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一千八百年之后,马云告诉你真正原因!

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一千八百年之后,马云告诉你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档案笔记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4/2/19 22:29:21

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一千八百年之后,马云告诉你真正原因!

蜀汉建炎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席卷雍凉三郡,一片形势大好。可是在关键要地街亭的防守上,诸葛亮却不用宿将魏延、吴懿,而将参谋出身的马谡委以重任。

结果马谡只知道沿袭兵法“置死地而后生”,上山扎营,却被魏将张郃截断水源,被迫与五万魏军步骑大战惨败,上万精兵只逃回千余人。诸葛亮主力十万大军因此进退失据,被迫撤军,这次轰轰烈烈、同时也是机会最好的北伐,就此失败。

对马谡的处置上,多数大臣都认为马谡既然已经诚心悔悟,理应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诸葛亮却不顾两人私交,坚决要将马谡处死。对此决定,就连诸葛亮后来的接班人蒋琬都竭力反对而无果。

那十分推崇诸葛亮的后世史家习凿齿,也对此事不以为然,认为蜀汉僻陋一方,人才匮乏远难比曹魏,还杀戮马谡这样的俊杰,实在不是智者所为,难怪诸葛亮北伐无功,不能成就大事。

【习凿齿曰: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哉!夫晋人规林父之后济,故废法而收功;楚成闇得臣之益己,故杀之以重败。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且先主诫谡之不可大用,岂不谓其非才也?亮受诫而不获奉承,明谡之难废也。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

那么,诸葛亮杀马谡,当真是浪费人才、杀错了么?在公元2016年的中秋佳节,中国网络巨头马云以他一个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的决定,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诸葛亮杀得对,「人才故可贵,法度价更高。」这就是前阵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阿里月饼事件。

因为中秋佳节,写脚本刷了每盒59元的公司订制月饼,阿里巴巴公司的4个年薪百万级、另加1个年薪千万级的技术大牛,竟被炒了鱿鱼。这个看似笑话一般的新闻瞬时惊爆了互联网,也一时激起广大码农们群情激奋,不平者有之,怒骂者有之,总而又言之,统共一句话:【漠视技术,赶走人才,阿里药丸。】

阿里月饼

确实那点月饼在几位千百万年薪的技术大牛眼里根本一文不值,纯粹就是技术宅闹着玩的心态。

很多码农也根本不以为这是什么大事,并举例如果是在google这样的IT业跨国巨头,可能对这种突发奇想和创新,还会大加鼓励。殊不知,隔行如隔山。

对阿里这样的公司来说,最重要的难道是技术研发么?难道是如何带动国际IT业产业创新,赶超如google这样的国际大鳄么?

阿里主业做的是电商,最重要的明明是广大民众对他各项产品的信任,是进一步稳定和巩固他目前的业内垄断地位,这才是关乎其核心利益攸关的之事。

一个超大公司的安全部门骨干,百万计千万计年薪单位的技术大牛,做脚本刷内部员工月饼福利,本身说来确实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话。

可是此事既然已经公诸于众了,而淘宝支付宝的广大客户,大部分仅仅就是买东西图方便,才使用这些产品,并不会时刻泡在互联网中,有充足时间和兴趣,不停刷微博\微信,耐心去查阅事件详细经过,由此去分析判断整个事件的是非曲直。再加上阿里作为垄断性电商原本就树大招风,各路竞争对手和水军势必要推波助澜……

想必很多用户只会因此得到一个盲目的笼统印象:

【这个做淘宝\支付宝公司的安全部门,是些连几盒月饼都要做手脚抢、蝇头小利都不放过的人。】

【这样的员工不开除怎么行?企业的名声都要不好了。】

想想阿里公司如不对涉事员工严肃处理,整个公司在公众面前的信誉度将受多大影响?淘宝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平台在公众面前的可靠性又将受多大打击?

因为一件看似极细微小事,辞退业内尖端的技术大牛可不可惜?当然可惜之极,足以令亲者痛仇者快;可没有办法,技术再大,对电商公司终究大不过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商业信誉。

事情如果没爆出来,阿里公司内部处理怎么都成;既然已经闹大了,选择尽可能让大众能通俗易懂接受的处理办法,把对公司声誉损害尽可能降低到最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世上总有许多迫不得已,是明知损失惨重,也必须一条道走到头的。

和马云这次忍痛辞退公司的超级技术大牛类似,诸葛亮力排众议,挥泪斩马谡的做法,又何尝不是如此?

