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有6位“后将军”,一位被魏延击败,一位击退了马岱!

曹魏有6位“后将军”,一位被魏延击败,一位击退了马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2437 更新时间:2024/1/16 10:04:57

后将军,是一个始于战国时期的官职。东汉时期,后将军和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并称为四方将军。彼时,四方将军的地位,要低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到了三国时期,后将军得到了广泛的册封。比如公元219年,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就将黄忠这位老将册封为后将军。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曹魏,历史上一共有六位后将军。

第一位后将军是朱灵

朱灵出自冀州之地,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公元194年,朱灵开始跟随曹操。自此之后,朱灵跟随曹操征讨刘备、马超、韩遂张鲁、孙权等诸侯,立下了不少战功。比如建安四年(199年),僭号的袁术走投无路,将帝号归于袁绍,想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袁术便欲从下邳北过,曹操派遣刘备、朱灵、路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在途中病逝。再比如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抵达陈仓,准备从武都郡进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挡住道路,曹操派朱灵、张郃等人进攻并击败他们。

在曹魏阵营中,朱灵的名次经常排在曹魏五子良将之后,最终,朱灵在曹魏担任了后将军这一官职,并获得了高唐亭侯的爵位。对于高唐亭侯来说,属于亭侯的档次。在三国时期,侯爵主要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比如关羽的汉寿亭侯,也是一个亭侯。大约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后将军朱灵去世。

第二位后将军是文聘

文聘出自荆州之地,原本是刘表的部下。当然,在刘表麾下的时候,文聘几乎是默默无闻的,也即始终没有什么重用。到了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逝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表的儿子刘琮放弃了抵抗,文聘自然也归降了曹操。对于文聘来说,归降曹操,堪称自己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公元208年,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赢了赤壁之战。虽然输掉了赤壁之战,不过,曹操依然占据了荆州北部的地区。于是,曹操命令文聘镇守江夏郡,以此抗衡关羽和孙权。公元213年,在刘备和刘璋交战的时候,文聘、乐进多次和关羽交手,并烧毁了关羽一方的船只。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公元222年,文聘跟随曹丕征讨东吴。因为立下了战功,文聘被曹丕册封为后将军。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趁着这一机会,孙权率领大军进攻江夏郡。尽管兵力悬殊,不过,文聘依然化解了东吴大军的攻势。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文聘和朱灵的去世时间,都没有准确的说法。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东吴不敢进犯。朝廷封文聘之子文岱为列侯,又赐文聘从子文厚爵关内侯。文聘死后,追谥曰壮侯。岱又先亡,又赐文聘养子文休爵关内侯,文休死后,赐其子文武爵。

第三位后将军是曹洪

东汉末年,曹洪跟随曹操起兵,以此讨伐篡夺大权的董卓。在和董卓的作战中,曹操吃到了败仗,形势非常危急。对此,曹洪献出自己的战马,从而救了曹操一命。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时,曹洪镇守大营,促使张郃、高览背叛袁绍,归降了曹操,这自然为官渡之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217年,汉中之战爆发后,曹洪又和刘备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称帝后,曹洪被册封为骠骑将军。对于骠骑将军来说,仅次于大将军和大司马,地位十分显赫,比如蜀汉建立后,马超就被刘备册封为骠骑将军。

但是,公元226年,曹丕却要处死曹洪,因为卞太后的求情,曹洪保住了性命,不过被罢免了官职。不久之后,魏明帝曹叡即位,将曹洪册封为后将军,后来则是恢复了骠骑将局这一官职。公元232年,曹洪去世。对此,在笔者看来,经过曹丕的这一次打压之后,曹洪在曹魏建立后失去了存在感。而这,自然是曹魏的一大损失了。

第四位后将军是费曜

费曜是曹魏中期的武将,曾担任后将军这一官职。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中原,费曜跟随曹真抵挡蜀汉大军的进攻。公元230年,曹真率领大军进攻汉中。对此,诸葛亮亲自坐镇汉中,并派遣魏延、吴懿进攻曹魏。结果,在阳溪之战中,客场作战的魏延、吴懿、击败了费曜、郭淮率领的大军。对于阳溪之战来说,也是魏延的巅峰之战。在此之后,费曜继续跟随司马懿抵挡蜀汉大军的进攻,至于他的结局,则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

第五位后将军是牛金

早在东汉末年,牛金是曹仁的部将,南郡之战爆发时,牛金曾跟随曹仁抵挡周瑜的进攻。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曹魏武将中,牛金的资历是比较深厚。诸葛亮北伐中原期间,牛金则成为司马懿的部将。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后,马岱斩杀了魏延,立下了大功。于是,公元235年,马岱率领大军进攻曹魏。

对此,司马懿没有亲自迎敌,而是派遣牛金进行防御。结果,牛金成功击退了马岱。公元238年,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称燕王。对此,司马懿率领牛金等人平定辽东,消灭了公孙渊。因为立下了战功,牛金获得了后将军这一官职。

第六位后将军是钟毓

钟毓的父亲是曹魏大臣钟繇,而他的弟弟则是指挥魏灭蜀之战的钟会。钟繇年少成名,曾长期在朝廷担任官职。正始五年(244年),大将军曹爽在炎热的夏天兴兵伐蜀。蜀兵依险据守,大军前进不得。曹爽想要继续增兵,钟毓表达了反对的态度,因为让曹爽不高兴,钟毓被贬为侍中,离开都城洛阳,担任魏郡太守。

嘉平元年(249年),高平陵之变后,曹爽基于党羽被杀。钟毓得以回到都城洛阳,才为御史中丞、侍中、廷尉。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钟毓和钟会一样,都倒向了司马懿家族。因为跟随司马昭平定叛乱,钟毓被册封为后将军,还担任了青州刺史等重要官职。公元263年,钟毓病逝,被朝廷追赠车骑将军,谥号惠侯。

