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能看出马谡不可大用,为何诸葛亮看不呢?因马谡没有那么差劲

刘备能看出马谡不可大用,为何诸葛亮看不呢?因马谡没有那么差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壹线故事汇 访问量:2312 更新时间:2024/1/15 16:59:47

公元223年,白帝城内,永安宫里,先主刘备卧于病榻之上,并对大臣们进行了一番嘱托,尤其托孤于诸葛亮。刘备在百忙之中不忘嘱托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当时诸葛亮见先主奄奄一息,不忍反驳对方,因此只好应了下来。可是仅在5年之后,诸葛亮重用了马谡,并也因马谡而痛失北伐好局,最终致使第1次北伐功亏一篑。

诸葛亮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的第一聪明人,同时也懂得如何用人才,但他却没有看透马谡,反而是刘备看清了马谡的为人,这点让人感到有些不解。那么问题来了:“刘备能看出马谡不可大用,为何诸葛亮看不出来呢”?

马谡的生平

马谡排家中名第5,字幼常,是三国时期的襄阳宜城人,同时也是马良最小的弟弟。马家一共有5名兄弟,其中马良排第4,他也是名声最响的人。除了马良以外,就是马谡名头最响了。赤壁之战结束后,马谡与马良的名声打动了刘备,并投靠到了刘备账下。后来马谡跟着先主去了西川,做过县令、太守之类的官,并且以军事谋略的理论知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的特点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马谡、董允陈祗董和、陈震、吕乂刘巴、马良这些人都被陈寿编到了同一个传记中。众所周知,陈寿写的传记是按人物列传分类,换句话说,排在一个列传中的人都是类型相似的文臣或武将。董允、陈祗、董和等人大多数都是文官,这也从侧面透露出了马谡偏文官特点的信息。

马谡深得诸葛亮器重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个任人唯贤又不会轻易用人的智者。诸葛亮用人一向重视才能,同时也不会偏袒关系不错的人。像李严本来是诸葛亮比较欣赏的武将,但前者却谎报军情,后来被诸葛亮废掉了。同时如姜维这样的敌人,诸葛亮也会重用。这些都体现出了诸葛亮任人唯贤的特点,以及赏罚分明的优点。因此马谡能得到诸葛亮的器重肯定也有原因。

据《三国志》所记:“(诸葛亮)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简单说,诸葛亮与马谡谈起军事之类的话题可以聊一个晚上。诸葛亮时间比黄金还贵,他不会无聊到找个人聊一晚上,而他能够与马谡聊通宵,肯定是对方的观点有独到之处,也就是马谡的理论知识非常不错。

最能体现马谡理论知识的案例有2个。刘备死后,南方出现了孟获闹事的突发事件。这个时候,诸葛亮准备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与此同时,马谡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整个蜀国就他们2人看法一致,因此也可以看出来马谡有一定的聪明才智。北伐之时,诸葛亮忌惮魏国司马懿的雍、凉之兵。马谡很快提出了“无间道”计策,然后成功让曹睿废了司马懿。

总结评价

马谡并非想象中的“小白”,而是具有超强理论知识的谋略人士。换句话说,马谡能够当参军,可以出点子,但却无法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刘备说的“言过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马谡理论知识超过了实战经验。”所以刘备看出来了马谡的特点,而诸葛亮却因马谡的理论知识太强忽略了其实战的不足,这才导致后来的丢街亭悲剧发生。如此来看,刘备能看出马谡不可大用,而诸葛亮看不出来,这是因为马谡没有那么差劲,只是诸葛亮忽略了他的理论大于实践的致命缺点。

(资料来源于:《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本文作者龙傲,未经同意不得抄袭转载)

标签: 刘备诸葛亮马谡司马懿董允陈寿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看不透马谡的自负?如果任用王平守街亭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旧史新侃标签:马谡,蜀汉,任用,将官,火器,诸葛亮,中国军衔,王平(1907年)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其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成为了后世无数人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的一生中,也有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本文将围绕诸葛亮为什么看不透马谡的自负,以及如果任用王平守街亭会怎样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马谡,字幼常,是蜀汉时期的一位

  • 诸葛亮叮嘱马谡:防守街亭大路扎营!马谡:上山。结果被张郃击溃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诸葛亮,马谡,张郃,刘备

