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四大奇书的第一部,是因为遵循了历史发生的时间段,而呈现了无数精彩的故事。为了保证精彩,罗贯中嫁接了很多移花接木的插曲。比如本文提到的蔡阳将军,被关羽用了不到一通鼓,就斩杀于马下。
对于蔡阳来说,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历史上真正的蔡阳从未和关羽见过面。
蔡阳将军对于想做生意的我们来说,他的经历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去看看他留给了我们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公元191年,曹操势力逐渐增大,发布榜文招募豪杰参军。二十八岁的蔡阳丢下了家里的活计,依然参加了军队。
蔡阳是铁匠,一身精壮的肌肉,雄武有力。
蔡阳喜欢玩刀,家里贫寒请不起武师,小时候的蔡阳就自己练习。仗着力气大,一招泰山压顶,旁观的人就感觉到了刀光和压力。
蔡阳的妻子非常贤惠。丈夫参军,她只有一个要求:出名后,把外甥秦琪带出道。这是妻子家里唯一的血脉。
蔡阳非常想出名。
报名参军,会预支一笔军饷。蔡阳拿着军饷交给妻子,头也不回离开了家。
军营里很枯燥,新兵每日里就是训练,不知道哪一天去打战。
蔡阳的饭量很大,可以一餐吃掉三个人的饭。没出名前,伙伴们都笑着叫他饭桶。
蔡阳不理会。对于他而言,找个机会出人头地,是他唯一的目标。
可是新兵们一直在训练、训练、训练。
蔡阳可以等,他每天舞弄着他的刀。这把刀取名叫“斩将”,亲手打造。舞动之下,寒光闪闪,刀锋锐利。
机会终于来了。
残阳如血的一个傍晚,蔡阳正在练习刀法,太过于入神,丝毫没有察觉到夏侯惇站在他的面前。
刀光时而迅捷,时而缓慢。忽然一声大叫:“看招。”一杆粗壮的混铁枪直插蔡阳的面部。
这招忽如其来,力道十足。
蔡阳却不慌不忙,刀锋回撤,先驾住这一枪,紧接着顺势推出,砍向持枪的手。
霎时间乒乒乓乓十多个回合,旁观的士卒越来越多。
忽然枪影收住,一个赞誉的声音响起:“好小子,力气挺大。”蔡阳收刀,定睛一看,是曹营主帅夏侯惇。
夏侯惇当场任命,蔡阳做他的亲兵。
做亲兵不是蔡阳的愿望,但做亲兵已经比普通士兵高了好几个等级。
时间一长,夏侯惇了解了蔡阳的想法,对他说:“想当将军,有的是机会。现在正是乱世,还愁没仗打吗?可是你光有好武艺不行,还要学习兵法,才能当将军。”
蔡阳恍然大悟。原来只有理想光有武艺远远不够,“将”和“帅”的区别,就在于理论和实践的差别。
我们经商创业,有着一股雄心壮志,和勤恳负责的态度,那只是莽夫。没有理论的正确引导,就像一个瞎子行走,力气用了,还是没有方向感。
于是蔡阳开始补课。
公元197年,蔡阳在军中名气渐渐增大,夏侯惇非常赏识,推荐他参加了攻打徐州的战役。
蔡阳表现勇猛,让刘备记住了他的名字。
徐州城破,刘备落荒而逃,蔡阳追赶不及。从此被刘备恨得牙根痒痒,差点跳下悬崖自尽。
因军功,蔡阳被封为副将(比正将差一级),拥有独立领军的能力。
他没有忘记妻子的嘱托,把外甥秦琪带到了军中,担任了镇守黄河渡口的关隘小将。
蔡阳被封为汝南太守,在任上一干就是四年。
公元201年,那个打不死的小强——大耳贼刘备,不知道从哪儿又集结了兵马,在汝南城外闹腾起来。
不仅自己闹,刘备还联合了当年黄巾军的余孽龚都一起闹。
是可忍孰不可忍!
曹操也下来了命令,征讨刘备。
蔡阳整军出发。
临行前,谋士徐良建议:“蔡太守,刘备这人颇有智谋,这次您去征讨,小心有诈啊。”
蔡阳把刀一挥:“手下败将,能有什么做为?”
经商最忌讳的是什么?骄傲!取得了一些成绩,便沾沾自喜,然后眼高于顶。
刘备确实败给过蔡阳。天知道刘备过了这四年,有什么变化?
蔡阳征讨刘备,刘备让龚都打头阵,交手没几个回合,龚都叫道:“奶奶的,力气真大。我打不过你。”收兵败逃。
蔡阳哈哈大笑:“刘备,你不过如此。”催兵紧赶。
忽然两边树林处伏兵全部站起身来,拉着大弓,霎时间箭如雨下。
猝不及防的蔡阳,享年三十八岁。
《三国志*武帝纪》:(袁)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龚)都等应之。遣蔡阳击都,不利,为都所破。
苏州评弹(一种说书的乐器)曾有蔡阳的评书,唱道:“蔡阳是曹操的名将,武艺高强,力大无比,有万夫不挡之勇。”
李宗翰曾在电影《关云长》中饰演了蔡阳外甥——黄河渡口守将秦琪,充分展示自己儒雅的气质,将秦琪这一角色塑造成为了文武兼备的“至柔战将”。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是成功者,有谁知道他们踩着万千电商老板的尸体而功成名就。夏侯惇、张辽、徐晃、张郃是成功者,有哪个清楚他们辉煌战绩背后还有没丢掉性命的好运道。
蔡阳没有,他的故事虽然不是荡气回肠,却给了我们做一件事的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