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马之战,徐晃被颜良击败,如果许褚和徐晃联手,能胜颜良吗?

白马之战,徐晃被颜良击败,如果许褚和徐晃联手,能胜颜良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2743 更新时间:2024/1/21 6:55:07

白马之战时,袁绍手下第一猛将颜良大显身手,面对曹操众多猛将,表现的非常强悍,先后斩杀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曹操震惊了,忙问谁敢出战?徐晃一马当先,去战颜良,结果,二十合便坚持不住,败下阵来。

见徐晃只撑了二十合,曹操手下诸将都吓呆了,无人再敢出战,诸将栗然就是证据。颜良技压群雄,成为曹军心中的巨大阴影。

试想,此时如果许褚出战颜良,能坚持多久?如果许褚和徐晃联手,能胜颜良吗?

这里只讨论演义。

先看当时的情况,袁绍派大将颜良带精兵十万,进攻白马,袁绍谋士沮授出来劝阻,说颜良勇猛是勇猛,但是性格太狭隘,不能独自带兵,必须要派一个帮手,意思是,颜良一个人搞不定,而袁绍一听有人不但不鼓励,还来泄气,便很生气,说,颜良是我的上将,哪里是你们这些酸儒能够了解的?执意派颜良独自统兵。

曹操听说东郡太守刘延告急,便亲率大军前来抵挡,当曹操看到颜良十万大军阵容整齐,威严强悍时,心里骇然,于是,便想让吕布的旧将出战颜良。

曹操之所以让吕布的人出战,当然是因为曹操知道吕布的厉害,吕布那么勇猛,强将手下无弱兵,自然他的部将也厉害,于是,点名让宋宪第一个人出战,结果,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宋宪和颜良战不三合,被颜良秒杀了。

当宋宪被杀,曹操吃惊不小,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颜良真是猛将啊,而此时,吕布旧将魏续看到同伴宋宪被杀,心中不服,出战颜良,给宋宪报仇。魏续本以为自己会比宋宪强很多,谁知,还不如宋宪,只一个照面,就被颜良斩于马下。

先后两员上将被杀,曹操心中更加不安了,于是,大喊一声,谁敢出战?徐晃不服,一马当先,想看看颜良到底有多大能耐?

徐晃本以为自己能轻松灭了颜良,谁知,行家一伸手,便立即感觉到了巨大压力,这颜良真不是好惹的,凶猛强悍,徐晃只勉强支撑了二十合,便坚持不住了,不得不败走,再不走,估计就回不来了。

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等徐晃败回,曹操手下的所有大将都惊呆了,心想,徐晃都打不赢,我上去能行吗?

要知道,徐晃可不是宋宪和魏续那样的水货,徐晃是一流猛将,可以和虎痴许褚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的狠角色,能耐大着呢!

然而,徐晃都速败了,谁还敢上?此时,张辽、夏侯兄弟、曹洪曹仁和许褚等等,都哑巴了,集体失声,无一人敢上前挑战颜良,双方就此罢战撤军。

试想,此时,如果许褚上去,能坚持多久?许褚和徐晃联手,能否打败颜良?

颜良进攻白马,估计心里也窝着一肚子火,刚被主公袁绍派出,就有人出来说风凉话,颜良肯定想打一场大胜仗,给自己正名,因此,白马之战,颜良是有多大能耐使多大能耐,因此,在先后斩杀宋宪和魏续的情况下,还能二十合速败徐晃,简直是超常发挥了。

而此时,许褚如果上阵,依照他和徐晃五十合战平的情况,许褚最多坚持三十合,之所以能坚持三十合,还是因为颜良先后和宋宪、魏续、徐晃交手,消耗了一定的体力的情况下,如果许褚第一个上阵,二十合必败给颜良。

颜良打宋宪和魏续,虽然用时不多,但也消耗体力,再加上战徐晃,那么重的大刀抡起来好多回,怎么能不耗力气?

如果许褚和徐晃联手,双战颜良,我个人推测,六十合内会不分胜负,也就是说,六十合内,许褚和徐晃战不败颜良,颜良心里憋着一股气,当然想一战证明自己是无敌的,让袁绍手下那些反对自己的人都闭嘴,他是一心求胜,必然使出全部的能量。

综合以上,许褚和徐晃联手,也打不过颜良,或许只能战平颜良,要想取胜,非常难,张辽和徐晃联手被文丑击败,就是很好的例子。

标签: 徐晃颜良许褚

更多文章

  • 颜良虽然被关羽秒杀,但三国能赢他的大将,其实只有6人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颜良,关羽,吕布,张飞,许褚,张郃

    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虽然没有关羽、张飞那么亮眼,但两人都是实力不俗的悍将,尤其是颜良,除了没有防备,被关羽一刀斩杀的污点外,其他的战绩都非常出色,颜良的武功放在三国中,绝对是第一档的,和张飞、马超等名将相差不大,能够打过他的人屈指可数,只有6人而已。颜良在三国中的出场较少,所以他的战绩不多。十八路

