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庄子假死试妻:妻子为给新欢治病,劈开庄子的棺椁,想要取其脑髓

庄子假死试妻:妻子为给新欢治病,劈开庄子的棺椁,想要取其脑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孤风婉史 访问量:3533 更新时间:2024/4/22 14:34:05

先秦时期,中国文化思想流派众多,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刻的便是“儒、释、道”三家。

战国时期的庄子则是道家文化的灵魂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提到庄子,现代人最耳熟能详的典故便是“庄周梦蝶”,以及他与惠子的“子非鱼”之辩。

这两则故事充分体现了庄子哲学思辨之深邃,辩论思维之高超。

其辩论水平之高,就连同时代辩论“天花板”级别的孟子,都未敢与其正面交锋。

庄子主张“道人合一、顺乎自然、返璞归真”,其对宇宙之道,人与自然的本性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

而《警世通言》中就记载了庄子与妻子田氏的一则故事,引发了对人性道德的思考与评判。

“逍遥王”庄周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宋国是前朝商汤贵族的封地,宋国贵族士大夫阶层的文化思想底蕴还是深厚的。

从庄子的学识推断,庄子肯定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其家庭背景应该是贵族士大夫阶层。

庄子虽然学识渊博,但他并不热衷于仕途,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就是管理漆园的小官,官衔上可能和孙悟空的“弼马温”差不多。

庄子虽没做过大官,可不代表他没有这个能力。当时许多国君都知道庄子学富五车,争相聘请他来做官。

楚威王就曾派使者请庄子做楚国的相国,但被他拒绝了。

他给使者的答复是:“赶紧走开,我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泥塘里打滚寻乐,也不受做官的约束。

虽然庄子不愿意做官,但他并不是消极避世之人,记录他思想学说的著作《庄子》,也大篇幅地阐明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治国理政的道理。

但当时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已经离道太远,庄子不想与其同流合污,所以拒绝入仕做官。

庄子不热衷做官,却乐于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学者,他喜欢游历各国研究学问,他对当时各学派都有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到的见解。

某天,庄子在外游学路过一个坟冢时,被一个奇怪的场景吸引了。在坟前有一个年轻的妇人,她竟然在用扇子给坟冢扇风。

难道是怕坟内的亡人太热?为了一探究竟,庄子便上前询问妇人。

妇人开始还不好意思回答,但在庄子的追问下,便道出了其中原委。

原来,坟中的亡人是这妇人的丈夫。丈夫死前曾对她说:等我的坟头干了,你就可以再嫁。

听到这里,庄子并没有多说什么,辞别妇人后便往家中赶路。

路上,庄子心中除了觉得这件事可笑,还陷入了对人伦道德的深思。

假死试真妻

庄子回到家后,就把在路上的这件事当笑话讲给妻子田氏听。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妻子听后十分认真地对庄子保证:将来若庄子先去,自己一定为其守节,绝不再嫁。

通晓宇宙玄机的庄子,就连当下之事都不执着,更何况身后之事。

妻子是否守节本就无所谓,但听了妻子这么一说,却引起了他的深思。

寻求伴侣,过幸福生活,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之常情。顺乎天道、人性的道德标准,可以被很好地执行,那是自然的结果。

而反自然、反人性的所谓道德标准,真得可能被接受并落实吗?

庄子知道与妻子辩论这些道理是徒劳的,还影响家庭和谐。但他又好奇妻子是不是真愿意为他守节。于是,庄子就想出了假死试妻的主意。

庄子立即着手实施“计划”,他找来了自己的好友楚王孙和医生,做了一番安排。

不几日,庄子突然得了“重病”,医生诊断为不治之症,让妻子抓紧准备后事。

几日后,庄子果然“病故”,妻子也是悲痛欲绝,十分伤心。

伤心归伤心,可也要抓紧为庄子办事后事,于是妻子将庄子的“尸体”敛入事前准备好的棺椁,摆入灵堂凭吊。

在前来吊唁的贵族绅士中,楚王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他不仅风度翩翩、风流倜傥,而且家境殷实、出手阔绰,是一个理想的终身伴侣。

楚王孙在吊唁完庄子后,还主动向田氏嘘寒问暖,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关照”,尽显暧昧之意。

田氏新丧夫,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本来还立志为夫守节,不打算有非分之想。

可也架不住楚王孙这种“钻石王老五”级别的优质男性诱惑,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楚王孙的“爱慕”,动了改嫁于他的念头。

就在田氏还憧憬着与楚王孙双宿双飞、享受美妙人生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噩耗”,楚王孙也得了“重病”,经医生诊断也将不久于人世。

田氏又陷入了深深地悲痛,感叹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

原配夫君刚去世,幸运的是“钻石王老五”楚王孙愿意接纳她。可好日子还没开始,楚王孙又无法依靠了。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却传来了一线生机。楚王孙的病有医治的办法了,但是要用人的脑髓做为药引子。

这下田氏又犯了愁,这么稀奇的药引子上哪儿去找。

如果取活人的脑髓,那是肯定不行的,杀人偿命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医生说死人的脑髓也可以,但必须是刚死没多久的,尸体还没有腐坏。

田氏思来想去,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刚刚亡故的丈夫身上,她心想,反正他已经亡故,不如用他的脑髓救治楚王孙,也算物尽其用。

