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司马师,却是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重要人物

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司马师,却是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重要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3162 更新时间:2023/12/9 21:44:21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的努力,终于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将曹氏改成了司马氏。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顺利地取代曹魏开创西晋,就像曹丕代汉一样,时机非常成熟。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个人当中,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消灭曹爽控制朝政,是司马氏篡权的开始;司马昭杀死比较刚烈的曹髦,扶立曹奂为傀儡,又消灭蜀汉建立足够的资本,为司马炎铺平道路。这两个人存在感比较高,而司马师的存在感就稍微低一些。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司马氏篡权的重要人物。

司马师的概述——风雅、沉稳又无情的历史形象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古代宗法制中讲究嫡长为尊,司马师也是司马懿重点培养的对象。司马师在少年时期是一个名士,与夏侯玄、何晏齐名。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何晏是曹操的养子,二者都是当时最顶级的名士,魏晋时期持续到隋唐的士人服食五石散的风气,就是从何晏而来。司马师作为一个和夏侯玄、何晏齐名的名士,是一个很风雅的人物。不过司马师的政治家、篡位者的角色掩盖了这一点。

司马师不仅是名士,还是沉稳的政治家。在曹魏景初年间(即公元237年到239年),司马师成为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是一个闲散官职,没有什么实权,但和皇帝走得近,加上司马氏的政治资本,升迁是很容易的。司马师累迁至中护军。中护军是选拔武官的职位,也是赵云吹和赵云黑长期交战的话题之一(赵云当过中护军,但未必是魏晋的中护军)。

中护军是一个肥差,毕竟是一个选拔人才的职位,有很多油水可捞。蒋济做中护军的时候,当时有一句话叫:''欲求牙门,当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拿财物来换官职。但是司马师没有借助中护军这个平台敛财,''举不越功,吏无私焉。''从这里面可以看到三个因素:第一、司马氏压根不缺钱;第二、司马师爱惜羽毛;第三、司马师在为司马氏养望。

曹叡去世,曹芳即位,司马懿与曹爽两个辅政大臣开始争斗。从正始元年到正始十年(即公元240年到249年),司马懿长期被曹爽压制、排挤,其实暗中策划对曹爽发动致命一击的计划。这个过程无疑是非常隐秘的,连司马昭都不知情,司马师却被允许加入进来;司马师在外豢养了三千死士,也是''高平陵之变''中的重要力量。

除了风雅、沉稳,司马师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无情。司马师有一个妻子叫夏侯徽,她是夏侯尚与曹真妹妹德阳乡主的女儿。司马师与夏侯徽生了五个女儿,可以看出他们的感情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双方的立场对立,司马师考虑的是司马氏的利益,夏侯徽却与曹魏宗室有密切关系。司马氏的力量太过强大,让夏侯徽产生猜疑。司马师为了家族利益毒杀了自己的妻子,夏侯徽年仅二十四岁就香消玉殒。

司马师经历的风波——''东兴之战''、''嘉平之变''和''淮南二叛''

曹魏并不是一个腐朽、衰弱的政权,在篡夺曹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阻力和风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消灭曹爽,两年后又镇压王凌领导的''淮南一叛''(其实还没正式起兵),之后就病死了。司马师成为辅政大臣,继承了司马懿的权力,也成为司马氏的主导人物和曹魏反击力量的首要目标。

司马师执政时期面临三道比较大的风波——''东兴之战''、''嘉平之变''和''淮南二叛''。这三次风波中,除了''东兴之战''以外,司马师处理得都很正确,''东兴之战''虽然失利,但是善后的工作也比较到位。基本上算是化解了这三道风波对司马氏篡权起到的阻力。

''东兴之战''

