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弋麾下到底有多少精兵强将?占据交州长达8年,完全可救蜀汉

霍弋麾下到底有多少精兵强将?占据交州长达8年,完全可救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科普怪谈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4/1/21 3:57:59

公元263年,已经操控曹魏王朝大军的司马昭迫不及待的希望取得一场战争,让其能够成功淡化杀掉曹魏皇帝的污点,同时凭借辉煌的战绩成功的登上皇帝宝座。于是乎,下定决心向蜀汉王朝发动战争。这次灭国之战,司马昭派出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人马攻蜀,总兵力多达18万。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司马昭对灭蜀,势在必得。事实证明,司马昭是对的,伐蜀大军,势如破竹地攻入了蜀汉。

钟会拿下汉中在剑阁与姜维对峙,邓艾奇袭阴平,翻山越岭到达江油,很快在涪城击败诸葛瞻,后来在绵竹消灭掉了蜀汉王朝的中央军,成功的兵临城下,导致成都军民士气已降到谷底,蜀汉王朝内部投降之声也大于抗战之音,于是乎刘禅投降了邓艾,蜀汉王朝宣告灭亡了。值得一提的事情,在刘禅投降之前,有两支部队是可以增援的,他们分贝是永安都督阎宇的东方面军和庲降安南将军霍弋的南方面军。

其实,阎宇的东方面军确实接到调令:西还,支援成都了,在之前我就分析了这支部队的去向,最大可能是没有进入成都,而是在绵竹野战中牺牲掉了。还有一支部队,就是霍弋的南方面军。霍弋确实想去救援成都,可是被刘禅拒绝了,而且拒绝得很彻底,说已经防御敌人的战略已经确定,不需要。

《三国志》引汉晋春秋曰: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

那么,霍弋率兵救援成都能够拯救蜀汉王朝?答案肯定还是可行的,霍弋虽然不一定能够彻底挽回蜀汉的颓势,但是能够让蜀汉王朝多延续几年没有任何问题的。

其一:蜀汉王朝的外部情况

虽然汉中平原之地已经被钟会攻占,但是外围重要据点还在蜀汉手中,尤其是黄金围和汉乐二城都没有失手,成为钟会大军后方极为不安定的因素。尤其是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久攻不破,又孤军深入,让钟会起了退兵的心思,如果不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说不定钟会就会退兵了。还有邓艾只是拿下了绵竹,还没有把雒城给拿下,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坚城,当年刘璋之子刘循在此抵抗刘备一年之久,还让庞统殒命。如果雒城让霍弋来守,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更别说,阎宇的东方面军在回援的途中,东吴也派出了援兵。目前的情况,最差的情况,也就是邓艾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如果这个时候,换霍弋来驻守绵竹,哪怕驻守成都都可以。这样都可以给蜀汉王朝带来更多的喘息机会和时间。

其二:霍弋麾下的精兵强将

“南抚夷越”是诸葛亮战略的重要一步,蜀汉王朝一直以来就南中地区非常重视,从刘备开始起,就一直设立了庲降都督。庲降,顾名思义:招徕和降伏。蜀汉王朝在庲降都督任上,就有6位,多为能文能抚化武能镇压的蜀汉重将,推行绥抚政策。

这样的政策让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或本土豪族成为蜀汉王朝重要人力和物力的资源,诸葛亮就曾多次从这些蛮夷之中挑选劲卒建立虎步军、无当飞军等特种部队。青羌又称青叟,古代西南地区羌族的一支,服饰尚青色,故称青羌。蜀国王朝的叟兵中尤以青羌勇敢善战而著名。

《华阳国志》: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爂、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

而霍弋麾下的南方面军,就是以蛮夷和夷汉部曲为主要成分。再加上,霍弋在任时,能“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可以说霍弋,在南中地区很有威信。

兵是精兵,强也还是悍将。这些悍将都是:

杨稷、毛炅、董元、解系、解象、孟岳、孟通、孟干、爨谷、爨熊、王素、马融马忠之子)、李松、王承等等。

不认识一个吗?如果不深入研究一下霍弋,你确实还不知道他麾下还有这么多悍将,到底有多勇?这就要从西晋和东吴之间发生长达8年的交趾之战说起。霍弋,不是蜀汉王朝的人?不过,不过刘禅投降了,霍弋也投降了西晋,带着曾经的旧蜀精兵强将,成为西晋王朝的人。霍弋,也成为西晋的南中都督。

永安六年(263),吕兴在交趾郡发动叛乱,投靠曹魏王朝。东吴元兴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司马昭任命霍弋遥命交州刺史,将交州之事委托于他,霍弋奏请任命自己麾下建宁人爨谷为交趾太守,派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率军援助吕兴。

接下来,霍弋的部下成功从东吴夺得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他们这些勇将都把陶璜以外前去讨伐的吴将打得满地找牙,占据交州长达8年时间。

比较典型的是:毛炅斩杀交州刺史刘峻,大都督修则,击败顾容以及修则之子修允。

即便是陶璜,也在初期也吃了败仗。后来,在东吴10万大军压境,霍弋病逝的情况下,才逐渐收复交州。

如果霍弋这些精兵强将在成都抵御邓艾的时候,又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不妨,你说说。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太平御览》《华阳国志》《晋书》

