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导致司马师眼病发作而死的文鸯,为何被称为小赵云?为何下场凄凉

导致司马师眼病发作而死的文鸯,为何被称为小赵云?为何下场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1/20 11:44:33

被人冠以“小赵云”的文鸯,别看名字文绉绉的,其实很生猛。历代史学家评价文鸯,都对他的神勇感叹,说他“姿器膂力,万人之雄”,“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百战百胜,貔貅为群”。

已经没有人可以相比,只好与貔貅这类猛兽为伍,按这个战力,估计也只有项羽再世,才能以跟他比划比划。所以,有人称他为三国后期“第一战神”。

文鸯的成名战,对手就是个猛人——司马师

文鸯是魏将,怎么跟司马师较上劲了呢?原来司马师废黜了曹芳,引起毌丘俭文钦(文鸯之父)的不满,二人在淮南起兵,跟司马师翻脸了。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杀了曹爽,把曹操的子孙们当糖人捏。毌丘俭和文钦都是曹爽的心腹,失去靠山的二人,早就对司马家族心怀不满,曹芳的被废,点燃了他们对司马氏的怒火。

毌丘俭是曹魏政坛和军界重量级的大佬,司马师不敢怠慢,他不顾自己刚刚做了眼部手术,亲自率领大军平叛。

司马师不愧于老奸巨猾,深得老爸精髓,他令邓艾诈败,将毌丘俭和文钦吸引到汝阳,以精锐骑兵发动袭击。当文钦看到黑压压的骑兵,才发现中了司马师的计,不由叫苦不迭,竟然害怕得手足无措。

时年只有18岁的文鸯,却表现得比老爸还要镇定,他提议:司马师大军刚到,我们应该趁他立足未稳,立刻迎头痛击!

文钦这才定下神,逃跑就是司马师的活靶子,看起来也只能接受文鸯的建议,搏一把或许有生路。

当夜,爷俩各率一军,对司马师发动偷袭。司马师根本没料到文鸯居然有胆主动攻击,他正在大帐休息,大营外已经是战鼓雷鸣,杀声震天。司马师大惊,下意识眼部用力,结果伤口崩裂,眼珠都从眼眶脱落出来!

这时候,如果司马师失去定力,恐惧的心理立刻会蔓延,军心一乱那就是溃败!关键时刻,司马师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他装作镇定自若,令全军坚守,自己则闭营不出。

主帅“蒙头大睡”的镇定,安定了人心,众将奋力厮杀保卫大营。其实司马师哪是“蒙头大睡”,他头蒙着被,嘴里咬着被头,强忍着疼痛,一声不发!战后,人们才发现,被子被司马师咬得稀碎!

文鸯对大营数次进攻,然而,文钦率领的另一路人马迟迟不出现,爷俩分兵进攻的策略,变成了文鸳的独角戏。三遍鼓声后,文钦依然不到,文鸯独木难支,只得下令撤军。

以勇猛著称的文钦,关键时刻掉链子,连亲儿子都不顾,弃城出逃,文鸯也只得随父亲一起撤离。

司马师大营里,众将这才长舒一口气,吓死宝宝了,怪兽终于退了。司马师不顾疼痛,下令追击。众将一哆嗦:文钦那是老江湖,文鸯猛得像怪兽,撤退肯定是假的,一定猫在半路等咱们呢,太可怕了,俺不去!

司马师捂着眼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文鸯三遍鼓文钦都不来,说明他们的气势已经没了,此时不追待到何时!

众将面面相觑,再不去追击,估计司马师另一只眼球也得气掉出来,于是硬着头皮上马追击。

文鸯追上父亲,说:这么跑不是个事,如果不让司马师折了气势,咱们跑不掉。文钦这时候胆都破了,只顾逃遁,文鸯只好带了十几名勇士,调转马头:

“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所向皆披靡,遂引去。”

文鸯等十余骑,杀入8000魏军中,如同开花弹,炸得魏军“所向披靡”。把他比作“小赵云”,名副其实。

就这样,文钦安全撤离,父子们一路向东,投降了东吴。可惜毌丘俭,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兵败被杀!

司马师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是文鸯的神勇,让他眼伤复发,第二个月就活活疼死了!