首先是''东兴之战''。在曹魏嘉平四年、东吴建兴元年(即公元252年),曹魏因为东吴辅政大臣诸葛恪越境修筑东兴堤以及周边城坞而发动反击。司马师发动三路大军伐吴,主力部队与东吴大军在东兴堤一带交战,结果被丁奉、朱异等人一顿暴揍,死伤无数,甚至让曹魏简化葬礼。''东兴之战''的失败无疑对司马氏的威望造成巨大打击,战后司马师没有对参战诸将进行惩罚,只是将毌丘俭和诸葛诞的防区对换,同时又削去东路军主将司马昭的爵位,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嘉平之变''

随后在曹魏嘉平六年(即公元254年)发生了一场潜在的政变。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太常夏侯玄等人打算除掉司马师,以夏侯玄为大将军,其中也有少帝曹芳的影子。这件事还没等爆发就失败,李丰、张缉、夏侯玄等人都被处死。张缉的女儿是曹芳的皇后,司马师于是废掉张皇后,等到司马昭率领军队从许昌进入洛阳后,司马师顺势废掉曹芳,拥立曹髦为帝。这是继''高平陵之变''后又一场政变。

''淮南二叛''

皇后、皇帝先后被废立,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也波及到一向不服从司马氏统治的淮南地区。在曹魏正元二年(即公元255年),扬州都督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在淮南起兵,就是''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毌丘俭与文钦率领六万大军渡过淮水向许昌、洛阳进发,傅嘏、钟会等司马氏党羽劝说司马师亲自出征平定叛乱,最终平定了这次叛乱。

在平叛的过程中,司马师曾经受到文钦之子文鸯的攻击。当时司马师的眼睛刚刚做完手术,被文鸯吓得眼球蹦了出来。为了不影响士气,司马师忍着剧痛坚持作战,最后击退了文鸯、文钦。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师在平叛之后就病死。司马师没有子嗣,养子司马攸齿岁尚小。在这种特殊时期之下,司马师只能将权力交给年长的弟弟司马昭了。

小结

司马懿虽然消灭曹爽,但这个时候的曹魏的反抗力量还没有彻底衰弱。司马师执政之后,在政治上破坏夏侯玄、李丰、张缉的政变,废掉曹芳;在军事上镇压了毌丘俭、文钦父子的反抗,保持司马氏的统治顺利进行。不过司马师的努力并非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全部,也没有彻底镇压曹魏反抗力量。司马昭继位之后镇压了诸葛诞领导的''淮南三叛'',让淮南地区彻底趋于稳定;又杀死曹髦拥立曹奂,进一步压制曹魏皇室的反抗意志,最终彻底侵吞掉曹魏。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参考文献:《晋书》、《通典》、《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为何没有和司马师抢夺权力?换成是你,也没有必要争抢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曹爽

    在皇权面前,很多人都会失去理智,变得心狠手辣,历史上手足相残的事情特别多,在面对皇权的巨大诱惑时,有几个人能够保持初心呢?在篡位这条路上,司马家族绝对是历史上的一个典型,不管是司马懿的忍辱负重,还是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心狠手辣,都是后世无法忘记的。深入了解司马家族篡位的过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特殊的现

  • 华阴杨修墓:矗立在魏长城遗址上

    历史解密编辑:俊小伙呦标签:曹操,袁术,华阴杨修墓,魏长城遗址

    在华阴市的长涧河西岸,有一段战国时期的魏长城遗址,南起华山脚下的朝元洞,北达渭河南岸,南北长六公里。这段长城经过河湾村的南侧时,遗址上竖立着一块石碑,写着“汉主簿杨修之墓”——最近,在渭南市博物馆领导的带领之下,我们对华阴市河湾村的魏长城遗址进行考古勘探。8月15日下午,结束当天工作,准备返回之际,

  • 解析历史问题:“杨修之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刘备,丞相,曹植,大军,三国,诸葛亮,杨修之死,曹操手下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基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其中的名人、英雄虽然生前风光无限,立下许多不世功勋,但是大多数却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含恨而终。著名的像诸葛亮,数次率军北伐但是都无功而返,最后一次北伐仍以失败告终,最后在五丈原向天祈命,却被魏延意外打断,最后抱憾而终。每每读此,不免让人扼腕叹息。但是有

