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申不害变法下的韩国,为何第一个就灭亡了?

申不害变法下的韩国,为何第一个就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义说历史 访问量:2046 更新时间:2023/12/25 14:31:47

战国时代,韩国经过申不害变法后而一跃成为强国,有劲韩一说,天下劲弩皆出自韩国,可仍旧没有改变韩国灭亡的命运。

为什么和商鞅一样都是法家代表,商鞅变法能让秦国一统天下,可申不害变法下的韩国却在七雄争霸中第一个就灭亡呢?

01.秦国拥有践行法家思想的社会基础

秦人自古崇尚勇力,而且有着很深的戎狄习俗。这使得他们在很早以前就具备了尚武的习俗,为法家思想的贯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而韩国的先祖韩厥,在战国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反以忠义闻名。韩厥为报答赵衰的抚养之恩,在赵家族人几乎被屠杀殆尽的危急时刻,冒死力保赵氏孤儿赵武,韩氏一族也以忠义耿直闻名天下。

仁义忠直当然值得尊敬,但在战国那样一个尔我诈、强者为王的时代,武力是强国根本的因素,仁义在那样的时代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02.商鞅重“法”,而申不害重“术”

韩非以前,法家有商鞅的法派,申不害的术派和慎到的“势派”。简单来说,法派重视法律,主张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因此在后来,商鞅虽死,但他留下的法令却始终发挥着作用,指导着秦国继续沿着轨道前行。

以申不害为代表的术派重视的是人主操纵臣下的手腕。在这样的思想下,要求国君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在不动声色中掌握群臣的一切。

短期来看,申不害的术的确提高了君主的权威。但长久下来,君臣之间没有真正的信任,臣子缺乏安全感,致使人人不讲真话、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充斥着朝堂,这样对国家发展是不利的。

因此在申不害死后,术的不断膨胀使得韩国没有去发展真本事,而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了权势当中,似乎衰败是必然的结果。

03.秦国地理位置优越

秦国所处的关中平原为四塞之地,北西南三面都没有强大的邻国,不用过多将兵力分散在四周的边境,可以安心的发展生产韬光养晦,也可以采用激进的战争策略,集中力量从一个方向打击邻国。

韩国却恰恰相反,从版图上来说,韩国是最小的一个,人口也最为稀少。偏偏韩国的内部条件又相对较差,多是上党地区的山地,物产贫乏。

韩国地处中心,北有战国初期最先发展强大的魏国,南有地域广阔实力雄厚的楚国,西有虎狼之秦,东有富庶之齐。

四周都有强大的邻国,在诸多强国包围之中,韩国却又拥有着让各国眼馋的两处战略要地:西临秦国的函谷关,二是东边所拥有的“虎牢之险”,所以常被其他国家侵扰,无法安心发展,这又从另一方面制约了韩国的发展。

标签: 秦国商鞅韩国申不害变法法家申不

更多文章

  • 申不害变法却基于黄老之术?与其说是变“法”,不如说是变“术”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黄老之,魏国,申不害,郑国,申不害变法,魏惠王

    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国力最弱。甚至连后来被韩国吞并的郑国,都曾屡屡击败韩军。韩国之弱,由此可见。不但如此,在进入战国后,韩国政坛还发生过一件惊天大案:公元前371年,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严遂雇佣聂政刺杀了相国侠累,还连带杀死了韩哀侯等等数十位韩国政要!幸亏韩国太子若山被大夫许异一脚踢倒,才避免了韩

  • 申不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韩国,秦国,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

    申不害是百家争鸣时期有名的法家代表,他才能出众,提出的变法措施使得当时的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没有受到大国的侵略,使得韩国从一个四面环敌的小国成长为了一个大国,但是因为韩国先天上的缺陷,再加上政策上对于统治者的高要求,所以申不害的变法最后还是没有成功。申不害变法申不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是早

  • 法家之围城:申不害的“术”,为何没能彻底改变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商鞅,秦国,商鞅变法,变法,申不

