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掉杨修后,其父杨彪与曹操的经典对话,被传诵至今

曹操杀掉杨修后,其父杨彪与曹操的经典对话,被传诵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4/2/5 0:30:31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起兵争霸,曹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击败袁绍之后统一北方,是天下势力最强的诸侯,并且曹操胸怀大志,一直渴望建功立业,他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其一统天下的决心。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同时在历史上也颇具争议。许多人认为是曹操挽救了大汉,帮助大汉王朝延续寿命,而且掌握大权却没有篡位,是一个真正的忠臣。当然也有人认为曹操独揽大权,架空天子,是不折不扣的奸臣。不过无论怎样曹操的确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这一点从他处死杨修便可以看出。实际上在杨修被曹操杀死之后他的父亲与曹操有过一段对话,一直被传颂至今,那么这段对话到底有什么内容呢?

关于杨修和曹操的故事许多人都有所耳闻,东汉时期是一个非常讲究出身的时代,只有生于名门望族的人才有出头的希望,而杨修就出身在大家族杨家中,他的父亲更是朝廷里的高官,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由于本身天赋卓绝,杨修童年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很多人都认为他长大之后可以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朝廷的重臣,就连曹操本人都十分看好他,不到二十岁杨修便官居主簿,是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

杨修一直兢兢业业,在处理本职工作时更是尽心尽力,很少出现错误,这一点也得到许多同僚的认可,在曹魏势力里面一直颇有名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官员却在四十五岁的时候遭受大难,曹操直接将其处死,甚至在行刑前还给他的父亲杨彪写了一篇文章,解释自己杀死杨修的原因,可见曹操对于杨修的愤怒。

杀死杨修之后曹操又找到了杨彪,发现他整个人都变得十分消瘦,便开始询问具体原因,杨彪却回答“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话语中全部都是对于杨修之死的悔恨。虽说杨彪本人十分愤怒,但是他却不敢随意埋怨曹操。

其一在于曹操本身势力强大,掌控朝廷的大权,如果他执意冒犯的话很可能牵连整个杨家。其二就是杨修私下本身就和曹操有一些矛盾,迟早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两者之间的对立原因很简单,杨修出身于名门贵族杨家,作为大族,他们自然想永远保持这种统治地位,因此杨家上下都竭力反对那些寒门学子进入官场,从而让自己手中的权力旁落。

然而曹操却是一个另类,他掌权之后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是人才便不问出身,这样的模式虽然给他带来大量的青年才俊,却也遭到朝中许多士族官员的反对,杨家就是其中之一,而杨修作为杨家的年轻一代自然和家族站在一起,可以说从他进入官场起便成为了曹操的对手。

[图片7]

除开家族原因外,杨修本人的行为也十分张扬,他仗着自己士族子弟的身份参与曹家的立储之争,选择了曹植作为支持者。然而曹植本身就没什么政治眼光,经常犯一些原则性错误,杨修不但不纠正错误,反而和曹植一起厮混,久而久之,两人便引起曹操的不满,虽说并没有直接对其进行惩罚,却也为他的遭遇埋下伏笔。

导致杨修死亡的直接原因就在于他喜欢随意揣度他人的心思,当曹操在汉中战场陷入困境想要退兵之时,在军中传下鸡肋的口令,本来只是随口一说,然而杨修却自作主张,认为曹操不想作战,进而在军中散步退兵的言论。

[图片9]

这种行为犯了两个大忌,一个是曹操本就生性多疑,又怎会忍受被他人猜到自己的想法,因此杨修即便知道也不应该说出来。其二就在于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士气,一旦士气低落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而杨修作为主簿本身就代表着曹操,他传下来的命令让许多士兵都失去战斗的信念,这是曹操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结合这两点来看杨修的死绝对不冤。

整体看来,曹操杀死杨修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过人们从中仍需吸取杨修的教训,在工作生活中不要随意揣摩他人的心思,即便知道也应该尊重别人,否则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参考资料:

《短歌行》

标签: 曹操杨修杨彪曹植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单杀杨修,却放过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雪清爽雪千寻标签:曹操,杨修,司马懿,曹丕,曹植

    《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驻军汉中,进有马超阻拦,退又恐蜀军耻笑。正两难之际,夏侯惇来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杨修知道后,叫随行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不解,问杨修在搞什么幺蛾子。杨修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来日魏王必班师。”夏侯惇赞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回

