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为何被挖去髌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竹简,为世人揭开真相

孙膑为何被挖去髌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竹简,为世人揭开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秦王不姓秦 访问量:1012 更新时间:2024/1/14 5:47:39

1972年4月,山东临沂。

银雀山下的一处汉墓外,全国最顶级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正在细心整理着从墓中出土的文物古籍,时不时地还发出啧啧称赞的声音。

根据专家们推测,这座汉墓并非普通的墓葬,而可能与战国百家中的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正因为这座汉墓的非凡意义,所以从墓中出土的陪葬竹简在被整理之后,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北京进行修复和研究。

数月之后,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

专家们从这数千片竹简中发现了许多早已失传的古籍,其中包括《孙膑兵法》16篇和《孙子兵法》中失传的5篇。

而《孙膑兵法》更是为世人展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孙膑受膑刑的真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鬼谷子门下的师兄弟

在银雀山汉墓出土以前,史学界一直对孙武和孙膑是否是同一个人争论不休。

而随着银雀山汉墓中的竹简面世,这个疑问才得到真正的解答——孙武和孙膑是相差百余年的两个人,但相同的是,二人都是在兵法上深有造诣的军事家。

那孙膑的本领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孙膑的师父鬼谷子了。

出生在楚国的鬼谷子,本名王诩,“鬼谷子”是他的道号。

作为诸子百家之中纵横家的创始人,鬼谷子上识天文、下知地理,对兵法谋略拥有深厚造诣,被后世尊称为“谋圣”。

可想而知,能够成为鬼谷子得意门生的孙膑,他的能力谋略也该是何等非凡。

少年孙膑投入鬼谷子师门之后不久,鬼谷子又收了另一位天赋异禀的少年为徒,这个人正是庞涓

在鬼谷子的诸多徒弟之中,只有孙膑和庞涓两人的能力最为出众且不相上下。所以师兄弟们纷纷猜测,师父鬼谷子会把自己的毕业绝学传授给谁。

虽然孙膑心地纯正,对自己的小师弟庞涓一直照顾有加,可好胜心极强的庞涓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打败孙膑的方法,然后成为师父鬼谷子的唯一真传弟子。

二人的行为做派也都被鬼谷子看在眼里,并暗地确定了继承自己绝学的人选。

后来,鬼谷子对学生们说:“我讨厌老鼠的声音,晚上你们轮流给我驱鼠。”

等到孙膑起床值夜时,鬼谷子却偷偷拿出一捆竹简交给孙膑:

“这是世间失传已久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上面有我多年的心得批注,你拿回去潜心学习。”

自此,孙膑越来越受到师父鬼谷子的重视,得到了鬼谷子多年研究的真传,也成为了大家公认的鬼谷子继承人。

可师父对孙膑的青眼有加,让本就不平衡的庞涓内心更加嫉妒。他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从孙膑那里把师父的绝学拿回来,自己才是师父最出色的徒弟。

虽然心里对孙膑愈发不满,但城府极深的庞涓还是装出了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让孙膑误以为庞涓对他的感情很深。

几年以后,学有所成的庞涓决定下山闯荡,成就一番事业。

临别之时,他涕泗横流地对孙膑说道:

“吾与师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此去列国,倘有进身之时,必然举荐吾兄,我兄弟二人当共建功业。”

听完庞涓的话,孙膑很是感动:

“师弟此言若能实现,兄必感激终生。”

仿佛怕孙膑不信一般,庞涓又“真挚”地发下毒誓:“此言若虚,弟必死于万箭之下。”

举荐魏国,设计陷害

离开山门以后,庞涓很快打听到魏国国君正在招贤纳士、征召贤才。

在当时,万乘之国魏国可以算得上是列国中首屈一指的大国。于是,庞涓没有丝毫犹豫地来到了魏国国都大梁,积极向魏国国君推荐自己。

由于出自鬼谷子门下、而自身又的确能力非凡,所以庞涓很快就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重用,成为了魏国统兵练军的大将。

