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的三次出走和三次崛起

吴起的三次出走和三次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3300 更新时间:2023/12/13 7:02:35

春秋战国,战乱不止。乱世之中,英雄辈出。

很多人在这个时代里找到了机会。

吴起本来是卫国人,可是为什么要离开卫国去鲁国呢?

春秋五霸,加上几个没有列入霸主的,手指头也数得过来。可惜的是,其中就是没有卫国。

吴起离开卫国,是在情理之中的。

吴起离开卫国逃亡鲁国,实质上背后的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吴起在卫国杀了人,为了逃避罪责才逃走国外。

吴起所处的时代,大致在春秋与战国交换之际。此时,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东方齐国亦有变乱之局,南方楚国是荆蛮之族,吴起逃往继承了周天子纯正血脉和文化礼乐的鲁国,应该是有所选择的。

只是,吴起逃往鲁国,第一是为了保命,第二才是有所追求,很大可能并非就是以前人说的吴起为了封将拜侯才去了鲁国。至于吴起杀掉自己的齐国妻子,专门迎合鲁国国君,这些说法恐怕就有小说家的编造了。

这是吴起的第一次出走。

吴起在鲁国被任为将军,吴起带领鲁国大军与齐国人展开了一场对战,结果是取得了胜利。吴起虽然带领鲁国大军赢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可是鲁国人中却有很多人不满吴起,孔子有个徒弟叫曾参的就非常厌恶吴起。

史书中说曾参讨厌吴起是因为吴起不尊奉礼,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也没有回到卫国奔丧,孔子和徒弟们最崇尚的就是这个事情。但是,这个问题不大可能是吴起离开鲁国的原因。

有人分析,吴起带领鲁国人打了胜仗。鲁国朝堂中有人对此感到恐慌,因为吴起可以打一场胜仗,但是吴起能够保证自己一直打胜仗吗?如果朝堂上下对此没有信心,于是吴起在鲁国的地位并不高,也没有真正站到如果朝堂中最为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可能在军中也没有站稳脚跟。

所以,吴起开了自己的第二次出走。

在一个地方待得高兴,这是很基本的。在一个地方待得高兴了,就想有更多的追求。显而易见的是,鲁国的格局是很不利于吴起的,吴起的主公季孙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后,吴起要离开鲁国也就很是必然。鲁国的庙,养不起吴起这尊大佛。

这一次,吴起来到了魏国。

魏国,才是属于吴起的世界。

魏国是魏文侯在政。这个时期,魏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正在加剧,吴起这位在军事上有天赋的人物,受到魏文侯的重用。

吴起被任命为西河郡守,为什么是西河郡守呢?可以说,西河就是秦魏两国交战的最前沿阵地,在此前后数十年间,西河之地常常在秦魏之间来回转手,因此西河之地即便富庶,战略位置即便重要,要真正掌控好西河之地,必须就要有强硬的军事力量。

魏文侯把西河交给吴起,其实也是在考验吴起。

幸运的是,吴起把西河作为演绎军事作战的试验田,在这里对兵制进行了改革,还创建了精英军队魏武卒。正是这个魏武卒,此后数十年间即成为魏国称霸天下的主力军队。魏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功在吴起。

有时候,伯乐需要千里马,同样千里马也需要伯乐。虽然说吴起在魏国基本已经站稳脚跟,吴起在魏国的威望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然而,如果在位者不能给予吴起持续的支持,吴起即便再想有如何作为,也是不可能的。

魏文侯死后,新上任的魏武侯猜疑吴起。受到第一掌权者的猜疑,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吴起还在秦魏这么重要的西河之地掌握着军事权力,吴起对秦魏之间战局的威胁太大了。魏武侯换掉吴起,其实是有所思考的。

吴起的第三次出走,就在此时。

这次出走,吴起来到了楚国。

从某种程度来说,吴起在中原国家转了几个大圈,实现了自己的一些军事理念。然而,终究没有让自己赢得更高更大的权力。

真正给予吴起更大权力的,是楚国的楚悼王

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吴起在楚国推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数年之间楚国实力就全面增强。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甚至吴起还带领楚国人打败了老东家魏国人。吴起的地位,在楚国可以说是达到了最巅峰。

山高为峰,转而就是下坡路。吴起的变法在楚国得罪了很多旧贵族,楚悼王死后,吴起就受到诸贵族的联合讨伐。楚国王宫变乱,吴起就被旧贵族们杀掉了。《韩非子》:“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

吴起三次出走,每一次出走都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可是每一次巅峰也都为自己酝酿了更大的危机。

风险越高,机会越多。机会越多,风险越大。吴起的命运深刻的诠释了这个道理。

更多文章

  • 魏国风雨之武侯得失:吴起的情商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吴起,魏国,魏文侯,秦国,齐国,魏武侯

