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代】20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田文

【战国时代】20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田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衣赐履读通鉴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2/12 12:43:07

衣赐履按:通鉴中对孟尝君的记述非常简略,我感觉有必要丰满一些,就以《史记·孟尝君传》为基础来讲述。就我的感觉,史上对孟尝君的赞誉多过诋毁。其实,所谓诋毁,也就是王安石的那篇《读孟尝君传》,读者可以带着安石的观点去读,去思考,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

读《孟尝君传》

大家都说孟尝君看重人才,所以人才都归附他,而正是靠着这些人才,孟尝君才有幸逃出了虎狼秦国。我靠!孟尝君不过就是个鸡鸣狗盗之辈的头子,岂能说他善于网罗人才?否则,以齐国的强大,不用多说,能得到一个人才,就可以和强秦抗衡,还需要借用鸡鸣狗盗之辈的鸡鸣狗盗之技吗?正是因为孟尝君家里都是鸡鸣狗盗之辈,所以真正的人才根本不跟他玩儿!

好,孟尝君是不是王安石讲的这么不堪,咱们慢慢看。

五月出生就该死吗?

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孙子,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宣王的异母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跟随田忌、孙膑参加过马陵之战,斩魏国大将庞涓,俘虏魏太子。田婴任齐相多年,后被封到薛邑

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有个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是五月初五生的。田婴说,把这小子扔了,别养活他。估计田文的母亲并不怎么受田婴的待见,所以田文都长成大小伙子了,当爹的才发现他还活着!田婴非常恼火,对田文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孽障扔了,你怎么敢不听我的话!

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

田婴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大门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

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大门授予呢?

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

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大门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大门不就行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

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住嘴!

过了一些时候,田文找个机会问田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田婴说,孙子。

田文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田婴说,玄孙。

田文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

田婴说,我不知道。

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侍奉了三代君王,可是齐国领土无一寸增长,您个人却富可敌国,手下没一个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奴仆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搜罗财富,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此处指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呵呵),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觉得这样并不妥当。

田婴听了之后很震惊,感到这个儿子有想法有思路,于是,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远播各国。各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为什么各国都对齐国一个大臣立嗣高度关注,这一点颇有点奇妙)。

门客都是爆脾气,一不小心就自杀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来自各国的宾客,这里面也不乏犯罪逃亡的人。孟尝君有宾客数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都安排人在屏风后面记录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人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灯光被遮住了,宾客看不见孟尝君碗里有什么菜,怀疑孟尝君碗里肯定有鸡腿大虾什么的,而自己碗里就是粗茶淡饭,越想越气,扔下碗筷就要走。孟尝君连忙站起来,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这也是记录齐国的事,为一顿饭而死,我也是醉了)。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鸡鸣狗盗,逃出生天

前299年,秦昭襄王嬴稷,敬慕孟尝君的贤能,派王弟高陵君嬴悝到齐国当人质,交换田文。田文到秦国后,立即被任命为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劝说嬴稷,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是齐国贵族,担任秦国宰相,肯定先替齐国打算,之后才考虑秦国,这样下去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嬴稷就罢免了田文的宰相职务,把孟尝君囚禁起来,打算找个理由干掉他(实在费解,一国宰相有如玩物?跟玩儿过家家一样,呵呵)。孟尝君心说不好,急忙派人向嬴稷的一个宠姬(宠姬很厉害,可对比楚怀王宠姬郑袖)请求解救。宠姬说,我听说孟尝君有件白色的狐皮裘,不知道和我的肤色配不配?孟尝君来秦国的时候,确实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据说普天之下就那么一件,已经献给了秦昭襄王嬴稷。这便如何是好?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有个宾客一拍胸脯站起来说,皮裘的事包我身上。于是此人于当夜化装成一条狗(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古龙肯定看过孟尝君列传,因为他的小说《陆小凤》里,有个人整天化装成一条狗,真假莫辨。不过,这个妆的难度有点大诶,好莱坞也未必有这个水平,呵呵),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找到那件白狐裘,拿回来献给了宠姬。于是,宠姬便日夜在嬴稷耳根子旁替孟尝君说情,然后嬴稷就把孟尝君放了。孟尝君获释后,带着宾客们立即逃离。此时,嬴稷后悔放出了孟尝君,发现他已经逃走了,就立即派人追捕。孟尝君一行于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按照规定鸡叫时才能开关通行,孟尝君万分着急,这时身边一个宾客开始学鸡叫,带动着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于是向守关的兵士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孟尝君出关后秦国追兵才到,没抓住孟尝君只好回去了。

衣赐履说:怎么看怎么假。函谷关以鸡叫为通行标准,听着这么不靠谱呢!就那么一件白裘,送给了秦王,即使偷了来给了宠姬,她敢穿么?现代作家高玉宝有一篇《半夜鸡叫》风靡一时,地主周扒皮也是学鸡叫的高手,后来有人考据说高作家的小说是杜撰的。我很好奇,半夜时学个鸡叫,其他鸡究竟叫不叫?