  • 三国人物杨修之死,给职场上的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杨修,曹操,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东汉末年,三国人物,史说三国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言多必失”,相信大家在生活当中都有这种感触,在职场当中话多的人难免会引火上身,损害自己的利益,甚至会引发和他人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自己的前程。其实,在古代更是如此,稍有不慎便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枪打出头鸟”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工作当中那些喜欢出风头的人往往会落得树大招风,寥寥收场

  • 曹操为什么斩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娱塘闲话标签:曹操,杨修,刘备,小乔,大乔,汉朝,曹魏,三国演义

    传说中被曹操收纳后宫的大乔,小乔。小乔之美,英雄无数折弯腰。三国演义,没有完本,后续也不清楚,许多人物结局扑朔迷离。但有一个人物,就是曹操身边的谋士杨修,一直辅佐曹操,打了不少胜仗,制定许多平定天下的谋计规划,才华横溢,能力非凡超越了曹操,曹操想什么,想干什么,杨修均知,但是最后却被曹操斩了。读明白

  • 曹操处死杨修,却为何放过造成重大恶果的蒋干?

    历史解密编辑:殷殷爱音乐标签:杨修,蒋干,周瑜,庞统,三国,曹魏,赤壁之战,曹操手下

    蒋干和杨修都是《三国演义》中不甚起眼的小人物,他们均为曹操帐下的普通谋士,大约都担任着主簿一类的中下等职务。曹操阵营里谋士如云,和郭嘉、荀彧、荀攸等谋士们不同,这两个人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算不得出类拔萃。两人不同的是,在赤壁之战中,蒋干稀里糊涂地两次将曹操带到了阴沟里,直接导致曹操兵败赤壁,但他自

  • 曹操杀掉杨修后,见到杨修父亲,被对方一句话问得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曹操,杨修,刘彻,杨彪,魏王,汉朝,三国,曹魏

    前言《三国演义》,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对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物也是耳熟能详。其中自古以来,关于曹操的争议则比较多,有人认为他是奸臣,挟持汉帝,拥兵自重,不称帝仅仅是因为要留给儿子做;也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平定乱世,却被儿子毁了名声。然而,不管评价怎么样,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必然称得上为“一代枭雄”。曹操

  • 曹操临死前,为何杀了杨修却不是司马懿,杨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操,杨修,司马懿,曹丕

    曹操作为《三国》中的一名枭雄,他的一生也是相当精彩的。先不论他这个人做的事情的对错,就拿这个人来讲,他不管是从军事才能还是从文学成就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记得在中学课本上就学过他写的诗词,从当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豪情壮志,确实令人佩服。那么曹操在临死前为何要杀了杨修而不是司马懿,杨修有多重要?上面说了曹操的

  • 杨修华甘做老兵的知心医生、护理主心骨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杨修华,医生,老兵,老党员,老年公寓

    记 者康 岩通讯员时景文鱼台县唐马镇杨新庄村民杨修华,在部队服役8年间一直待在卫生班,积累了丰富的医护经验。退役40多年来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17年,杨修华进入鱼台县益康老年公寓,继续开展老人医疗及保健工作。党建活动丰富老党员感觉更年轻在鱼台县益康老年公寓,杨修华申请成立党支部,并担任公寓党支

  • 曹操杀杨修,并非因为他耍小聪明,若你是曹操,也绝对会处死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在下毛毛雨标签:杨修,曹操,袁术,郭嘉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位能文善武的全才。曹操也非常珍惜人才。经过他的努力,他收集了大量的文武精英就曹操的人才团队而言,荀子、郭嘉、满宠、贾旭等一流谋士聚集在一起;还有陈琳、王灿、杨修等才华横溢的文人;夏侯兄弟、张辽、徐晃、徐楚、典韦等将更是如云。杨修第四次激怒了主人公曹操。曹操修院子,觉得门很宽,所以他