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统前的躁动,嬴政和太子丹是狱友,荆轲为什么怕盖聂?

一统前的躁动,嬴政和太子丹是狱友,荆轲为什么怕盖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4215 更新时间:2024/1/19 4:58:27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衰落,各诸侯国们不断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相互攻伐,至此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后来因吕不韦的原因,使本来为赵国人质的异人当上了秦王,异人死后,他的儿子嬴政继位。

年轻的嬴政和其他君王不同,他陷入权贵带来的奢华,没有贪图安稳度日带来的宁静,更是对诸侯争霸不感兴趣。他眼中的所看重,是整个天下,他想要的是一个统一的疆域和一个统一的文化,为此六国成为了嬴政必须铲除的对象。但反过来看,嬴政的想法在六国君主的眼中,似乎有点超前了一些,反抗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以至于用到了刺杀的方法。

嬴政的狱友,燕国太子丹

在那动荡的时期,国家的君王们经常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别国,表示友好的同时,也能达到稳住局面的作用。当然,这些人质一般都是不受宠爱的孩子,必要情况下,他们就会脱离人质的本意,成为大军出征前祭旗的材料。

众所周知,嬴政就是人质出身,后来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才逃回了秦国。除嬴政外,还有还有一人和嬴政经历相同,他就是燕国的太子——燕丹,刺杀秦王的主谋。巧合的是,燕丹和嬴政曾经同为送到赵国的人质,不光如此,两人还是在年幼时还是好朋友。在那种情况下,何尝不是患难之交。

《史记》——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骥。

世事无常,老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久后,嬴政被接回了秦国,开始了他的王道霸业。而燕丹依旧是一个人质,不过他这回变成了送到秦国的人质。到了秦国后,燕丹作为嬴政的好友,但他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待遇。燕丹与嬴政的关系变得形同殊途,这也是大势所趋,毕竟,嬴政眼下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嬴政的不善,燕丹逃回了燕国,至此燕丹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了,那就是如何灭掉嬴政。但也许不用特意去找嬴政,因为秦国的大军马上就要拜访燕国了。相比燕国其他权贵,燕丹还算比较镇定,甚至还收留了秦国的叛将樊於期,开始明目张胆的和秦王嬴政叫板。

荆轲盖聂的相遇

荆轲原先是卫国人,到了燕国后,他才改名荆轲。早年间,荆轲曾想拜在魏王门下,但没有被收留,后来荆轲开始游历四方,四处与人探讨剑术。《史记》中有一段奇怪的记载,讲的就是荆轲和盖聂的相遇,两人探讨剑术,盖聂因为荆轲言辞不当用眼睛瞪了他,结果把荆轲给吓跑了。

《史记》——盖聂曰:“(荆轲)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和这种情况不仅记载了一处,荆轲在邯郸时也曾被鲁句践怒斥,然后头也不回的就跑了。光从字面上来看,荆轲的形象完全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完全看不出这个人后来逼得秦王绕着柱子跑。为何荆轲会在前后时期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小编觉得,荆轲未必是因为害怕盖聂等人才逃跑,其原因很有可能跟孤傲的性格有关,道不同,不相为谋,唠不到一起去,走就便是了。

当然,孤傲的人也是会有朋友的,到了燕国以后,荆轲交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以宰狗为业的屠户,另一个就是擅长弹琴的高渐离。三人最大的共同爱好就是喝酒,在街面上,从白天喝到夜晚,喝高兴了之后,高渐离就开始弹琴,荆轲就跟着节拍跳舞。触景生情后,又开始抱头大哭,在旁人眼中,就是一群疯子。

不过疯子也会遇到欣赏自己的人,燕国的田光就觉得荆轲这人不一般,并且把他推荐给了燕丹。在这之前,燕丹一直为怎么对付秦国而发愁,他悄悄去拜见田光,希望能得到帮助,在这时田光就提出了荆轲可以担此大任。因为此事是燕丹私下谋划,所以为人让燕丹放心,田光将荆轲拉进来后,当场自尽了。

燕丹见到荆轲后对他说了自己的大计划,希望有一个勇士,可以去劫持秦王,逼他退还之前吞并的土地,实在不行,就当场杀死。开始荆轲一直推脱,见燕丹如此坚持,也只好应了下来。

之后秦军攻破了赵国,燕国岌岌可危,燕丹见荆轲还跟没事人似的,便敦促他出行,荆轲告诉燕丹自己还需要一件东西——樊於期的人头。燕丹是没有统一的,但荆轲私下跟樊於期唠过后,樊於期为报复嬴政,便用自杀的方式来配合荆轲。

秦王绕柱跑

公元前227年,咸阳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从燕国来的请降使者突然从地图中拿出了匕首,意图刺死秦王。场面当时一度混乱,秦王因为剑太长一直没有拔出来,只能绕着柱子不停的跑,后面追着一个面目狰狞的歹徒。侍卫大臣畏惧秦律不敢上前,便拿东西砸去。

《史记》——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回到之前,有了樊於期的首级,加上之前徐夫人的匕首,荆轲终于准备前往秦国了。燕丹和他的门客知道后,都穿着白色衣服给荆轲送行,此情此景,伤感万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每个人都清楚,不管成功与否,荆轲指定是回不来了。

走进秦王大殿后,同行的秦舞阳还闹了一个小插曲,毕竟一般人是抵挡不住这种心理压力的。好在让荆轲瞒了过去,有惊无险。不过上天的意愿好像并没有站在荆轲这一边,秦王最终还是拔出了宝剑,并且荆轲投掷出去的匕首也打歪了,那一刻,他很清楚,自己最后的机会也没有了。临死前,荆轲只得过了一遍嘴瘾,让秦王知道,他是为了准备将其生擒,才没能得手。

结语

燕国的举动,彻底的激怒了嬴政,在得到燕丹的人头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彻底的将燕国消灭了。当然,嬴政必然不会停下脚步,六国君王到了最后一刻,可能也没有想明白,他们到底是怎么得罪了嬴政?

