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乐师力谏魏文侯,拿起琴砸君主,“暴力劝谏”对历史有何影响?

乐师力谏魏文侯,拿起琴砸君主,“暴力劝谏”对历史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4944 更新时间:2024/1/19 4:28:02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君与臣的关系是极为复杂而又微妙的。人非圣贤,君王也常常会犯错误,臣子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常常要“谏”。谏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心平气和去谏言的,还有一些则会相对“暴力”一点。

《说苑.君道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乐师师经在弹琴奏乐,魏文侯在一旁起舞赋诗。魏文侯对周围的臣子说:“以后我说话,希望不会有人站起来反对。”话音刚落,师经拿起琴砸向了魏文侯,将其帽穗直接打坏了。魏文侯大怒,问左右说:“做臣子的攻击他的群主,应该怎么处罚呢?”旁边几个大臣说:“应该烹杀!”

师经站起来说:“舜一统天下之时,惟恐没有人违背他们。而纣这样的昏君做了一国之主,每天都担心有人违背他们。我打的是昏君,并不是我的国君。”魏文侯听完诗经的解释,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没有治他的罪,还把那个被砸坏的帽子收藏起来。暴力劝谏的缘由以肢体语言来谏君是特殊的,即使是放在今天,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也未必可行。但如果我们把“动作”这一部分存疑,纯粹就“语言”来说,把国君比成“桀封”来修理,却早已是古代历史上惯用的公式,甚至语言暴力更加凶狠的劝谏也不稀奇。

这样的劝谏当然是不合礼法,但历史的事实是:宁可违背礼法,而且代价可能是送命,还会有忠臣去劝谏君主,甚至三谏不成还有多次,赖着不肯走的依然大有人在。问题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敢在君王面前如此放肆?其中的缘由,牵涉到每个个案的实际状况,以及每一个劝谏者不同的想法和选择,不是简单可以说清楚的,目前历史上暴力劝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可能是担心君王的智商有限,光是比喻暗示听不懂,只好说得坦白激烈一些;可能是不太甘心余力未尽就宣告放弃,心想也许再说一次、再多一点重话恫吓他,他就听了;也可能是眼看大难临头,押下生死的代价,来赌一赌免于国破家亡、生灵涂炭;也可能是对家国的情感比较丰沛,想来一个人只身幸免于难也没多大意思等等。用心高贵的劝谏者暴力劝谏的行为虽然于礼不合,于当时无益,于本身大损,但动机和用心不能说不高贵,按照儒家学说,有“三谏而去”这一类的礼法,其实也不过是为劝谏者着想的“职业安全须知”罢了,当事人自己都不在乎;别人又能如何,后代读史的人总不能每一个都像孔子那么“不近人情”。

正是历史上有这么一批高贵的劝谏者,中国历史才会有血有肉,关龙逢死于夏桀比干死于商纣,而伍子胥死于吴,虽然他们最终被国君杀死,但是却名垂千古。暴力劝谏的核心是道德的约束暴力劝谏的最终目的是让君王“听话”,其规范君王依靠的是一种道德约束,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历史的名声。往往君主注重自己的名声,不让让自己留下一个暴君之名,所以很多劝谏者层出不穷。

臣子们这种劝谏办法说来也简单,即:你不听话的代价就是名声不好,是千秋万世之后,人人口中的唾弃者;而我虽然不幸被杀,却能和关龙逢、比干、伍子胥等伟大人物的行列里,胜负不必等到将来,当下就已全部揭晓。举一个极其通俗:曾有君王拒谏并下令谏者跳水自尽,做臣子的偏偏走到水边又回来,责问不投水的原因,做臣子的如此答话:刚刚本来就要跳下去,却见到屈原在水中问我:“我当时是不幸遇到昏君,才不得已跳的水,难不成你也遇上昏君?”

由此可见,谏者大多数是有智慧者,并不是钻牛角尖者。劝谏文化的“生力军”每一个君王的脾气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能被道德所约束,而有些则不能。因此,对于每一个劝谏者来说,这种“必胜”的代价可能是一条命,表面上看起来很阿Q,在我们今天来看,有理由怀疑这样的胜负计算方式,但对于有“重荣辱、轻生死”倾向的古代知识分子而言,历来追随的意愿却相当高,因此在历史上不缺这样的劝谏者。

因此,尽管在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几个劝谏而死的臣子,但在这样的意义之下,杀鸡儆猴的效果依旧无用,反倒为这支传统增加了一个一个生力军,每一代劝谏而死的人仿佛都用鲜血在书写,强调着历史教训和历史名声。秦汉以后,虽然古代王权相对升高,原先可进可退的劝谏要求,也因官僚制度的渐趋制度化,和政权的统一而消散,但这种新方式更为彪悍的力量,却成功地与原来的传统联结起来,甚至取而代之,使古代历史上的谏官,依然能在空间狭小的情境下,有能力和王权继续抗衡,同君王一起谱写历史的篇章。

