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辈出,既有吕布,关羽,张飞这样的青壮年猛将,也有黄忠,严颜,黄盖这般大器晚成之人。单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国中还涌现出一批少年英才,他们个个身怀大志,武艺高强。下面咱们就盘点一下三国的少年将军,看看有“小赵云”之称的文鸯能排第几?
第八,凌统
在孙策平定江东时,凌统便随父凌操一起投奔到孙策帐下。凌操武艺高强,在攻打江夏黄祖时任先锋。当时战况紧急,凌操率船一马当先,谁知眼看就要立功,反被甘宁一箭射落马下。凌统当时年仅十五岁,随父出征,奋力夺父尸首而还,被人称赞。孙权因凌操死于国事,于是封凌统为别部司马。凌统因战功显赫,与甘宁,周泰等人并列为将。
第七,邓忠
邓忠是魏国大将邓艾之子,随父多次抵御蜀国。长城之战时,姜维攻打甚急,邓忠率军来援。两军对峙之时,只见一个少年将军出马,也就二十余岁,长得“面如傅粉,唇似抹朱”。自称是邓将军,姜维以为是邓艾,两人大打出手,“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
原著中写道:维回头看时,小将已到,挺枪来刺;维一闪,那枪从肋傍边过,被维挟住。那小将弃枪,望本阵而走。维嗟叹曰:“可惜!可惜!”再拨马赶来。
邓艾其后随父大战姜维,翻越阴平山路,取江油,败诸葛瞻,直接逼迫刘禅投降,成就大功。只可惜与邓艾二人不懂自保,被姜维,钟会等人算计,死于非命。
第六,诸葛尚
诸葛尚是诸葛亮之孙,诸葛瞻之子,虽然谋略上没有继承祖上多少,但武艺确实一把好手。邓艾翻越阴平,攻打绵竹之时,诸葛尚为先锋,随父出征。此时诸葛尚年仅十九岁,多习武艺。
两军对峙之时,诸葛尚抖擞精神,一人连败邓忠师繤二人,魏军大败。邓忠师繤二人带伤而回。其中邓忠武艺与姜维接近,师繤为邓艾副将,可以说都是当时数得上的上将。诸葛尚一人而败此二人,可见武艺之强。只可惜诸葛尚与诸葛瞻父子并非邓艾对手,最后均死于乱军之中。
第五,马超
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之子,也是蜀国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谁知马超也是个少年狠人。在李傕郭汜之乱时,马超随父勤王。李傕部将李蒙王方小看西凉,请命出战。年仅十七岁的马超出战,只见马超长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俨然一个俊美将军。马超出马,战不数合,一枪刺王方于马下。李蒙从后赶来,马超卖个破绽,又生擒李蒙。一时间连败二将,马腾韩遂等乘胜追击,大获捷胜。
李傕见二人被杀,于是采纳鬼才贾诩的建议,深沟高垒,拒不出战。最后马腾内应被杀,粮草不足,只得退军而去。李傕郭汜派军追杀,幸亏马超战助敌军。
第四,文鸯
文鸯是淮州刺史文钦之子。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掌握了魏国大权,曹爽一族被杀。文钦与毌丘俭公开反对司马氏。司马师命其弟司马昭坐镇后方,自己亲率人马来战淮南。文鸯与其父商议趁司马师立足未稳,连夜劫营。两人约定三更时分杀入,谁知文鸯自己先到,引二千五百人杀入,所到之处,无人敢挡。一直杀到天明,只见一军赶到,原来是兖州刺史邓艾,文鸯与邓艾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见左右渐渐亡尽,文鸯单骑突围而走。
魏军将士见文鸯孤身一人,于是百余人从后追赶,不想文鸯按住长枪,手持钢鞭,多次翻身杀回,杀得曹将人仰马翻,方只其勇,不敢追赶。
文鸯能在司马师大营厮杀一夜,又能力战邓艾“五十回合”,单骑突围后,又能连败百余战将,堪称奇迹。只可惜文鸯用而无谋,毌丘俭死后,与其父文钦投奔到东吴而去。
第三,姜维
姜维原本是天水太守马遵手下部将,在诸葛亮北伐时登场。姜维一眼看破诸葛亮围点打援,引蛇出洞的计谋。在天水城前与老将赵云大战“数合”不分胜负,抖擞精神全然不惧。赵云见有准备,急忙回军。
原著中写道: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姜维不但识破诸葛亮计谋,还能趁夜劫营,让诸葛亮大败。可见姜维不但少年成名,还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才。诸葛亮收降姜维后,姜维随诸葛亮多次北伐,诸葛亮死后,更是继承武侯遗志,成为蜀国栋梁。
第二,赵云
赵云是三国中有名的常胜将军,长坂坡一战扬名,汉水之战更是杀得张郃徐晃等辈胆战心惊,不敢交锋。谁知赵云登场时也是一位少年英才。
界桥之战时,袁绍大军文丑杀败公孙瓒,又连败手下四将,拍马直取公孙瓒。公孙瓒慌乱之时跌落马下,只见一少年将军杀出,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六七十回合”不分胜负。文丑见公孙瓒后军赶到,拨马而回。
可以说赵云出场便是巅峰,能与河北四庭柱之一的文丑大战不分胜负,实在难得。其后赵云随公孙瓒大战袁绍,杀入袁绍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与刘备相遇后,赵云便与刘备英雄相惜。公孙瓒败亡后,赵云在卧牛山与刘备相遇。自此便成了刘备麾下大将。
第一,孙策
一提到三国少年英才,自然不能不提孙策。孙策在其父孙坚死后,委身淮南袁术帐下,见袁术傲慢,又思其父如此英雄,于是黯然落泪。幸亏有朱治,吕范等人相助,孙策用亡父玉玺在袁术处还得人马将士,名为渡江救母,实则图谋大业。
孙策在周瑜,程普等人的帮助下,连败刘繇,严白虎,王朗等辈。两军阵前更是挟死一将,呵死一将,被世人称为“霸王在世”。孙策公元175年出生,到公元196年一统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真可谓少年英才。
孙策不但勇略过人,更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如江东张昭,张紘二人尽忠辅佐。又有周瑜,程普,黄盖,韩当等人为将。连曹操都不禁感叹:“狮儿难与争锋!”若不是孙策早亡,天下大势所属必定难以预料!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