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庄子追求自由,其实是个认知误区?

庄子追求自由,其实是个认知误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知鸦通识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5/5 4:13:09

我们历来理解的庄子,是一位追求自由的隐者,不为凡尘俗世所缚的逍遥客。

但如果有人说庄子只为寻求心安、追求精神自由,这也许是一个认知误区。

我们对于庄子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是要透过庄子的游世与他的字,去挖掘更深刻的庄子思想。

讲述|颜世安

来源|知鸦通识APP《<庄子>与道家思想》

01.

庄子与“造物”

我们先从《庄子》中的一个故事讲起。

有四位隐者,子祀、子舆、子犁、子来,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趣味相近,对于凡尘俗世看得很开,于是相互交往成为了好友。

有一天,子舆生病了,子祀前去探望他,发现子舆得了一种怪病:

“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子舆腰弯背驼,他的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整个人身体扭曲。

可是子舆却十分闲逸,仿佛没事一样地蹒跚得走到水边,照见自己的影子,说:

“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这里的“造物者”即是天地。之后,他的朋友子祀又问道:

“你讨厌这扭曲的样子吗?”

子舆满不在乎地回答说,他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如果造物者要把他的左臂变成一只鸡,那么就用它来报晓好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中的寓言。庄子的文字特别跳脱,其表达的奇妙之处也在于此。在此文,《大宗师》中也还有其他类似的章节描写。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笔下的庄子,图源:《庄子说》插图

从这里衍生出了一个问题,子舆的这种观点,是在寻求精神自由吗?

你要说是,我也不能说不是。

“不论怎么悲惨或是遭遇不幸,只要内心是平静的,就能够毫不在意地看待自己的身型变得扭曲;只要内心是自由的,那就是寻求到了精神自由”,这样的说法不是不可以,但十分牵强。

庄子似乎对天地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敌意,这种敌意来源于天地的变化无

万物存在于天地之间,隐者之所以避世而居,本质原因是社会太过阴暗。就如同寓言故事中所言,子舆躲避了世间纷争,却染上了怪病,这病让人体扭曲,天地无常。

庄子写下这则寓言背后的寓意,我们结合他生活的历史背景便能理解,战国中期残酷的社会环境,政治权力对百姓的压榨,普罗大众没有躲避的空间。

子舆的怪病如此之怪,背后那个不可理喻的力量已经不再是政治,而是与一个追逐着、压迫着人的力量,庄子称之为“造物”。

庄子对“造物”对人的压迫有一种很深的不平和激愤,但他选择与之周旋到底,并不躲避。

02.

庄子并非隐者

庄子面对这样的生存境况,他的态度其实已经与隐者有了本质区别。

隐者选择避世,在一隅归处寻找安身之所,只追求内心安宁;庄子游世一生,并不仅仅是在乱世中的寻求生存之道,更不是追求精神自由,他不愿像隐者一样只追求生活和内心的安宁。

如果想要找个地方让自己安顿下来,不论天涯海角总会有一隅归宿,但庄子的内心总是认为造物在一直追逐着世人,像拨弄虫子一样地拨着世人。

说到底,庄子拒绝隐者式的避世,他对于“只追求生活和内心的平静,但是无视生命和造物的不平和压迫”这种做法感到深深的抗拒。

庄子的性格里还有一种鄙视凡俗、超尘拔俗的英雄气。

你看《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段宏伟壮阔的描写便是孤高的英雄气的写照。

但后文笔锋一转,又立马对这种孤高之气提出质疑:

北冥之鲲,化身为几千里长的大鸟,展开的翅膀如同天边的云,海动风起之时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但如果没有风力的负载,鹏能在在九万里的高空翱翔吗?和水浅不能负舟的道理一样,鹏唯有凭借着强大的风力托起翅膀,才能够南腾飞。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的鲲,图源:豆瓣

庄子的文句的跌宕起伏、变化多端,其行文背后的深刻内涵都与他性格中鄙视凡俗、超尘拔俗的英雄气有关。

从前我们只说庄子是个隐者,但当我们讨论他与隐者的不同之处时,从他的游世、从他的文句,我们都会发现庄子这股难以察觉到的英雄气。

如果明白了这点,我们也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庄子的内心世界。

更多文章

  • 卡弗利·摩根:我从庄子的空船理论中认识自我

    历史解密编辑:正念学社标签:庄子,保卢斯,科学家,数学家,九型人格,春秋战国,卡弗利·摩根

    保卢斯至少可以被描述为古怪,尽管有些人会说他非常古怪:他没有手机,没有电子邮箱。保卢斯制作陶罐,但他没有烧制和出售,他是一个老烟枪,爱赤脚在夏天的草地上,喜欢听电台,致力于享受和体验各种慢调活动。他是一位另类的艺术家,过着我接触过的最简单的生活——或者更确切地说,曾经触动过我的生活。但保卢斯的所做所

