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7年,也就是秦昭襄王50年,秦王派武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邯郸,但秦军惨遭失败,伤亡惨重。
于是秦王改派白起为将,发诏,但白起借口邯郸南工,没接受任命。
不得已之下,秦王改派王和为大将,罚诏结果也再度失利。
由于秦军连吃百仗,秦王的心情郁闷至极,他很想找回场子挽回颜面,别无选择之下,他只能使强令能征善战的白起出兵伐赵。白起知道已经错失罚照的良机,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于是自称病重,依旧推脱。
秦昭襄王闻讯大怒,将白起的职务一撸到底。
按照咱们现在的说法呢,就是把军区司令员降职到普通士兵了,而且降其便折到阴密因密市。
如今的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香白起,卷包袱走人。可是当来到渡游的时候,秦王却赐宝剑给他,令其自尽而亡。
可能有人会问呐,如果战神白起不被刺死,那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全国呢我先回答这个问题啊,不能。
那为什么这么说呢
百起百战百胜,无坚不摧。
这是有两个基础前提的,第一是秦国的强大综合国力。
第二是秦昭襄王和白起间良好的君臣关系。
如果说没有这两个基础或是缺起,那么白起的战绩会大打折扣的。
白起死前,他与秦昭襄王已经闹掰了,没有君主的信任,这就好像一个班长不受班主任待见。那你有再大的能量也是没法发挥的。
当时的秦国状况啊,其实已经很不乐观了,堪称是自秦孝公变法以来最为糟糕的一段时间。
秦国经历过一系列的战争,需要休养生息,因此灭国之战背后比拼的是国力。
此时的秦国国力不足以干掉其他六国,其他的国家有足够的力量抵抗秦国,就比如楚国等大国。
假若秦军一旦陷入和赵国的苦战,那么楚军便很有可能挥师北上。
所以如果那样,白起如何自处呢
白起的死和六国能否提前统一其实没有必然联系的,要知道当时六国的实力很强大的,并不是说像后期被秦始皇的军队一捏就碎的地步。
也许白起多活一些时日,能够加快秦国统一全国的进程,但同时也很可能产生反作用。
因为当一个强大对手出现的时候,你的对手同样会紧张起来,会采取联合对抗的策略。
再有啊,就算白起不被刺死,在秦国统一之战中起不了太大作用。
秦国灭六国那是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否则你会噎着的。白起在军功爵制的激励下,作用是消灭六国大量有生力量,这确实对秦国统一六国作用不小。
白起如果不被刺死,秦国不能统一全国,这是肯定的。
白起的死啊,看起来是偶然,但实则却是必然拮据根本原因呢,就是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再有白起即便不死,也是老掉牙了,没有当年之勇,总会被他人替代。
白皙死的时候大约70岁,死前身体不好,多次在家养病,基本上算是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了。所以不管白起再怎么用兵如神,以他当时的年龄,身体状况,也不可能经常带兵出征的。
因此,白起是死是活,其实对秦军战斗力的影响并不大。战功赫赫的白起一直沉溺在胜利的喜悦,没有收敛锋芒。
自长平之战开始,他便和范雎产生矛盾,后来经发展到和秦昭襄王发生分歧,这才是摆起必死的原因。
由此可见啊,白起之死注定是要发生的,对秦国提前统一全国并没有必然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