两年后,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由于反对司马昭称帝的企图,也举兵反叛,并投降了东吴。司马昭派大军平叛,将诸葛诞围困在寿春。

东吴主政的孙綝,派人增援诸葛诞,可是他犯了个昏招,增援的主将居然是文钦。

原来文钦和诸葛诞,当初虽然都是曹爽的党羽,但二人一直不和,诸葛诞根本看不起粗鲁、投机、勇而无谋的文钦,曾经多次弹劾他。两年前文钦追随毌丘俭起兵,诸葛诞就因为文钦,拒绝跟毌丘俭合作,还参与了司马师的平叛。

这会儿孙綝派来文钦救援,诸葛诞心里一惊:咋回事?该不会乘机吞并我吧?

其实诸葛诞想多了,文钦真的是尽力了。为了救出诸葛诞,文钦奋力厮杀,把自己都陷进城中不得脱身。

眼看城中的粮食告罄,部下纷纷投降,文钦建议:干脆咱把北方人全部赶走,他们本就跟咱不一条心。诸葛诞一口拒绝,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你安的什么心?

后来文钦每提一个建议,都被诸葛诞否决。两人原本就相互不顺眼,生死存亡关头,依然相互拆台。结果,诸葛诞下手更快,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文钦!

文鸯和弟弟文虎,守在寿春边上的小城中,听闻父亲被杀,顿时勃然大怒。哥俩决定杀过去替父亲报仇,可惜部下都是诸葛诞的人,没人听他们的。

哥俩一合计,再不逃估计跟老爸一样,成了诸葛诞的刀下鬼。于是他们乘人不备,跳城逃离寿春,投降了司马昭。

文鸯、文虎兄弟投降后,司马昭没有听从部将处死哥俩的建议,而是给他俩加官进爵,封了关内侯。哥俩好不高兴,充当司马昭的宣传工具,骑着马到寿春城下高喊:投降吧,“蝗军”优待俘虏。

城里的守将一看,连间接害死司马师的文鸯都能受到优待,咱还撑个屁。就这样,军心涣散的寿春,不出意外被攻破,诸葛诞被杀,诛灭三族。

兜兜转转,文鸯兄弟俩又回到曹魏。当然,曹魏后来就变成了司马晋,二人成了晋朝的臣子。时间一晃12年,期间文鸯、文虎兄弟挂着将军衔默默无闻。直到泰始六年,西凉出现变故。

这一年,鲜卑秃发部反叛,首领“秃发树机能”连杀西晋三位封疆大吏。鲜卑人怪兽级的战力,让司马炎寝食难安,派谁去平叛呢?打怪兽就得用“貔貅”!司马炎想起了闲置多年的文鸯。

估计史官写作时打瞌睡,笔一滑,直接写到结果:大破秃发树机能,迫降胡人部落二十余万众,文鸯名震天下!

二十余万人,不是二十万根木头,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怎么连板凳都没放好,好戏就结束了?堪比当年WBA金腰带之战的喜剧。难不成这里有也有黑幕?有!搬个板凳稍坐,一会儿说。

又一晃N年过去了,文鸯接到一份新任命:东夷校尉。东夷校尉是驻防辽东的最高军事长官,秩比二千石。

文鸯高高兴兴,准备上任。当然,离京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边防高级将领临行前得向皇帝辞行。没想到一次例行公事,成了文鸯的“例假”,司马炎胡乱找了个别的借口,让他回家度假去了!

史书没有记载,司马炎究竟为何要这么做,也不知道他以什么理由做借口,反正从此文鸯靠边站了。

永熙二年,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诛杀了辅政大臣杨骏。有一个人因为功劳,立刻“抖”起来——司马繇。司马繇的父亲司马伷,是司马昭的弟弟,他还有一个身份——诸葛诞的外孙。

对了,就是三十多年跟文钦相互伤害,一起玩完的诸葛诞。诸葛诞虽然背叛了司马氏,但是他的外孙却是货真价实的司马家骨血。当年文钦和诸葛诞的旧恩怨,被“完美”地延续到文鸯、司马繇这一辈。

如今司马繇大权在握,对付一个落魄人文鸳,那还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于是司马繇舌头打个滚:文鸯、文虎是杨骏的党羽,灭族!

就这样,“小赵云”、“貔貅”文鸯,和弟弟文虎,冤死在司马繇手上,跟诸葛诞一样,被灭了三族!