在魏国根基逐渐稳固以后,庞涓想起了自己的师兄孙膑。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庞涓对得到师父偏爱的孙膑的嫉妒和怨恨却没有丝毫的削减。为此,庞涓决定邀请孙膑来魏国,然后再设法陷害他。

在山上继续跟师父鬼谷子学习了几年以后,孙膑的本领更加高强,在收到师弟的邀请以后,孙膑十分激动,毫不迟疑地决定动身前往魏国。

毕竟,他拜师学艺的初衷就是为了施展抱负,而魏国也正是他施展抱负的不二之选。

来到魏国后,孙膑很快得到了魏国国君的召见。在朝堂之上,孙膑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他卓越的才识和高远的眼光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高度赞赏,随即被封为大夫。

后来,孙膑多次向魏王建言献策,在魏国的地位也扶摇直上。

孙膑受到的重用,让庞涓的心中再次燃起了嫉妒的熊熊烈火。

深知魏国国君生性多疑的庞涓,派人伪造了孙膑和魏国宿敌韩国之间的往来信件,然后向魏国国君污蔑孙膑是韩国派来魏国的奸细。

果不其然,虽然证据并不充分,但猜忌成性的魏国国君本着“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原则,直接下令把孙膑关进监狱严刑拷打。

为了迫害孙膑让他“认罪”,庞涓甚至直接对孙膑动用墨刑和膑刑,挖去了他的膝盖骨,让孙膑从此变成了一个残废。

原本,庞涓以为遭受酷刑以后的孙膑的精神肯定会直接崩溃,或者在监狱里抑郁而终,可他却低估了孙膑的意志力。

实际上,在被施加膑刑以后,孙膑就暗下决心,从此不再相信庞涓的话,而且要忍辱负重,伺机逃出去并找庞涓报仇。

在冰冷潮湿的牢房里,孙膑每天吃着霉烂发臭的饭菜维持生命。为了消除庞涓的戒心,他又开始装疯卖傻,在污水里打滚,让庞涓相信他是真的疯了。

可只有孙膑自己知道,他是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够逃出去的机会。

皇天不负有心人,孙膑想方设法把自己被囚禁的消息传到了齐国,而齐国国君也早就听闻孙膑是当世无双的贤才。

于是,齐国借故向魏国派去了使者,并在精心谋划之下把孙膑救出监狱送到了齐国。

复仇:围魏救赵

来到齐国后,孙膑当即向齐国国君表示自己会帮助齐国对抗魏国。

而另一边,庞涓听说孙膑装疯逃往齐国之后,也十分担忧,多次怂恿魏国国君进攻齐国。

没过多久,赵国与卫国之间爆发了战争。由于卫国有魏国的帮助,所以赵国军队在两面夹击之下节节败退,连国都邯郸都被庞涓率领的魏国大军包围了。

无奈之下,赵国国君向齐国求援。

听到魏国主将是庞涓,孙膑立即主动要求作为齐国大将田忌的军师随军出征,救援赵国。

庞涓既然率领大军进攻赵国,那么魏国国内的守备必然空虚。

于是,孙膑一边让田忌派出轻战车部队快速向魏国国都大梁挺进,一边让田忌麾下的将领齐城、高唐率领一支残弱部队前去阻击引诱庞涓。

果然,在得知齐军进攻大梁以后,庞涓当即决定回师魏国。

在路上,奉命“阻击”的残弱齐军被魏军打得落花流水,庞涓便认为齐军不过如此、不足为惧。于是,为了尽早赶回大梁,庞涓决定率领一支骑兵部队轻装疾行,而大部队则徐行回国。

可庞涓率军刚刚抵达桂陵时,早就埋伏于此的齐军从两边杀出。魏军大败,庞涓也被齐军俘虏。

虽然此时庞涓的生死全凭自己的一句话,但已经在战场上“完成”复仇的孙膑却没有对师弟痛下杀手。或许,他又想起了以前那个和自己同吃同睡、一起读书学习的师弟。

魏军在桂陵兵败以后,魏国再没有余力来进攻赵国了。于是,魏国国君和赵国国君达成了和约,俘虏庞涓也被放回了魏国。

马陵之战

重获自由回到魏国以后,庞涓非但没有因为师兄孙膑的不杀之恩而对他心存感激。相反地,桂陵之战失败的耻辱让庞涓对孙膑的仇恨更加深刻。

再次被魏国国君拜为大将的庞涓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在战场上打败孙膑,洗刷自己战败被俘的耻辱。

