场就胜一场,从来没有败过,这得益于他善用兵法,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敌军,将领,制定适合的作战方案,打蛇七寸。
白起的存在,让秦国快速崛起,为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加快了进程。
可惜,天才总有一些缺点,白起不屑于玩政治游戏,争权夺利,阿谀奉承,最后落得一个被赐死的下场。
长平之战
对于白起来说,他一生征战无数,所到之处敌军皆无一生还,百战百胜,他为自己身为军人而为荣。
而在白起指挥的诸多战役中,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莫过于长平之战。在此战役中,白起坑杀赵国40万军,差点就让赵国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跟白起禁止战士吃羊肉又有什么关系呢?
秦王命白起攻打韩国,白起一路平推,攻下了韩国的野王,直接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
上党郡变成了一座孤城,于是秦国欲收复上党,上党不肯,转过身便归顺了赵国。于是秦王怒了:凭什么让赵国冷手捡了个热煎堆?
所以秦王派重兵夺取了上党后,一路直下攻打赵国,出一口恶气。但是赵国也不是吃素的,派廉颇带兵在长平把秦军给堵住了。
廉颇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打仗方面也很有一手。秦军原本是王龁为主将带的兵,他一直在长平城外想攻进城内,但是廉颇实在是太厉害了,双方这一堵,就是三年。
后来双方被耗得粮尽仓空,士兵们也更是疲惫不堪。秦王觉得这样不是办法,于是让范雎赶紧想办法。
范雎想了一想,便是用反间计,收买赵国的大臣在赵王面前说廉颇不好,并传出谣言说赵括才可以打赢秦国。
赵王还真的信了,直接用赵括换下了廉颇。而秦国这边,便偷偷把主将换成了白起。赵括不知道主将已换,于是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出来打秦国。
而白起,命将士假装战败,并把赵括引进了山地。要知道,赵国的骑兵是最具优势的,但是到了山地,骑兵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只有挨打的份。
白起诱敌深入,一下坑杀了赵国40万人,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这便是长平之战。
禁食羊肉
战场上,士兵和将领都是人,他们都需要吃饭,所以后方的补给,一般都是将士平常吃的食物。
而当时的秦国,位于现在的陕西一带,因地理靠近西北,所以他们比较喜欢吃羊肉。
吃过羊肉的朋友的都知道,羊肉吃起来,会有一股很重的膻味,而煮羊肉的时候,这股膻味更是会随着炊烟飘向远方。
禁食羊肉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平之战的山地上。
长平之战中,秦军需要打伏击战,需要埋伏引赵军进山。所以在白起眼里,这股味道不是食物的香气,而是一处破绽。
如果赵括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当他追白起时,刚好闻到羊肉的膻味,便会知道此处埋伏着敌人,没有深入敌地,白起的计划就会失败。
打一场胜仗,靠的从来都不是运气,而是在战场上的谋略与细节。所谓运筹帷幄,就是可以在战役中看清每一个细节,看破战局,一一击破。
白起的百战百胜,靠的就是他会精确地进行站前推算,发现一个破绽,就先处理好,让敌人无处可破。
当然,白起的将领之策,士兵哪里能明白。所以当白起宣布禁吃羊肉的军令之后,士兵们的心里还是有很大的意见,他们不明白,打仗跟他们吃羊肉有什么关系。
然而,军令如山,即使他们心中有怨言,他们也没有表现出来。所以他们想吃羊肉的时候,便趁着夜深的时候,偷偷吃一点解一下馋。
不料,在营中的白起闻到羊肉的膻味,便知道有人违反军令,偷吃羊肉。被发现的士兵当然也不服气,于是白起让这个不服气的士兵往前走50步,看还能不能闻到闻到。
果然,士兵在往前走了50步之后还能闻到很重的羊肉膻味,当即明白了白起的良苦用心,是怕羊肉的膻味会被赵军闻到,于是便更加叹服白起的深思熟虑。
正是因为白起的“细心”,到最后,秦军成功把赵军引进山地,把他们一网打尽,凯旋而归。
结语
战争,讲求谋略和细节,有时候,忽略一个小小的漏洞可能会全军覆没,有时候,善于利用细节,也有可能会反败为胜。
白起指挥的战役,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代表了当时战国时期的战争水平。他善于分析形势,然后采取最适合的作战方案,对付敌人。
白起的一生是光荣的,也是可悲的。他为他的国家戎马半生,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到最后还是被秦王赐死,得不到善终,说起来也是凄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