故事讲完了,下面开始上瓜,不能让你们白等。

文鸯那场对秃发树机能的大胜究竟是怎么来的?司马炎为何不喜欢文鸯?文鸯为何这么倒霉呢?

其实在文鸯大胜的第二年,秃发树机能就卷土重来,又杀了西晋派驻的第四位封疆大吏,搞得司马炎一个头两个大。最后思虑再三,决定派马隆为将,才彻底干掉了秃发树机能。

问题又来了,既然文鸯这么牛,司马炎为何不派文鸳二次披挂上阵呢?我从文虎的经历中找到了答案:“因姻招西凉,破凉州虏。”

原来,文鸯对秃发树机能的胜利,靠的不是军事,而是联姻!

文虎跟鲜卑某个部落联姻,导致秃发树机能内部瓦解,所谓降服二十万众就是这么来的,根本没打什么像样的仗,所以史官没啥可写的,并不是他们打瞌睡。

而且,文虎与鲜卑某部的联姻,还不同于一般的嫁娶,是“姻招”,意思是文虎“嫁到”鲜卑,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

仗是胜了,以不流血的方式,看起来很完美,却留下了定时炸弹。我替司马炎问文鸯几句:

一,你是平叛将领,有什么资格跟敌人联姻?政治联姻是你一个武将该做的事吗?二,文虎“嫁给”了鲜卑人,他还是我晋朝的臣子吗?你们文家想干啥?三,秃发树机能第二年就又反叛,你是不是当初就跟他约定好了?你们究竟有什么交易没有?估计三问会让文鸯汗流浃背!只是文鸯这事做得有点像擦边球,虽然让司马炎很不爽,但是又抓不到实锤,更何况人家好歹达成了“胜利”的结果,司马炎只能捏鼻子承受了。

所以,当秃发树机能二次反叛,司马炎根本就不再信任文鸯,不可能再次派他出征,剥夺文鸯东夷校尉资格,也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就可以解释,文家父子为何以悲剧收场的原因了。

其一,文家父子都是那种头脑简单的武将,不具备政治素质。

尤其是文钦,为人粗鲁,屡屡犯罪,还总想着靠投机取巧的方式,在政治权力混。其实以文家父子的能力,老老实实当执政者的一把刀,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就好了,非要纠缠于政治利益,这就叫德不配位。

其二,文氏家族被豪门士族集团边缘化,缺少坚实的整治后盾。

那个时代就是豪门士族集团的天下,联姻就是让家族扎根于豪门的最常见方式。如果你仔细扒扒司马、陈、诸葛、荀、杨、曹、夏侯这些家族,就会发现,他们坐在一起时,相互之间全是舅舅、姐夫、姨夫、姑父地叫成一片。

可惜那里面没有文家的份!从文钦开始,他们就被豪门集团看不起,被边缘化了,能榜上一个主子就算最好的结果。

所以,无论从环境还是个人素质上讲,文鸯少在政治上出头冒尖,恐怕才是最好的出路。都说人往高处走,可是下脚之前,你总得照照镜子,看看脚下嘛!

更多文章

  • 文鸯被人称为“小赵云”,究竟有多厉害?他曾一人单挑数千魏军

    历史解密编辑:欢乐就是你哦标签:赵子龙,文鸯,魏军,小赵云,司马师,曹操

    总的来说,文鸯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时间比较晚,战斗呢还算是不错,勉强算是一个一流水平,和之前那批超级猛将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文鸯的冲阵能力,那可是没有几个人能比的。可以说,在演义中,赵云的冲阵能力第一,文鸯就是第二。连罗贯中先生在写道文鸯时,都直接拿赵云来对比,称呼文鸯为小赵云!事实上,本文认为,文鸯

  • 三国演义猛将排名前二十位,文鸯力压关羽挤进前5,吕布不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关羽,吕布,三国演义,张飞,赵子龙,张辽

    在本文之前,笔者先声明几点:(1)此次排名只依靠罗贯中的原著《三国演义》,不依靠任何影视作品,也不依靠《三国志》;(2)此次排名主要依据武将的巅峰时期的巅峰战力,马超50回合拿不下曹洪,我也不会把马超排在10名之后;(3)排名时综合考虑武将的突围、单挑、斩将三种能力,不仅仅依靠单挑战绩;(4)“一吕