  • 曹操杀了杨修后,反问其父杨彪咋瘦了?杨彪的回答造就一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杨修,曹操,杨彪,周瑜,华佗,刘彻

    在《三国演义》之中,能够被称之为聪明的人绝对数不胜数,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却仅仅只有一人。相较于被活活气死的周瑜,因为恃才傲物而被杀害的杨修,同样让不少人颇为遗憾。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曹操杀害杨修以后,竟然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中反问杨修的父亲杨彪为什么变瘦了。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曹操此举完全就是在

  • 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杨修,曹操,曹丕,曹植,袁术,刘备

    《三国演义》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杨修参与了夺嫡斗争;第二点杨修是袁术的外甥;第三点杨修恃才傲物,自作聪明,不给曹操留任何面子!杨修是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谋士和文学家,都知道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那么为什么曹操这样一位爱惜人才的君主会忍心杀掉杨修呢?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杨修太

  • 曹操杀掉杨修,杨修老爹当面质问曹操一句话,让曹操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操,杨修,杨秀

    提起杨秀的死,人们往往认为与“鸡肋”有关,也就是说,与杨秀的“自巧”有关。《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对峙。他们长期打不赢,曹操渐渐长出一颗退却的心。一天晚上,夏侯敦进了账户,向曹操要了他的夜标语。曹操正在喝鸡汤。当他看到碗里有鸡肋时,“吃起来没味道,但扔掉很可惜”,于是他觉得自己怀孕了,随口回

  • 曹操杀了杨修,给杨彪夫妇写书信慰问,还问杨彪为何消瘦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曹操,杨修,杨彪,曹丕

    相信大家都知道杨修这个人。按照一些史料的记载,杨修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想要做政治投机,站在曹植一伙,结果就被杀了。杀了杨修之后,曹操夫妇给杨修的父母杨彪夫妇写信慰问,一次遇到杨彪还问杨彪为何如此消瘦,结果被杨彪一句话“怼”了回去。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曹操杀杨修这件事,以及对杨彪夫妇

  • 有才是祸不是福,杨修因此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杨修,曹操,袁术,曹植,丞相,杨彪

    杨修没有死于汉中之战,而是在南征关羽的路上。杨修被杀的罪名不明,大概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总之是不清不楚的。至于被杀原因,《三国志》给出的答案是:“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这里提到了三条原因:一是参与终始之变(夺嫡之争),二是有才策,三是因为是袁术外

  • 曹操杀杨修,杨修却感叹死期来得晚?曹操:为了面子不能留他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曹操,杨修,曹丕,荀彧

    为了凸显曹操的猜疑,曾以杨修之死作为例证。然而对于杨修之死,的确有人归咎于曹操嫉贤妒能,但也有的人会说是因为他恃才傲物,更有的人会说是因为杨修陷入了曹植、曹丕的夺嫡之争。这些都是导致杨修之死的一部分原因,杨修到死都没有明白他得罪曹操的地方是因为他的出身。至少在曹操赐死杨修时,杨修曾感叹:我觉得我的死

  • 曹操能处死杨修,为何却不敢杀害杨修的父亲?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杨修,杨彪,曹丕,袁术,东汉,曹魏,诗人,曹操手下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杨修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当时杨修负责丞相府的内外事务,都符合曹

  • 杨修良—书画艺术官方润格

    历史解密编辑:墨川书画艺术鉴赏标签:杨修良,书画,艺术,书画展,书画家,国画

    杨修良,雅号半句先生,男,祖籍河南周口,出生于1963年。大专学历。进修于中央美院及徐悲鸿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集作家、诗人、书画家、书画艺术评论家于一身,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专题部美术编辑。现任河南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协会会长,河南省人民政府乡村振兴智库专家,河南省老干部大学教授,郑

  •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不是杨修之错,只因杨修的父亲太“彪悍”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曹操,杨修,刘彻,袁术

    (一)蹊跷的问答公元219年,曹操以“泄露军事机密,跟各部将军串联”为由杀了杨修。在杀死杨修后不久,曹操跟杨修的老爸杨彪相遇,曹操惊讶地问:“老兄弟,你可瘦了。”显然曹操似乎很关心杨彪的身体。杨彪举止恭顺,说:“老大,这是因为我后悔啊,没有跟汉武帝时期的金日磾一样有先见之明,早早杀了自己的不孝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