  • 哲思 | 3则《庄子》寓言,3种修身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论坛标签:庄子,哲思,寓言,修身,庖丁,陶渊明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之道。如果想要收获更完满的人生,我们就必须要自我修炼、自我提升。修身首先要明理,知晓世间的道理,为人处世才能游刃有余。《庄子》是诸子百

  • 赵梅阳:庄子【7018】——无用之用(2022年6月5日)

    历史解密编辑:大师之道标签:庄子,赵梅阳,道家,儒家,道德经

    《赵梅阳:庄子【7018】——无用之用》此文收录于赵梅阳《路遥知马力——开启感悟之门》总文集-第九十九子文集《登高壮观天地间》中。时间:2022年6月5日……以此送给我那遥遥无期的奋斗征程……无用之用若即若离心涤荡,南华真人道阴阳。清静无为逍遥游,内圣外王易老庄。庄子(前369?—前286?),名周

  • 《庄子》与领导力

    历史解密编辑:润泽园标签:庄子,人生,外物,哲学,私欲

    一位知名管理学教授在谈及《庄子》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庄子的哲学对人生和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对现代企业管理而言,都有深刻的启发和指导的意义。因为庄子的思想是在解读天地万物之道,解决人生社会的规律,而职场、企业、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这背后的规律和本质。”《庄子》这部经典不仅仅关乎文学、哲学、美学,也是一种管

  • 《西部世界》第四季第5集:借了庄子的皮,讲了个反庄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捕捉者标签:庄子,齐物论,西部世界,黑客帝国,自由意志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庄子·齐物论》《西部世界》第四季第5集的分集标题是——Zhuangzi,也是就我国战国时期的那位“子非鱼”、“梦蝴蝶”、“曳尾于涂”、“鼓盆而歌

  • 庄子假死试妻:妻子为给新欢治病,劈开庄子的棺椁,想要取其脑髓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楚王,孙和,棺椁,科学家,数学家,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庄子假死试妻

    先秦时期,中国文化思想流派众多,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刻的便是“儒、释、道”三家。战国时期的庄子则是道家文化的灵魂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提到庄子,现代人最耳熟能详的典故便是“庄周梦蝶”,以及他与惠子的“子非鱼”之辩。这两则故事充分体现了庄子哲学

  • 大师名篇 | 文徵明 小楷《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庄子,文徵明,小楷,楷书,笔法,册页

    文徵明 小楷《庄子》纸本 册页 墨书 18x9.4厘米 全幅23.2x27.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墨笔乌丝阑,蝇头小楷书《庄子》第四至第七篇,计十七幅,几五千余字,而从起始至终篇则无一懈笔。老练精到的笔法,展现出文氏温纯典雅的特有风神。署年嘉靖壬辰(一五三二),时作者六十三岁。—版权声明—版权归原创

  • 《庄子》精选30句,值得细品,读懂受益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庄子,道家,人生,南华经

    来源:君弘文化社《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庄子》不仅是

  • 读史:道家的化身、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香浓汇史记标签:庄子,魏王,楚王,道家,史记,司马迁,齐宣王,数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庄子名周,蒙(今河南、安徽交界一带)人。有关庄子的出生、经历,除了著作《庄子》及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小段关于他的简介外,找不到任何详细、确凿的材料。据推测,他大约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在家乡蒙当过管漆园的小官。后来,庄子辞官回了家,生活非常困苦。有一段时间,阴雨连绵,庄子穷得吃不上饭,就去

  • 庄子:“内圣外王”——最高的理想人格

    历史解密编辑:白玉蝉书笈标签:庄子,惠子,道家,人格,孟子,知北游,司马迁,数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是研究庄子思想的重要文献。历史上,《庄子》与《周易》、《老子》并称“三玄”。庄子在士人传统中又开辟出一个文人传统,其独特的思想风格,将中国境界哲学推向了高峰,对后代文学、艺术的影响更是绵延不绝。一、庄子其人其书从中国士人传统中,庄子揭开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