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处死杨修,却为何放过造成重大恶果的蒋干?

曹操处死杨修,却为何放过造成重大恶果的蒋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殷殷爱音乐 访问量:2160 更新时间:2024/2/20 2:30:01

蒋干杨修都是《三国演义》中不甚起眼的小人物,他们均为曹操帐下的普通谋士,大约都担任着主簿一类的中下等职务。

曹操阵营里谋士如云,和郭嘉荀彧荀攸等谋士们不同,这两个人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算不得出类拔萃。

两人不同的是,在赤壁之战中,蒋干稀里糊涂地两次将曹操带到了阴沟里,直接导致曹操兵败赤壁,但他自己却相安无事;而杨修在汉中之战期间,却因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丢掉了性命。

是曹操赏罚不明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所谓有因必有果,这两个人之所以命运迥异,绝对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

首先,两个人犯错的初衷和动机不同,这是造成他们不同结局的最根本原因。

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堪称决定双方命运的一次大决战。如果曹操得胜,则可以扫平天下,那么东汉天下瞬间易主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反之,倘若曹操战败,那么天下基本就成了曹、刘、孙三方割据的场面。

正因如此,这是一场谁都想取得胜利的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先后两次,蒋干自告奋勇地来到东吴水军驻地,其目的相当明确,就是要深入险境去帮助曹操取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第一次,他想利用昔日同学情谊,来说服周瑜率军降曹,不料反而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让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这两位水军都督。

而第二次,他再入险地,想为曹操打探对方军情,不料再次被周瑜所利用,借助他的“情报”,先让曹操中了庞统的连环计,后又让曹操对黄盖诈降深信不疑,以至于使曹操被周瑜等人拿捏得死死地,为孙刘联军取得大捷奠定了基础。

赤壁溃败之后,曹操肯定是恨死了蒋干,但曹操不是一个糊涂人,他更加痛恨的是自己的失察之过,还有对众多平庸的谋士们的失望。

蒋干两次功败垂成,以至于令曹操都一直陷入蒙蔽而不可自拔,但他的初衷和动机绝对不容置疑,面对不惧生死而尽力而为的蒋干,曹操又怎么会对他下得来手呢?

反观这位杨修,聪明和才智倒是不少,但是他却没有像蒋干那样,拥有一颗天地可鉴的事主之心。

在曹操手下做事期间,杨修不喜欢研究军事谋略,成天过着游手好闲、结友攀谊的散漫日子。

他是甘于现状的人吗?显然不是,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书活为阔”、“分一盒酥”等典故中故意去引起曹操的侧目。

只是,他的聪明弄错了地方,他从来没有在帮助曹操成就大业上下功夫、动脑筋、出主意。却自视清高和自傲、甚至热衷于卖弄,这样不但没有抬高自己的身价,而且越发引起了曹操的反感。

作为一位志在雄主天下的枭雄,曹操更加喜爱忠心自己、能够辅助自己成就大业的幕僚,因此,杨修的所作所为,只能成为自己的一道催命符。

其次,在曹操的心中,杨修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罪恶把柄。

蒋干在曹操手下工作期间,一直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干事,甚至于为了帮助曹操成就千秋大业,可以不惜蒙受污名,只身远赴江东去替曹操办事,虽然才智欠缺,然而忠勇有余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杨修非但一直没有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事迹,而且成天和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打得火热,成为曹植私自组织的“世子党”中的一名重要成员,殚思竭虑地为曹植顺利成为曹操的接班人而出谋划策,他对参与夺嫡之争甚至于乐此不疲的地步。

和历史上许多典故一样,内臣参与夺嫡之争都是皇帝的心中大忌。

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已经享有世袭罔替的实权,对此当然也不例外,他对自己健在期间就发生“夺嫡”内斗是深恶痛绝的。

为了保证自己开创的基业可以发扬光大,他绝对不允许任何臣属为了私利来干扰和破坏王室的安宁和秩序。

因此,随着在曹丕和曹植之间“嫡争”的延续,曹植一步步显露出了败退之相,那些一直明里暗里、死心塌地帮助曹植夺取王储地位的党羽们被曹操查的一清二楚,曹操心里认定了曹丕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为了王室基业的顺利延续,曹操也不会再允许杨修等人继续在人世间活下去了,杨修犯了曹操心中的大忌,他在曹操心里就是最为罪恶的存在。因此,只待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曹操就会毫不手软地处死杨修。

第三,不同的情景和时机,成就了两个人不同的结局。

曹操梦中杀人后,杨修对着死者说:魏王不在梦中,而君乃在梦中矣!其实,他自己又何尝没有生活在梦中呢?