标签: 霍弋蜀汉邓艾钟会曹魏司马昭刘禅交州晋朝三国

更多文章

  • 胡咧两晋(十章)众臣建议司马炎除掉刘渊,为何王浑为其担保举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渊,匈奴,胡咧,三国,司马炎,王浑(贞陵亭侯)

    五胡乱华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也是最大规模的民族大融合的开始。而整个过程伴随着西晋的灭亡和国家的支离破碎,给中原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刘渊作为开启这个乱世的匈奴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从史料上看,在刘渊率领匈奴五部起兵攻打西晋之前,西晋朝廷的众臣就已经对其有了很深的猜忌和防范。他

  • 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张温,太守,豫州,刘司马梁,丞相,张温贾

    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数众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

  • 三国乱世里,三大超级神算排行榜,才能或不再管辂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孙权,刘备,荀攸,曹丕,关羽,夏侯威,朱建平,三国乱世,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奇人异士,他们皆具备常人没有的能力,他们能掐会算,精通象数理占,又通天文,晓地理,所以每占必准,他们的算卦才能或许在袁天罡之上,因此留下了很多应验的故事,今天笔者就来举例说明。朱建平善相面《三国志》:“朱建平,沛国人也。善相术,于闾巷之间,效验非一。太祖为魏公,闻之,召为郎。文帝为五

  • 三国四大术士的笑话:死华佗给活关羽疗伤八岁管辂预测夏侯渊死期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华佗,关羽,夏侯渊,管辂,左慈

    看三国演义,知道三国时期有四大方术之士:于吉、左慈、管辂、华佗。其中的华佗曾经给关云长刮骨疗毒,左慈敢戏耍曹操,于吉曾咒死孙策,管辂曾预测夏侯渊之死。但是细看《三国志》《后汉书》等史料,才知道这四大术士的传说居然有三个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就成了死华佗给活关羽刮骨疗毒、八岁的管辂预测夏侯渊之死。按照正

  • 故事:古代占卜故事三则——管辂,柳林祖,隗照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管辂,柳林祖,占卜,卜算,异苑

    管辂管辂通晓用卜卦观察自然现象来推测事物。初时,有个妇女丢了一头牛,让管辂给卜算一下。管辂说:“你到东边山丘的坟墓中去看看,你丢的那头牛就在那悬空躺着呢。”到那里一看,果然看到牛在坟坑内悬空躺着呢。这位丢牛的妇女反而对管辂起了疑心,报告了官府。官府派人来察验,才知道他是用卜卦推算出来的。又有一次,洛

  • 管辂能从鸟叫中预测未来,县令不相信,直到发生一桩命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管辂,星象,占卜,县令,鸟兽

    管辂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出名的方士,给别人占卜非常精准。在三国时期不乏类似的人物,比如朱建平擅长相面;赵直擅长解梦等等,但是管辂属于全才,精通各种占卜的方式。管辂还能通过鸟的鸣叫来占卜,有一个县令不相信,直到县内发生一桩命案。这是怎样一件事呢?管辂以鸟鸣占卜古代以鸟鸣进行占卜的情况比较普遍。举一个大家

  • 管辂给师父算卦,无意间算出一桩命案,体现出东汉末年的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管辂,东汉末年,星象,易经,占卜

    管辂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方士,非常精通占卜之术。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有篇幅不短的传记,还有《辂别传》的补充,可以说是神乎其神。其中记载了管辂算命的一个案例:管辂给自己的师父算卦,结果发现一桩人命案,体现出东汉末年的残酷。那么这是怎样一桩案件呢?三国神算管辂管辂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神算子'',首

  • 比诸葛亮更牛的神算-管辂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管辂,诸葛亮,曹爽,司马懿,孔子,何晏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段历史,群雄逐鹿。可是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正是因此在那个时期也是卧虎藏龙,出现了很多的了不得的人物,而管辂便是其中之一。管辂(210年-256年),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

  • 三国奇人管辂——一个算死自已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独思悄然标签:管辂,荀彧,杨修,贾诩,庞统,荀攸,徐庶,诸葛亮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人文荟萃,文臣武将灿若星辰,人们耳熟能详的谋士文臣有蜀国的:诸葛亮、庞统、法正这种顶级谋士,武将有关张赵马黄这种一等一的武将。魏国有:荀彧、郭嘉、贾诩、荀攸、徐庶、程昱、刘晔、满宠、桓范、许攸、杨修等等,武将有:典韦、许褚、李典、乐进、夏侯惇、夏候渊、张辽、徐晃、曹洪、曹仁。吴国这

  • 一代名臣温恢,为何选择追随曹操,超级一番事业

    历史解密编辑:老四讲事标签:温恢,孙权,曹仁,关羽,曹魏,三国,东汉末年,曹操手下

    引言:曹丕曾言: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於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温恢,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他曾经担任过扬州刺史,后来由于功绩突出再次得到了升迁,担任凉州刺史一职。他对于地方上的治理颇有一套,同时能够较为准确的处理当地的政治事务,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