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能处死杨修,为何却不敢杀害杨修的父亲?原因很简单!

曹操能处死杨修,为何却不敢杀害杨修的父亲?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3204 更新时间:2024/2/20 2:29:45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杨修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当时杨修负责丞相府的内外事务,都符合曹操的心意。

在此基础上,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在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太子的事件中,杨修选择了站在曹植的阵营中,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最终曹操选择了曹丕作为魏王的继承者。

杨修在曹植失宠后,有意疏远曹植,但是因为曹植毕竟是曹操的儿子,所以不敢过于明显,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来往密度。后来曹操知道了杨修参与了夺嫡事件,颇为气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杨修被曹操处死。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曹操之所以除掉杨修,也是为了打压杨修背后的世家大族(弘农杨氏)。那么,问题来了,曹操能处死杨修,为何却不敢杀害杨修的父亲(杨彪)?

首先,在笔者看来,曹操之所以不敢杀害杨彪,原因非常简单,这是因为杨彪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并且,相对于性格狂妄的杨修,杨彪没有给曹操抓住太过明显的把柄,这促使曹操不敢加害他。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杨彪这位历史人物。

杨彪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还是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的家族。在东汉历史上,杨彪所在的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同为当时的名门大族。当然,弘农杨氏更加长盛不衰,比如隋朝的杨坚、杨广等人,也都出自于弘农杨氏。

在熹平年间,杨彪因博学多闻而被公车征为议郎,后来迁任侍中,转为京兆尹。在此之后,杨彪又担任了五官中郎将、颍川太守、南阳太守、永乐少府、太仆、卫尉等官职。和杨修不同的是,杨彪担任的官职相对较多,这促使他结交了更多的名士。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杨彪以太中大夫职接替董卓为司空。同年十二月,接替黄琬任司徒。在东汉历史上,司空、司徒、太尉为三公,这堪称地位最显赫的官职了。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废立皇帝的行为,遭到了曹操、袁术、袁绍、孙坚等人的讨伐,董卓在惧怕之下意图迁都长安,杨彪与太尉黄琬据理力争,因而被罢免官职。不久,杨彪与黄琬一同被拜为光禄大夫。十多天后,杨彪迁任大鸿胪,跟随汉献帝入函谷关,转任少府、太常,因病罢免。后又任京兆尹、光禄勋,再迁任光禄大夫。

虽然董卓篡夺了朝廷大权,但是,面对反对自己的杨彪,董卓也不敢轻易杀害,这自然是顾忌杨彪的威望,尤其是杨彪的家族势力。初平三年(192年)九月,杨彪接替淳于嘉任司空、录尚书事,后又被拜为太常。兴平元年(194年)七月,杨彪代替朱儁,担任太尉这一官职,录尚书事。在东汉末年,杨彪将三公的官职都担任了一遍,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情况。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想要东归,却遭到了李傕郭汜等人的追击,对此,杨彪据理力争,斥责了李傕、郭汜。同年,汉献帝移驾东迁,杨彪全力保护,到了最危难的时候,几乎遇害。汉献帝回到洛阳后,以杨彪代理尚书令。

建安元年(196年),杨彪跟随汉献帝迁都许昌。当时百官举行大宴,兖州刺史曹操见杨彪神情不悦,惧怕之下离开宴会。不久,杨彪便被罢免官职。到了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称僭号,曹操因此诬陷杨彪与袁术是亲戚,想要勾结袁术废献帝,将其下狱。到了这个时候,曹操显然有除掉杨彪的打算。

但是,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之官)孔融听说后,连朝服都来不及穿就匆匆面见曹操,为杨彪辩解。孔融还表示,如果曹操执意杀害杨彪,自己将会拂袖而去,不再来朝。而这,无疑体现出杨彪在天下名士中的威望了。

更为关键的是,负责拷问的许县令满宠也对曹操说道:“拷问杨彪没有找到罪证。如果要处决他,要找到证据才能执行。此人有名于海内,若找不到证据而把他处决,会大失民心,请主公想清楚。”相对于杨修,杨彪行事谨慎,没有给曹操可以借题发挥的地方。况且,在公元197年的时候,曹操身边还有袁术、袁绍、吕布等强敌,强行杀害杨彪的话,只会增加内乱的风险。所以,曹操无奈之下只得释放杨彪。

建安四年(198年),杨彪再一次担任太常;建安十年(205年),杨彪又被罢免官职。次年,杨彪的爵位被剥夺。杨彪见汉室将衰,而曹操则有篡汉的野心,于是诈称脚抽筋退居不出。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臣,杨彪的选择无疑是非常理智的,这也是他能够获得善终结局的重要原因。

最后,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同年,曹丕迫使汉献帝让出了皇帝的宝座,正式结束了东汉王朝的历史。彼时,曹丕想要让杨彪出任太尉,先让使者告诉杨彪。杨彪表示自己年老多病,因而坚决推辞。对于刚刚即位的曹丕,想要拉拢出自世家大族的杨彪,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在儿子杨修被杀后,杨彪显然对曹魏是心怀不满的,所以不愿意为曹丕效力。

黄初二年(221年)十月,曹丕册封杨彪为光禄大夫。在朝会时,杨彪位次三公,待以宾客之礼。又赐杨彪延年杖及冯几,允许戴鹿皮冠,杨彪辞让,只穿着布单衣和皮弁入见。数年后,曹丕下诏公卿举荐有独特行为、操守的君子。司空王朗举荐杨彪,曹丕因此设置官吏士兵来护卫杨彪。黄初五年(225年),杨彪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这自然是比较长寿的情况了。