    先秦诸子百家的出现,伴随着社会的大变革。春秋时,诸侯之间好歹沾亲带故,战争还能点到即止,周天子好歹还是名义上大哥,还能就维持国际秩序发挥一些作用,争霸的诸侯还愿意拿天子盖章。但随着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周王室的信誉和形象大大受损,诸侯之间的战争再不是争霸即可,进入了弱肉强食的兼并丛林,不变法不图强,就

  • 商鞅用法,申不害用术,那用势的慎到,究竟有什么厉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商鞅,慎到,齐国,秦国,科学家,春秋战国,申不害用术

    (古邯郸城)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邯郸是河北省的一个城市,很多人打趣说,河北这个省很没有存在感。现在有没有存在感作者不知道,但在古代,河北却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地方。就比如它治下的这个邯郸城,从战国开始,就一直充满了传奇色彩。邯郸的赵王宫建造的富丽堂皇,蓬荜生辉,邯郸的街道更是星罗棋布,集市更是熙熙

  • 一次“示弱”的外交,成就了一位“郑之贱臣”,申不害强韩的15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魏国,秦国,齐国,外交,魏惠王,韩昭侯,商鞅变法,历史故事

    翻开《史记·韩世家》,我们就会发现,战国时期在大国夹缝之中求生存的韩国真不容易,不是被魏国欺负,就是被秦国教训。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憋屈。估计当时的韩人最后悔的就是,怎么偏偏就出生在了韩国呢,担惊受怕不说,受尽白眼也不提,但分分钟都可能丢了小命,这就让韩国民众无法接受了。不过韩国能够跻身战国七雄之列,还

  • 历史上真实的申不害变法和《大秦帝国》中的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大秦帝国,魏国,齐国,魏惠王,韩国,商鞅,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大秦帝国(小说),古装剧

    上回说到韩哀侯经过长期谋划之后突袭灭郑,这时郑国京邑(今郑州荥阳东南京襄城)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此时这个小人物还根本入不了韩哀侯的法眼。韩国灭掉郑国后这个人成了韩国最底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他的名字叫申不害。在《大秦帝国》中申不害和商鞅一样是四处游学的世子,其实他在被韩国起用变法之前就已混迹于韩

  • 战国思想家申不害,所主持的变法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变法,申不害,魏国,魏惠王,齐国,法家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图强,都先后实施了变法。比如著名的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和商鞅在秦国变法。今天与大家说说战国思想家申不害在韩国实施的变法。我们讲述的重点是:申不害所主持的变法,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请听下面详细分解。一.变法背景与人选确定申不害之所以能在韩国实施变法,基于二

  • 讨论申不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申不害变法,申不害

    一、“术治派”和“法治派”申不害,战国时期法家创始人之一,以“术”著称,通过变法让韩国十五年内便强大起来,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以“法”著称,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二、“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

  • 都说“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历史上丑女钟无艳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钟无艳,齐宣王,夏迎春,齐国,丑女

    “以色侍人终究是有截止日期的,以才侍人才是一种婚姻正确。”翻开历史,我们发现,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女”,永远是那些有才华、有贤德的女子。唐朝的长孙皇后如是,明朝的马皇后如是,清朝的孝庄太后如是。出身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丑女钟无艳更是“以才侍人”的超典型代表。比如说标题这一句“典故”,就是对它才女

  • 带你了解胎记的前世今生,让你更好地避免宝宝成为“钟无艳”

    历史解密编辑:张女子育儿经标签:宝宝,胎记,孕妈,胎儿,钟无艳,新生儿,怀孕期间,前世今生

    大家好,我是张女子育儿!宝宝身上的胎记是怎么形成的呢?带你了解胎记的前世今生,让你更好的预防宝宝成为钟无艳。胎记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的胎记。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如古代的钟无艳一般影响了颜值,让人痛恨不已。但也有人因为胎记而庆幸不已的,因为一些将孩子弄丢,走失的,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