此外,钟毓作为钟会的亲哥哥,对自己的弟弟知根知底,曾私下告诫司马昭说:“我弟弟才智过人 但好玩弄权术,恐野心不小,不可不提防。”司马昭听后哈哈大笑:“若将来果如此,则吾只治钟会之罪而不累及钟氏一门。”公元264年,钟会在成都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被杀。司马昭依诺,对已经病逝的钟毓网开一面。钟毓之子钟峻、钟辿都得到了赦免,官爵如故。

标签: 魏延马岱曹魏曹操司马懿刘备

更多文章

  • 孔明为何授计马岱袭斩魏延,此人北伐后,为何人间蒸发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诸葛亮,马岱,魏延,马超,曹魏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杨仪没办法,只能打开丞相留下的锦囊,里面说让魏延在阵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自有杀他之人出现。杨仪如计而行,对魏延说你大声说三遍谁敢杀我,我就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大叫了三声,身后一人忽然拨马冲了上来,厉声喝道:“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把他斩于马下。此人正是马岱

  • 斩魏延的马岱是什么人?为何正史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延,马超,蜀汉,马腾,正史,三国,明朝,诸葛亮,五虎上将,马岱(成化进士)

    关于马岱的字,正史中没有记载,甚至在三国志上连个马岱的传都没有,其事迹仅见于三国志·马超传以及三国志中其他相关人物传记及裴松之的注,再加上其他相关史书的零星记载。马岱字伯瞻一说,是因为日本的三国研究者在中国的地方志·《陕西省扶风县乡土志》第162页中发现有“马岱字伯瞻腾之从子蜀汉拜平北将军封陈仓侯谥

  • 魏延死前狂喊4字,杨仪听完冷笑,马岱听完狂笑,司马懿听完偷笑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魏延,杨仪,三国,司马懿,五虎上将,马岱(成化进士)

    #秋日生活打卡季#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有很多出色的武将。关于魏延的地位和评价,既尴尬又颇有争议。若单论武力,魏延能在武将第二梯队中排在前列。但是魏延并不是一个莽夫,除了武力,他还具有非常优秀的统兵治军能力。对于魏延的评价,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基本上形成了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魏延是一位杰出的帅才

  • 蜀国大将魏延为何会被马岱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魏延,刘备,费祎,刘禅,蜀国,三国,明朝,诸葛亮,马岱(成化进士)

    魏延,字文常,河南桐柏人,是后期蜀国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其深得刘备器重。投奔蜀国后曾立下战功无数,是后期蜀国武将之首,也是蜀国的扛鼎之人。可惜后来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费祎曾多次为二人劝诫,然而诸葛亮死后二人矛盾迅速激化,最后被杨仪污蔑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最后被马岱所斩杀,夷灭三族。那么一代名将魏延

  • 马超麾下有十位猛将,除庞德和马岱外,其余八人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天涯执剑书生标签:马超,庞德,马岱,曹操,猛将

    题目中说的马超麾下的八员猛将,应该指的是“旗本八骑”,又称西凉八健将,他们分别为: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在演义中,他们是韩遂的部下,并不属于马超。不过在正史中,他们也不是韩遂的部下,而是割据西凉的八个独立军阀,同马超、韩遂在211年共同叛乱,进攻曹操。《典略》记载,“(马)

  • 马超死前,为何让刘备重用马岱?41年后,刘禅终于发现马超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马超,刘备,马岱,刘禅,马岱(成化进士),汉朝,三国

    一、天道本轮回,苍天饶过谁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语,叫:“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这句老话其实说得非常精准,囊括了各种情节,人物,辈分等情况。此话也等同于古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东汉末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后来还把自己的几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曹操此举并不是荒唐,其实早

  • 马岱斩魏延之后去了哪儿?以下犯上的他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历史解密编辑:堂叔影视圈标签:魏延,刘备,马超,刘禅,三国,明朝,诸葛亮,曹操手下,马岱(成化进士)

    马岱的辉煌时刻犹记得当年《三国演义》中比较经典的一幕: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在两军阵前嚣张地大喊三声“谁敢杀我?”结果,马岱从他后面突然冒出,趁其不备,一刀下去,尸首分离!当然,这是影视节目中的场景,来自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改编,真实历史上魏延并没有那么脑残,甚至谋反案本身就是一个冤案。唯一相同的是

  • 马超的从弟马岱,参与魏延、杨仪之争,在一次北伐后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马超,马岱,魏延,杨仪

    马岱这个人物算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这或许是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塑造。《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是,诸葛亮看出魏延有反志,给杨仪、马岱交代了遗命。马岱的任务就是潜伏在魏延身边,等待魏延分心的时候突然袭杀魏延,平定这次叛乱。在历史上马岱也是斩杀了魏延,不过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有一定的区别。后来马

  • 三国疑问:马岱为什么要斩杀魏延?背后的原因不禁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马岱,魏延,诸葛亮,马超,刘备,曹操

    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的故事,大都是充满了谋略和心机,这就是很多人都喜欢读三国的原因所在。其中有一个故事让人思考至今,那就是稳操胜券的魏延居然被马岱所斩杀,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结局。可能魏延自己都想不明白,跟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的人怎么会突然背叛自己,还做出如此惊人之举,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是个人恩怨还

  • 三国有三位“平北将军”:马岱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马岱,平北,潘璋,孙权,马超,关羽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四平将军来说,指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将军,四平将军介于四安将军和杂号将军之间,是一个地位不是太高的武将官职。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