事不宜迟,田氏找来刀斧劈开了庄子的棺椁,当他准备取庄子的脑髓时,却发现庄子并不在棺中。

这时庄子突然出现在田氏面前,吓得田氏赶紧丢掉手中的刀斧。

紧接着,楚王孙和医生等人也出现在了田氏面前,惊恐未定的田氏瞬间明白了一切,原来这都是庄子的有意安排。

她联想到自己之前对庄子守节的承诺,顿时感到羞愧难当。

道是天的规律,德是人的品行

妻子在自己刚“死”不久,就另寻新欢,并且还不惜用刀斧劈开自己的头颅,取脑髓为新欢治病。

庄子虽然满腹经纶,洞悉天道人性,但妻子的行为还是让庄子难以接受。

后来,庄子的妻子去世时,庄子非但不悲戚,还鼓盆而歌,可能与庄子假死试妻的事也有关系。

主宰宇宙的是一个“道”字,世间一切,当然也包括人,都离不开“道”,这一切都是在“道”的作用下自然而成的。

“道”是宇宙的主宰,映射到人的身上就是“德”。所以人要具备德行,这才是合乎天道的。

做为现代人,我们已经没有必要考究庄子“假死试妻”这则故事的真实性。

而是应该通过这则故事引起我们的深思,做人还是应该具备良好的德行。

更多文章

  • 大师名篇 | 文徵明 小楷《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庄子,文徵明,小楷,楷书,笔法,册页

    文徵明 小楷《庄子》纸本 册页 墨书 18x9.4厘米 全幅23.2x27.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墨笔乌丝阑,蝇头小楷书《庄子》第四至第七篇,计十七幅,几五千余字,而从起始至终篇则无一懈笔。老练精到的笔法,展现出文氏温纯典雅的特有风神。署年嘉靖壬辰(一五三二),时作者六十三岁。—版权声明—版权归原创

  • 《庄子》精选30句,值得细品,读懂受益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庄子,道家,人生,南华经

    来源:君弘文化社《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庄子》不仅是

  • 读史:道家的化身、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香浓汇史记标签:庄子,魏王,楚王,道家,史记,司马迁,齐宣王,数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庄子名周,蒙(今河南、安徽交界一带)人。有关庄子的出生、经历,除了著作《庄子》及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小段关于他的简介外,找不到任何详细、确凿的材料。据推测,他大约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在家乡蒙当过管漆园的小官。后来,庄子辞官回了家,生活非常困苦。有一段时间,阴雨连绵,庄子穷得吃不上饭,就去

  • 庄子:“内圣外王”——最高的理想人格

    历史解密编辑:白玉蝉书笈标签:庄子,惠子,道家,人格,孟子,知北游,司马迁,数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是研究庄子思想的重要文献。历史上,《庄子》与《周易》、《老子》并称“三玄”。庄子在士人传统中又开辟出一个文人传统,其独特的思想风格,将中国境界哲学推向了高峰,对后代文学、艺术的影响更是绵延不绝。一、庄子其人其书从中国士人传统中,庄子揭开了文

  • 庄子寓言故事5则,小故事大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心情励志美文标签:庄子,吴王,大海,周宣王,南华经,数学家,科学家,寓言故事,春秋战国

    南华真人,即战国时期的庄周(庄子)。庄子在唐代被封为南华真人,他和门人所著的《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动,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其思想的具体内容。下面摘选几则庄子的经典故事,来感受庄子思想的超脱。一、做事脱离现

  • 庄子假死试妻,妻子为给新欢治病,一刀劈开庄子棺材,欲取其脑髓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庄子,棺材,隐士

    庄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著书立经,广收门徒,为中华文化留下了无数的瑰宝,所以后世关于他的传说从来不少。在冯梦龙的《警示通言》中,就曾经记载了一个庄子假死试妻的故事。路遇寡妇据说庄子有个妻子,是齐国的贵族之女,生的貌美如花,性情也是温柔体贴。一向对女色不是很上心的庄子也落入了情网,跟妻子很

  • 庄子:生气浮躁时,把这4句话默念一遍,顿时心静如水

    历史解密编辑:心情励志美文标签:庄子,翻译,快乐,人生,本性,数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一、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庄子翻译:万物的生长,像是快跑,像是奔跑,没有一个动作不在变化,没有一个时刻不在移动。该做什么呢?该不做什么呢?本身将会自然地变化。解悟:佛家说:生、成、住、灭,谓之一劫,人生要历经万劫。在人生数十寒暑之中,总是有得意

  • 读懂《庄子》中的10个成语,人生突然如此开阔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庄子,成语,道家,庄子·逍遥游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不同于其他诸子百家的大成之作,《庄子》采用大量轶事与寓言故事,想象奇幻,结构灵活,意境开阔。今天与大家分享书中的10个成语,一起领悟《庄子》一书的精髓吧。安常处顺——《庄子·养生主》庄子眼里的养生就是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不必刻意进补。明白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每周文摘标签:苏轼,惠子,禅师,科学家,数学家,春秋战国,庄子·逍遥游

    来源:儒风大家(rufengdajia)作者 :儒风大家1北冥之鱼《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长。它变化为鸟,名为“鹏”,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长。鹏振翅高飞的时候,双翼就像垂悬天际的云朵。北冥之鱼,大而无边,变幻莫测,远超世人想象。庄子怕世人不信,还引用《

  • 故事:庄子假死试妻:妻子为给新欢治病,劈开庄子棺椁欲取其脑髓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庄子,棺椁,田氏,守贞,科学家,数学家,假死试妻,春秋战国

    《易·恒·象》载:“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贞洁观是指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操,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期,贞洁观的提出是和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对女性提出的要从一而终的贞洁观念是在先秦时期,《礼记》中则有夫死不嫁的说法。这表明,女性的贞洁早已受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