标签: 杨修杨彪曹丕袁术东汉曹魏诗人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杨修良—书画艺术官方润格

    历史解密编辑:墨川书画艺术鉴赏标签:杨修良,书画,艺术,书画展,书画家,国画

    杨修良,雅号半句先生,男,祖籍河南周口,出生于1963年。大专学历。进修于中央美院及徐悲鸿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集作家、诗人、书画家、书画艺术评论家于一身,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专题部美术编辑。现任河南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协会会长,河南省人民政府乡村振兴智库专家,河南省老干部大学教授,郑

  •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不是杨修之错,只因杨修的父亲太“彪悍”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曹操,杨修,刘彻,袁术

    (一)蹊跷的问答公元219年,曹操以“泄露军事机密,跟各部将军串联”为由杀了杨修。在杀死杨修后不久,曹操跟杨修的老爸杨彪相遇,曹操惊讶地问:“老兄弟,你可瘦了。”显然曹操似乎很关心杨彪的身体。杨彪举止恭顺,说:“老大,这是因为我后悔啊,没有跟汉武帝时期的金日磾一样有先见之明,早早杀了自己的不孝子,而

  • 杨修品|大美宝地—全国书画名家学术交流展

    历史解密编辑:北京美术艺评标签:名家,书画,国画,杨修品,学术交流展,齐白石传人,中国书法家协会

    【艺术家简介】杨修品,1943年生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书法评审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1979年,书法获全国一等奖。2000年,书法获文化部奖。国画获海内外名家邀请展金奖。【作品鉴赏】【景点游玩】【美术馆介绍】

  • 曹操杀杨修,杨修曹操本是好友,曹操为何将杨修杀死?冤吗?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杨修,曹操

    在三国时期,有一种著名的点评仪式,凡是在这个仪式上被夸赞的文人作品,不论走到哪里都是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可见这个仪式的地位有多大,这个仪式就是东汉末年的月旦评。一次月旦评上,曹操前去观摩,在月旦评上认识了能够懂得自己心意的好友杨修,两个人一见如故,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人的‘臭味相投’曹操才出谜,而杨修爱

  •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回怼一句话却成为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曹操,杨修,杨彪,曹丕,诗人,东汉

    都说伴君如伴虎,不管这个君主是明君还是昏君,辅佐君主的大臣们,都是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因为一国之君掌握着生杀大权,所有人的命都在他的手中。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哪个不是为了讨好君主费尽心思。哪怕一个很聪明的人,也未必能够在官场上混得很好,杨修便是如此。在曹家的权力纷争当中,他选择支持曹植,最终被曹操所杀

  • 曹操杀了杨修后,还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成传世佳句

    历史解密编辑:黄觅食标签:曹操,杨修,杨彪,曹植,曹魏,史说三国

    历史上的曹操谋略出众、心狠手辣,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甚至曾杀死东汉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之后还问杨彪为什么瘦了,简直是杀人诛心,而杨彪的回答也格外漂亮,甚至造就一千古名句。聪明反被聪明误除了父亲是东汉太尉杨彪外,杨修的母亲更是当时鼎鼎有名的袁术家族的女性,放到现在来说他就是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与其他

  • 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的自负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清澈之玹标签:杨修,曹操,杨彪,曹丕,曹植,三国

    公元219年,曹操杀了杨修后不久,便对杨彪进行试探。故意问道:“才几天不见,你怎么瘦成这样了?要不要我给你买些补品补补身体?”杨彪看穿了曹操的用心,随后机智地回了一句话,曹操顿时哑口无言。自古以来,身边为枭雄效力的可谓是高危职业。而曹操,作为一个多疑的枭雄,杀过的臣子不计其数,其中就包括杨修。杨修出

  • 曹操为何要除掉才华横溢的杨修?这3点原因让杨修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杨修,曹操,曹植,刘备,袁术

    曹操为何要除掉才华横溢的杨修?这3点原因让杨修必死无疑小小米爱分享2022-09-1608:02江西关注三国战乱,各方势力为了争霸天下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曹操生性多疑,死在他身上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杨修的死,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热门的话题。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为了博得天下英才的青睐,他

  • 曹操是因为嫉妒杨修的才能才杀掉杨修的吗?-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操,杨修,曹丕,魏武帝,曹植

    很多人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都对杨修的才华记忆很渴,也对解读了曹操“鸡肋”的口令而做好退兵准备从而得罪了曹操而被杀记忆深刻。而真实的历史中,杨修是因为才华太出众得到曹操嫉妒而被杀的吗?我们今天就读一下《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杨修之死,来探讨一下大才子杨修为什么会被杀。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收

  • 参与曹家的夺嫡之争的谋士——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杨修,曹操,曹植,曹丕,孔融,刘备,曹家,三国

    这一期我们来讲讲这位汉末文学家,孔融和祢衡的好友——杨修。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喜欢钻研学问博学多才,在当时算是名士。他的父亲是太尉杨彪,身为太尉之子的他走上出仕这条道路并不令人惊讶,所以他在出仕不久后就担任了曹操丞相府的主簿,自然而然的加入了曹操的阵营。曹操也很喜欢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对他多有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