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功绩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诛颜良斩文丑。杀掉这两员大将,关羽也就成为了三国诸多大将中,武艺高强的一流大将。
其实在诛颜良斩文丑之前,关羽已经是声名在外了,因为令十八路诸侯头疼的华雄就是被关羽斩杀的。汜水关前,华雄不可一世,而当时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与文丑并没有参与跟随袁绍讨伐董卓。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如果当时颜良与文丑跟着袁绍来到汜水关前,二人能不能斩杀华雄呢?
颜良与文丑毕竟没有跟华雄对战过,那么怎么判断他们能不能斩杀华雄呢,这就要来说说颜良与文丑的武艺了。此二人虽然没有跟华雄对战过,但是他们都与关羽对战过,但都败于关羽的刀下。但这也不代表颜良文丑干不掉华雄,毕竟二人的战绩在那里摆着呢!
颜良与文丑都曾与很多大将战斗过,且战绩不俗。
首先来说颜良,攻打冀州之时,快速解决了大将耿武,魏续、宋宪二人也在白马坡上被颜良迅速斩杀。后来曹操手下的大将徐晃出战力战颜良,结果二十多个回合,徐晃就支持不住了,赶紧掉头就跑。
要知道,徐晃曾经跟许褚这样猛将大战过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说明徐晃的武艺不弱,但是却只能抵挡颜良二十多个回合,说明颜良武艺远在徐晃甚至许褚之上。再加上颜良斩杀过如此多的将领,怪不得当时徐晃战败,曹军一片哗然,再也没人敢站出来迎战。
再来看看文丑的战绩,攻打冀州的时候,颜良杀了大将耿武,而文丑也没闲着,杀了大将关淳。在公孙瓒与袁绍开战的时候,本身就是武将的公孙瓒亲自上场跟文丑对战,没想到打了十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掉头就跑,要不是遇到赵云等人前来救援,公孙瓒早就一命呜呼了。
常胜将军赵子龙与文丑大战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文丑力战公孙瓒之后,还能与赵云力战几十个回合而不输阵,可见他武功之高。
张辽与徐晃都是曹操手下武力值极高的大将,结果两人联起手来都无法将文丑打败,另外文丑还精于骑射,在以一敌二的情况下,还能弯弓搭箭射中张辽的头盔与战马,武艺的确了得。
功夫如此了得的二人,最后被关羽给斩杀了,这其实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关羽前来斩杀颜良的之时,颜良正在休息,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备。颜良甚至还想问问来人究竟是谁,但关羽哪管这些,他所骑的赤兔马速度飞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冲到了颜良身边,挥刀便杀。可以说颜良是在自己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迅速杀害的,不得不说关羽有些投机取巧。
而在斩杀文丑之前,文丑已经与徐晃大战了一场,徐晃虽然没能战胜文丑,但是却极大地消耗了文丑的体力。关羽此时前来挑战,难免有些趁人之危。文丑体力难敌关羽,本想与关羽拉开距离,所以骑马便逃走,想要利用精湛的箭术袭击关羽,但是没想到关羽的赤兔马如此之快,很快便追上了文丑,将他斩杀。
如果关羽没有赤兔宝马,追不上文丑,以文丑的箭法,想要射中关羽并不是难事。因为关羽在整部演义中频频中箭,连韩福这样小将都能射中他,那箭法精湛的文丑更不在话下。
说实话,华雄的战绩也很不错,汜水关因为有他的把守固若金汤,鲍忠、潘凤、祖茂等大将纷纷被华雄斩杀,孙坚也被华雄打得四处逃窜。但是如果颜良与文丑当时在汜水关阵前的话,二人一起联手,华雄必败无疑。毕竟颜良与文丑都是一流的大将,两人合伙对付华雄这一名一流的大将,应该不是问题,那估计关羽就等不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了。
也有人有疑问,袁绍既然有颜良、文丑两位如此厉害的大将,为何不带着一起去讨伐董卓呢?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所谓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不过就是一群人各怀鬼胎,奔着利益而去的,没人想要去除掉董卓救出皇帝。
袁绍也一样,所以他根本不会带着自己的精锐之师前去讨伐董卓,做做样子就可以了。而他留下颜良与文丑,目的是让他们攻打冀州,最后冀州果然被攻破,原来的冀州主人韩馥只能在外颠沛流离。在袁绍眼中,拿下冀州可是比攻打董卓有用多了,颜良、文丑这样的猛将,自然要用在更有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