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懿公吕商人:杀大臣的父亲,夺大臣的妻子,结果玩火者终自焚

齐懿公吕商人:杀大臣的父亲,夺大臣的妻子,结果玩火者终自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3/12/26 4:00:53

齐孝公吕昭)

公元前633年,齐国的第十八位国君,齐孝公吕昭死了。

春秋时期,权力传承早就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所以既然老子吕昭死了,那么王位就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

齐孝公的儿子,姓甚名谁,作者翻遍《史记》和《左传》,也没有找到记载,但作者找到的记载表明,齐孝公一死,齐国的权臣开方就袭杀了齐孝公的儿子,拥立齐孝公的弟弟公子潘当了国君,史称齐昭公

齐昭公在位的时候,齐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早已经不复当年在诸侯国中的霸主地位。

霸主年年换,明天到我家。

齐桓公小白葵丘会盟时的盛景已然不再,现在轮到了晋国的晋文公站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

志得意满的晋文公有样学样,给各诸侯国都打了电话,发了通知,邀请他们在践土也举行了一次耀武扬威式的会盟,齐昭公作为齐国代表,也列席了此次会盟。

看着站在主舞台上豪气干云,意气风发的晋文公,不知道齐昭公的心里会作何滋味。

(诸侯会盟)

曾几何时,那个称霸诸侯,剑指天下的人,是他的父亲。

然而现在,自己只能对晋文公卑躬屈膝,以示臣服。

那些曾经辉煌的记忆,成了一条条干涸的河流,而毫无生机的河床之中,也不见了当年的辉煌,只剩下零落的砾石。

公元前613年,带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不甘,齐昭公离开了人世,其子吕舍即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吕舍即位后不久,齐昭公的弟弟吕商人又出其不意地袭杀了吕舍,成为了齐国的新君。

当年齐昭公的王位,是杀害自己的哥哥齐孝公的儿子得来的,而如今自己给儿子留下的王位,也被自己的弟弟给夺走了。

历史在这里,走向了一个闭环,看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这句话不是盖的。

吕商人,我们通常称呼他为齐懿公

老实说,这位仁兄的夺权篡位之路,远远没有我写得这么简单。

在读者看来,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事儿,其实背后却是一个人漫长的一生。

大概是在齐孝公或是齐昭公的时代,外出游历的公子商人就返回了齐国。

(齐昭公)

在他看来,无论是孝公还是昭公,抑或是自己,都是先君齐桓公的儿子,他们能做国君,自己也能做国君,自己并不比他们差到哪儿去,所以为了登上国君大位,他竟然很有耐心的在齐国蛰伏了漫长的三十年。

不过,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终于成为了齐国国君的齐懿公的表现,却着实让人大失所望。

在成为国君之后,他没有切实的体会到权力带给他的快乐,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权力带给他的负担。

因为在父亲齐桓公的时代,就算齐桓公资质一般,但也有相邦管仲帮他治理国家,所以他完全可以躺平,直接享受春秋五霸带给他的荣誉就够了。

而后来齐孝公和齐昭公即位的时候,齐国虽然已经跌下神坛,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仍然可以沐浴在帝国崩塌之前的余晖之中,而不用劳神费力的思考如何发展国家。

可到了齐懿公即位时,情况却截然不同了。

晋文公已经一跃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在晋国的强大施压之下,齐懿公刚一登上国君之位,就要开始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

国家政务,需要他来处理,各地方针,需要他来制定,百官的调剂,民生的统筹,一桩桩,一件件,让他几乎晕头转向,喘不过气来。

原来掌握权力并不轻松,原来当上了国君也不是除了享受之外啥也不用干。

这道理很简答,活着,就要承担责任。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齐懿公很快支撑不住,选择了摆烂。

(摆烂)

摆烂,这不是一个古代词,而是一个现代词汇,准确来说,是一个由年轻人创造出来的网络用语,大致是消极,懈怠,堕落的意思。

但一般我们形容一个人消极堕落的时候,如果非要用到烂字,我们大概率会说这个人糜烂掉了,而不会说这个人是在摆烂。

因为糜烂和摆烂的语境,放到现实生活中,是有很大不同的。

人只有静止,只有停止,只有处于恒定的状态,才会糜烂。

而摆烂则不然,摆烂的意思是,这个人一边已经放弃了生活的希望,彻底堕落,但又不选择静止,而选择大摇大摆地活动起来。

我们说齐懿公摆烂,意思就是说他既不工作,也没有选择封闭自我,在王宫里度过自己剩下的岁月,而是破罐子破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开始胡搞瞎搞。