公元前341年,庞涓率领魏军进犯韩国,一路势如破竹,韩国国都新郑危在旦夕。

看到魏国大军即将兵临城下,韩国国君想到了向其他国家求援,而韩国使者所到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十年前在桂陵大败庞涓所率魏军的齐国。

见过韩国的求援使者以后,齐国国君当即表示同意出兵援韩。

而为了速战速决,齐国国君更是几乎派出了十年前大败魏军的原班阵容——以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而腿脚不便的孙膑则作为军师随军出征。

原本韩国已经成为了魏国的囊中之物,可齐国出兵却打乱了魏军的计划。

看到又是齐国从中阻挠,又想起十年前的桂陵兵败,魏国国君的心中新仇旧恨一起涌上。

于是,他愤而决定,暂且放过韩国,命令庞涓率领转向攻打进犯的齐军,想要给齐国一点颜色瞧瞧。

由于齐军已经深入魏国腹地,所以孙膑料定生性自负的庞涓必然十分轻视齐军。

为此,孙膑让齐军每日“减灶”行军,营造出一种齐军在魏军追击下溃不成军、纷纷逃窜的假象。

在韩国五战五捷的庞涓本就意气正盛,再加上他心中击败孙膑报仇雪恨的欲望太强。于是,在连追了三天发现却齐军避而不战、一路减灶以后,庞涓料定齐军已经大乱,便决定率领一支轻骑兵部队丢掉辎重,昼夜兼程追击齐军,想要生擒孙膑等人。

经过几天追赶,庞涓一路追击齐军到马陵。

天色渐晚,庞涓看到前方大树上隐隐约约地好像写着些什么字。于是,他命令士兵点燃火把到树前去看。火把点亮,只见被刮掉树皮的大树上赫然写着一行字:“庞涓死于此树下。”

暗道一声“不妙”,庞涓便想传令士兵调头撤退。可还没等他发令,附近埋伏已久的齐军便声势震天般地从旁边杀了出来。

顷刻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军骑兵连同战马还未来得及反抗,便纷纷被箭矢射杀在大树之下。

看到魏军已经折损大半、而自己却回天乏术,又想到先后两次败在孙膑手下,庞涓顿觉羞愧难当,大喊一声“遂成竖子之名”!

拔剑自刎,死于树下。

由于齐军中早已重金悬赏庞涓的首级,而魏军又有把主将遗体带回魏国的传统。于是,双方人马又对庞涓的遗体展开了一番争夺。

最终,庞涓的头颅被齐军割下带走,而他的尸身则被魏军带回了魏国,并且被魏国国君以厚礼安葬。

马陵之战大胜,孙膑从此闻名天下。在随军回到齐国后,孙膑先是在朝中任职,辅佐齐国国君治国理政。期间,他还在淄川为坟墓被盗的庞涓另立碑文,可谓仁至义尽。

当了一段时间的官员以后,孙膑发现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之上争名夺利的风气,于是,他向齐国国君辞去官职,隐居到乡野之中颐养天年。

结语

作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孙膑和庞涓无一不是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兵法奇才。

可孙膑心地纯正、与人为善,而庞涓却是心地狭窄、嫉贤妒能。

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仿佛也预示了两个人的最终结局。庞涓死在争名夺利的路上,而孙膑则能够在齐国善始善终。

这对师兄弟不同的人生走向,实在令人唏嘘不已。而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人生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标签: 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鬼谷子田忌

更多文章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揭露,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魏国,庞涓,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膝盖骨,山东省,史说三国

    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无人不知,孙膑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的后代。作为一脉相承的亲人,孙膑与孙武都是我国历史上军事方面的有能之士,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由于历史久远,孙膑的原名已无从得知,他之所以被人称为孙膑,是由于他受了膑刑,也就是被挖去膝盖骨的刑罚。那他作为军事奇才,

