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是周朝南方的大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楚国国君一直与周王室及中原诸侯不睦,很多时候政治活动都被排斥在外,甚至被歧视的称为南蛮。尽管如此,楚国依然是周朝南方的强国,历代楚国国君兼并汉水周边南蛮各族,国力得到不断增强,成为了中原之外最强的诸侯国。称霸南蛮后,争霸中原就成了历代楚国国君的最高理想。从楚武王自立为王开始,楚国就没有中断与中原争锋的的行动。经历了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的时代后,与中原诸侯争霸的活动在楚庄王时代达到了顶峰。
楚国熊氏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老师,他的后代在西周初年就是周王室的重臣。熊氏子孙辅佐西周武王、成王、康王三代周天子,因功劳卓著被分封到了汉水流域,建立了楚国。然而他们却对这次分封非常不满,因为同朝为臣的姜子牙、周公旦、唐叔虞分封的地方都他们要好。姜子牙封齐国、周公旦封鲁国、唐叔虞封唐国(晋国的前身),这些都是中原土地肥沃的地方,人烟也很稠密,极具发展潜力。然而楚国的封地却在汉水流域,周朝时候正是蛮荒地带,周边都是南蛮部落,可谓是穷乡僻壤,而且危机四伏。
由于对周王朝分封的不满,楚国历代国君与周王室的关系都不太好。西周时侯周王室强大,楚国只能忍气吞声。周平王迁都洛阳建立东周后,周王室变得孱弱不堪,楚国便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楚国国君本来是周王室分封的子爵爵位,然而楚武王则自封为王,以示自己不在周天子之下。以后历代楚国国君都延续了称王的传统,楚国的关系因而与中原各国势成水火。楚武王与楚文王时期楚国主要与周边的南蛮部落争夺土地和资源,距离中原争霸还有很远的距离。楚成王后楚国在汉水流域一家独大,于是便有了北上称霸中原的志向。
楚成王的争霸之路并不顺利,他一生中遇到了两个最大的对手,那便是齐桓公和晋文公。楚成王即位时齐国已经无比强大,楚国不是齐国对手,只能被压制在汉水以南,成为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背景板。齐桓公去世后中原出现权力真空,楚成王在会盟中击败宋襄公,与中原诸侯会盟,距离成为真正的霸主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这一步之遥却成为了天堑,终其一生他也没有走完这一步。分析楚成王无法成为真正霸主的原因,其重要一点便是楚国僭越称王的传统。正是由于这种严重违背周朝礼制的行为,使得楚国受到中原各国的排斥和歧视。
在春秋时期真正的称霸需要完成如下几个条件。首先是诸侯顺,得到中原各诸侯国国君的认同和支持。其次是王室认,称霸的国君需要得到周天子的册封,以方伯的爵位统领周朝各大诸侯。第三是大功绩,具有拿得出手的巨大功绩,以显示本国的强大。齐桓公和晋文公完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所以这二位无可争议的成为春秋霸主。宋襄公先在会盟时被楚成王俘虏,后在战争中被楚将成得臣击败,自然没有资格称霸。秦穆公虽然平定西戎取得很大功绩,但在会盟时没有得到诸侯支持,周王室顾忌晋国也没有封秦穆公为方伯,所以他也不能算霸主。
楚成王与秦穆公的情况相似,而且楚国基础条件比秦国好,可是僭越称王的传统却成了楚成王巨大的拖累。楚成王在顺诸侯这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凭借楚国的强大武力压制得周边诸侯国大气都不敢喘息,即便是郑庄公时代强大的郑国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低头归附。楚国历代国君对周边南蛮各族发动战争,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使周朝的版图达到了南海之滨,这种功绩也是拿得出手的。然而楚国国君僭越称王,这不仅受到中原诸侯国的抵制,而且周王室也不可能承认楚国这个自封的王爵,更不可能册封其为方伯。
由于不能受到周天子的册封,楚成王在统领诸侯时就名不正言不顺,很多诸侯国对其都阳奉阴违。每当楚国有事的时候,诸侯国都找理由推脱,否则非得打一仗才听话,这就让楚成王这个霸主当得有点水了。楚成王完全是靠着楚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压服周边的诸侯国,对于强大的秦晋齐鲁四国完全无法控制,而且次一级的宋国和郑国也是墙头草两边倒。这些事情让楚成王只能称之为盟主,而不能称之为霸主。楚成王的这种状态比真正的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就差得太多了,特别是在城濮之战中败给晋文公后,他就彻底远离了中原的纷争。
楚国在楚成王末年到楚庄王初年经历了一系列混乱后再次崛起,楚庄王将争霸中原的活动发展到了巅峰。楚庄王时代的楚国比楚成王更加的强大,而对手也没有了齐桓公和晋文公这样的强敌,称霸的阻碍更少。他在位期间先联合秦国和巴国消灭周边蛮族各国,然后又以"勤王"名义兵锋推进到洛阳城外,向周天子和周王室示威。在接见周朝使节王孙满时发生了"问鼎中原"的事件,对周王室的欺负达到了顶端。然而他还是没能成为真正的霸主,因为他既没有受到周王室的册封,又不敢灭掉周王室,洛阳之行只剩下一个虚名。
楚庄王时代的楚国是最强大的,号称"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中原诸国在武力上都无法与楚国正面抗衡。陈国和郑国向楚国臣服自不必说,强大如晋国都在邲之战中败北,可见楚国国力之强大。但是兵围宋国都城九月而不下,打败晋国却无力北上,只能联合齐国制衡晋鲁联盟,这些都显示出了楚国的力有未逮。总的说来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国立差距还没有战国末年那么大,楚国还无法做到同时打两场大规模战争,所以对周王室只敢示威而无法灭国。同时楚国国内若敖氏的叛乱,周边南蛮的复起都是对楚庄王的掣肘。因此在不放弃僭越称王的传统,又无法灭掉周朝的情况下,楚庄王想成为齐桓公那样的霸主只能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