    228年,诸葛亮叮嘱前去防守街亭的马谡,一定要在大路扎营。马谡到街亭后,却直接令兵马上山防守,曹魏名将张郃来进攻时,不禁懵了:马谡的脑袋,是进了江水?还是进了海水?怎能如此防守呢?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投奔刘备后,刘备任命他为荆州从事,后随刘备进入蜀地。之后,刘备先后任命他为绵竹县令、越嶲太守等

  • 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一千八百年之后,马云告诉你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马谡,马云,蒋琬,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阿里巴巴集团

    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一千八百年之后,马云告诉你真正原因!蜀汉建炎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席卷雍凉三郡,一片形势大好。可是在关键要地街亭的防守上,诸葛亮却不用宿将魏延、吴懿,而将参谋出身的马谡委以重任。结果马谡只知道沿袭兵法“置死地而后生”,上山扎营,却被魏将张郃截断水源,

  • 蜀首次北伐,三路失利,为何马谡成最大替罪羊?你是诸葛亮也斩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马谡,张郃,魏延,曹真,北伐,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

    “马谡失街亭”,是三国历史上颇为经典的一幕。“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更是屡屡被众多影视剧、游戏所呈现演绎。由于马谡一改诸葛亮事先拟定“当道下寨”的方案,临时决定“屯兵于山”,导致蜀军大败,而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不得不提前结束。此战过后,诸葛亮不得不挥泪下令斩杀了马谡,蜀国失去了最有希望继承诸葛亮的能臣干将

  • 假如关羽没丢失荆州,马谡没丢失街亭,诸葛亮能不能统一三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大将谈生活标签:关羽,马谡,诸葛亮,魏国,荆州

    即使荆州在手,没有街亭之败,诸葛亮也统一不了三国。因为到了诸葛亮主政的时代,统一天下拼的是土地、综合资源。一,先看这张地形图,从地理上评估一下三家的基本盘。我国人口的稠密地带,是分布在适合农耕的平原地区的。所以三国时期的人口主要分布地区是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如果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马谡,张郃,刘备,大军,北伐,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马谡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精彩的故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一路攻城略地非常顺利,魏主曹睿派遣张郃为帅,率兵五万直扑街亭。诸葛亮深知街亭之地的重要性,需要派兵去守,这时候马谡想建功立业自己请命去守街亭,起初诸葛亮怕马谡没有实战经验不允,但在马谡多次的请求下,诸葛亮才答应拨给他两万五千

  • “又一赵括”马谡背锅千年,换魏延也守不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赵子龙,郭淮,曹操手下,魏延,马谡,诸葛亮,赵括(春秋),蜀汉,三国,张郃

    季汉经历夷陵之战后,并未彻底一蹶不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先平定了南中叛乱,与孙吴和好。诸葛亮平定南中,94《三国演义》剧照在季汉的掌舵人由刘备变为诸葛亮后,战略趋势再度转为北伐中原。然而,诸葛亮一出祁山即遭遇了大败。01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在一出祁山的时候,鉴于关羽失败,《隆中对》的操作已经不具备现实

  • 刘备临终最毒一计,为刘禅消除后患,诸葛亮斩马谡时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刘备,刘禅,马谡,三国,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三国故事波澜起伏,三国人物也颇具传奇。在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英雄也辈出,各路诸侯尔虞我诈、互相征伐,在我们看来是一个个情节酣畅淋漓的故事,而在当时却是充满机关算计的争斗历史虽然三国的历史被司马家终结,但在后人心里,曹操刘备等人才是三国的主角。而在这其中充满传奇色彩的人莫过于刘备,从卖草鞋的到成

  • 马谡为什么必须死?如果街亭没有丢失,三国的形势会出现什么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探秘历史标签:马谡,张郃,刘备,街亭,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马谡在街亭战败后,被处死,诸葛亮大哭不已,咬牙忍痛。既然孔明爱才,三国中刘备一方人才相对较少,为何还非要处死有才能的马谡呢?街亭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真有那么悬乎乎的地位吗?竟然能影响整个三国的命

  • 马谡临死前大喊8个字,诸葛亮听懂后后悔万分,却依旧将其处决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马谡,诸葛亮,刘备,蜀汉,曹魏,关羽,三国,天文学家

    自古以来,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人物存在,不管什么样的朝代,都没有过真正的完人,可是在一些演义故事中,却存在很多完人,比如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就几乎类似于一个完人,可是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优秀厉害么?今天我打算通过一个比较细节的故事来讲一讲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就是关于诸葛亮错信马谡导致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