  • 率土之滨:文鸯砍王实战测试!马超的下位替代,上限够,下限太低

    历史解密编辑:萌小凌儿标签:马超,文鸯,魏延,杜预,吕蒙,曹操

    率土趣事儿千千万,来听凌儿慢慢盘,大家好我是萌小凌儿!话说最近晋朝武将出来之后,大家就适配的阵容也在各种的猜测。其中凌儿比较感兴趣的并不是大家所看好的杜预,因为杜预作为一个C,走物理刀,成长太低。走法刀,自带战法又是混伤,属于那点儿都沾,结果那点儿都不算强势的情况。因此,凌儿选择了文鸯,作为马超的下

  • 三国的文鸯只是个小将,为何却能出尽风头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文鸯,司马师,赵子龙,曹魏,三国,关羽

    自古英雄人物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尤其是三国中涌现出的大批能人义士,在文学艺术的渲染之下已然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后人无不感叹于张飞关羽等人的勇猛善战,每每谈及三国中的武将之时,他们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不敢说武艺最高,但最起码都是排在前面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光有文谋是远远不够的,能武者则成了众才能之辈

  • 文鸯的武艺如何呢?三国打斗场面最后的一抹亮色:文鸯逞威乐嘉城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文鸯,武艺,乐嘉城,邓艾,姜维,张郃

    扬州文次骞,英姿敌万人。九岁驰骏马,十二挽强弓。少年从军旅,名震乐嘉城。猛士单骑入,夜踹司马营。貔貅十万众,莫能当其锋。追者皆股战,惶惶且逡巡。匹马入千骑,来去自从容。三分称猛士,文鸯万夫雄!三国迷们都知道,在前三分时代猛将迭出,勇士如云,而到了后三国时代,魏蜀吴各方的战将们武力值就下降了一个档次,

  •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文鸯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文鸯,司马师,曹魏,司马炎,猛将,三国

    在魏末晋初之时有这么一位武将在演义中被罗贯中先生称为“小赵云”,它就是三国后期魏国名将文鸯。文鸯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一身武力强横在军中作战勇猛深受当时的大将军曹爽喜爱,可以说是曹魏的嫡系武将。而且文鸯最突出的就是他的冲阵能力,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文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

  • 《三国演义》中,文鸯比五虎将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文鸯,张郃,张飞,邓艾,黄忠,关羽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能够发现一个现象:以蜀汉五虎全部谢世为标准(或者以魏蜀吴全部称帝,三国正式形成为标准),将三分时代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三分时代,英雄辈出,猛将如云;而后三国时代的战将们的武力值有一个很明显的下降,拿得出手的就没几个人了。筷子里面拔旗杆,勉强选出来几个,战绩都不甚理想,厮杀场

  • 三国演义:文鸯单骑退雄兵与赵子龙单骑七进七出,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文鸯,刘备,张郃,邓艾,赵云,赵子龙,古装剧,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三国前期,强将如云。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许褚大战典韦;马超恶斗张飞;许褚酣战马超;赵云长坂大战……这些打斗场面已成经典,让读者过目难忘,也为演义增色不少。而三国后期,由于超一流高手们相继离世,再也难现经典的打斗场景,小

  • 三国后期的第一猛将文鸯,若单挑张飞赵云许褚典韦,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张飞,赵子龙,许褚,典韦,文鸯,马超

    单挑张飞会输,对阵赵云能平,面对许褚、典韦可以取胜。三国时代猛将如云,吕布单挑无敌,关羽骄傲又勇猛,马超年轻气盛,黄忠老当益壮,典韦力大无穷,许褚敢于赤膊上阵,赵云一生从无败绩,这些猛将的武力值也均达到了顶流水平。不过若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部分猛人基本扎堆在了三国前期。虽然三国后期

  • 文鸯号称是三国第一战神,武力强过赵云,他在正史中有哪些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文鸯,秃发,赵云,三国,赵子龙,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说起七进七出,很多人都会想到赵云,但是无论从史书还是三国演义来看,赵云的长坂坡之战,其实都没有七进七出的描写!事实上,真正做到七进七出战绩的乃是文鸯!也正是文鸯这一出色的表现,所以许多人认为,文鸯才是三国第一战神!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文鸯到底有哪些厉害的战绩,文鸯最终又是怎么被杀的?比赵云还猛的武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