以马谡的才能,被斩可不可惜?当然可惜之极。马谡其人,是荆襄名士马良的弟弟,自幼才器出众,诸葛亮不顾刘备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将他引以为知己,重用为心腹。诸葛亮南征,马谡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计,诸葛亮纳其策,赦免孟获、收服蛮人之心而平南中三郡,为北伐大业稳定了后方。

蜀汉丞相参军马谡

因此,马谡几乎可以说是此时蜀汉政权,唯一可以与诸葛亮平等交流的人,不止是献上平南攻心之策,诸葛亮从之果收奇效,而且两人还时常通宵达旦,联床夜话,谈论军谋战略,畅想未来宏图。论马谡的才智,即使后来同样以应变敏锐著称的名相费祎亦不能及,更勿论有威重而无捷才的严正君子蒋琬了。

所以对诸葛亮因街亭战败,挥泪斩马谡之举,蒋琬也好,习凿齿也罢,都极不理解。蒋琬就认为,「当年城濮之战楚军战败,大将子玉(成得臣)以战败罪被杀,晋文公因此大喜。天下未定而先杀掉马谡这等智计之士,岂不可惜之极?」

毕竟蜀汉人才难得,历史上也有无数败军之将,戴罪立功,知耻而后勇的先例。比如春秋时秦穆公,对崤之战全军覆没的败将三人组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不加惩处反而委以重任,终于在三年后的王宫之战大败晋国,一雪前耻。

其实,对诸葛亮此番做法,他们的非议,正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诸葛亮不是不珍惜马谡的才干,也不是不相信马谡经历这番教训后肯定会痛定思痛的决心,未来可以将功赎罪、给蜀汉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力,而就是因为马谡和自己关系太好,又是违背众将之议,任用他去守街亭的,所以此番兵败后,才非杀马谡不可。

有句政坛老话,「欲做大事,寻替手为先。」此时诸葛亮四十七岁,对古人来说已并不年轻,到了需要考虑自己事业接班人的年龄。比他小九岁的马谡,就是诸葛亮栽培多年的最佳人选。

至于诸葛亮历史上的接班人蒋琬,具体年龄虽不可考,但可确定与诸葛亮至少同龄甚至更加年长,只是个在马谡已死、诸葛亮早逝的情况下,不得已的过渡人物,绝不会是诸葛亮的最初选择。

(东吴名臣潘濬是蒋琬的表弟,未满或接近30岁时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刘表死于208年,当时诸葛亮27岁。则潘濬多半比诸葛亮年长,作为他表兄的蒋琬年纪就更大了,接班时大致55-60岁,去世时已经65-70岁。)

蜀汉大司马蒋琬

为什么明明有魏延、赵云、吴懿这等宿将可用,诸葛亮却力排众议,一定要用之前并无军事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呢?就是为了培养马谡在军中的威信,给将来接班成为蜀汉执政官做准备。

身肩如此重任,马谡却把事办砸了。他违背诸葛亮战前部署,擅做主张令大军兵败,而且违背军法、临难脱逃,罪证确凿。马谡在蜀汉将士心中的威信已经垮了,辜负的不止是诸葛亮对他的信任,更是将来托付以军国重任的期望。

诸葛亮一向执法必严,罚必有据,以用人失察之罪引咎自贬三级,从丞相降为右将军,正体现了敢于承担错误的伟大人格。如果他这回赦免了一向恩若骨肉、情同兄弟的马谡,那不是有私却也有私,是为国惜才却也成了为己徇私,又怎能令蜀汉上下一致心服呢?

所以诸葛亮只有大义灭亲,斩杀马谡以行军法,方可彰显自己的军令严明和大公之心,威慑百官,稳定朝局,安抚人心。

比起号令朝野令行禁止,文武百官团结一心,令蜀汉在新败之时政局稳定这个全盘大局,则马谡本身才能再高,悔悟之心再真诚,如果他活着将来又可能给蜀汉做多大贡献,终究也只是次要之事。

杀马谡时,岂止是十万大军为之流泪,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心痛如绞呢?既是失去了一个一向赏识器重的知己,也是国家失去了一个难得的人才。可是,没有办法,无论君臣将相王侯,谁都不能凌驾于国家社稷之上。

所以,诸葛亮才教育下一个接班人蒋琬说:「孙武用法严明而制胜天下,在四海分裂、兵戈相争的乱世,如果因人废法,何以讨贼?」

【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蜀汉丞相诸葛亮

阿里巴巴公司这次“刷月饼”事件,又何尝不是如此?横竖对几位技术大牛而论,在何处不能高就发展,其他大公司早就对他们垂涎不已,虚席以待,其实真正损失的也无非一点面子,更用不着薪水不及他们零头的各路旁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这事当然绝不是他们个人人品道德有什么问题,或许只是无伤大雅的一点小玩笑,却不幸影响了大局,权当吃一鉴长一智吧。

然则一个商业公司为了自己的集团利益,做出符合法律范围的任何决定,亦是无可指责。毕竟一切公司第一目的都是赚钱的,并不是开慈善的。

刘备的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确实是一位长者总结多年人生经验的至理名言啊。

蜀汉昭烈帝刘备

看看哪怕牛到诸葛亮的份上,不听长者刘备的教诲,还不是吃了生平最大一次挫败,恢复汉室夙愿成空?又何况是我辈远远不及诸葛孔明的一众凡夫俗子呢?

