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留青史的的战将,尤其是秦国的白起,一生指挥近百次战斗,却从没有败绩,斩杀上百万敌军,被称为“人屠”,也是名副其实的战神结果被秦昭王赐死。其实,战国还有一位牛人,他与白起齐名,战斗力也是相当强悍,对匈奴吊打,一战令秦始皇胆寒,但他的下场比白起害惨,此人就是李牧。
李牧,嬴姓,李氏,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历史上关于李牧家境的资料不多,但可以推断,他出身应该不错,否则很难被重用,毕竟那个时候用人都是要看背景的。史料对李牧早年的记载很少,他刚一出场时,就已经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李牧治军有方,对待士兵相当好,为了鼓舞将士们的士气,经常杀牛宰羊进行犒赏,士兵们也非常卖命。鉴于当时的形势,李牧起初采取的是坚守城池,避而不战的策略,虽没有痛击匈奴,却也未让匈奴占到任何便宜。
当时朝中的不少人就向赵王进谗言,认为李牧这是胆小懦弱的表现,导致李牧被召回,由其他人暂代其主将的职位。此后的一年多时间,代替李牧的主将由于采取了硬碰硬的手段,导致赵国损失惨重。此时的赵王又想起了李牧,亲自上门请他担任主将,在得到赵王的保证后,李牧再次来到了边境,并担任主将。经过充分的准备,李牧集结了十万大军,准备给匈奴致命的打击。李牧命人故意把一批牛羊落在外面,头脑简单的匈奴兵得到消息后,就率大军前来掠夺,中了李牧的圈套。最终,在李牧的出色指挥下,一举消灭了匈奴十万人马,此后的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听到李牧的名字都吓得不知所措。
公元前234,秦王嬴政派大将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斩杀了赵国十万大军,而且赵国大将扈辄也斩杀沙场。在此危机时刻,赵王把戍守边疆的李牧掉来,并任命他为大将军,以抵御来势汹汹的秦军铁骑。跟之前抵抗匈奴的时候一样,李牧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的策略,以此疲惫秦国之兵,等待最佳的战机。之后,秦将桓齮终于按耐不住,出兵攻打“肥”,大营中仅留下一小部分兵力把手粮草和辎重。李牧抓住了时机,带领大军杀出城门,并命人埋伏在两翼,成功地阻击了回援的秦军,一战干掉秦国的十万大军,令秦王嬴政胆寒,因功被封为武安君。(备注: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有四人被封为武安君,即李牧、白起、项燕和苏秦。)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带领几十万大军围攻邯郸,王翦深知李牧是个强劲的对手,如果不先解决他,很难灭掉赵国。于是,就派奸细潜入赵国都城邯郸,并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宠臣郭开,让他诬陷李牧结秦军勾结秦国。
历史总是相似的,很多忠臣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小人的诬陷,战神李牧也不例外。最终,昏庸的赵王听信了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并派人将其杀死。相对于白起被赐自刎,李牧之死则更加凄惨,至今令人惋惜不已。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