  • 孙膑为何被挖掉膝盖骨?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的竹简,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璀璨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吴起,齐国,田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他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争鸣,人才汇聚之际,依靠自身才干依旧大放异彩,成为各诸侯争夺的对象。他是著名军事家,传闻师承鬼谷子,为一展抱负入世,可迎接他的是陷害和酷刑,但这却不能磨灭他的斗志。

  •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孙伯灵,田忌,庞涓,魏惠王,魏国,齐国

    文|飞鱼说史孙膑和庞涓本是一对要好的师兄弟,他们曾跟随同一老师学习兵法,至于他们的老师是谁,《史记》中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不过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的老师,是鬼谷子。春秋战国,布衣士子的力量急剧膨胀,他们用自己的才能不断冲击着政治层面的世卿世禄制,而孙膑和庞涓正是布衣士子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从相互支持的师兄弟

  • 阴谋最具杀伤力:吴起被排挤,田忌被陷害,王翦巧妙躲过暗箭!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田忌,王翦,吴起,秦王,魏国,公叔痤

    朋友小王业务能力很强,为人和善,上司也很器重他,这次是他们公司晋升经理的最热门人选,没想到上周末再见到他时,一脸沮丧。坐下闲聊时,才知道原因:原来在关键时期,被竞争者用暗箭射伤了。听了不禁唏嘘,为他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顺便给他讲了3个故事:一、吴起被公叔痤排挤,不得已逃离魏国公叔痤娶公主为妻,做了宰

  • 田忌打了大胜仗,孙膑急忙说:请将军马上造反!否则大祸临头!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田忌,孙伯灵,齐国,庞涓

    文件和武将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在一个君王创业当中,自然需要武力高强的将士,也需要那些文将为自己出谋划策。但是当国家稳定之后,往往国家最不需要的就是武将了,今天要跟大家讲的这两位主人公的大名大家应该都听过,因为他们实在太有名的文臣一般是著名的邹忌而使他千古流传的那个故事,就是邹忌讽齐王纳

  • 田忌赛马后,田忌和孙膑最终结局怎样?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魏国,齐国,庞涓,孙膑,孙伯灵,田忌赛马,四大名将

    对于《田忌赛马》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不会太陌生,在中小学课本上经常会出现。这个故事是在《史记》中所记载的,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孙膑和齐威王。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

  • 孙膑、田忌之后,齐国又出现一位名将,连败魏国、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孙伯灵,田忌,齐国,魏国,楚国,魏惠王,孙膑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大部。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对

  • 孙膑最后一计,田忌舍弃不用之后,孙膑为何从此神秘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孙伯灵,田忌,齐国,庞涓,魏国

    公元前343年,齐魏马陵之战后,孙膑名显天下,在回军途中,孙膑献给田忌一计,让田忌提前做好兵变准备,占领战略要地,届时只需轻车战马就可以直冲齐国首都临淄的雍门,“如此,齐国的大权就可以由将军掌握决定了”。但田忌舍弃不用之后,孙膑就此神秘失踪,不见史书记载,这又是为什么呢?根据史书记载,孙膑一生出过五

  • 在田忌赛马中,孙膑出谋划策让田忌取胜,其实是个愚蠢的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田忌,孙伯灵,齐国,魏国,齐宣王,赛马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林立,大大小小的国家不计其数。但是在那样的乱世当中,却有几个国家数百年屹立不倒,国力强盛。后世把他们称之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而齐国便在其中之列。齐国从周武王赐封给姜子牙后,一直到春秋战国都是极为强大的存在。战国初期,田氏伐齐,齐国改弦更张换了国主。从此以后,田齐进入了历史

  • 田忌赛马:田忌用计取得胜利,其实是愚蠢的决定,多年后大祸临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田忌,田忌赛马,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当时,诸侯国最多的时候就有一百多个。随后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时期就下七个国家,也就是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齐宣王和齐威王在位的时候,齐国甚至成为了战国七雄的第一名。我们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齐威王时期的大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