在齐懿公还是公子的时候,他曾经为了争夺一块田地和大臣邴原大打出手,结果争来争去最终落败,因此对邴原怀恨在心,一直想要找个机会收拾邴原。

不过等到齐懿公即位的时候,邴原已经去世,但齐懿公仍不解气,居然掘地三尺,把邴原的尸身挖了出来,砍断了邴原的双足这才罢休。

(邴歜)

之后,为了进一步的羞辱邴原,齐懿公还把邴原的儿子邴歜安排为了自己的车夫,专门负责给自己赶马。

在一雪前耻,公报私仇之后,齐懿公很快打上了另外一位大臣阎职的主意。

阎职其人平平无奇,但有一房娇妻,生得美艳动人,齐懿公色心大起,于是将阎职的妻子强行掳到宫中来服侍自己,顺便把阎职一撸到底,安排为了自己的骖乘。

骖乘,负责在马车前后侍候的人,从等级上来讲,比邴歜的马夫还要低一级。

在素来重视礼仪的春秋时代,齐懿公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十分荒诞。

不过他自己满不在乎,仍然我行我素,还经常让邴歜和阎职驾着马车带着自己外出巡游。

可以看得出来,齐懿公其实很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其实在治国,或者说为君方面是一个失败者,索性他也就放弃了,开始用这种败坏人伦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但他不知道,人其实是无法逃避现实的,就像人类暂时还无法全体离开地球一样。

越是逃避现实,现实就会离你越近,所以逃避现实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现实,并且深深地介入现实。

(阎职)

齐懿公要逃避现实,但邴歜和阎职却决定面对现实了。

公元前609年,春。

万物复苏,桃红柳绿,齐懿公的心情很好,他决定出去溜达溜达。

国君选定的旅游地点,叫做申池。

参照史图,申池这个地方,大概是在今天的临淄齐故城西。

这里,是渑水的源头,不仅有水,还有温泉,所以齐懿公这趟出来,一是玩水,二是泡个温泉,蒸个桑拿放松一下。

齐懿公泡温泉,当然无法让人联想到“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的画面,所以他的两位车夫也没有兴致偷看,只是在温泉外围稍作休息。

车夫邴歜和阎职可以说是同为天涯沦落人,各自有各自伤心的故事。

不过,这两位仁兄很显然心态比较好,不仅没有报团取暖,抱头痛哭,相互安慰对方的不幸遭遇,反而半开玩笑似地讥讽起了对方。

阎职嘲笑邴歜为“断足子”,意思是笑话邴歜的父亲邴原就算死了,也还被齐懿公拉出来砍断了双脚。

邴歜则讥讽阎职为“夺妻者”,意思是说你媳妇都被齐懿公抢走了,你是青青草原一片绿,你还好意思笑话我?

两个人正在取笑之时,正被已经泡完温泉搓完澡的齐懿公撞见,这两位仁兄顿时是羞愤难当,回去的路上越想越不是滋味,他们压抑在心中的仇恨终于爆发,俩人一不做二不休,半路上就把齐懿公给弄死了。

(齐懿公吕商人)

蛰伏半生当上国君,结果一顿摆烂,最终迎来了这么一个下场。

齐国的辉煌,终究是过去了。

多年前,齐桓公“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乘车之会六,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现在,上台的国君一个比一个无能,一个比一个昏庸,遭此横死,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事实上,齐国的衰落,不是那种断崖式的下跌,而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齐国人其实很难感觉到它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国度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

历史给予他们的机会转瞬即逝,他们虽然抓住了,但却没有善始善终,而是在无尽的挥霍中逐渐式微,并且,在这样的式微之下,即便后来的有些国君想要重现齐国的盛景,也终究变成了黄粱一梦。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符合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你作为有志者,才能成事。

又有人说,杀身成仁,不负天恩,所以齐国的有些国君死去了。

但我还要告诉你的是,杀身的确可以成仁,但却不能成事。

齐国的明天,成与不成,还要看它们自己的命运。

更多文章

  • 齐国公孙无知之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国,左传,鲍叔牙,齐襄公,齐僖公,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公元前686年,鲁庄公八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齐国发生了公孙无知之乱,齐襄公被弑杀,公孙无知篡位自立。仔细阅读《左传》所述的这一段历史,虽然惊心动魄,好像事发偶然,但其实,只有相信这是酝酿已久的阴谋行动,才符合历史的真实。连称、管至父为何会被派遣去葵丘驻守?春秋时期,载于《左

  • 齐国公孙无知政变涉及的七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国,管仲,雍廪,国君,齐襄公,历史故事,公孙无知政变

    鲁庄公八年冬,齐襄公堂弟公孙无知发动政变,借助连称、管至父之手,杀害齐襄公于姑棼,也即今天山东省博兴县之南。公孙无知发动的这场政变,从现有《春秋》、《左传》的记载来看,并参照《史记》,就会发现许多疑点,且存在许多令人不解的问题。比如第一个问题,就是政变的时间问题。按照《春秋》记载,齐襄公死于鲁庄公八