更多文章

  • 蜀首次北伐,三路失利,为何马谡成最大替罪羊?你是诸葛亮也斩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马谡,张郃,魏延,曹真,北伐,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

    “马谡失街亭”,是三国历史上颇为经典的一幕。“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更是屡屡被众多影视剧、游戏所呈现演绎。由于马谡一改诸葛亮事先拟定“当道下寨”的方案,临时决定“屯兵于山”,导致蜀军大败,而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不得不提前结束。此战过后,诸葛亮不得不挥泪下令斩杀了马谡,蜀国失去了最有希望继承诸葛亮的能臣干将

  • 假如关羽没丢失荆州,马谡没丢失街亭,诸葛亮能不能统一三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大将谈生活标签:关羽,马谡,诸葛亮,魏国,荆州

    即使荆州在手,没有街亭之败,诸葛亮也统一不了三国。因为到了诸葛亮主政的时代,统一天下拼的是土地、综合资源。一,先看这张地形图,从地理上评估一下三家的基本盘。我国人口的稠密地带,是分布在适合农耕的平原地区的。所以三国时期的人口主要分布地区是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如果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马谡,张郃,刘备,大军,北伐,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马谡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精彩的故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一路攻城略地非常顺利,魏主曹睿派遣张郃为帅,率兵五万直扑街亭。诸葛亮深知街亭之地的重要性,需要派兵去守,这时候马谡想建功立业自己请命去守街亭,起初诸葛亮怕马谡没有实战经验不允,但在马谡多次的请求下,诸葛亮才答应拨给他两万五千

  • “又一赵括”马谡背锅千年,换魏延也守不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赵子龙,郭淮,曹操手下,魏延,马谡,诸葛亮,赵括(春秋),蜀汉,三国,张郃

    季汉经历夷陵之战后,并未彻底一蹶不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先平定了南中叛乱,与孙吴和好。诸葛亮平定南中,94《三国演义》剧照在季汉的掌舵人由刘备变为诸葛亮后,战略趋势再度转为北伐中原。然而,诸葛亮一出祁山即遭遇了大败。01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在一出祁山的时候,鉴于关羽失败,《隆中对》的操作已经不具备现实

  • 刘备临终最毒一计,为刘禅消除后患,诸葛亮斩马谡时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刘备,刘禅,马谡,三国,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三国故事波澜起伏,三国人物也颇具传奇。在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英雄也辈出,各路诸侯尔虞我诈、互相征伐,在我们看来是一个个情节酣畅淋漓的故事,而在当时却是充满机关算计的争斗历史虽然三国的历史被司马家终结,但在后人心里,曹操刘备等人才是三国的主角。而在这其中充满传奇色彩的人莫过于刘备,从卖草鞋的到成

  • 马谡为什么必须死?如果街亭没有丢失,三国的形势会出现什么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探秘历史标签:马谡,张郃,刘备,街亭,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马谡在街亭战败后,被处死,诸葛亮大哭不已,咬牙忍痛。既然孔明爱才,三国中刘备一方人才相对较少,为何还非要处死有才能的马谡呢?街亭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真有那么悬乎乎的地位吗?竟然能影响整个三国的命

  • 马谡临死前大喊8个字,诸葛亮听懂后后悔万分,却依旧将其处决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马谡,诸葛亮,刘备,蜀汉,曹魏,关羽,三国,天文学家

    自古以来,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人物存在,不管什么样的朝代,都没有过真正的完人,可是在一些演义故事中,却存在很多完人,比如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就几乎类似于一个完人,可是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优秀厉害么?今天我打算通过一个比较细节的故事来讲一讲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就是关于诸葛亮错信马谡导致失去

  • 姚迪如果跟朱婷在海外打出名堂 蔡斌可能会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体育大百科标签:姚迪,朱婷,蔡斌,马谡,中国女排,超级联赛,排球运动员,国际排球竞赛

    2023年刚开始,中国女排传来一个好消息,就是朱婷的闺蜜姚迪会跟随她出国留洋,加盟斯坎迪奇俱乐部,这就意味着在天津女排、中国女排并肩作战后,这对姐妹花开始在海外作战,冲击意甲冠军,姚迪的出国对于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来说,可能是一个苦恼,因为蔡斌的集训跟国家队的比赛,姚迪都以伤病为理由拒绝参赛,万一姚迪

  • 马谡守街亭失败,诸葛亮为何不让赵云、魏延和姜维去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马谡,魏延,姜维,赵云,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

    提到马谡,就不得不说一下他与诸葛亮的关系了,他最早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追随刘备入川的,由于一直名声在外,所以得到了诸葛亮的重视。不得不说,马谡确实有几分本事,他才气逼人,器量超绝,喜欢谈论行军打仗之事,眼光也颇为独到,一来二去之后,他便与诸葛亮越走越近。对诸葛亮而言,马谡也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具有十分长

  • 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看看三国志的评价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马谡,诸葛亮,蜀汉,张郃,三国志,街亭

    事实上,即便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他也守不住街亭,原因非常简单!不信你看看三国志关于此战的评价!街亭之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五次北伐中成功几率最大的一次,因为当时的曹魏,对形势产生了误判,他们根本就看不上蜀汉,认为蜀汉自夷陵之战后,再也无力对外扩张,所以他们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往了对抗东吴的前线,使得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