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袁绍帐下有一大才,名陈琳,写得一手好文章。
袁绍说:“老陈啊,咱和曹操干仗,自古以来都有发檄文诏告天下的文章,借你妙手,也给咱写一篇呗。”
陈琳说:“写到什么程度?”
袁绍说:“什么程度?无所不用其极,最好让曹操看了就嗝屁!”
陈琳说:“好!”
于是,陈琳仅用了二十一分钟零三秒,就完成了那篇举世闻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袁绍看了,拍案叫绝,道:“唉呀,真是好文章啊。马上安排人员抄录十亿份,广布天下。”
曹操在大帐中,头风发作,躺在床上直哼哼。
帐外一阵喧哗。
曹操叫道:“何事喧闹?要保持肃静,肃静!”
侍者进来,手里拿着一张东西,跪下道:“丞相,袁绍那边有个叫陈琳的,写了一篇讨伐您的檄文,不知丞相要不要看看!”
曹操摆了摆手:“不看,不看。”
侍者:“但是,这檄文已传遍天下,而且写得很难听。”
曹操:“拿来我看。”
侍者将檄文递过去。
曹操初时迷迷糊糊,但越看越有神,顿时来了劲儿,暴跳如雷从床上下来,浑身出了冷汗,头疼毛病竟然好了。
曹操大笑,道:“真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啊,可惜如此大才不为我所用。”
后来,袁绍与曹操约架结束,袁绍被揍得两眼冒烟找不着北,最终以曹操胜利而结束。
陈琳被曹操抓了。
曹操手下的一众武将文臣高呼:“杀了他,杀了他!”
曹操拿着刀,对着陈琳的脖子比划了几个,陈琳默不作声。
曹操挥起了刀,砍了下去。
但是没砍着,刀砍到了地上,曹操扑通半跪到了陈琳面前。
众人齐声道:“丞相!”
曹操起身:“我没事。”
然后曹操放下刀,给陈琳松了绑,说道:“操,不背害贤之名。公既蕴大才,当随雄主。你走吧。”
陈琳道:“当真不杀我?”
曹操道:“杀你何益?但有一点,我得说明白,你怎么骂我都可以,但不该骂我爷爷更不该骂我爹。我呢,求贤若渴,若蒙先生不弃,还当早晚请教。”
至此,陈琳归顺了曹操。
后来有人问曹操为何不杀陈琳,曹操淡淡地道:“政治属于权贵,历史属于文人。当年陈琳怎么损我,归顺我之后就会怎么捧我。官字两个口,文人多条心。我若杀了他,在历史上留下的都是他损我的文章;我不杀他,让他在我帐下效力,在历史上留下的不仅仅是损我的文章,还有捧我的文章。御用文人,是为政治服务的。什么品格啊,风骨啊,全是个屁。表面名士,实则腐朽。虽然我用他们,许他们以名以利,但我却更鄙视他们。相反,那些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文人高士,才是真正的圣人。”
众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