文献参考《史记》、《战国策》

标签: 荆轲盖聂嬴政秦王太子丹秦国

更多文章

  • 刺客荆轲为何甘愿为素昧平生的太子丹去送死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荆轲,太子丹,刺客,秦王,高渐离,嬴政

    本文来说说刺客荆轲,其实在我们印象当中,觉得荆轲刺秦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其实当最初有人跟他讲到请他去刺杀秦王嬴政的时候,荆轲他在心里最开始是不同意的。不同意怎么办呢?那就得回复这位诉求人,诉求人是谁呢?燕国的太子丹。荆轲是怎么回复的呢?演绎一下,大概是这样:太子殿下,你这事太大了,这是国家大事,我

  • 太子丹导演的荆轲刺秦是历史闹剧?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荆轲,太子丹,秦王,刺秦,秦国,高渐离

    ( 荆轲,高渐离 )春秋时鲁国大将曹沫在与齐国多次作战中屡战屡败,丢城失地,害得鲁庄公卑躬屈膝割地求和。曹沫在齐桓公与鲁庄公签订割地条约时,脑子一热冲上盟坛“执匕首劫齐桓公”,逼迫齐桓公悉数归还鲁国所有失去领土。齐桓公被迫口头答应,又恼羞成怒打算出尔反尔。在管仲极力劝谏下,才将侵占的鲁国领地以及曹沫

  • 太子丹为报燕国,易水送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名垂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荆轲,燕国,太子丹,秦王,刺秦,秦舞阳

    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秦灭赵以后,矛头直指燕国。当时燕国太子丹正在秦国做人质,后来逃回燕国。眼见秦国就要统一六国,秦军已经逼近易水,太子丹害怕灾祸要降临到燕国头上。太子燕觉得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这样还有一丝生机。所以他找来荆轲,希望荆轲能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一、燕丹礼遇秦

  • 姬喜昏庸,燕国不治,策划刺秦王的太子丹得民心,为何不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燕国,太子丹,秦国,荆轲,燕王,君主

    战国末年,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为贫弱的国家,曾经燕国的督亢之地是整个七雄版图内非常富庶的农耕之地,燕国的农业经济也因此非常发达,依靠强势的农业经济发展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可以一直远离中原的战乱。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其他国家的强大,燕国无法再置身事外,因此,进入战国后期之后,燕国的地位岌岌可危,到

  • 秦王嬴政仇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太子丹派出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嬴政,太子丹,秦王,秦国,荆轲,司马光

    公元前227年,刺客荆轲受燕国太子丹的委托,带着燕国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去见秦王。就在秦王展开地图的时候,荆轲突然拿出藏在里面的匕首准备行刺,然而刺杀行动并没有成功,荆轲当场被侍卫所杀。随后秦王派大军攻打燕国,燕王为了避免兵祸,被迫杀掉太子丹。刺秦事件谋划方无一幸免。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

  •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和太子丹,为何从朋友变成敌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秦王,嬴政,太子丹,秦国,荆轲,燕王,燕国,战国,秦始皇,先秦,周朝

    荆轲刺秦,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公元前227年,也即战国末期,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嬴政

  • 秦始皇还没派兵攻打燕国,为何太子丹要派荆轲刺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嬴政,荆轲,燕国,太子丹,秦王,秦国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27年,在燕国太子丹的安排下,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从而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的千古名句。在来到秦国后,秦始皇在咸阳

  • 刺秦幕后主使:燕国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竟然是患难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义说历史标签:秦王,燕国,嬴政,秦国,荆轲,刺秦,先秦,周朝,太子丹,秦始皇,幕后主使,汉高祖刘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都知道战国是一个战乱频繁、人才辈出的时期。齐楚燕秦赵魏韩,七国互相争斗,最终以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作为结束。荆轲刺秦王作为这期间的一段佳话,更是家喻户晓。但是谁又能想到作为刺秦的幕后主使燕国太子丹和秦王嬴政之间竟然曾经是患难之交的好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风云战国之枭雄:太子丹与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毅老读书标签:荆轲,太子丹,秦王,秦舞阳,秦国,高渐离

    在秦国为质子的燕国太子丹,千方百计逃离秦国,回归故国。而燕国太子丹,正是那位刺杀秦王嬴政的谋划者。太子丹是何许人也?五年前,当秦王嬴政举行冠礼之后,燕国正遭受赵国大兵压境,为了请秦国出兵相救,燕王喜将太子丹送到秦国为质子。太子丹回到燕国,大散家财,广聚宾客。太子丹在秦国待了五年,刻意观察秦国上下各方

  • 为说服荆轲,太子丹不仅杀无辜女子,还杀无辜将军,到底值不值?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荆轲,秦王,秦国,王翦,燕王,燕太子丹,四大名将

    荆轲刺秦,是中华儿女几乎都听说过的故事,也是个令人感到无比悲伤的故事。荆轲是由燕太子丹派去刺杀秦王的,但是事情并没有获得成功,而荆轲也被杀死在了秦宫大殿之中,并引来了秦国的报复,也让秦王想要率先灭掉燕国。正是因为如此,在公元前227年之时,秦王嬴政下令将攻打赵国的军队转攻燕国,而带兵的则是胜率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