在汉中之战陷入焦灼后,曹操在烦闷之余,随口下达了“鸡肋”的夜间口令。

杨修轻微开动机器,察觉到曹操萌生了退军之意,他便自作主张地安排众人准备退军,而且还向人大肆炫耀自己的这种“聪明”,不过,人聪明到了这一步,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当晚,他即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就地正法。

在没有得到主帅的明确命令之前,作为一个小小的行军主簿,杨修竟然将主帅的心思大白于天下,甚至于擅自做主来调令军队的行动,性质极其恶劣,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罪无可恕的。

何况这次汉中之战,曹操军事遇挫,正是身心疲惫、焦虑不安的时候,加之本来就对杨修积恶已久、厌恶之至,因此,他在得知了杨修的荒诞肆意之举后,自然再也无法遏制杀掉杨修的念头。

类似的心情,在早些年兵败赤壁的时候也出现过。不过,在那个时候 ,曹操的心情明显还要差得更多,因为赤壁之战,他迎来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败绩。

如果说,杀掉一个最大的罪人可以稍微平息一下自己的怒气,那么,这个人肯定就非蒋干莫属。

但是,谁都知道曹操放过了蒋干!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糊涂了一次,但他绝不会再次接二连三地糊涂下去。

生性多疑,让他通过蒋干的“情报”错杀了蔡瑁、张允;崇贤尚才的本性,让他又通过蒋干的“情报”,轻易中了周瑜、庞统和黄盖的圈套。

蒋干绝对是忠心为他效力的人,他二赴江东被周瑜、庞统等戏弄而不自知,这个并不是他的错,说起来也并不丢人,毕竟,对手的才智和谋略真的是太逆天了。

主帅失察,运筹不当,这才是真正的败因。曹操很清楚,赤壁战败的真正的罪人只能是他自己!

如果把蒋干作为替罪羊给杀掉,必将极大地伤害自己的人设姑且不提,肯定会让手下的众多谋士和将领们对他感到心寒,如果杀掉蒋干,那么还有谁会再次死忠于曹操呢?

曹操既不能杀蒋干泄愤,更不能杀掉自己来谢罪。这样,才有了他在脱险后对着众谋士们痛哭的一段:若奉孝(郭嘉)在,定无此败!

结语:蒋干和杨修,前者忠心耿耿而又憨态可掬,后者工于心计、清高自私。他们都不缺少处死的罪名,而可以左右他们生死的,自然只能是心怀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曹操。这样,前者可以自保,而后者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结局,其中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多文章

  • 曹操杀掉杨修后,见到杨修父亲,被对方一句话问得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曹操,杨修,刘彻,杨彪,魏王,汉朝,三国,曹魏

    前言《三国演义》,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对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物也是耳熟能详。其中自古以来,关于曹操的争议则比较多,有人认为他是奸臣,挟持汉帝,拥兵自重,不称帝仅仅是因为要留给儿子做;也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平定乱世,却被儿子毁了名声。然而,不管评价怎么样,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必然称得上为“一代枭雄”。曹操

  • 曹操临死前,为何杀了杨修却不是司马懿,杨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操,杨修,司马懿,曹丕

    曹操作为《三国》中的一名枭雄,他的一生也是相当精彩的。先不论他这个人做的事情的对错,就拿这个人来讲,他不管是从军事才能还是从文学成就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记得在中学课本上就学过他写的诗词,从当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豪情壮志,确实令人佩服。那么曹操在临死前为何要杀了杨修而不是司马懿,杨修有多重要?上面说了曹操的