  • 小霸陨落:齐僖公伐纪不成,含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林熙的熙标签:齐国,商朝,分封,郑国,周朝,先秦,周王朝,诸侯国,齐僖公,小霸陨落,汉高祖刘邦

    齐国的始封君姜太公姜子牙据说去世时已有一百多岁,其子吕伋继位,是为齐丁公,丁公死,齐乙公继位,乙公死,癸公继位,癸公死,其子不辰(不臣)继位,是为齐哀公。齐哀公没能像祖先们一样勤勉治国,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史料记载他:荒淫失政,致使国愤民怨;贪恋床第之欢不上早朝;沉溺于田猎,使齐国百姓田猎成风;号令不

  • 齐襄公和妹妹之间真的不清不楚吗?齐僖公是如何被三个女儿打脸的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齐襄公,齐国,卫国,齐桓公,国君,哀姜,齐僖公,周朝,先秦

    被尊为“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齐僖公很糟心,三个女儿都系不紧裤腰带,轮番抽他的老脸,其中有一个还跟亲哥哥不清不楚,差点引发齐鲁两国交恶。如果您对齐僖公不太熟悉,那你一定听说过齐桓公,他就是齐桓公姜小白的老爸。齐桓公是齐僖公的第三子,原本没资格接老爸的班,接班人是大哥齐襄公姜诸儿。后来大哥不学好,因为一场

  • 卫宣公强娶了自己的儿媳宣姜,宣姜的父亲齐僖公为什么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卫宣公,齐国,周平王,国君,卫国

    春秋初年,卫国的国君卫宣公强娶了自己的儿媳宣姜,这一“扒灰”事件也是春秋礼崩乐坏的代表事件之一。然而宣姜可不是什么没背景的弱女子,她的父亲是“小霸”齐僖公(齐襄公、齐桓公之父)。那么在卫宣公强娶了儿媳宣姜的时候,宣姜的父亲齐僖公为什么不管呢?首先要说明的是,史书没有明确记载齐僖公不管女儿被公公霸占的

  • 齐献公三兄弟之争的终局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齐国,纪国,都城,周朝,先秦,周天子,诸侯国,齐献公

    齐癸公有三个儿子,一个齐哀公,一个齐胡公,一个是齐献公。当时齐国发展到了迷茫时期,对内与纪国、莱国等本地诸侯国的征战中,没有取得任何优势。而此时的西周进入后半场,周天子多年征战四方,国力有所削弱,对诸侯列国的制衡力亦在削弱。齐国在这个时期与周天子的外交关系也是处于待定未定之时,由于纪国等本地诸侯国倾

  • 齐乙公的王权与营丘守卫者丘穆公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齐国,周王朝,诸侯国,姜子牙,齐乙公,周天子

    齐国发展到第三代的时候,是齐乙公,整个齐国已经基本形成稳定格局,爷爷吕尚姜子牙和父亲吕伋为齐乙公吕得奠定坚实根基,在外可仰仗周天子的军队,对齐国地区的东夷势力进行威慑;在内则依托姜子牙推行的“因其俗,简其礼”,推行思想教育活动,逐步将周天子的礼乐体系制度拓展到东夷地区,大力开发齐地经济,《汉书》说:

  • 齐丁公吕伋:低调而冷门的齐国国君背后,藏着的是一段恢弘的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齐国,诸侯国,姜子牙,分封,周天子

    夜色茫茫,从西周都城镐京,一队兵马疾驰而出,扬起道路上的尘土,正在急匆匆地赶赴一个叫做营丘的地方。营丘,即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当然了,在今天以前,它还叫做营丘,但在今天之后,它将叫做齐国。这里,是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后,分封给当朝太师姜子牙的属地。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历史上很有知名度。周天子为了巩固

  • 《秦始皇与阿房女》播出27年,演员境况差距大,卖烧饼,当推销员

    历史解密编辑:娱有趣故事标签:秦始皇与阿房女,赵雅芝,刘雪华,刘伯温传奇,郑少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

  • 阿房女究竟有多美,秦始皇竟为了阿房女一辈子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赵姬,皇后,先秦,周朝,阿房宫,吕不韦,阿房女,秦始皇嬴政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话道尽了阿房宫究竟有多大?把四川的树木砍伐殆尽阿房宫竟还没有修葺完毕,那么为什么秦始皇把宫殿的名字取名为阿房宫呢?据说这是秦始皇为了纪念一个叫做阿房的女子,相传秦始皇年少的时候与母亲赵姬受到了赵国的追杀,过了许多年漂泊无依的日子,在一次躲避赵国士兵追杀的过程中,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