    魏武侯魏击,本是魏文侯旗下最受信任的一员小将。早在魏文侯在位的第六年,他就曾经受命包围繁地和庞地,将这里的土地夺来给魏国。可能是因为早年立有战功,魏击的个性总是有点瞧不起士子的。魏文侯十七年的时候,讨伐中山国成功的魏击得意洋洋地回到了朝歌。遇到了父亲文侯的老师田子方,魏击连忙下车躲避,以礼拜谒,谁知

  • 谈一谈吴起悲剧(三)

    历史解密编辑:小范先生标签:吴起,魏国,齐国,魏武侯,魏文侯,秦国

    吴起,生于富家,早年为求官耗尽家产,遭人耻笑,他一怒之下杀三十余人后逃出。与母亲诀别时他说:“若不为卿相,誓不回卫国。”之后跟随曾申(曾参之子)学习儒术。因母病逝拒绝奔丧,曾申怒其不孝,断绝师生关系。于是吴起弃儒学兵,成为战国名将,跟春秋时代的孙武(《孙子兵法》作者)齐

  • 吴起为何没被列入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吴起,齐国,曹参,魏王,鲁国,四大名将,三家分晋,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相信《孙子兵法》是大家都熟知的书籍,但《吴子兵法》又有多少人看过呢?据说此书的作者名叫吴起,也是一个十分能打胜利的能人。文献有记载:说吴起与众诸侯打了76场战役,胜了64场。因此,有人把他和兵圣孙武相提并论,统称为“孙吴”。既然如此,吴起为何没有在战国四大名将之列呢?一:时期不同吴起出生于春秋晚期,

  • 吴起之死诱发的墨门惨案反思:汉以后鲜人问津,应是墨家自身造成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吴起,墨家,墨子,宋国

    楚惠王执政之时,准备去讨伐宋国。春秋时代的楚国曾多次讨伐宋国,最为出名的就有两次:其一,是在楚成王时代,楚军大举围攻宋都商丘,却数月都未能攻破,结果让宋人等来了晋国援救,促成了晋文公称霸;其二,是楚庄王挟邲之战余威攻打宋国替楚使申舟复仇,围攻了近一年却迟迟无法攻破,最终双方不得不相互妥协。以此而言,

  •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安县委书记吴起任遵义市副市长!

    历史解密编辑:汲古知新标签:吴起,正安县,副主任,春秋战国,遵义市人大常委会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微信公众号“遵义人大”消息,5月23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接受吴起辞去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命吴起为遵义市副市长。吴起吴起曾在遵义县下辖的绥阳县和余庆县工作过,2008年,吴起进入遵义市直部门,先后任遵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旅游发展委主任。2015年1月起,吴起先

  • 为什么吴起一死,楚国的变法就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广环讲体育标签:吴起,变法,楚国,秦国,商鞅,商鞅变法

    很多人都知道商鞅,认为他是秦国的救星,更创造了封建制度的雏形。尽管秦孝公死后,商鞅也随即被杀,但他的变法措施依旧被秦国所延续,因此他也就成为了历史上变法的佼佼者。但其实商鞅的这一系列变法,都是建立在吴起变法的基础之上,只不过吴起变法过于短暂,在他死后立马就被叫停,以至于世人都忽略了它的历史意义,那为

  • 吴起县司法局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业务培训会

    历史解密编辑:法治吴起标签:司法局,监督,县司法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系列指示精神,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文明执法,高质量地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6月14日上午,县司法局邀请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西安)李欣禧律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业务培训,司法局局机关共计2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主要围绕行政执法体系、行政执法基本法律知识解析、行政执法程

  • 吴起变法到底有多牛?为何吴起被杀之后,楚国就注定没希望了?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吴起,楚国,魏国,秦国,齐国,吴国

    公元前381年,已经步入战国时代的楚国,发生了一件楚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这一年,楚国的第33位楚王,楚悼王,因病去世。楚悼王去世之后,楚国高层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替这位楚王送行。但是,就在葬礼刚刚开始后不久,一个意外却忽然出现:当时的楚国令尹吴起,前来参加楚悼王的葬礼。而吴起出现之后,很多楚国

  • 同样都是战神,吴起和白起的风评怎么差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吴起,白起,魏国,齐国,秦国,魏武侯

    纵览整个战国时代,群雄逐鹿,谋臣名将层出不穷,不断上演着阴谋阳谋。然而,遍地都是大佬的华夏大地上,战神吴起尤为瞩目:单枪匹马,在哪国做官哪国强盛,到哪国练兵哪国无敌。让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卓越的人才,世人对他的风评却始终不好,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身为人形自走外挂,却不被上天眷顾战国有两位"起"字辈的

  • 吴起的“投名状”,都是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吴起,魏国,齐国,秦国,卫国,鲁国,魏文侯,投名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史书记载,吴起“家累万金”,显然是有着相当富裕的家世。史书还记载,吴起杀了人,而且还不止杀了一个。这就惹了祸了。不管你有多少钱,杀人就是犯了大罪。所以吴起只有流亡国外。从吴起杀人这件事情,大致可以猜测吴起的性格。吴起的性格一定是杀伐决断。于是,像吴起这样的人,就更像是什么呢?江湖中人。江湖中人投奔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