敢笑话我,特么不想活啦!

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他两个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春申君黄歇)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到后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原来是个瘦小的男人(看来五月生的孩子长不到大门高)。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衣赐履说:就这一件事,看出孟尝君不过了了。五百年后曹操,于211年平叛韩遂、马超,与韩遂在阵前见面叙旧,敌营中汉人、胡人围在四周,都好奇传说中的曹操长什么样。曹操笑对大家说,你们要看曹操是不是?我也是一个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不过智谋多一点罢了。看看这气度,孟尝君恐怕最多也就只个鸡鸣狗盗之雄罢了。

魏子赠粮

孟尝君逃回齐国后,齐湣王任命他为齐国宰相,执掌国政。一次他的侍从魏子替他去收封邑的租税,三次往返也没把租税收回来。孟尝君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魏子说,有位贤德的人,我私自借您的名义把租税赠给了他,所以没有收回来。孟尝君大怒,对魏子说,滚!

几年之后,有人向齐湣王举报说孟尝君将要谋反。恰巧不久后湣王被人劫持,于是猜疑是孟尝君策划的。就跟前面说的田忌一样,孟尝君为了避祸而出逃。曾经得到魏子赠粮的那位贤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上书给湣王申明孟尝君不会作乱,并在齐王宫殿门口刎颈自杀,以此证明孟尝君的清白。湣王为之震惊,追查实际情况,孟尝君果然没有叛乱阴谋,便召回了孟尝君。孟尝君推托有病,辞官回薛邑养老。

后来,齐湣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后面会讲到齐湣王,一代暴君,想美化他都不容易)。孟尝君逃到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同西边的秦国、赵国联合,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了齐国(指乐毅率联军伐齐,后面会细细道来)。齐湣王逃到莒,后来就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前279年,田文死,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孟尝君绝嗣没有后代。

衣赐履说:孟尝君列传里还记录了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与魏子赠粮的情况类似,且是耳熟能详的事,这里就不讲了。观孟尝君之一生,收买人心的事干得很多,为国建功的事几乎没有,其暴得大名,除了供养了三千宾客和鸡鸣狗盗之外,其他的实在乏善可陈。就如我们在张仪那章里讲的,孟尝君无非给齐王出点自己不吃亏的鬼主意,这样的人,其实比比皆是,所谓冯谖、魏子,看似人才,其实不过是帮助孟尝君自保而已,对齐国没有半毛钱的贡献。

王安石评价孟尝君为鸡鸣狗盗之雄,实不为过也。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孟尝君齐国秦国田忌齐宣王

更多文章

  • 掌控者的价值观,孟尝君能容忍门客的抛弃,却杀了嘲笑他身材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孟尝君,齐国,魏国,庞涓,孙伯灵

    孟尝君养食客三千,闻名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孟尝君为什么养食客3000?因为,他有一个牛掰的父亲!孟尝君叫田文,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王室血脉,个人能力爆棚,公元前341年,与田忌、孙膑攻打魏国,在马陵之战,杀了魏国最能打的将领庞涓。很多朋友对孙膑和庞涓故事,是有误解的。本文,不会展开,但是

  • 孟尝君为何落得被灭族的下场?看清他的真面目,就不会觉得意外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孟尝君,齐国,魏国,秦国,诸侯国,齐宣王

    《史记》记载:“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孟尝君田文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继承人位置打得头破血流,齐国和魏国乘机发兵讨伐灭了其封邑薛邑,昔日风光无限的战国四公子之一被灭族绝嗣了!这很奇怪,孟尝君是齐国人,魏国人趁火打劫,齐国人为何对本族子弟下黑手呢?以孟尝君的江湖

  • 两次合纵,为什么苏秦规模更大却失败,孟尝君就能让秦割地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苏秦,孟尝君,秦国,合纵,齐国,燕国