  • 杨修华甘做老兵的知心医生、护理主心骨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杨修华,医生,老兵,老党员,老年公寓

    记 者康 岩通讯员时景文鱼台县唐马镇杨新庄村民杨修华,在部队服役8年间一直待在卫生班,积累了丰富的医护经验。退役40多年来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17年,杨修华进入鱼台县益康老年公寓,继续开展老人医疗及保健工作。党建活动丰富老党员感觉更年轻在鱼台县益康老年公寓,杨修华申请成立党支部,并担任公寓党支

  • 曹操杀杨修,并非因为他耍小聪明,若你是曹操,也绝对会处死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在下毛毛雨标签:杨修,曹操,袁术,郭嘉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位能文善武的全才。曹操也非常珍惜人才。经过他的努力,他收集了大量的文武精英就曹操的人才团队而言,荀子、郭嘉、满宠、贾旭等一流谋士聚集在一起;还有陈琳、王灿、杨修等才华横溢的文人;夏侯兄弟、张辽、徐晃、徐楚、典韦等将更是如云。杨修第四次激怒了主人公曹操。曹操修院子,觉得门很宽,所以他

  • 曹操杀掉杨修后,其父杨彪与曹操的经典对话,被传诵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曹操,杨修,杨彪,曹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起兵争霸,曹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击败袁绍之后统一北方,是天下势力最强的诸侯,并且曹操胸怀大志,一直渴望建功立业,他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其一统天下的决心。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同时在历史上也颇具争议。许多人认为是曹操挽救了大汉,帮助大汉王朝

  • 曹操为何单杀杨修,却放过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雪清爽雪千寻标签:曹操,杨修,司马懿,曹丕,曹植

    《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驻军汉中,进有马超阻拦,退又恐蜀军耻笑。正两难之际,夏侯惇来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杨修知道后,叫随行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不解,问杨修在搞什么幺蛾子。杨修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来日魏王必班师。”夏侯惇赞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回

  • 曹操杀了杨修后,反问其父杨彪咋瘦了?杨彪的回答造就一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杨修,曹操,杨彪,周瑜,华佗,刘彻

    在《三国演义》之中,能够被称之为聪明的人绝对数不胜数,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却仅仅只有一人。相较于被活活气死的周瑜,因为恃才傲物而被杀害的杨修,同样让不少人颇为遗憾。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曹操杀害杨修以后,竟然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中反问杨修的父亲杨彪为什么变瘦了。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曹操此举完全就是在

  • 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杨修,曹操,曹丕,曹植,袁术,刘备

    《三国演义》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杨修参与了夺嫡斗争;第二点杨修是袁术的外甥;第三点杨修恃才傲物,自作聪明,不给曹操留任何面子!杨修是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谋士和文学家,都知道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那么为什么曹操这样一位爱惜人才的君主会忍心杀掉杨修呢?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杨修太

  • 曹操杀掉杨修,杨修老爹当面质问曹操一句话,让曹操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操,杨修,杨秀

    提起杨秀的死,人们往往认为与“鸡肋”有关,也就是说,与杨秀的“自巧”有关。《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对峙。他们长期打不赢,曹操渐渐长出一颗退却的心。一天晚上,夏侯敦进了账户,向曹操要了他的夜标语。曹操正在喝鸡汤。当他看到碗里有鸡肋时,“吃起来没味道,但扔掉很可惜”,于是他觉得自己怀孕了,随口回

  • 曹操杀了杨修,给杨彪夫妇写书信慰问,还问杨彪为何消瘦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曹操,杨修,杨彪,曹丕

    相信大家都知道杨修这个人。按照一些史料的记载,杨修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想要做政治投机,站在曹植一伙,结果就被杀了。杀了杨修之后,曹操夫妇给杨修的父母杨彪夫妇写信慰问,一次遇到杨彪还问杨彪为何如此消瘦,结果被杨彪一句话“怼”了回去。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曹操杀杨修这件事,以及对杨彪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