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秦灭赵以后,矛头直指燕国。当时燕国太子丹正在秦国做人质,后来逃回燕国。眼见秦国就要统一六国,秦军已经逼近易水,太子丹害怕灾祸要降临到燕国头上。太子燕觉得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这样还有一丝生机。所以他找来荆轲,希望荆轲能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
一、燕丹礼遇
秦国灭亡赵国后,燕太子丹和他的师父鞫(ju)武说:“现在秦国和赵国势不两立,希望您能为国家出谋划策。”鞫武说:“现在秦国的土地遍布天下,如果出兵威胁韩、赵、魏三国,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土地未必能保住,您何必为了欺凌的怨恨去虎口拔牙。”太子丹问:“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鞫武说:“让我再深入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秦国的将军樊於期因为伐赵兵败于李牧,逃命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鞫武劝说道:“您不能收留他,现在秦王正怨恨他,您现在收留他等于是大祸临头。
您应该尽快将樊将军送到匈奴那,消灭秦国要攻打燕国的念头,然后再和韩、赵、魏、齐、楚联合,北边可以和匈奴结交,再对付秦国不可。”太子丹说:“您说的方法要时间太久,我已经等不及了。况且我怎么能因为畏惧秦国就抛弃我的朋友?希望您重新考虑。”鞫武见不能动摇太子丹的决心,就向他推荐了一位深谋远虑的朋友,叫田光。
太子恭敬的迎接了田光,毕恭毕敬的请教。田光说:“我现在精力衰退,恐怕不能胜任大事,不能因为我的原因就耽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田光就向太子引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喜爱读书又擅长剑法,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他就是后来刺秦的荆轲。
田光见到荆轲之后,对荆轲说明了来意,希望他能去见太子丹,为了鼓励荆轲,他又说到:“为了和太子证明我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我要用自杀来表明我的忠诚。”说罢便自刎而死。
太子丹听说了田光的一席话后,跪下来,流着泪用膝盖前行,然后对荆轲说:“现在秦国有野心想要诸侯都对秦国称臣,现在诸侯都屈服于秦国,谁也不敢合纵联盟。我认为如果能够找到天下的勇士,用厚礼诱使秦王,我们一定能如愿以偿。”
随后太子丹给荆轲说了两点任务:1.劫持秦王,要求他归还侵占诸侯的全部土地。2.杀死秦王。如果劫持不行就顺势杀死,秦国大将手握重兵驻扎在外,秦王被刺一定会引起他们相互猜疑,这样各国就能合纵联盟打败秦国。
在太子丹的请求之下,荆轲同意了。
二、易水送别
过了好些日子,秦将王翦已经占领了赵国国都,俘虏了赵王,得到了赵国的全部领土,就要打到燕国了。太子丹对荆轲说:“秦兵就要渡过易水了,您打算怎么办呢?”荆轲说:“现在我们前往秦国,又没有取信之物,怎么能靠近秦王呢?听说秦王用黄金千金和一个万户都邑来购买樊将军的人头,如果能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再拿着燕国督亢的地图,秦王一定会高兴接见我。”太子丹不忍心,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怎么能伤害他?希望您另想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软,于是私下找到樊於期,表示愿意为他报秦王灭族之仇,樊於期听了,立即自杀。太子丹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不已,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将樊於期的头装进匣内密封起来。
刺杀秦王是重中之重,事前准备是少不了的。太子丹给荆轲两个帮助:徐夫人的匕首。太子丹用百金买来,在匕首上涂上毒药,拿人来试炼,没有人在被刺后不立即身亡的;还有一个是燕国勇士秦舞阳。秦舞阳十二岁杀过人,人们都不敢直视他。太子丹派秦舞阳去做荆轲的助手。
易水送别那天,所有人都穿着白色衣服,异常悲壮。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到易水边去送他。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声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人们流泪哭泣,怒目圆睁。荆轲登上车之后,始终没有回头看一眼。
三、刺秦失败
荆轲到了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贿赂秦王死亡宠臣蒙嘉,要蒙嘉替他引荐。秦王听说有燕国使臣来献上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非常高兴,举行了外交上最隆重的九宾之礼接待。
荆轲捧着装樊於期人头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依次前进。秦王见到他们后让荆轲把秦舞阳手上的地图呈上,荆轲取出地图展开,在地图展开到尽头时,露出了匕首。于是,他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起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惊失色,连忙拔剑,但是剑太长没有及时拔出,荆轲就追着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后来左右侍从对秦王说;“王负剑!王负剑!”于是秦王拔出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又拿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有击中秦王,击中了柱子。
秦王又刺了荆轲好几剑,荆轲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便靠着柱子冷笑道:“之所以没有击中你,是想要活捉你,让你把吞并的诸侯国土地交出来,好回去报告太子。”说完侍卫便杀了荆轲。
秦王在这件事之后更恨燕国了,他下令王翦的部队全力进攻燕国。燕王害怕,将太子丹的头颅送给秦王,但是秦国并没有因此停止对燕国的进攻。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四、荆轲刺秦失败原因
1.没有等来朋友
在荆轲出发之前,他在等一个朋友。因为这个朋友住得远,所以荆轲便没有出发在等他,太子丹以为荆轲有反悔之意,便想要刺激一下荆轲,说:“您现在是不打算去了吗?不如让秦舞阳先去。”荆轲生气,便离去了。
其实荆轲走之前是负气而走的,他认为太子丹不信任他,荆轲觉得只用一把匕首就去刺杀,一定是凶吉难测,于是他想要等他的一个朋友一起去。
在这样重要的事情中,荆轲等待的朋友一定是荆轲信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武功高强,胆量过人之人,有这样的朋友在,刺杀行动就有了保障。但是因为太子丹的不信任,荆轲没有等到这个朋友,刺秦更加没有把握了。
2.秦舞阳胆量不足
在荆轲和秦舞阳依次入殿之时,秦舞阳脸色变得惊恐,群臣都觉得奇怪,还是荆轲替他解了围。《战国策》中说到秦舞阳十二岁能杀人,大家都害怕他,于是太子丹才让他做荆轲的帮手,但是秦舞阳胆量还不够充足,在见到秦王的时候就开始害怕。
秦王连自己的将军樊於期都尚且不信任,秦舞阳这样表现,更加重了秦王的怀疑之心。何况在荆轲动手刺秦的时候秦舞阳根本就没有帮上什么忙,所以秦舞阳在刺秦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不大,一定程度上还拖了后腿,使刺秦失败。
3. 荆轲武力不足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曾记载,荆轲曾与盖聂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盖聂派人去寻找荆轲,但是荆轲已经离开了。盖聂说:“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后来荆轲与鲁句践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悄无声息的走了,于是不再见面。
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其实荆轲的武力值不是很高,但是刺秦的时候之带了一个单量不足的秦舞阳,还有一个匕首,本来胜算就不大,再对峙秦朝的满朝文武大臣,刺秦必然是失败的。
总结
荆轲虽然刺秦失败,但是后人仍然认为他是英雄。《史记》的研究专家韩兆琦说,我们要肯定秦始皇的统一,但是也要肯定荆轲的精神。荆轲是个抗暴的英雄和勇士,他刺秦不为报私仇,也不为太子丹个人,而是为了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荆轲的精神和勇气,永远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