    孟尝君田文倾家产来奉养数千食客,深得东周士人之人。然而,孟尝君奉养食客并非单纯地想沽名钓誉,而是想为自己、为齐国赢来更大的利益。孟尝君时代,除秦国一枝独秀以外,战国其他诸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大挫折,连齐国也不例外。秦国一家独大,不出意外就成了山东诸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合纵抗秦的呼声在崤山以东也越来

  • “孟尝”不一定指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堂在哪呢你标签:战国,太守,秦琼,孟尝君,司马迁,珠峰登顶者:20万请向导也不一定活

    隋唐英雄秦琼、《水浒传》柴进,都有“小孟尝”美称。此称号源自战国孟尝君田文。但史上另外还有一个名人孟尝。《幼学琼林》:“孟尝廉洁,克俾合浦还珠”句,某书将其中“孟尝”译作孟尝君,闹了个大笑话。此“孟尝”为成语“合浦还珠”主角,《后汉书?循吏传》有孟尝传。 ???其实,孟尝君其人心胸狭隘,司马迁《史记

  • 孟尝君真正的门客:冯驩

    历史解密编辑:凯姐落叶啊标签:宝剑,齐国,薛地,冯驩,孟尝君,王安石

    孟尝君逃回齐国,对鸡鸣狗盗二人大加封赏,他将门客分成三个等级:一等人才住的房子叫“代舍”,吃肉乘舆。二等人才住的房子叫“幸舍”,吃肉但是不乘舆。三等人才住的房子叫“传舍”,只能吃粟米,没有肉。孟尝君根据各人的贡献度和能力大小来划分门客的等级,比如鸡鸣狗盗二人因为本次的贡献就被赐予“代舍”。这时候,又

  • 秦国为什么会跟孟尝君翻脸?孟尝君:谁不想当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孟尝君,秦国,齐国,赵武灵王,商鞅,赵国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孟尝君不顾所有人的劝阻,连苏秦这样的名嘴都拦不住他,毅然决然踏上了西行之路,到秦国就任丞相。转过年来,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孟尝君的麻烦马上就来了,险些害他丢了性命。《资治通鉴》在这一年里记载了3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孟尝君的

  • 战国时期著名的齐国贵族,以孟尝君之名威震天下,门下人才如云

    历史解密编辑:拾柒笑点录标签:秦国,战国,孟尝君,魏无忌,平原君,齐国贵族,四大名将

    田文是战国中期齐国贵族。其父田婴是田寅琦的小儿子,参加过马陵之战,不久升任相国,封薛(今山东滕县南)。田文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封地,叫薛公,叫孟尝君,被齐岳王田地任命为总理。田文建大楼,广纳宾客,开创战国养士之风,与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结为友好,一时形成一种影响。“鸡狗海盗”这个成语起源于孟尝君田文

  • 孟尝君:魏王宠信的双胞胎不服我?看我怎么收拾他们!-读战国50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孟尝君,魏王,齐国,魏国,秦国,燕昭王

    孟尝君孟尝君田文身上的著名故事,除了“鸡鸣狗盗”和“狡兔三窟”,还有一个“联合赵燕救魏”的故事。话说齐湣王七年(前294年),齐国发生一桩骇人听闻的劫持案——堂堂齐国国君齐湣王居然被一个名“田甲”的人给劫持了。齐湣王大难不死,想起之前曾有人告状,说他的堂兄弟、齐国国相孟尝君意欲谋反,齐湣王便怀疑这次

  • 为何说孟尝君到秦做相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侃史标签:孟尝君,秦王,秦国,齐国,相国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到秦国当相国,但当他到了秦国以后,秦昭王却听信了别人的建议,要杀了他。好在孟尝君有三千门客,在门客的帮助之下,孟尝君才平安了。其实,从孟尝君应邀到秦国当相国的那一刻起,危险就已降临。为何我会这样说?主要有六点原因。其中,第六点是关键。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一下。一、不是自家人孟

  • 能养士的孟尝君,其命却难比不太好贤的平原君,个中缘由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孟尝君,平原君,养士,齐国,秦国

    孟尝君,名田文,为“战国四公子”之首,是齐国靖郭君田婴的儿子。田婴在世时,田文曾与父亲讨论,要想世代都能保有富贵,唯有尊贤好士。从那时起,孟尝君田文就尊贤好士、广招人才,以致门下常年食客数千。曾有一次,孟尝君夜宴宾客,恰好有人挡住了烛光。席上一位宾客因此生出疑心,认为自己的饭菜不一样,气得饭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