标签: 魏文侯君主伍子胥臣子

更多文章

  • 魏文侯有多厉害?五万魏武卒秦国不怕,请了个书生却让秦国害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胜谈生活标签:魏文侯,魏国,魏武卒,秦国,李悝,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史称三家分晋。至此七雄并立,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在我国古代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水岭。但在秦国强大之前,魏国无疑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在魏文侯时期,魏文侯重用李悝进行变法,01三家分晋后的魏国春秋末年晋国三大家族韩、赵、魏将晋

  • 延续到现代的管仲难题:在齐桓公身后应验,却在魏文侯时期失灵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管仲,齐桓公,魏文侯,齐国,魏国,吴起

    号称“千古第一相”的管仲,辅佐齐桓公创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绩,不但让齐桓公坐上了霸主之位,也让管仲赢得了“圣人”的名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卧床不起。齐桓公心急如焚,亲身前往探视,并询问管仲还有什么后事要交代。管仲慎重地正了正衣冠,然后回答:“我希望您辞退易牙、竖刁、堂巫和公子开方。

  • 《资治通鉴有意思》3:魏文侯如何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历史解密编辑:藤藤爸说学习标签:魏文侯,资治通鉴有意思,魏国,吴起,李悝,文侯

    第3篇葛大爷说: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即便在2400年前的战国,人才也是第一生产力。你可能想不到,战国时期第一个崛起的,竟然是三晋之一的魏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魏国用人的故事。如果你是老板,你能学到如何招人、识人、用人?如果你是下属,你会知道,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资治通鉴有意思》3:文侯求贤言而有

  • 古代名人智慧:魏文侯用人不疑败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魏文侯,中山,大将,西门豹,乐羊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时期,魏文侯准备出兵攻打中山国,故召集臣下遴选带兵之人。有人推荐一位叫乐羊的人,说他韬略过人,武艺非凡,可做带兵大将。但也有人说如今乐羊的儿子乐舒正在中山国任要职,让乐羊带兵去打中山,他会投鼠忌器,不肯下手硬攻的。但急切之间又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魏文侯派人对乐羊进行

  •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率先变法,让魏国第一个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魏文侯,魏国,秦国,齐国,吴起

    众所周知,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立六卿开始,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魏国、赵国、韩国得到周王室的册封,正式成为

  • 美国总统连中国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都不如,不懂得治国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魏文侯,魏国,战国,诸侯国,治国,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连中国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都不如,不懂得治国的道理】如果美国总统懂得魏文侯治国的策略,恐怕就不会犯有损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与信誉的事了。魏文侯,公元前四五世纪人,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在任期间,魏文侯任用了一批能臣武将,比如,吴起、西门豹、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使

  • 从魏文侯用人来分析中国与美国的用人之道,一个用德,一个用贼!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魏文侯,西门豹,秦王,秦国,魏国,乐羊

    【从魏文侯用人来分析中国与美国的用人之道,一个用德,一个用贼】在当今世界,美国在用人方面,的确有一手,几乎成为了吸引人才的洼地,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专家与优秀的学生都被吸引到美国去工作,这是其他国家目前还难以做到的地方。因此,目前来讲,美国仍然是全世界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但是中国也有自己的用人之道

  • 魏文侯有多厉害?五万魏武卒秦国不怕,请了个书生却让秦国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运动体谈标签:魏文侯,魏国,魏武卒,秦国,吴起,魏武侯

    一代明君,国之昌盛。战国七雄,魏国称霸。说起称霸的魏国,秦国连连喊怕。魏国与秦国又是发生了何等故事?魏国又有多强大让秦束手无策?有前途的国家离不开先锋,强大的背后必定有英雄支撑,魏国如此,领导到位是其原因,于此不免想到魏国君主,魏文侯。提起魏文侯,他确实是一位牛人,有才的诸侯。在位期间,文武齐下,任

  • 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苑/太子击立/是为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

    历史解密编辑:梦茹说娱标签:武侯,西河,魏国,太子,曹丕,汉朝,曹魏,三国,诗人,周安王,魏文侯苑

    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苑/太子击立/是为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日/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湖南省2023年5月高一年级金太阳联考(角标:♡)答案解析汇总:heimaojiaoyu.com

  • 魏文侯封魏击为中山君,任痤为何有异议?你看他背后的支持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魏击,魏国,吴起,秦国,李悝,任痤,先秦,周朝,魏文侯,中山君,魏武侯

    在攻下中山的庆功酒宴上,任痤给魏文侯吃了一记扫兴丸,魏文侯大怒,差点就杀了任痤。任痤就如此耿直、如此没眼力劲,故意往人兴头上泼冷水吗?作为一个智谋之士,绝不会如此鲁莽、如此没有算计,他之所以敢于出言不逊,其实背后有人支持、本人也有另番盘算。魏灭中山中山是位于魏国东北部狄人所建的一个小国,与魏国中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