  • 如果颜良单挑三国24名将之中的前10位,他能打败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颜良,吕布,关羽,张飞,典韦,赵子龙

    冀北有庭柱,猛士名颜良。勇力冠天下,千军莫敢当。雄威震白马,失计问云长。玄德临行语,将军束手亡。喜读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这个枭雄并起,智士如云,猛将叠出的壮丽时代,大浪淘沙,天意弄人,决定命运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能力和选择,往往运气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强人猛士虽能力出众,却运气不济,犹如昙花一现

  • 从正史来看,关羽斩颜良、张辽斩踏顿、黄忠斩夏侯,哪个难度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关羽,颜良,张辽,黄忠

    关羽斩颜良、张辽斩踏顿、黄忠斩夏侯渊,乃是三国时期最经典的三场斩首行动,令人叹服!那么这三次作战,究竟谁的难度更大,谁的含金量更高呢?关羽斩颜良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实乃偷袭之举,所以不少人都认为,关羽虽然斩杀了颜良,但胜之不武!从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操作来看,他的武力必定是不输于关羽的,若两人

  • 颜良20回合打败徐晃,关羽一刀斩颜良,为何他80回合拿不下徐晃?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颜良,徐晃,关羽,曹操

    颜良二十回合败徐晃,关羽一刀斩颜良,为何关羽却八十回合拿不下徐晃?之所以会发生如此怪异的故事,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关羽斩颜良,并不是因为他的武功高于颜良,而是因为关羽使用了突袭的打法,心狠手黑,真要是公平对决,还不知道到底鹿死谁手呢!至于关羽八十回合拿不下徐晃,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关羽的手臂刚刚做过

  • 颜良位列三国第三猛将,排名高过关羽和马超,不可能?那来看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颜良,关羽,马超,徐晃,许褚

    (说历史的女人之三国系列第4期)他,是三国中出现时间最短的一员将领。他,是袁绍最得意的将领,在华雄来挑战时,不断念叨的一个将领。他,也是唯一一个被陈寿写入《三国志》的被秒杀的将领。他,在罗贯中那里,就是为了做一片绿叶来衬托关二爷的神威的。他,就是颜良。于是,一个矛盾点出现了,即:不管是陈寿还是罗贯中

  • 关羽斩颜良的真实情况,正史记载比三国演义更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关羽,颜良,三国演义,刘备,曹操,张飞,关羽斩颜良,正史,三国演义(电视剧),汉朝,古装剧,三国

    三国时期:关羽和刘备、张飞同床共枕,如影随形亲若兄弟,跟随刘备征战四方,为刘备建功立业,立下不世功勋,关羽可以说是难得一遇的,文武全才,他和张飞被人称之为万人敌。他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来的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身经百战,少有敌手,关羽最出名的莫过于斩颜良那一战了。关羽战颜良发生在建安五

  • 赵云斩高览,黄忠斩夏侯渊,关羽斩颜良,张飞斩纪灵哪个难度大?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忠,关羽,颜良,赵云,张飞,纪灵,三国,夏侯渊

    张飞斩不是一个档次的纪灵,没有难度;赵云背后一枪刺死高览,难度不大;黄忠斩措手不及的夏侯渊,但有一些难度;关羽万军中策马刺杀颜良,难度是最大的。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是最为出众的武将,斩杀过众多势力的猛将。五虎的众多战绩中,赵云斩高览,黄忠斩夏侯渊,关羽斩颜良,张飞斩纪灵,是各自最得力的斩将战绩

  • 关于颜良的评价:三国暴君之颜良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颜良,关羽,徐晃,许褚,张飞,张郃,古装剧,三国暴君,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颜良,河北名将,是三国时期大诸侯袁绍极为倚重的统军大将。在《三国演义》中,颜良出场的次数不多,单挑也就三次,属于一个过渡型人物,也是成就武圣关羽智勇双全形象的铺垫人物,被关羽袭刺身亡是他的宿命!但是在下以为单就武力单挑而言,颜良秒斩宋、魏二将,速败猛将徐晃,其武力不容小觑,经与其他超一流武将对比,其

  • 斩杀颜良、刺死纪灵、枪挑高览、刀劈夏侯渊,哪个难度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颜良,高览,关羽,黄忠,夏侯渊,刺死纪灵,曹操手下

    蜀汉五虎上将,除了马超没有在两军阵前斩杀敌方一流武将外,其他四虎都有斩杀一流猛将的记录,如关羽斩杀颜良,张飞刺死纪灵,赵云枪挑高览,黄忠刀劈夏侯渊,这四个壮举,哪个难度最大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关羽斩杀颜良无论是正史上,还是演义中,关羽斩杀颜良都是惊人之举,令人不可思议。当时,颜良在中军

  • 闲话三国演义二十四名将之一:颜良的排名,明显被靠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暮光春色标签:颜良,吕布,关羽,徐晃,许褚,张辽,闲话,三国演义,曹操手下

    三国演义,诉说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混战局面以及曹魏、刘蜀、孙吴,这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作者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第120回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诞生于元末明初。数百年来,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